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1星以上
  • 100~元以上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以上3折-5折0折以上7折以上
筛选:
    • 画说中国历代甲胄
    •   ( 3931 条评论 )
    • 陈大威 编著 /2017-04-01/ 化学工业出版社
    • 《画说中国历代甲胄》的作者长期研究中国历代甲胄,多次实地考察建筑壁画、出土文物及存世雕刻实物等,参考已有的考古成果和历代资料文献,结合自己多年来对历代甲胄服饰形制的理解与推想,以绘画分解的方式,直观、具象地解说了中国历代甲胄的形制、结构、材质、穿着方法等基本情况。本书的主要特点在于,作者根据各个朝代与甲胄相关的已知资料,结合不同朝代工艺技术的发展、作战武器的变化等因素,加入不同程度的理性假设来推测未知的空白,从而使各个朝代甲胄的整体形象得到全面直观的展示,并进一步总结出历代甲胄的演变与传承。《画说中国历代甲胄》不仅对军戎服饰研究有重要的价值,而且对影视、戏剧、动漫、游戏等各个相关领域的美创人员,都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参考价值。

    • ¥121.6 ¥128 折扣:9.5折
    • 中国科学考古学的兴起:1928—1949年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史(插图本)(限量独家签名本,数量有限,售完即止!)
    •   ( 76 条评论 )
    • 陈洪波 /2024-09-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考古学的兴起》系统阐述了 中央研究院 历史语言研究所(史语所)1928 1949年以安阳殷墟十五次发掘为代表的重大考古活动,对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总结,不仅展现了中国考古学诞生之初田野工作的流程与技术,还深入探讨这些活动背后的学术理念、组织策略、政治斗争以及与各方力量的博弈。特别是对史语所在考古学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影响、局限,包括地层学、类型学等考古方法的探索和应用,以及如何利用考古成果重构中国古史,进行客观讨论。这一研究方法和思路也对当前的考古学史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1928 1949年是中国考古学史上的重要阶段。其中,历史语言研究所(史语所)在这一时期的考古活动及成就不仅对当时的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后来中国考古学和历史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 ¥112.1 ¥118 折扣:9.5折
    • 唐代金银器研究
    •   ( 443 条评论 )
    • 齐东方 著 /2022-12-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中国古代金银器的发展直到唐代才令人改观。在中国,金银的开采、冶炼和器物制造技艺经历了漫长而缓慢的发展历程,到唐代才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准。在国泰民安、财富聚集、相对自由的大唐帝国,奢靡享乐之风盛行,金银器物便成了人们的追求。正是此刻, 丝绸之路 兴盛畅通,中亚、西亚及地中海沿岸国家的金银器物的大量传入,犹如 万事俱备 之后的 东风 一样,为唐代金银器的飞速发展带来了契机。于是,如积累沉淀的巨大能量突然爆发,唐代金银器以从未有过的崭新面貌出现在历史舞台上。本书研究了唐代及唐以前金银器近500件器物,对每件器物都进行了详细鉴定、深入研究,是目前国内外研究唐代金银器资料全、研究深的著作。本书费时20年写成。

    • ¥176.7 ¥186 折扣:9.5折
    • 墓葬中的礼与俗
    •   ( 408 条评论 )
    • 沈睿文 著 /2022-08-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本书重点关注中古时期墓葬中的礼制与具体践行,首次系统辨析了唐宋地理官书《阴阳书》《地理新书》的成书与版本流传情况,揭示了中古墓葬神煞的组合与功能及其连续性,从图与像、墓葬形制、随葬器物等方面具体讨论中古时期墓葬中的礼制蕴含,分析不同政治生态、宗教信仰导致的葬礼差异,具有方法论的意义。

