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仁之一生致力于北京历史地理的研究,从河湖水系和地理环境入手,系统地揭示了北京城起源、形成、发展、城址转移的过程。本书精选了他在建国以后所撰写的五十五篇相关作品,论述中饱含着作者对北京城的深厚感情。
本书以国家图书馆藏北京城古旧地图和相关图画资料为研究对象,是一部通过图像解读和文献资料相结合,研究明清时期北京城的专门著作。全书采用分门别类的方式,按照古旧地图的类别,系统梳理每一类地图的发展谱系、绘图年代、绘图背景,并讲述地图背后涉及的历史故事,方正的城图、密集的河道、笔直的道路、优美的园林、威武的禁旅,共同构成了图画中的北京城。
历史乡土地理研究,聚焦于历史时期区域地理之变迁,以县域为核心单位,是历史地理学的重要分支之一。本书内容主要分四个部分,即寒食节文化篇、政区与地名篇、聚落地理篇、灾害篇,分别从寒食节文化、政区沿革与地名特征、聚落构建与分布格局、历史时期灾害发生等多个方面对于介休地区历史地理之变化历程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与分析。其中,对于寒食节文化演变、城市灾害等重大问题提出了不同以往的诠释与解读,学术创新意义突出。本书又是当前国内较为少见的历史乡土地理研究专著,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孙靖国*的《桑干河流域历史城市地理研究》对 桑干河流域这一农牧交错地带两千年间反复层累、叠 加的城市地理进行研究,通过对比秦汉、北魏、唐辽 、明代、清代五个不同历史阶段的城市分布规律,复 原区域内人地关系演变的历程,进而揭示城市格局变 迁背后所折射的宏大历史背景。作者认为由于居统治 地位的民族、经济、文化、军事审制度等差异,导致 了同一个区域内部。不同历史时期城市体系呈现迥然 不同的面貌。城址分布和城市空间格局,是由地理环 境和历史背景共同塑造,在各种因素中,建造、使用 城市并居住其中的人,至为关键。
何为 中国 ?元朝、清朝不是中国的王朝吗?清帝国通过怎样的统治政策获得了奠定今日中国版图的疆域? 新清史 、内亚史研究为什么在国际学术界这么火? 近年来,在新的理论视角与新的理论框架的冲击下,中国史研究日益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葛兆光、徐文堪、汪荣祖、姚大力、张帆、罗新、沈卫荣、钟焓、狄宇宙、欧立德、杉山正明等二十位中外知名学者,在本书中展开了精彩的论述与对话,对上述种种热点问题进行了回应,也具有鲜明的学术史意义。 本书可以使我们比较深入地了解当前中国史研究的前沿论题,启发我们对传统的以汉族为中心的中国史研究范式进行检讨与反思,进而丰富对中国历史的宏观思考。 封面图片取自中国国家博物馆所藏清人明福绘《西域图册》。
本书勾勒出明代云南政区治所的状貌,阐明、揭示了其性质、地位、演变轨迹及其多样复杂的背景,并从而探寻一些中国古代城市尤其是边疆民族地区城市发展的特殊性的规律。
该文旨在通过对明清时期西安城市历史地理若干问题的深入研究,从而使人们能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重新认识和评价西安城在这一时期为西北重镇的特殊地位.全文共分七部分.部分探讨了明清时期西安城水源的开发与利用.第二部分通过分析郡王府、镇国将军府等的相关问题论证明清时期西安在西北地区作为政治重镇的特殊地位.第三部分通过研究清代西安城内的城中之城--满城与南城来论证这一时期西安作为西北军事重镇的特殊地位.第四部分通过研究明清时期西安城内的教育设施--书院、学校及贡院的相关问题,以论述这一时期西安城作西北文化重镇的城市特征.第五部分探讨了明清两代西安城内官署的分布与变迁.第六部分通过对明清时期西安城内市场和商人会馆的分布与变迁的研究,论述了西安作为五方杂处,商贾云集的西北经济重镇的重要地位.第七
地名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河南,古称中原,简称 豫 ,地处中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核心发祥地。河南的政区地名,不仅来历古老,数量众多,而且含义丰富,演变繁杂。本书共收集河南境内省、市、县(区)三级政区共计约200个,主要介绍各级政区的名称来历、地理位置、政区沿革、政区划分、人口面积等重要信息。书中的政区沿革部分,以各级政区所辖的地域有记载的历史时点起,至2015年12月31日止,阐述了该政区的地名来历及演变,区划的变动及大势,及其所辖下级政区沿袭变革情况。
本书共分八章,研究内容包括两宋生态环境变迁的纵横“两大系统”,气候、水系、生物、地貌与土壤、矿物环境“五大环境要素”,相伴随的环境灾害以及生态意识等“七大分支板块”。从讨论生态环境史入题,首先阐述了两宋生态环境变迁史研究的时空范畴和理论、方法,然后以丰富的手资料,分别论述了两宋生态环境状态、生态灾害及其变迁的历史轨迹,揭示了这一时期人与生态系统或人与自然之间的动态关系、相互作用,和其变化的基本特点与规律,总结了当时人们追求“天人合一”或“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有益经验与教训,提出了有关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一切关系和谐的基础等重要的学术观点,并对两宋时期我国生态系统中的环境要素进行了整体的评估。本书从全新的角度,力求复原和重建两宋生态环境系统变迁的客观而详
