筛选条件:

  • 1星以上
  • 1-30元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以上3折-5折0折以上7折以上
筛选:
    • 大唐帝国 隋乱唐盛三百年【放心购买】
    •   ( 3 条评论 )
    • 陈舜臣 著,廖为智 译 /2007-01-01/ 新星出版社
    • 历史总是让人惦记,就算是像大唐这样的灿烂、华美的帝国背后,也无时不刻、无处不在地隐现着刀光剑影和血雨腥风。权力、金钱、荣誉、美色永远是罪魁祸首,也永远是战利品。 《大唐帝国隋乱唐盛三百年》脱胎于至今未被中国人重视的宋人曾先之的史学巨著《十八史略》,华裔通俗历史学家陈舜臣先生集数十年之笔力完成。 本书从散落于正史之外的民间史料还原历史细节,以学者的修养,辅以通俗的笔法对读者熟知的李唐王朝人物进行重新解读。对诸如以美色设计逼迫李渊晋阳起事,玄武门事变的复杂内幕,李世民因纳隋炀帝之女为妾而贻害后朝,皇太子的问题,武则天专政的历史逻辑、李隆基与杨贵妃的爱情始末等看似平常的历史事件,因为都处在历史的关键环节中,所以左右了李唐王朝起伏迭荡,作者令人称奇的心得和研判,可以说是扣住了

    • ¥17.4 ¥61 折扣:2.9折
    • 中国文物小丛书:玉器
    •   ( 79 条评论 )
    • 朱启新 主编,刘立云 著 /2014-12-01/ 甘肃文化出版社
    • 人类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无数的文化财富,保存到今天的物质形态,被我们称之为“文物”,实际上就是“文化遗物”,广义上可以称之为物质形态的“文化遗产”,它与非物质形态的文化遗产共同构成了人类的文化遗产体系。 每一件文物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承载着古老生活的生动细节。每一件文物都凝聚着伟大的古代智慧,熔铸着历史与艺术的大美。它们都有着非凡的身世,身经千万次的锤炼与虔诚的雕琢,带着匠工的汗水与体温,或走向祀祝的祠坛,或走向王侯的几案,或走向文人的书斋,或走向贵妇的妆台……然后,或烟消云散,或深埋地底,或长眠深海。今天,它们与我们不期而遇,像久违的故人,诉说,感喟…… “文物”作为历史的产物,毕竟与今天的生活环境、语境等有着较大的差异,没有专门的知识和概念理解,我们很难

    • ¥21 ¥28 折扣:7.5折
    • 中国古代玉器纹饰图典
    •   ( 40 条评论 )
    • 李飞 编 /2008-01-01/ 浙江古籍出版社
    • 玉器是中国古代工艺艺术史上的一朵奇葩。本书集中选编了中国历代玉器的纹样造型近400幅,编者通过原器物墨拓法和少量的线描图案,准确而细致地表现出了中国古代玉器的原有纹样和造型,生动再现了中国古代玉器的迷人风貌。 中国是世界上主要产玉国,不仅开采历史悠久,而且分布地域极广,蕴藏丰富。中国人眼里的玉是与众不同的,它已经超越了单纯分类学的范畴而成为中华民族族群的精神寄托。在长期缓慢的进化过程中,玉由原来仅仅是一种特别性质的石头转化为代表权力、地位、财富、神权的象征,以至于终发展成为一种崇高品质的象征,即所谓“君子佩玉”。中国玉器源远流长,已有七千年的辉煌历史。七千年前的先民们,在选石制器过程中,有意识地把拣到的美石制成装饰品,打扮自己,美化生活,揭开了中国玉文化的序幕。随着时代的演变

    • ¥22.5 ¥28 折扣:8折
    • 殷墟玉器
    •   ( 209 条评论 )
    • 常庆林常晓蕾 著 /2009-09-01/ 上海大学出版社
    • 殷商玉器是商代后期盘庚迁殷后,由殷商王朝玉器作坊直接组织生产的玉作精品,是中国早的王室玉器。由于年代久远,殷商玉器流传至今的玉器珍品稀少,故而真品备受国内外收藏家追捧。 本书作为一本殷墟玉器艺术鉴赏类图书,虽然略微涉及了殷墟玉器的某些学术观点,但主要内容是通过介绍安阳殷畿艺术博物馆馆藏玉器,普及高古玉辩伪知识,有助于广大读者更好地欣赏殷商玉器艺术,尤其是本书所介绍的该馆玉器,都配发了相应的电子显微镜照片,这是国内出版的高古玉书籍次采用显微图片。 作者提醒广大玉器收藏爱好者,观察高古玉要自己做出判断,借助放大镜、显微镜观察玉器的细微末节,辨别到手的高古玉真赝,识别真伪。作者主张,高古玉的辨伪,不仅要注意玉器的艺术风格、砣刻工艺、侵蚀、沁色这些人所共知之处,更要把注意力*限度

