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通过对胡福明、袁宝华、王梦奎、陈锦华、刘鸿儒、伍绍祖、龙新民等49位老领导、老同志的访谈,以口述史的形式,展现了改革开放40年中诸多重大决策出台的过程,全面回顾了改革开放进程中重大事件的许多鲜为人知的细节。内容涉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写作和修改经过,1990年北京亚运会,兴建三峡工程决议通过前后,香港、澳门回归,中国是如何应对金融危机的等。书中所有文章均由亲历者以*人称讲述,他们中有的长期担任党和国家领导职务,有的在党和国家重要部门任职,是改革开放历程的亲历者和见证者,堪称改革开放史的 活字典 活资料 。本书既有对史实的回顾,也有亲历者和见证者心路历程的呈现,真实、生动、具体地再现了历史,可以为改革开放史研究提供*手资料,也可以作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新时期党史读本。
上海是开放的,是中西文化的融合。武康大楼是上海的一座地标性百年建筑,具有浓厚的历史蕴含和强烈的艺术气息。武康大楼原名诺曼底公寓,始建于1924 年,由万国储蓄会出资兴建,由著名建筑设计师邬达克设计,是上海座外廊式公寓大楼。1953年,诺曼底公寓被上海市人民政府接管并更名为武康大楼,其后一些文化演艺界名流均入住此间,现今积极开展居民自治和弄管会自治,国际化程度高。 口述历史是一种起源于美国,并广为世界各国应用的公众记忆历史的记录方式。口述历史相较于大历史,是一种公众记忆的微观历史。口述历史在复原历史方面,有其他任何档案、文献资料无法替代的价值。口述史是为城市发展和历史保护留下鲜活资料的重要途径,是保存城市生活方式、社会习俗、价值观念等记忆的重要载体。居民口述历史从平民的角度反映一个时代的
口述历史的整理与研究目前在国内外方兴未艾,本书详尽介绍口述历史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作者唐纳德·里奇,现任美国参议院历史室特邀历史学家。他毕业于纽约城市学院,在马里兰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主编过“特威恩口述历史系列”丛书,出版了几部美国历史教科书及多部学术著作。他曾提作画美国口述历史协会会长,也曾在美国历史学会等研究机构任职,并以其20多年的访谈经验于美国各地主持各种口述历史计划及研修营。因对口述历史的特殊贡献,他曾获得代表美国口述历史界崇高荣誉的“理查德·利奥波尔德奖”和“福里斯特·波格奖”。
《苏轼传稿》从苏轼 家庭和早年生活 从杭州到湖州 丰富多彩的文学创作 苏轼的影响 等十四个话题展现苏轼的一生和苏学的魅力;另附 苏《传》补墨 ,收录五个专题,以更全面地呈现苏学相关问题。《王水照说苏东坡》的主体部分是王水照先生在香港城市大学讲课录音的整理稿,包含 永远的苏东坡 苏东坡的三种文化影像 宋词与人生 等四讲;书后附录部分苏轼诗词作品的精彩讲解。以轻松而严谨的笔墨,多角度、多层面地揭示了苏轼的丰富人生经历和苏学的深广魅力。
该书精选我国改革开放40年历程中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具有代表性的重大决策和重大事件,通过对王茂林、于幼军、杨汝岱、孙英等数十位省部级老领导、老同志进行访谈,以口述史的形式,展现改革开放40年中诸多重大决策出台的过程,全面回顾全国各地改革开放进程中重大事件的许多鲜为人知的细节。内容涉及陕西经济体制改革的曲折历程、义乌开放小商品市场的前前后后、重庆计划单列往事、四川改革开放的起步与扶贫工作、玉树灾后重建、凤阳大包干等。书中所有文章均为亲历者*人称讲述,他们多为重大事件亲历者、决策者,并长期担任省部级领导职位。书中既有对事实的回顾,也是亲历者心路历程的呈现,目的是真实、生动、具体地再现历史,为改革开放史研究提供*手资料,也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提供生动鲜活的新时期党史读本。
《日本人口述二战史》 直面黑暗,为真实的历史发声,数百位日本亲历者首度公开血腥残酷的战争经历。 二战中,日本对亚太地区造成了深重的灾难,创伤延续至今。然而日本官方自始至终都对战争的根源、过程、代价以及后果避而不谈,更从未表达过任何歉意。为何会如此?而与之相反,被拖入战争深渊的日本平民,在数十年后回顾那场战争时,用得更多的词是难以启齿、不堪直面? 本书堪称一部开创性的口述史,西方著名历史学家西奥多 F.库克夫妇通过实地走访数百位日本本土的战争亲历者,参考众多未曾公开的信件、遗嘱、日记、军用笔记、政府档案等,力图重现战争全貌,并首度公开当今日本人回忆 二战 时的矛盾心态。本书的受访者众多,从外交官到神风特工队队员、731部队军医、战俘监管员、侵华士兵等战犯,从核弹受害者到记者
本书所收集的老照片,真实地反映了上个世纪初以来,作者的外公外婆各个历史时期的家庭生活风貌,从一定意义上讲,也是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一个缩影。百余年历史,百余张照片,岁月年轮不着点墨即跃然纸上。岁月沧桑,真情鉴证。虽时光流逝,儒雅老人慈爱音容犹在心中。