    • ¥112.1 ¥118 折扣:9.5折
    • 长安印典—大秦封泥
    •   ( 38 条评论 )
    • 岐岖 /2024-04-01/ 三秦出版社
    • 1.《长安印典 大秦封泥》是一部展示作为秦代官印遗存的秦封泥,以及蕴含于其中的秦代历史文化知识的普及类图书。全书不仅介绍了秦封泥的起源、应用、出土、存藏、价值、研究及其文字特点、艺术风格等内容,还以秦封泥文字内容所反映的历史史实为切入点,结合大量典籍文献与出土文物,展示了秦朝的职官、地理、车马、法律、盐税、医疗、纺织、音乐、传驿、宫殿苑囿、军事制度等秦朝社会的方方面面。全书选取西安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馆藏秦封泥约130枚,以及相关出土文物、考古遗址及示意图等图片近80幅,以图文并茂的形式、通俗而不失严谨的语言风格,为读者了解秦封泥、认知秦文化开启了一扇窗口。 2.关于秦封泥 封泥,是古代信函文书封缄的实物遗存。早期的封泥主要被用来封存货物。秦汉时期是简牍文书流通的鼎盛时期,出于保密的需要,

    • ¥150 ¥150 折扣:10折
    • 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二)
    •   ( 304 条评论 )
    • 安徽大学汉字发展与应用研究中心编 ; 黄德宽, 徐在国主编 /2022-09-01/ 中西书局
    • 《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二)》收录《仲尼曰》《曹沫之陈》两篇文献。本辑包括竹简原大图版、放大图版,释文注释,以及 附录 (包括 《仲尼曰》与相关文献对照 上博简《曹沫之陈》编联释文 上博简《曹沫之陈》摹本 )、字形表、竹简信息表等。 《仲尼曰》竹简保存完好,书法精美,由13支完简组成。简长约43厘米、宽约0.6厘米,两道编绳。原无篇题,不分章。简文顶格书写,首尾不留白。1-7号简背有编号, 7、8、12号简背有习字。简文所记孔子的言论共25条,见于今本《论语》者有8条,另有一些可与《礼记》《大戴礼记》《孔丛子》等传世文献对照,但文字不尽相同。安大简《仲尼曰》可能摘抄自《论语》在战国时的编定本。简本的发现,对研究《论语》的成书、流传、文本的发展变化以及孔子思想等问题均具有重要意义。 《曹沫之陈》原有46支简,实

    • ¥760 ¥800 折扣:9.5折
    • 手铲释天书——与夏文化探索者的对话(套装2册)
    •   ( 107 条评论 )
    • 张立东 /2024-06-24/ 大象出版社
    • 《手铲释天书 与夏文化探索者的对话 I》访谈对象为24位出生于20 40年代的夏文化考古学家,他们分别是安金槐、黄石林、邹衡、张彦煌、许顺湛、赵芝荃、张光直 、李学勤、李民、方酉生、王克林、殷玮璋、郑杰祥、李伯谦 、李经汉 、杨育彬、高天麟 、高炜、李先登、陈旭、方孝廉、徐殿魁、郑光、饭岛武次。通过他们对夏文化相关问题的解答,中国夏文化考古的学术史跃然纸上。本书首版于20年前,无论是编写体例,还是内容涉及均有发凡起例之功,一直备受考古学界推崇。本次修订,原貌呈现当时的学界状态,保持学术观点的原真性,体现夏文化探索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手铲释天书 与夏文化探索者的对话 II》对18位出生于30 60年代的夏文化考古学家进行了访谈,他们分别是李伯谦、刘绪、张松林、董琦、宋豫秦、郭引强、王巍、方燕明、李维明、

    • ¥138.7 ¥146 折扣:9.5折
    • 敦煌石窟艺术——社会史与风格学的研究
    •   ( 382 条评论 )
    • 宁强 著 /2020-08-01/ 文物出版社
    • 如果说,敦煌是中国人的 诗与远方 ,那么,敦煌艺术就是我们心灵深处浪漫与激情的灿烂花朵。 这部《敦煌石窟艺术:社会史与风格学的研究》,融合了西方艺术史注重社会历史背景研究和中国传统艺术家擅长风格分析的优异特色,对敦煌艺术做了全面深入同时叉生动有趣的流畅讲述。阅读此书,不仅可以增长中国古代艺术和文化的知识,了解东西方文明碰撞交流的历史,还可以在令人赏心悦目的精美图片下,走过一段难忘的审美历程。 对学生、学者、老师来说,《敦煌石窟艺术:社会史与风格学的研究》是一本关于中国艺术和佛教文明的教科书。对公众读者而言,《敦煌石窟艺术:社会史与风格学的研究》是一本读得懂的学术著作。毕竟,每个当代人都应该有一个 高端阅读 时光,使自己感受到作为人的文化尊严。如果说你一生中想要阅读至少一

