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50-100元
  • 7折以上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以上3折-5折0折以上7折以上
筛选:
    • 北京城的生命印记
    •   ( 976 条评论 )
    • 侯仁之 /2022-09-26/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侯仁之一生致力于北京历史地理的研究,从河湖水系和地理环境入手,系统地揭示了北京城起源、形成、发展、城址转移的过程。本书精选了他在建国以后所撰写的五十五篇相关作品,论述中饱含着作者对北京城的深厚感情。

    • ¥96 ¥128 折扣:7.5折
    • 高乡与低乡:11—16世纪太湖以东的区域结构变迁
    •   ( 722 条评论 )
    • 谢湜 /2015-07-31/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本书将11至16世纪高、低乡农田水利格局的演变、聚落变迁和土地开发,以及政区沿革等,置于区域社会整体中加以考察,并结合剖面分析和时段分析两种方法,阐释了高低乡区域结构的三个重要转变时段:(一)11世纪是农田水利大发展的时代,是低乡稻作引领开发的时代。这个时代产生了影响深远的高低乡水利理论,形成了高低乡农田水利开发的基本面貌,也开启了一种高、低乡水利不协调的格局;(二)13世纪后期到14世纪,是高、低乡在繁重赋税压力和海上漕运体制下加速开发的时代,这在高乡表现得尤为明显。明清江南重赋格局之奠定、高乡乡村权势之崛起,都发生在这一时期。14世纪的水利工程则令失序的水利格局基本稳定下来了;(三)16世纪是高低乡赋税制度趋于统一、水利和政区格局基本定型、市场走向整合的时代。各种经济、行政制度的改革和调

    • ¥51 ¥68 折扣:7.5折
    • 宋代海上丝绸之路输日佛教石刻研究
    •   ( 4 条评论 )
    • 刘恒武,袁颖 /2024-12-31/ 浙江大学出版社
    • 本书在宋代佛教石刻整体坐标中考察宋代舶载输日佛教石刻的形制谱系及雕造年代,以日本现存宋代输日佛教石刻为研究核心,以浙闽沿海宋代佛教石刻遗存为比照对象,对日藏宋制佛教石刻进行了跨海溯源。在此基础上,由 物 及 场 ,由 场 及 人 ,由 人 及 史 ,采用文物考古调查与文献史料解读相结合的研究路线,对石刻的存置场域、关联文脉、输日背景、利用社群、海运路线等问题展开深入探究,多维度、多层面揭示了宋代输日佛教石刻蕴含的历史文化信息。

    • ¥73.5 ¥98 折扣:7.5折
    • 桑干河流域历史城市地理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 5 条评论 )
    • 孙靖国 著 /2015-09-0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孙靖国著的《桑干河流域历史城市地理研究》对桑干河流域这一农牧交错地带两千年间反复层累、叠加的城市地理进行研究,通过对比秦汉、北魏、唐辽、明代、清代五个不同历史阶段的城市分布规律,复原区域内人地关系演变的历程,进而揭示城市格局变迁背后所折射的宏大历史背景。作者认为由于居统治地位的民族、经济、文化、军事审制度等差异,导致了同一个区域内部。不同历史时期城市体系呈现迥然不同的面貌。城址分布和城市空间格局,是由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共同塑造,在各种因素中,建造、使用城市并居住其中的人,至为关键。

    • ¥62.3 ¥89 折扣:7折
    • 浙东运河与海上丝绸之路
    •   ( 4 条评论 )
    • /2024-11-30/ 浙江大学出版社
    • 本书为 浙江运河文化研究 系列丛书之一,梳理了浙东运河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历史,明晰了二者的发展脉络和变迁轨迹,在考察各自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研究不同历史时期浙东运河与海上丝绸之路间的互动关联,动态地探寻浙东运河与海上丝绸之路上港口的变迁、交通航线的发展、由浙东运河与海上丝绸之路连通的区域和国际商贸网络以及浙东运河与海上丝绸之路和浙江地方社会之间的互动影响,在此基础上,进而探究浙东运河与海上丝绸之路的互动关联在历史上应有的地位及影响。

