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部关于汉字鼻祖甲骨文的艺术赏鉴与知识普及图书,作者周伯衍具有多年的甲骨文研究及书写经验,书稿内容亦经考古学、艺术学专家审定。作为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古老文字系统,甲骨文中凝结了丰富的商代历史文化信息,也近乎直观地记录了数千年前的社会生活图景。与此同时,甲骨文字体本身也具有特殊的艺术价值。本书作者对一千多个甲骨文字的图片进行了详细还原与剖析,对其艺术价值进行了赏鉴,对其中包含的早期中国社会信息和文化内蕴进行了生动解读。
《西周甲骨探论》初版于1984年,距今已出版近四十年,是关于西周甲骨研究的部专著。为把作者对西周甲骨研究的一些新认识和成果提供给学术界,现将该书修订再版。我们不仅修订了原书部分内容,并整合了作者陆续发表的有关西周甲骨研究论文。此次再版,将原书的手写影印繁体版改为简体字印刷体,或将给广大读者带来一些阅读方便。 近年,西周甲骨不断有新的发现,诸如高青、洛阳、邢台、琉璃河、姚河塬等地,特别是周原周公庙有字甲骨的成批发现,待其整理公布面世后,必将掀起一个全面深入研究新高潮。而本书的面世,是为这批甲骨研究新高潮的 预热 ,将满足广大西周甲骨研究学者的需要,以期推动西周甲骨研究的前进!
本书原为沈之瑜先生为复旦大学文博培训班授课之讲义,后屡经修订,成为部综述甲骨学百年发展成就的专著。本书共 13 章,前述甲骨文的发现与研究史中间则对甲骨的整治、甲骨文字的特点、卜辞分析、甲骨文缀合与辨伪、卜辞断代以及甲骨文与殷商史研究等问题分别加以论述,最后对主要的甲骨学研究人员作一介绍。本书征引了大量史料,汇集了几十年来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并有作者个人的一些创见,是一部比较全面反映甲骨学内涵的概说性著作,可以作为一部甲骨文入门书来读。 此次修订主要是在原书的基础上将注释规范、补全;增补学界重要书籍观点;补充新出土的重要资料等。
50至60年代,故宫博物院对北京本院的文物重新进行了清理核对,按新的观念,把过去划分器物和书画类的才被编入文物的范畴,凡属于清宫旧藏的均给予故字编号,计有711338件,其中从过去未被登记的物品堆中发现1200余件。作为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馆肩负有搜藏保护流散在社会上珍贵文物的责任。1949年以后,通过收购、调拨、交换和接受捐赠等渠道以丰富馆藏。凡属新人入藏的,均给予新字编号,截至1994年底,计有222920件。 br 这近百万件文物,蕴藏着中华世族文化艺术极其丰富的史料。其远自原始社会、商、周、秦、汉、经魏、晋、南北朝、隋、唐、历五代两宋、元、明,而至于清代和近世。历朝历代,均有佳品,从未有间断。其文物品类,一应俱有,有青铜、玉器、陶瓷、碑刻造像、法书名画、印玺、漆器、珐琅、丝织刺绣、竹木牙骨雕刻、金银器
本卷为《故宫博物院藏殷墟甲骨文 马衡卷》,内容包括故宫博物院藏马衡捐赠甲骨和北京大学图书馆藏马衡辑《甲骨刻辞拓本》两部分。其中后者又分为《凡将斋甲骨刻辞拓本》和《国学门甲骨刻辞拓本》两种,作为附编。此次整理,项目组以《甲骨刻辞拓本》为底本,校核北大藏霍保禄捐赠甲骨的著录情况,厘清了长久以来困扰学界的国学门藏甲骨的著录等问题。 马衡先生是著名的金石学家、考古学家、书法篆刻家和文物收藏家。自1924年受聘 清室善后委员会 ,参加点查清宫物品工作起,便与故宫结缘。此后长期在故宫博物院兼职,1933年任故宫博物院代理院长,主持文物南迁,次年任院长,至1952年卸任,在故宫工作了近30年,为中国的文物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马衡先生生前及故后,将其收藏的所有文物悉数捐赠国家。 马衡旧藏甲骨分两类:一类是有字甲骨
%26nbsp;%26nbsp;本书介绍了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近300件元、明、清三代宫廷用漆器。按照时代顺序分别介绍了元、明、清三代漆器各自的特点和继承发展的关系。并且介绍了我国古代专享的漆工专
故宫文化,从一定意义上说是经典文化。从故宫的地位、作用及其内涵看,故宫文化是以皇帝、皇宫、皇权为核心的帝王文化和皇家文化,或者说是宫廷文化。皇帝是历史的产物。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里,皇帝是国家的象征,
【新华书店旗舰店】 甲骨金文语文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 作者 佚名 原价 ¥168.00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01-01
《西周甲骨探论》初版于1984年,距今已出版近四十年,是关于西周甲骨研究的第一部专著。为把作者对西周甲骨研究的一些新认识和成果提供给学术界,现将该书修订再版。我们不仅修订了原书部分内容,并整合了作者陆
故宫文化,从一定意义上说是经典文化。从故宫的地位、作用及其内涵看,故宫文化是以皇帝、皇宫、皇权为核心的帝王文化和皇家文化,或者说是宫廷文化。皇帝是历史的产物。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里,皇帝是国家的象征,
20世纪60至70年代,经有名甲骨学家胡厚宣调查,故宫博物院藏殷墟甲骨粗估就有22463片,仅次于国家图书馆和台北中研院,收藏数量排名世界第三,占世界现存甲骨总数的18%。而故宫完成建档编号的甲骨
20世纪60至70年代,经有名甲骨学家胡厚宣调查,故宫博物院藏殷墟甲骨粗估就有22463片,仅次于国家图书馆和台北中研院,收藏数量排名世界第三,占世界现存甲骨总数的18%。而故宫完成建档编号的甲骨
【新华书店总店旗舰店】 甲骨金文语文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 作者 佚名 原价 ¥168.00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01-01
故宫文化,从一定意义上说是经典文化。从故宫的地位、作用及其内涵看,故宫文化是以皇帝、皇宫、皇权为核心的帝王文化和皇家文化,或者说是宫廷文化。皇帝是历史的产物。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里,皇帝是国家的象征,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核心。同样,以皇帝为核心的宫廷是国家的中心。故宫文化不是局部的,也不是地方性的,无疑属于大传统,是上层的、主流的,属于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堂皇的部分,但是它又和民间的文化传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故宫文化具有独特性、丰富性、整体性以及象征性的特点。从物质层面看,故宫只是一座古建筑群,但它不是一般的古建筑,而是皇宫。中国历来讲究器以载道,故宫及其皇家收藏凝聚了传统的特别是辉煌时期的中国文化,是几千年中国的器用典章、国家制度、意识形态、科学技术,以及学术、艺术等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