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 上学记(增订版) 作者: 何兆武 开本: *: 32 页数: 现价: 见顶部 出版时间 2016-04 书号: 9787020114665 印刷时间: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版次: 商品类型: 正版图书 印次:
本书的主人公孟威廉(Wilhelm Mann, 1916-2012),生于曼海姆的犹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为著名精神病科医生。1936年入海德堡大学。1939年逃抵上海,同年在贵州图云关加入中国红十字会。1949年入职中科院上海生化研究所,成为王应睐下属,合作研究抗生素和胰岛素。1966年返回民主德国,在柏林著名夏里特医院生化实验室工作。本书记录的就是孟威廉的口述回忆,作者是药物学家出身的汉学家文淑德(Ulrike Unschuld)女士。在21世纪初年柏林的一次聚会中,文淑德女士认识了孟威廉。在他辞世前的几年里,文女士为他做了口述史的访谈,成为《有办法》这本书的主干。与一般口述史书籍的不同在于,文女士不仅为口述内容做了详实的注解,记述了19世纪到20世纪德国犹太人真实的生活处境,还对孟威廉在中国所经历的各阶段的历史做了简明而准确的介绍。
%26nbsp;%26nbsp;%26nbsp;%26nbsp;本书以关德懋先生生平为线索,回顾了抗日战争期间,中德关系的微妙变化,对德国军事顾问团之贡献、一亿马克借款、驻德大使人选等
成立于1908年的交通银行是中国早期的商业银行之一。1986年,为适应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探索金融体制改革之路,打破专业银行业务垄断的局面,国务院决定重新组建交通银行。在金融改革的浪潮下,交通银行承担起了中国金融改革试验田的任务。本书中20位亲历者将交通银行重组以来30年间一系列重大事件、重大决策背后的细节娓娓道来。带大家领略交通银行30年来在金融改革道路上一步步走来的艰辛历程,更深入地感受这些成就背后交行人所付出的努力。希望通过对交通银行发展历程的梳理,为交通银行未来的改革发展提供借鉴,也让社会各界更加历史地、客观地、全面地了解中国金融改革的历程。
成立于1908年的交通银行是中国早期的商业银行之一。1986年,为适应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探索金融体制改革之路,打破专业银行业务垄断的局面,国务院决定重新组建交通银行。在金融改革的浪潮下,交通银行承担起了中国金融改革试验田的任务。本书中20位亲历者将交通银行重组以来30年间一系列重大事件、重大决策背后的细节娓娓道来。带大家领略交通银行30年来在金融改革道路上一步步走来的艰辛历程,更深入地感受这些成就背后交行人所付出的努力。希望通过对交通银行发展历程的梳理,为交通银行未来的改革发展提供借鉴,也让社会各界更加历史地、客观地、全面地了解中国金融改革的历程。
《上学记》是著名学者何兆武先生的个人口述史。何先生生于1921年,在北平读小学和中学,在西南联大读大学和研究生,共七年,读过四个系,之后在清华大学任教。《上学记》写的就是何先生1949年的求学生涯,其中西南联大的七年是主要篇幅。何先生以治哲学史和思想史的思想底蕴,以谦和率真的学者姿态,以历史亲历者的回忆和感受,讲述在特殊的年代,尤其是抗战烽火中,一代人的青春和理想、知识和风雅。书出版后,好评如潮,当然也引起了一些争议。但何先生说:“为尊者讳、为贤者讳,并不是真正对人的尊重。一个人的思想本来是活泼的、与时俱进的,又何必一定要把它弄成一种思想上的木乃伊,让人去顶礼膜拜呢?” 对于今天的读者而言,《上学记》不止是一本口述史,更是一本打开历史之门、知识之门,乃至真理之门和思想之门的
《古楼河上的星光 拿督许廷炎回忆录》为马来西亚籍华裔商人许廷炎回忆录。传主许廷炎先生原籍广东普宁,为马来西亚成功闻商,现为金锋公共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槟州华人大会堂主席,霹雳州拿督。《古楼河上的星光 拿督许廷炎回忆录》以第一人称口吻回忆了许先生的家族史及创业史。许先生的生活经历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马来西亚第二代华裔商人,这对于了解和把握马来西亚华商二代三代的生活动态,维系他们和祖国之间的联系非常有意义。另外,《古楼河上的星光 拿督许廷炎回忆录》文笔流畅、情感真挚,很具可读性。
“延安,一段值得永远珍藏的中国记忆;延安,一个超越时空历久弥新的话题” “红色延安口述?历史”是一套以口述实录、访谈录、回忆录、老照片以及有关原始档案为基本内容的党史史料集成。我们试图以亲历者、当事人、知情者的讲述与回忆来补充党史中的历史要点和历史细节,还原历史事件,呈现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的辉煌历程,再现一个本色、真实的延安。 《延安时期的大事件》一书主要以亲历者的口述、回忆介绍了抗日战争时期发生在延安的有影响的四件大事——“周恩来劳山遇险事件”“黄克功事件”“日军轰炸延安”“王实味事件”,记述了这些事件发生的背景、细节、过程、结果以及影响,为还原事件的真相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本全书二十余万字,以口述史的形式记叙了邬沧萍从出生到期颐之年的人生之路和治学育人历程,包括在动荡的年代中成长、我爱我的祖国、与新中国人口学共同走过的岁月、与中国老年学的不解之缘、百年回首等主要内容。该书由邬沧萍口述,李娟娟、孙鹃娟采写,人民出版社出版。 本书还从他的学生、亲人的视角反映了他在工作和生活中的风貌。这部口述实录不仅仅是对邬沧萍教授百岁人生的真实记录,也能够生动呈现这位爱国知识分子的治学报国、教书育人、老有所为的可贵精神,此外这部著作也是新中国老年学、人口学发展的一个缩影。
本书是迈克尔?巴克森德尔对其早期生活和创造力形成的精彩记录。描述了作者的童年生活,他在拜F.R.利维斯为师的求学生涯,在德国、意大利和瑞士的游学经历,在维多利亚与阿尔贝蒂博物馆的生活细节,与约翰?波普-亨尼西的共事经历,以及他决心追随格特鲁德?宾和恩斯特?贡布里希加入伦敦大学瓦尔堡研究院的缘由,展现了他在精神、情感以及文化上成熟的过程。
暂无内容简介。。。。。。
%26nbsp;%26nbsp;%26nbsp;%26nbsp;王铁汉先生是抗日战争及国共内战时期诸多历史事件的参与者和亲历者,在书中他讲述了“九一八”事变的详细经过及原因,阐述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