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中国史话:简牍史话
    •   ( 579 条评论 )
    • 王子今赵宠亮 著 /2012-03-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在中华文明史的发展过程中,有一种特殊的书写材料曾经被作为重要的古代文化载体,这种特殊的文化载体就是简牍。在中国文书史的简牍时代,所有的文明创造和所有的文明积累,都曾经由这种竹木材料所记录,所传承,所反映。通过这些简犊,我们可以更深入地认识当时社会的政治形式、军事制度、经济条件、社会构成、生活实况、文化形态乃至时代的精神风貌。所以说对简牍资料进行研究是有着重要的意义的。近世大批简犊资料的发现,特别是以现代科学考古发掘方法所得到的大量简牍,不仅为简犊的研究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条件,而且我们能够通过这些宝贵的出土文献更深入、更全面地了解古代社会。《简牍史话》便是介绍了简牍的形制、文化内涵、历代简牍发现、简牍研究的历史进步等内容。

    • ¥14.7 ¥15 折扣:9.8折
    • 中国史话:帛书史话
    •   ( 398 条评论 )
    • 陈松长著 /2012-03-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帛书是中国古代书籍的一种特殊形式,它常与简牍并列而称为“竹帛”。迄今为止,经考古发现出土的帛书原物主要有三批:英国人斯坦因于1908年在敦煌发现的两件帛书;长沙蔡季襄于1942年在长沙获得的著名的楚帛书;湖南省博物馆经科学考古发掘,于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中发现的大批西汉帛书。《帛书史话》全书紧紧围绕帛书原物对其出土、流传、整理、研究的历史作了细致的回顾和描述。全书共分为三部分,部分“帛书概说”,主要介绍帛书的名义、撰抄年代、形制、内容、性质等,其中以马王堆帛书的内容介绍为重点;第二部分“帛书的发现、流传经过”,主要介绍楚帛书的发现与流传始末;第三部分“帛书研究综述”,重点概述楚帛书和马王堆帛书的研究成果和研究动态。《帛书史话》作者陈松长。

    • ¥14.7 ¥15 折扣:9.8折
    • 实用甲骨文字典(精)
    •   ( 10 条评论 )
    • 编者:陈年福 /2019-07-01/ 四川辞书
    • 这是一本专门分析殷墟甲骨文构形及其形义关系的实用型字典。所收录的甲骨文全是已释字,即已经识读的甲骨文字。本字典所收字头是在《甲骨文字新编》(线装书局,2017年6月出版)一书的基础上略加增删而来,共收甲骨文已释字一千八百多个,另有重出字头三百多个。全书分栏排列字头、读音、字形、解形、释义。字头按汉语拼音音序编排,字头后列出相关具有代表性的甲骨文字形并保留甲骨文字形的出处,甲骨文字形按时间和演变顺序排列。对甲骨文字形做简洁的解形释义,分析其构形及形义关系。正文前有音序和笔画索引,便于查检。

    • ¥26.52 ¥68 折扣:3.9折
    • 实用甲骨文字典(精)
    •   ( 58 条评论 )
    • 编者:陈年福 /2019-07-01/ 四川辞书
    • 这是一本专门分析殷墟甲骨文构形及其形义关系的实用型字典。所收录的甲骨文全是已释字,即已经识读的甲骨文字。本字典所收字头是在《甲骨文字新编》(线装书局,2017年6月出版)一书的基础上略加增删而来,共收甲骨文已释字一千八百多个,另有重出字头三百多个。全书分栏排列字头、读音、字形、解形、释义。字头按汉语拼音音序编排,字头后列出相关具有代表性的甲骨文字形并保留甲骨文字形的出处,甲骨文字形按时间和演变顺序排列。对甲骨文字形做简洁的解形释义,分析其构形及形义关系。正文前有音序和笔画索引,便于查检。

    • ¥28.56 ¥68 折扣:4.2折
    • 古简牍精选字帖 西汉简(六)
    •   ( 801 条评论 )
    • 东岳简牍书院 编 /2012-07-01/ 山东美术出版社
    • 簡牘書法,風格各異、儀態萬千。有的自然率真、天趣盎然,有的渾厚樸茂、敦實古雅,有的風致灑脱、恣肆無忌,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 春秋戰國經秦漠後又至魏晉,國家分分合合,文化碰撞交融。這段歷史時期產生出中華極其燦灿的诸子百家文化。在纸張發明井廣泛使用以前,這些思想大部分借助簡牘記绿下來、流傳下采,這些斑駁殘損的简牘上承載着先臂思想情感的法書墨跡,讓我們有幸目睹、欣赏到兩千年前書法演變過程中的精彩

    • ¥20.9 ¥22.5 折扣:9.3折
    • 簠齋金文题识
    •   ( 368 条评论 )
    • (清)陈介祺 著,陈继揆 整理 /2005-12-01/ 文物出版社
    • 《簠斋金文题识》乃余往年集记绿。题识内容丰富,考定铭文,判断时代,很有价值。特别是记绿器物出土地点及流传经过乃本书特长。除秦始皇诏版一三一器因李斯篆书为借拓者外,书内各器均为簠斋自藏。 题识资料来源,余已不能全然记得。除少数取自《簠斋藏古目》,多抄自金文拓本之包装纸上。簋斋考辨鉴定器物,决心收藏以后,为赠友好及传世之用,乃令传古助手拓成若干纸,用毛头纸包装起来,随手将考释及各事题于包装纸上。时经百余年,中间更换包装纸,簋斋题识又转抄于新纸上。拓片与稿本自来由陈氏长房长支保管。余乃篮斋六世长孙,自年轻即保管并服务于拓片箱。所见拓片包装已为民国初年由祖父礼丞遣人换包抄绿,已非簋斋手笔。惟其如此,后日抄读者即遇到许多困难。 部分绿自别处者,如《铜镂鞠》题试。今余书箧中另有一份

