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尽可能穷尽地收录了现已公布的所有商代军事甲骨刻辞,并进行分期分类排谱,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商代战争、方国、军事人物、军事组织、军礼等情况进行系统的深入研究,得到了更符合实际的结论。又对甲骨军事刻辞中军事行为动词和军事刻辞句法与语义角色进行研究和分析,为商代语言研究及汉语史研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材料。
敦煌留存的禅籍写卷计有300余件,分属百余种文献,事关禅宗经典及其注疏、早期禅宗语录、禅宗灯史、禅僧偈颂铭赞等众多内容,《敦煌写本禅籍辑校》撷取其中与禅宗史、禅宗思想研究密切相关的38种重要文献进行辑录和校释。这些文献大多虽早已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但由于各种原因,系统的整理刊布尚付之阙如,前有日本学者田中良昭《敦煌禅宗文献的研究》,后有姜宗福《敦煌禅宗文献研究》、黄青萍《禅宗北宗文本的价值及禅法》、韩传强《禅宗北宗敦煌文献录校与研究》等,但收录文献有待丰富,从校勘学上讲,由于照片不清等技术原因或其他原因,鲁鱼亥豕时有所见。就本人的观察所见,《敦煌写本禅籍辑校》不论在文献收录还是在校勘方面,都在前贤的基础上有较大进步,所作录文、校勘等严格遵循文献整理的学术规范,所整理的文献数
文书,中国古代各王朝维系统治的要件之一,至迟在秦汉时期便已高度成熟。王充《论衡》即有言曰:“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在唐代文书体系中,奏敕——臣民上报的奏事文书与皇帝颁下的命令文书,居于核心地位。它们是朝廷日常政务信息往来的主要载体,紧密关系着王朝的统治。奏敕处理流程,实际上就是唐王朝日常政务运作与中枢权力运行的过程。 本书从公文形态与政务运作联动关系的角度入手,对唐代奏敕体系的变化与中枢政务运作机制的演进加以研究,既丰富了唐代文书运作与制度变迁的若干面相,也可以为认识中国古代 治理体系提供参考。
丧葬记录类简牍是古人在丧葬活动中专门用来记录有关丧葬事务的一类简牍资料。楚丧葬类简牍保存大量与楚国社会生活关系较为密切的楚国文字,提供了先秦器物方面的丰富数据,对于了解楚国名物制度、生活习俗与丧葬礼仪等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武汉大学简帛丛书:楚丧葬简牍集释》综合运用文字学、考古学、简牍学的研究方法,充分吸收已有研究成果,对已经公布的6批楚丧葬简牍,即信阳遣册、包山遣册与赗书、望山遣册、仰天湖遣册、曹家岗遣册、五里牌遣册,在简序编排、文字释读等方面逐一讨论,形成文本内容的集释,以期为系统研究楚丧葬简牍所反映的楚国物质文化、社会习俗等建立良好的史料基础。 《武汉大学简帛丛书:楚丧葬简牍集释》适合中国古代史、古文字学、考古学及历史文献学等研究者及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阅读、参考
一般提到的《蒼頡篇》,由三部分組成,包括《蒼頡》、《爰歷》以及《博學》,是秦代為了統一文字而頒布的字書,采用四言韻文的形式。此書是了解秦漢時期規範語言文字的重要資料,對於研究文字的傳習史也有重要作用。但早已失傳,所幸在出土文獻中,我們有幸又見到了相關資料。出土《苍颉篇》研究通過對已公布的斯坦因所獲敦煌漢簡、居延舊簡、居延新簡、新中國成立後所獲敦煌漢簡、尼雅漢簡、阜陽漢簡、水泉子漢簡以及部分北大漢簡中的《蒼頡篇》殘簡的對比研究,**程度上復原了這部亡佚已久的字書,進而探討了此書的文本結構以及流傳中的不同版本。大致弄清楚了以下幾個問題:首先,基本弄清楚了“閭里書師本”**、五、六章的文本面貌,“姓名簡”由于見于多個出土本,現在可以肯定屬于《蒼頡篇》;其次,《蒼頡篇》文本結構具有一
本书是一本荟萃了简牍历史、发现、研究等方面的知识性辞书,系统阐释了简牍典型内容、简牍墨迹知识、简牍常识三方面内容,从资料的汇集到分类梳理、从分条列目到诠释解答,深化了人们对中国简牍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是百年简牍研究的一次浓缩。
楚国出土文献资料,数量多,内容丰富,一直深受外学术界的重视。近些年来,新出土材料的不断问世,简直到了令人目不暇给的地步。《珞珈史文库:出土文献与楚史研究》的特色就是充分利用甲骨文、金文、简牍、帛书、石刻、玺印、古货币文等资料结合传世文献及考古实物资料研究楚史,故名之为《出土文献与楚史研究》。
近年来,随着出土简帛文献的大量发现,学界对古书形成的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产生了丰富的研究成果。而古书文本又多是古史研究的史料来源,故古书文本形成过程的研究对于我们准确了解史料的生成过程、品质、流变
本书是在西林昭一所著《中国新出土の书》和《中国新发现の书》两本书的基础上重新编排修订补充而成的。 本书所选出土书迹的发表时间截止于2005年底,凡在2005年以前经由正式出版物刊发的出土书迹,原则上都是本书选择的范围,但由于篇幅的限制,我们仅选取唐代以前的部分书迹,宋以下的碑拓等书迹就只好忍痛割爱了。本书所选的出土书迹,均以其本身的书法价值和其在书法演变史上的地位为标准,凡同一时期同样书法风格的出土书迹,我们择善取用,凡书迹保存不太清晰者,我们多合而不取。 西林昭一原来所著两书中的文字,比较注意墓葬考古资料的介绍,本书为统一体例和节约篇幅,削减了相关的一些墓葬考古背景资料,重点是介绍书迹本身的出土地点、时间、定名、内容和其所具有的书法价值等,因此,如果对考古资料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考
《新中国出土书迹》是在西林昭一所著《中国新出土の书》和《中国新发现の书》两《新中国出土书迹》的基础上重新编排修订补充而成的。《新中国出土书迹》所选出土书迹的发表时间截止于2005年底,凡在2005年以前经由正式出版物刊发的出土书迹,原则上都是《新中国出土书迹》选择的范围,但由于篇幅的限制,我们仅选取唐代以前的部分书迹,宋以下的碑拓等书迹就只好忍痛割爱了。《新中国出土书迹》所选的出土书迹,均以其本身的书法价值和其在书法演变史上的地位为标准,凡同一时期同样书法风格的出土书迹,我们择善取用,凡书迹保存不太清晰者,我们多合而不取。 西林昭一原来所著两书中的文字,比较注意墓葬考古资料的介绍,《新中国出土书迹》为统一体例和节约篇幅,削减了相关的一些墓葬考古背景资料,重点是介绍书迹本身的出土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