    • ¥73.5 ¥98 折扣:7.5折
    • 浙东运河传统产业
    •   ( 3 条评论 )
    • /2024-11-30/ 浙江大学出版社
    • 浙东运河,从杭州西兴,经绍兴,直到宁波甬江入海口,全长200余千米。浙东运河不仅贯穿了宁绍平原,成为这一地区的交通网络的骨干线,而且也将这一地区与广大的外部世界紧密地沟通衔接了起来。浙东运河与其流经地区的各种生产、生活、文化活动之间,显然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如何从浙东运河角度来重新梳理流经地区的历史文化,是一个有意义也有新意的视角。本书试图以 传统产业 为对象来展开探讨,选取八个具有代表性的传统产业:种植业(以粮食生产为主)、制茶业、蚕桑丝织业、黄酒酿造业、渔业、造船业、青铜冶铸业、陶瓷制造业。这些传统产业都是浙东地区较有特色、历史悠久的产业,甚至在全国都有重要甚至关键的地位。本书希望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浙东运河地区的产业成就,并借此来证明浙东运河如何与其流经地区的发展呈现出重要

    • ¥96 ¥128 折扣:7.5折
    • 家园的记忆与表达——传统聚落景观图谱的理论与实践
    •   ( 71 条评论 )
    • 胡最 刘沛林 /2020-11-01/ 商务印书馆
    • 传统聚落因传承了丰富的古代历史和文化信息,成为乡土文化与地方文脉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紧围绕 传统聚落景观图谱 这一科学问题,以湖南省现存较为完好的典型古村古镇为研究案例,系统探索了传统聚落景观图谱的科学范畴、定量分析方法、应用途径及关键技术,并结合实例探索了相应的软件工具开发的基本思路,为我国传统聚落的科学保护与深度开发利用等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为更好地展示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本书可供对古村古镇保护与开发利用等感兴趣的专家、学者或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也可以作为人文地理、地理信息、建筑历史与理论、景观设计、文化管理、旅游经济、社会管理等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参考用书。

    • ¥59.2 ¥82 折扣:7.2折
    • 中国文化地理中的“地方”(英文版)
    •   ( 2 条评论 )
    • 朱?f 等 /2022-11-01/ 科学出版社
    • “地方”研究近年来在人文地理学中呈现复兴态势,也正在成为新文化地理学研究的核心话题。本书关注“地方”,采用文化地理学的理论视角对广州郊区住宅与移民家园、鄂尔多斯“鬼城”体验、广州祠堂文化修复、广州地铁车站广告与城市意象、流动人口与其在城市中的定位等社会群体的区域议题进行了生动的分析。本书为作者团队多年来发表在SSCI刊物上的成果汇编,研究议题鲜活,图文并茂,可读性强。

    • ¥73.5 ¥98 折扣:7.5折
    • 近五百年黄土高原的环境扰动与社会变迁(1449-1949年)
    •   ( 0 条评论 )
    • 张萍 /2019-03-01/ 科学
    • 本书共分五编,每编围绕一个主题,集中探讨了近五百年来以陕西为中心的黄土高原地区环境扰动与社会变迁。重点讨论边缘区与风沙过渡地带的环境利用与社会变迁、复杂地貌条件下的经济运行与市镇成长、脆弱环境下的灾害应对及社会响应、资源匮乏条件下的 利益冲突与地方调控。旨在以历史发展的视角,观察复杂地貌条件下的人地关系,寻求在当今社会环境中人类与环境如何和谐共处,提供历史的经验。深入剖析了明清以来卫所军制、盐引专卖对传统时期内陆地区的影响。对近代化过程中的 引种、霍乱西进等重大历史事件对黄土高原环境脆弱区的影响也做了解构。 本书可供历史学、经济学等领域的相关人员参阅。