    • ¥21.6 ¥22 折扣:9.8折
    • 甲骨文的故事(汉字的寻根探源之旅)
    •   ( 100 条评论 )
    • 董作宾//董敏 /2015-12-01/ 海南
    • 董作宾、董敏所著的《甲骨文的故事(汉字的寻根探源之旅)》: 大师手稿重现:援引中外知名的甲骨学——董作宾先生的手稿论述,重新认识甲骨文和中国文字。 民国初年考古传奇:董作宾先生亲临殷墟考古现场,重现甲骨文出土的艰难历程和发现。 殷商文化考察:透过解读商人 的甲骨 文化,走入历史现场,看见殷商先民生活的样貌。 汉字寻根探源:从字形、字义的演变到文字背后的小故事,认识60个有趣的甲骨文,进而认识字里蕴藏的丰富文化。

    • ¥16.79 ¥35 折扣:4.8折
    • 甲骨文的故事 董作宾,董敏 著
    •   ( 279 条评论 )
    • 董作宾,董敏 著 /2015-12-01/ 海南出版社
    • 汉字是全世界文字体系中历史最悠久的,要探究汉字的起源及其发展,就不能不从甲骨文说起。本书介绍了甲骨文如何被发现以及如何成为一门专业的学问,并针对甲骨文和汉字做出深入浅出的解读和介绍,还从甲骨的占卜和记载内容,探讨商代的历史和文化,最后从常用的六十个汉字看甲骨文到现代文字的变化,并道出背后隐藏的有趣的文字小故事。

    • ¥26.8 ¥35 折扣:7.7折
    • 甲骨卜辞菁华(风俗篇)/甲骨学与殷商文化研究丛书
    •   ( 1 条评论 )
    • 仇利萍|责编:许海意|总主编:郭旭东 /2023-08-01/ 文物
    • 本书共收录与殷商社会风格相关的甲骨刻辞计50余版,分饮食风尚、居住风习、交通出行、婚丧礼俗四部分,诸条刻辞,均辅有照片或拓片,给出分期、著录、收藏地等基本信息,并对其重点字词、卜辞要义等进行系统而简明的解读,进而阐明其中所蕴含的殷商时期与社会风俗相关的诸类信息,并传递出商代社会风俗观念。一册在手,能够使读者在学习甲骨文字识读的过程中进一步从社会风俗方面了解殷商社会生活。

    • ¥29.63 ¥45 折扣:6.6折
    • 中国史话:帛书史话
    •   ( 6 条评论 )
    • 陈松长著 /2012-03-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帛书是中国古代书籍的一种特殊形式,它常与简牍并列而称为“竹帛”。迄今为止,经考古发现出土的帛书原物主要有三批:英国人斯坦因于1908年在敦煌发现的两件帛书;长沙蔡季襄于1942年在长沙获得的著名的楚帛书;湖南省博物馆经科学考古发掘,于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中发现的大批西汉帛书。《帛书史话》全书紧紧围绕帛书原物对其出土、流传、整理、研究的历史作了细致的回顾和描述。全书共分为三部分,部分“帛书概说”,主要介绍帛书的名义、撰抄年代、形制、内容、性质等,其中以马王堆帛书的内容介绍为重点;第二部分“帛书的发现、流传经过”,主要介绍楚帛书的发现与流传始末;第三部分“帛书研究综述”,重点概述楚帛书和马王堆帛书的研究成果和研究动态。《帛书史话》作者陈松长。

    • ¥7.5 ¥15 折扣:5折
    • 汉简精选字帖(三)
    •   ( 339 条评论 )
    • 吴震启东岳简牍书院 编 /2013-07-01/ 山东美术出版社
    • 魏晋以前留下来的书法载体以碑刻为多,刻铸在石头、钟鼎、甲骨、砖瓦等材料上,而真正记录书法家流转多变的运笔状态和锋毫意趣的墨迹作品的艺术价值却是碑刻拓片所无法企及的,近代百年间全国各地陆续发现的简牍正填补了魏晋以前墨迹书法鲜见的空缺。到目前为止,简牍发掘总数已达二三十万枚,通过诸多专家、学者的辛苦整理,这些简牍笔调间充滿着激情哲思的墨迹书风一览无遗。 简牍的內容包罗万象,有行政公文、兵书战策、律法文书、经史歌赋、商贾往来、生活记事、医术养生、艺术礼仪等;书体包含了鸟虫篆、篆书、草篆、隶书、草隶、行草书、章草等,特别是由篆体向隶书演变过程中生动灵秀的早期隶书字体尤为稚真传神。 中国书法早期的两种典型字体:篆书和隶书,基本是在简牍上完成其演变的。篆体字是竖长型的,写在外形同样竖长的

    • ¥20.9 ¥22.5 折扣:9.3折
    • 甲骨文的故事(汉字的寻根探源之旅)
    •   ( 13 条评论 )
    • 董作宾//董敏 /2015-12-01/ 海南
    • 董作宾、董敏所著的《甲骨文的故事(汉字的寻根探源之旅)》: 大师手稿重现:援引中外知名的甲骨学——董作宾先生的手稿论述,重新认识甲骨文和中国文字。 民国初年考古传奇:董作宾先生亲临殷墟考古现场,重现甲骨文出土的艰难历程和发现。 殷商文化考察:透过解读商人**的甲骨占卜文化,走入历史现场,看见殷商先民生活的样貌。 汉字寻根探源:从字形、字义的演变到文字背后的小故事,认识60个有趣的甲骨文,进而认识字里蕴藏的丰富文化。

    • ¥16.1 ¥35 折扣:4.6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