    • ¥20 ¥30 折扣:6.7折
    • 中国文物小丛书:石器
    •   ( 64 条评论 )
    • 朱启新 主编,吴璟昌 著 /2014-12-01/ 甘肃文化出版社
    • 人类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无数的文化财富,保存到今天的物质形态,被我们称之为 “ 文物 ” ,实际上就是 “ 文化遗物 ” ,广义上可以称之为物质形态的 “ 文化遗产 ” ,它与非物质形态的文化遗产共同构成了人类的文化遗产体系。 每一件文物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承载着古老生活的生动细节。每一件文物都凝聚着伟大的古代智慧,熔铸着历史与艺术的大美。它们都有着非凡的身世,身经千万次的锤炼与虔诚的雕琢,带着匠工的汗水与体温,或走向祀祝的祠坛,或走向王侯的几案,或走向文人的书斋,或走向贵妇的妆台 …… 然后,或烟消云散,或深埋地底,或长眠深海。今天,它们与我们不期而遇,像久违的故人,诉说,感喟 …… “ 文物 ” 作为历史的产物,毕竟与今天的生活环境、语境等有着较大的差异,没有专门的

    • ¥21 ¥28 折扣:7.5折
    • 茂陵与霍去病墓石雕
    •   ( 5 条评论 )
    • 王志杰 著 /2005-09-01/ 三秦出版社
    • 在中国,两千年前先后出现过两个有名的皇帝:一个是统一中国、建立中央集权制的秦始皇帝,一个是发展中国、强化中央集权制的汉武皇帝。 历代政治家、史学家和文学家常把这两个皇帝相提并论,互相媲美,并以大量的论著、诗词、戏剧等形式,抒发对这两位历史英杰的情思和慨叹。 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诗词大家*于1936年2月率领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之际,写下一首著名的词作《沁园春·雪》。他在词中“引无数英雄” 时,首先提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这说明*也把秦始皇和汉武帝看作是中国历史上并驾齐驱的英雄人物。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1985年11月来到西安,在参观了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后,又来到汉武帝茂陵博物馆参观,他热情留言称赞道:感谢你们,让我看到了展现中国伟大历史的又一个展览室。 2005年春节期间,58集的电

    • ¥12 ¥15 折扣:8折
    • 80件最有意思的中国玉器
    •   ( 122 条评论 )
    • 于卓思 主编 /2014-05-01/ 文物出版社
    • 于卓思编写的《八十件有意思的中国玉器(趣 吧博物)》一书以中国玉器为主线,紧紧围绕其引人 入胜之处,不断勾连相关传统文化知识,以文化解读 文物,以求更广泛、更深刻地了解文物背后的历史意 蕴。《八十件有意思的中国玉器(趣吧博物)》知识 介绍深入浅出,行文笔调轻松自然。

    • ¥28.4 ¥36 折扣:7.9折
    • 读图时代·“优雅中国”系列 紫玉金砂
    •   ( 175 条评论 )
    • /2011-06-01/ 湖南美术出版社
    • 《紫玉金砂》以紫砂壶为载体,从紫砂的泥料、壶式、工艺、刻画装饰、名人与壶等角度,带领读者走进壶的艺术世界,感受这种华夏传统工艺的艺术追求和壶中意趣。阳羡一丸土,几经琢炼制成的素净之壶,有生命、有灵性,点线间渗透出平淡质朴。紫砂壶色泽润滑,刻、书、画巧藏心思,蕴涵禅机,优雅的气韵不夺茶香,被历代茶客奉为茶具之首,贵同珠玉。好壶贵在养。这一养,养出了壶与人的气质,养壶成为一种心情的名字,一种人生的态度。