    • ¥62.21 ¥87 折扣:7.2折
    • 殊方未远:古代中国的疆域、民族与认同(精装)
    •   ( 1094 条评论 )
    • 葛兆光徐文堪汪荣祖姚大力等 著,《东方早报·上海书评》编辑部 编 /2019-05-01/ 中华书局
    • 何为 中国 ?元朝、清朝不是中国的王朝吗?清帝国通过怎样的统治政策获得了奠定今日中国版图的疆域? 新清史 、内亚史研究为什么在国际学术界这么火? 近年来,在新的理论视角与新的理论框架的冲击下,中国史研究日益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葛兆光、徐文堪、汪荣祖、姚大力、张帆、罗新、沈卫荣、钟焓、狄宇宙、欧立德、杉山正明等二十位中外知名学者,在本书中展开了精彩的论述与对话,对上述种种热点问题进行了回应,也具有鲜明的学术史意义。 本书可以使我们比较深入地了解当前中国史研究的前沿论题,启发我们对传统的以汉族为中心的中国史研究范式进行检讨与反思,进而丰富对中国历史的宏观思考。 封面图片取自中国国家博物馆所藏清人明福绘《西域图册》。

    • ¥65.9 ¥78 折扣:8.4折
    • 家园的记忆与表达 传统聚落景观图谱的理论与实践 商务印书馆
    •   ( 0 条评论 )
    • 胡最,刘沛林 /2020-11-01/ 商务印书馆
    • 传统聚落因传承了丰富的古代历史和文化信息,成为乡土文化与地方文脉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紧围绕“传统聚落景观图谱”这一科学问题,以湖南省现存较为完好的典型古村古镇为研究案例,系统探索了传统聚落景观图谱的科学范畴、定量分析方法、应用途径及关键技术,并结合实例探索了相应的软件工具开发的基本思路,为我国传统聚落的科学保护与深度开发利用等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为更好地展示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书可供对古村古镇保护与开发利用等感兴趣的专家、学者或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也可以作为人文地理、地理信息、建筑历史与理论、景观设计、文化管理、旅游经济、社会管理等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参考用书。

    • ¥59 ¥82 折扣:7.2折
    • 故宫博物院
    •   ( 364 条评论 )
    • 故宫博物馆 编 /2010-09-01/ 紫禁城出版社
    • 在中国首都北京的中心,有一座无比壮丽的古老宫城——紫禁城。紫禁城作为中国漫长帝制时代后两个朝代的皇宫,始建于明代永乐四年(1406),至永乐十八年(1420)落成。在其后近500年的时间内,明、清两代24位皇帝在此居住、执政。 发生于1911年的辛亥革命彻底终结了中国的帝王统治。1925年,以明、清皇宫和宫廷旧藏文物为基础,故宫博物院正式成立。

    • ¥82.8 ¥98 折扣:8.4折
    • 中国地名沿革对照表
    •   ( 3413 条评论 )
    • 薛国屏 编著 /2017-04-01/ 上海辞书出版社
    • 《中国地名沿革对照表》主要收录全国县级以上(含县级)行政区划古今地名的对照,县级以下地名不属本表收录范围。主要内容包括今地名和古旧地名(不包括废置地名)。分设今地名、沿革变迁二栏,其中今地名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收词,沿革变迁包括改置地名和设置年代两个部分。本表地名资料截止2016年底。

    • ¥52.5 ¥75 折扣:7折
    • 制造边缘性:10-19世纪的湘西
    •   ( 728 条评论 )
    • 谢晓辉 /2021-06-21/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湘西地处中国腹心,为何直到民国还被视为 边城 ?与华夏互动了上千年,为何没有完全 攀附 华夏而依旧是华夏边缘?其历史过程与机制何在?中国在人类文明史上创造了一个奇迹:人数众多、民族复杂却实现了在广袤地域上的政治一统与文明延续。那么,生态与生计复杂,族类与文化丰富多元的西南地区,何以能够在整合到大一统中国秩序后仍得以包容大量 边疆 、华夏边缘的存在,同时又保持了对中国与中华民族的强烈认同,成为中央王朝对边疆民族地区整合为成功的典范? 对此,既须反思以近代民族国家为基础的解释框架,也要超越传统中国历史书写的惯性。湘西个案鲜活地展示出,审视 西南传统 以及在此传统下不同人群对 边缘性 的制造、经营对重新认识西南乃至中国社会整合的重要性

    • ¥51 ¥68 折扣:7.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