《在文坛边缘上(增订本 套装上下册)》是作者以平实的笔法撰写的“文化大革命”之后,中国文坛恢复活动之初,劫后余生的中国文艺界拨乱反正,文艺复苏,新时期文学诞生和发展的亲历记。按照时间顺序,从1977年文艺的早春写到1982年底,这六年的时间里,特别是三中全会以后,中国文学界如何冲破来自“左”的方面的种种干扰,“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的兴起,以及一大批新起的作家如何崭露头角,不同文艺思潮此起彼伏,展现了中国当代文学史在这一时段的历史图景。以具体的人物、事件、创作、思潮为线索,填补了已有文学史的不足。
《民国文人地理丛书·滇康道上:滇康旅行记》为“民国文人地理丛书”的一种的一本,包括《滇康道上》和《入康记》两种书。《滇康道上》为著名化学家曾绍抡1941年带领西南联大社会、政治、地质、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系10名学生组成的川康科学考察团从昆明赴当时的西康和四川考察的考察报告,详细记录了他们的行程和收获,很好地反映了沿途当时的风土人情和社会状况。《入康记》为著名新闻人段公爽当年赴西康创办《西康国民日报》途中所记,以一个记者的角度记录的当时沿途的风土人情和社会状况。
本书展示的是一部立体的江南名镇南浔在近现代的流变史,作者以晚清民国的大时代背景立题,将小历史的个案研究置于大历史的观察视角,作者提出的“南浔现象”的问题研究,彰显出一个历史学者的问题意识和深切的现实人文关怀。晚近时期的南浔,既是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碰撞的缩影,更是早期资本主义市场化在中国的缩影,同时,它又以缩影的形式展现了江南市镇由传统向近现代曲水流觞式的转型演进历程。南浔在近代的历史命运,从长时段的空间范围和地方性知识角度提供了一种极具价值的解读范本和经济社会景观——南浔现象。
庐山是我国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世界文化景观遗产”的名山,在众多历史文化名山中有着独特的地位,其开发历史久远,文化蕴积深厚。明清以来,庐山开发范式的转换,是在中国传统社会发展由盛转衰和西方列强入侵的大变局中呈现的。在此过程中,庐山从一座传统文化名山转变为驰名中外的避暑旅游胜地,并由此划定了其未来的发展方向。《青年学术丛书·历史:渐进与跨越·明清以来庐山开发研究(J)》以明清以来的庐山开发为研究对象,揭示了庐山由传统渐进式的山地开发到近现代跨越式的避暑地开发,并逐渐走向城市化的漫长历程,对考察我国文化名山开发史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民国文人地理丛书·西北望:陕西新疆旅行记》为“民国文人地理丛书”的一种,收录了我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王桐龄所著《陕西旅行记》和英国著名地理学家萨维·汉丁著、夏雨译的《西北重镇新疆游记》两部书稿。《陕西旅行记》记录了作者1924年暑期赴西北大学任教过程中所亲眼所见,包括当地的地理、气候、物产、风俗、人口、吏治、教育、交通等各个方面,而且着重论述了陕西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西北重镇新疆游记》不但清楚地告诉读者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及其周围的风土人情,而且详细记述了沙漠的演变及里面值得注意的考古材料,更有作者及其手下在沙漠中的惊险遭遇,破解了很多沙漠之谜,知识丰富,故事惊险,不仅是一本引人入胜的沙漠历险记,更是当今沙漠探险者难得的探险指南。
本书详细记载了:明代南京各佛寺的历史沿革、殿堂分布、房田公产、山水古迹、名僧事迹、寺租赋税、僧规制度等,是一部十分珍贵的明代佛教史著作,对于中国佛教史的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民国文人地理丛书·乡愁东岸:东北江浙海南岛旅行记》为“民国文人地理丛书”的一种,收录了《东北游记》《江浙旅行记》和《海南岛旅行记》三种图书。《东北游记》为我国著名爱国实业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卢作孚1930年带领其民生公司考察团由上海经青岛到大连,再到沈阳、长春、哈尔滨等东北各地考察的记录,很好地反映了九一八事变之前日本人在东北的活动情况,为当时关内民众了解东北的实际情况提供了难得的资料,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江浙旅行记》由我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王桐龄(1878—1953)著,记录了他1925年7月应邀去南京执教,顺便游历江浙之所见,内容包括南京、杭州、苏州、镇江、无锡、扬州等地的教育、文化、物产、民俗、名胜古迹、交通设施等各个方面,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海南岛旅行记》由原贵州民族学院研