    • ¥21.2 ¥26 折扣:8.2折
    • 中国古代玉器纹饰图典
    •   ( 1 条评论 )
    • 李飞 编 /2008-01-01/ 浙江古籍出版社
    • 玉器是中国古代工艺艺术史上的一朵奇葩。本书集中选编了中国历代玉器的纹样造型近400幅,编者通过原器物墨拓法和少量的线描图案,准确而细致地表现出了中国古代玉器的原有纹样和造型,生动再现了中国古代玉器的迷人风貌。 中国是世界上主要产玉国,不仅开采历史悠久,而且分布地域极广,蕴藏丰富。中国人眼里的玉是与众不同的,它已经超越了单纯分类学的范畴而成为中华民族族群的精神寄托。在长期缓慢的进化过程中,玉由原来仅仅是一种特别性质的石头转化为代表权力、地位、财富、神权的象征,以至于终发展成为一种崇高品质的象征,即所谓“君子佩玉”。中国玉器源远流长,已有七千年的辉煌历史。七千年前的先民们,在选石制器过程中,有意识地把拣到的美石制成装饰品,打扮自己,美化生活,揭开了中国玉文化的序幕。随着时代的演变

    • ¥22.5 ¥28 折扣:8折
    • 发现之旅——玉碎夺魂
    •   ( 1 条评论 )
    • CCTV发现之旅》栏目 组编 /2006-01-01/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两年多来,《发现之旅》获得了国内国际等三十多个奖项,几乎囊括了国内纪录片的全部大奖,《发现之旅》所开创的纪录片模式更成为国内多个纪录片栏目的模仿目标,已经有同行称这种现象为“科影现象”。作为节目的母体,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已经有45年的科教片摄制历程,超过1—4 00部科教影片的制作,其中一百多部影片更获得国内及国际的大奖。今天,全厂有300多名中高级职称的科教片制作人员,每年为中央电视台提供超过3 00个小时的科教节目,并不断有优秀的作品进入国际主流市场发行播放,这些都证明一档节目的成功决非偶然。在媒体竞争激烈、样式层出不穷的时下,《发现之旅》走过的是一条与众不同的成功之路,它是合适的团队+激情+努力的完美组合,姑且把这些也称为一个秘密吧。 本书为其中一册。

    • ¥19.6 ¥23 折扣:8.5折
    • 鉥印通释
    •   ( 242 条评论 )
    • 那志良 /2011-12-01/ 百花文艺出版社
    • 论印之书,以印谱为多,其能原原本本,细述印章之源流者,世不多见。这本《鈢印通释(珍藏宝典)》由那志良著,此书于记述印章源流之外,并将印形、印文、使用、鉴藏、材质、刻铸、印钮、边款、印人、印泥等,分门别类,一一详述,有条不紊,巨细无遗,实属印章学上之完作。出版以来,颇受欢迎,发售不久,即告售罄,购者遂多向隅。兹特再出《鈢印通释(珍藏宝典)》,用享读者。

    • ¥24 ¥32 折扣:7.5折
    • 三峡远古人类的足迹:三峡库区旧石器时代考古的发现和研究
    •   ( 7 条评论 )
    • 高星裴树文 著 /2010-04-01/ 巴蜀书社
    • 本书汇总了1997年以来三峡工程淹没及迁建区旧石器时代考古发掘与科研成果,运用现代旧石器考古学的理论与方法,从多个方面对这一地区的旧石器考古学文化进行了深入分析与研究,勾画出该地区旧石器时代至新石器时代早期考古学文化的发展脉络框架。 本书主要分为三部分:部分介绍三峡库区大地构造背景和长江河流阶地的发育特点,并对该地区旧石器及史前遗物的调查、研究历史进行全面的回顾、介绍和总结。第二部分重点对新发现、发掘的材料进行描述和研究,分旧石器时代为早、中、晚期(含新石器时代早期),对各个遗址及其材料进行介绍和描述,对其所反映的石器工业特点进行归纳和分析,同时对每段时期史前人类的生存行为方式进行阐述。第三部分对本地区旧石器时代考古材料进行年代学分析,同时对古人类在三峡库区的生存、迁徙、技术发

    • ¥25.3 ¥30 折扣:8.4折
    •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 良渚文化的玉器
    •   ( 15 条评论 )
    • 魏永康金开诚 著 /2010-04-11/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良渚文化遗址中大量玉器的出土,使玉器几乎成为了良渚文化的代名词。玉器是良渚先民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精髓。良渚文化玉器达到了中国史前文化的高峰,其数量之众多、品种之丰富、雕琢之精湛,在同时期中国乃至环太平洋地区拥有制玉传统的部族中,独占鳌头。而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更给世人带来了无限的遐想。同时对后世也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 ¥10.2 ¥14.8 折扣:6.9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