    • ¥121.6 ¥128 折扣:9.5折
    • 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史.玻璃器
    •   ( 410 条评论 )
    • 齐东方李雨生著 /2018-12-31/ 开明出版社
    • 本书是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史》专史系列中的一卷,以时间为线索,对各历史时期的玻璃器进行分期,结合考古发现和文献记载,研究不同时期的冶炼技术、玻璃器的工艺和形制等,并探讨玻璃器所代表或反映的各时期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信息,深入揭示各时期的玻璃器及社会文化。作为研究玻璃器的专著,本书更多地是从考古资料出发,从物质文化的视角来探讨问题。全书分时期进行研究,对每个时期的玻璃器进行详细的类型分析,并探讨相应的冶炼技术、社会文化等。

    • ¥105 ¥150 折扣:7折
    • 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史.书法.纸书
    •   ( 90 条评论 )
    • 肖三喜 著 /2021-12-31/ 开明出版社
    • 丛书共分40卷,以物质文化遗存为点和面,以中国发展进程为线,运用考古学、民族学和历史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对中国古老大地新石器时代陶器的诞生到1911年清王朝灭亡万年间物质文化的发展变迁进行系统、科学、全面的梳理和总结,并配有大量精美图片,力求图文并茂,旨在透过物质文化遗存的演变规律和它们身上折射的各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教育、艺术、科技、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等各种信息,揭示中国文明的发展过程,弥补中国历史研究只重视政治、经济、文化历史而轻视物质文明历史的不足,还原历史本来面貌。 《书法 纸书》卷作为《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史》丛书中的一册,以物质存在的书写用纸这一崭新视角为切入点,探赜索隐,钩沉拾遗,梳理出中国古代书法史的基本脉络,阐释了 片纸只字 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探究了物质文

    • ¥122.8 ¥150 折扣:8.2折
    • 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史.书法.甲骨文金文
    •   ( 51 条评论 )
    • 金玉甫,李海亭 编著 /2021-12-31/ 开明出版社
    • 丛书共分40卷,以物质文化遗存为点和面,以中国发展进程为线,运用考古学、民族学和历史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对中国古老大地新石器时代陶器的诞生到1911年清王朝灭亡万年间物质文化的发展变迁进行系统、科学、全面的梳理和总结,并配有大量精美图片,力求图文并茂,旨在透过物质文化遗存的演变规律和它们身上折射的各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教育、艺术、科技、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等各种信息,揭示中国文明的发展过程,弥补中国历史研究只重视政治、经济、文化历史而轻视物质文明历史的不足,还原历史本来面貌。 本卷创新的将甲骨文与金文合在一起作为研究对象。前半部分是甲骨文,除了甲骨文的发现和研究之外,紧贴书法的主题,从甲骨文的书刻方式、甲骨文的机构和章法、甲骨文的艺术风格与审美、甲骨文书法的发展和甲骨文名家名作

    • ¥122.8 ¥150 折扣:8.2折
    • 夏商周文化与田野考古
    •   ( 212 条评论 )
    • 刘绪 著 /2022-08-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本书通过夏文化研究、商文化研究、周文化研究、田野考古与纵论四部分,分别展示著名考古学家刘绪教授在夏商周考古与田野实践中的综合研究成果。所选论文反映了刘绪教授以田野考古为基础的学术研究广度和深度,也是当前夏商周考古前沿问题研究进展的缩影。