西汉时期,先后封置八百余个侯国。数量如此众多的侯国在地域分布上是否存在特征,一直不甚明了。《中古中国知识·信仰·制度研究书系:西汉侯国地理》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结合传世文献、出土文献,对西汉近八百个侯国的地理方位进行考证。同时采用“水平横剖面”方法,复原七个具有明确年代断限的西汉侯国地理分布剖面,并对每一个剖面所呈现出的侯国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之上,总结了西汉侯国地域分布特征发展、演变的总体趋势。后,《中古中国知识·信仰·制度研究书系:西汉侯国地理》还对有关西汉侯国地理分布、侯国迁徙等一系列专题进行了研究,揭示出一些以往未被注意的西汉政治制度、政治政策的变革。《中古中国知识·信仰·制度研究书系:西汉侯国地理》是部以西汉侯国地理分布为研究方向的专著,可为日后该领域的
湘西地处中国腹心,为何直到民国还被视为 边城 ?与华夏互动了上千年,为何没有完全 攀附 华夏而依旧是华夏边缘?其历史过程与机制何在?中国在人类文明史上创造了一个奇迹:人数众多、民族复杂却实现了在广袤地域上的政治一统与文明延续。那么,生态与生计复杂,族类与文化丰富多元的西南地区,何以能够在整合到大一统中国秩序后仍得以包容大量 边疆 、华夏边缘的存在,同时又保持了对中国与中华民族的强烈认同,成为中央王朝对边疆民族地区整合为成功的典范? 对此,既须反思以近代民族国家为基础的解释框架,也要超越传统中国历史书写的惯性。湘西个案鲜活地展示出,审视 西南传统 以及在此传统下不同人群对 边缘性 的制造、经营对重新认识西南乃至中国社会整合的重要性
《先秦时期的青藏高原东麓》分别对甘青地区和西南山地仰韶时代中期至战国晚期诸考古学文化遗存的性质、分期和年代等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同时详尽比对了两地之间相近似的文化因素。在此基础上考察了甘青地区仰韶中晚期至战国晚期诸考古学文化对西南山地不同程度和不同方式的传播影响以及在这些影响下西南山地文化格局的变迁。总结得出甘青地区和西南山地之间存在“四纵三横”的平面交通路线和“西进、南下-南下、东渐”的阶段性特征。
本书以历史时间为轴,结构清晰、史料翔实,用简明、通俗的叙事方式将复杂多变、神秘丰富的柬埔寨文明史展现在读者面前。从柬埔寨远古文明的缘起、扶南王国、真腊王国再到雄伟的吴哥帝国及帝国的坠落和涅槃重生的柬埔寨,把中印两大文明与柬埔寨当地文化的融合而形成的独特的文明史及其闻名世界的吴哥王城的诞生和演变细细梳理,可以说既是一部柬埔寨的文明史,又涉及历史上柬埔寨的政治和军事上的更迭变迁,还可以说是中柬友谊的交流史,可为关注柬埔寨经济文化交流的商业人士更好地了解柬埔寨文化和习俗,也对热衷于深度文化游的朋友探寻神秘宗教文化的由来提供知识储备。 ◎ 相关活动 2018年7月2日,中国驻柬埔寨王国大使馆在金边钻石岛会堂隆重举办中柬建交60周年纪念招待会。柬埔寨王国政府首相洪森及夫人文拉妮、5位副首相
养马岛古村落是胶东半岛北部海滨的养马岛上八个古村落的统称,形成于元、明时期,因漕粮海运、烟台开埠、东北开禁、中日与中朝通商,在清中晚期至民国年间, 得到了极大发展,在东北亚地区的海上航运贸易以及东北地区近代面粉和油料工业的发展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岛上村落的建设布局有着鲜明的海岛地理环境特征,庙宇及祠堂学校既有浓郁的海洋民俗文化特征,也有深刻的大陆文化背景和近代向洋看世界的因子,民居建筑则更为深刻地体现出文化交流的内涵,古老的八字木、美好的诗经符语、东洋的簸箕瓦、西洋的水刷石与拉毛工艺,以及工匠跨海往来和建造技术传播学习的历史,使养马岛古村落具备了十分突出的海上丝绸之路遗产价值,值得认真保护。
《邕乡处处:广西旅行记》由著名民族学家田曙岚所著,详细记录了他一九三三——一九三四年游历广西四十余县的考察所得,很好地反映了当时广西各地的自然、社会和人文概况,是一本全面介绍当时广西的自然风貌和风土人情的图书,读者不仅可以从中了解广西当时的历史人文状况,也可把它当作不错的旅游指南。
《吐蕃地名研究(J)》首次用地名学、历史学、文献学等研究方法,深入系统地探讨7—10世纪特殊环境下敦煌古藏文文献(包括藏区本土及西域等地出土的古藏文文献)中吐蕃地名的由来、沿革变迁及其映现出的各种自然与人文地理信息,以藏汉古文献为依据,加以缜密的论证,弥补藏汉文献记载中历史地名背景含混不清的缺陷,消除由于历史地名背景不清造成的对某些史料的误解,试图客观公正科学地复原吐蕃时期我国西北区域历史地理面貌。 对古藏文吐蕃地名进行综合研究,有助于解决古藏文文献解读上遗留下来的多种问题,还原史地的本来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