    • ¥178.6 ¥188 折扣:9.5折
    • 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历代石刻拓本草目
    •   ( 107 条评论 )
    • 孙贯文 /2020-05-20/ 三晋出版社
    • 中国古代石刻是历代金石学者和社会科学学者极为重视的古代文化实物资料,因其范围广、数量大,包含的历史资料极为丰富。但由于散布面广,数量浩大,内容庞杂,对于石刻的全貌以及整体目录始终没有比较完善的梳理。以往金石著录中收录的金石目录书真伪混杂、重出互见,学术界始终不能完整全面地了解古代石刻的情况。 60余年前,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学者孙贯文先生,倾力编就《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历代石刻拓本草目》(以下简称《草目》),收录汉至唐代中晚期石刻拓本条目4000余条。他对北京大学图书馆藏的石刻拓本进行全面鉴定、去伪存真、断代排序,按历史年代顺序列出详尽目录,并且对各种石刻进行有关情况的介绍,如石刻的年代、所在地、传流情况、别名、重要特征、真伪、书体、主要内容及有关历代金石著录等,都作了一定的考证与说明

    • ¥228 ¥300 折扣:7.6折
    • 曾侯乙编钟(全套4册;四色豪华精装;带函盒)
    •   ( 245 条评论 )
    • 邹衡谭维四 编 /2015-07-01/ 西苑出版社
    • 曾侯乙编钟是战国早期的大型礼乐重器,自出土之日起便引起学界广泛关注。曾侯乙编钟拥有迄今所知为完整的周代乐音系列及其乐律称谓体系,同时,作为礼乐之器它还蕴含着丰富的礼乐文化思想,是公元前5 世纪中国文明的一个璀璨的缩影,是中国先秦社会的文化符号,是中国青铜时代*的艺术精品,是人类历史文化宝库中的珍贵遗产。 本书以曾侯乙编钟的科学报告、背景资料、研究成果为基础,邀请各学科专家,从考古学、历史学、音乐学、古文字学、声学、冶金铸造学等多个领域对曾侯乙编钟进行诠释,全面梳理现有研究成果,并尝试探索尚未涉及的空白领域,是部以全球化视野角度撰写的、全面反映曾侯乙编钟文化面貌及多学科研究成果的专著。

    • ¥1881 ¥1980 折扣:9.5折
    • 古意:隋唐铜镜艺术风格渊源的美术考古学研究
    •   ( 85 条评论 )
    • 范淑英 著 /2023-02-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古意 ,是中国艺术的一个重要审美范畴,不仅贯穿古今,而且通行于文学、美术和音乐等诸多艺术领域。不仅是艺术技巧的要求,也是艺术作品精神气韵的体现。本书主要通过搜集隋唐墓葬中出土铜镜的资料并结合隋唐时期的文化背景而展开。在资料整理与分析的基础上,主要进行四个方面的研究:,古意之踪。分析隋唐铜镜中图案和铭文的复古因素及其古意,探讨其图文古意的演进过程,并对唐代的特种工艺镜的来源进行讨论,从视觉可见的图文与工艺两方面考察了隋唐铜镜与汉镜的紧密联系。第二,古意之源。从隋唐墓出土的隋唐以前的古镜,认识到隋唐铜镜中的古意来源于古代样本的遗留,并结合唐代对古镜的认识论述了隋唐铜镜的古意有着深厚的社会基础。第三,古意之造。以千秋镜和道教镜的铸造为例,意欲强调由于唐代对古镜神异观念的崇信,使得

    • ¥150.1 ¥158 折扣:9.5折
    • 多维视野的考古求索
    •   ( 57 条评论 )
    • 李水城 著 /2022-08-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本书为李水城先生论文自选集,共收录25篇论文,可分为七个部分:一、学科史及理论方法的思考;二、西北地区考古;三、西南地区考古;四、专门考古;五、盐业考古;六、早期东西文化交流;七、西伯利亚考古。书中内容涉及考古学的诸多领域,视野广阔,既有对相关考古学发展史的梳理,也有对河西地区、天山北路、罗家坝遗址、三峡库区等区域的遗存及相关问题的分析,还有对人物舞蹈纹盆、早期冶铜业、早期麦类作物、短柄石棒、权杖等具体事物的探讨,以及对相关考古学著作的评介。

    • ¥140.6 ¥148 折扣:9.5折
    • 故宫经典:明永乐宣德文物图典
    •   ( 188 条评论 )
    • 故宫博物院 /2012-01-01/ 故宫出版社
    • 明代永乐、宣德两朝,历时33年(1403~1435年)。史学界一直以为,明朝政权统治在这一时期达到了鼎盛,史称“仁宣之治”。作为明代历史上两位颇有作为、多有建树的帝王,其施行的一系列大政国策,使当时的明朝成为遥领世界之先的东方强国,对后来中国历史的发展演进也有着深刻、广远的影响。我们今天熟知的诸多重要大事,如营造北京城、郑和下西洋、撰修《永乐大典》,更有包括故宫博物院的前身——紫禁城的肇建等,都是发生在永宣时期。“明永乐宣德文物特展”,从故宫博物院所藏明代早期(以永乐、洪熙、宣德三朝为主)大量文物中,共遴选出有代表性的文物精品近160件(套),分类展出。展品涵盖了书画、玉器、金器、瓷器、漆器、珐琅器、佛造像、宣德炉等八个门类,力求尽可能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现这一盛世时代的宫廷生活和社会风貌

    • ¥260 ¥360 折扣:7.2折
    • 龙泉金村窑址群——2013-2014年调查试掘报告
    •   ( 67 条评论 )
    •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著 /2020-09-01/ 文物出版社
    • 龙泉窑创烧于北宋早期,兴盛于南宋至元初。明代中叶以后,由于各地制瓷业的兴起,龙泉窑逐渐衰落。清代中叶以后停烧,历时七、八百年。属南方青瓷系统,是宋元时期有名窑场之一。金村地处龙泉市小梅镇东南边陲,是个山清水秀,风景如画的好地方。在北宋时期金村窑烧制的刻划花工艺瓷器是龙泉窑这阶段精美的器物,刻划工艺精深,纹饰引人醒目,釉色以淡青釉为主,精美绝伦,是龙泉窑北宋时期有代表性的精品瓷器。南宋前期金村窑仍有在烧制,而且器物更加精美。至南宋中期,龙泉金村窑基本断烧,而此时的龙泉窑,也已经进入光辉灿烂的时代。对于金村龙泉窑址的调查发掘,为了解龙泉窑窑址分布、地层关系、发展脉络、工艺特点、器物类型等提供了重要参考研究资料。

    • ¥475 ¥500 折扣:9.5折
    • 西京印迹:大同辽金文物
    •   ( 37 条评论 )
    • 北京辽金城垣博物馆 /2020-12-01/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本书是一本以北京辽金城垣博物馆举办的 西京印迹 大同辽金文物展 展览中相关展品介绍为主的图录。书中选取了大同地区辽金时期极具代表性的多种类型器物,器物类型丰富,造型多样,制作精美。全书共分为上编与下编两大部分。其中上编以器物图录为主,又分为:世俗生活;魂归之所两个部分。每件器物以图片展示为主,辅以文字说明,生动形象。下编以工作研究人员的研究成果为主,共包含了九篇文章,每位作者都选取了一个角度,分别从文献史料、考古发掘材料等方面入手,对辽金时期的大同地区民族文化进行了细致的研究。这些文章立意准确,角度新颖,内容丰富,可以让读者在大同地区精美器物的同时,深入理解这些文物背后的含义。可以说本书是目前市场中为数不多的全面反映辽金时期大同地区文化的书籍。

    • ¥192.9 ¥268 折扣:7.2折
    • 粟特人在中国:考古发现与出土文献的新印证(上下册)
    •   ( 160 条评论 )
    • 荣新江,罗丰 /2024-10-01/ 科学出版社
    • 本书是国际合作研究粟特问题的第二个里程碑,收录了2014年8月13日至14日在银川举办的“粟特人在中曰:考古发现与出土文献的新印证”国际学术研讨会的论文,包括来自中国、口本、美国、英国、法同等各国学者提交的48篇论文的所有中文文本和3篇英文原本。本书与2005年出版的《粟特人在中国??历史、考古、语言的新探索》堪称姊妹篇,与后者相比,本书更着重粟特相关的墓志、葬具、画像等出土材料的刊布与研究,全方位展示了丝绸之路上粟特人的历史面貌。本书的出版无疑会对国际范围内的粟特研究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 ¥310.6 ¥480 折扣:6.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