本书主要是旗人妇女的口述。作者认为,只有从这些获自民间妇女的资料与通常带有权力意识的和民族中心主义的正统知识的比较中,我们才可以重新认识被边缘化了的一些人物和日常事件,并找到新的意义。 本书访谈主题集中于三点:一是相对汉族而言,这些有着旗人背景的妇女,对于自己出身的民族是否具有以及具有的是什么样的集体记忆;二是满族妇女的生活、婚姻、生育状况与族际通婚情况;三是辛亥革命以后这些妇女的家庭变迁和个人的生活经历。 丛书简介: 欧亚备要 丛书所谓 欧亚 指内陆欧亚(Central Eurasia)。这是一个地理范畴,大致包括东北亚、北亚、中亚和东中欧。这一广袤地区的中央是一片大草原。在古代,由于游牧部族的活动,内陆欧亚各部(包括其周边)无论在政治、经济还是文化上都有了密切的联系。因此,内陆欧亚常常被研
本书系根据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对全山石先生的口述史采访整理而成。书中回顾了全山石先生90年的艺术人生,谈及其家庭环境、艺术启蒙、求学习画、留学苏联至回国任教后种种经历。他在长期的油画教学和创作实践中,辛勤耕耘,锐意进取,不断创新,成果丰硕。书中图文并茂,集中展示了全先生的24幅美术作品,书后还附有全先生重要著作目录和油画作品目录。全书内容充实,既是对画家不平凡生活历程的全面记录,又有大量鲜为人知又鲜活生动的创作故事,具有很强的学术指导和艺术实践参考价值。
《口述史研究》是由温州大学口述历史研究所组织编写的、关于口述史的连续性出版物,计划每年出版2期,此为第四辑。本辑共收入专题学术论文12篇,来自英国、澳大利亚、捷克与中国的14位学者围绕口述历史与环境研究,口述历史、记忆与认同,口述历史与女性研究,口述历史教学,以及口述历史经验总结与思考等专题展开跨学科与跨领域探讨。此外,还收入书评书介5篇,这些作品反映了近年来国内外口述史学理论、方法与实践研究的*成果。
作为一种以人类历史活动的主体 活生生的人 为核心对象的研究方法与学科领域,口述史学由于其研究(实践)主体、研究对象、研究目标(用途)与传播(呈现)形式的多元性与丰富性,它在当代的发展呈现出日益明显的跨学科特征与趋势。正是如此,尤其是在进入21世纪以来,口述史学在中国的发展也引起众多相关学科的重视与关注。 基于此,本书精选了近20年来已在国内公开发表的41篇与口述史学主题相关的学术论文,希望以此呈现当代中国口述史学研究的多学科视角与趋势。具体学科包括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中共党史、历史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性别研究、民俗学、民族学、宗教学、文学、语言学、新闻学与传播学、图书馆学?档案学与博物馆学、体育学、管理学、教育学、艺术学、建筑学与城市规划以及医学等等。
口述史学(oral history)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兴起的为数不多的兼具学术研究意义、社会行动议程与公共历史价值的研究方法与学科领域。经过60多年的发展,口述史学不仅有助于历史学研究的不断深化与革新,同时也被广泛地应用于人文、社会与自然科学等众多领域,在推动跨学科应用与交叉研究中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作为现代口述史学的发源地,杨祥银*的《美国现代口述史学研究》对美国现代口述史学的起源、发展历程、国际背景、基本特征、理论研究、跨学科应用、口述历史教育与面临的主要挑战等问题做了较为全面而系统的梳理与研究,并希望为方兴未艾的中国口述史学的发展与建设提供某些借鉴与参考。
《口述史研究》第三辑将继续秉持 回顾性、前瞻性、多元性与跨学科性 原则,围绕口述历史的理论、方法与跨学科应用等问题展开讨论。本辑共收入专题学术论文13篇,来自英国、美国以及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和澳门的16位学者围绕口述历史、叙事与医学、口述历史与女性研究、口述历史与企业(商业)研究、口述历史、社区规划与历史建筑等专题展开跨学科和跨区域讨论。
北大考古的历史是北大所有师生共同书写的,是所有关心支持北大考古的各界人士共同书写的。这段历史的每位参与者都为之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同时把自己人生的喜怒哀乐与之紧紧联系起来。这是一部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历史,也是有着各种各样评价的历史,但绝不是一部生硬呆板、晦涩枯燥的官修史。
本书为口述历史国际周2017 第三届 口述历史在中国 国际研讨会征文集。论文作者来自中国、日本、美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既有普通从业者也有学术研究者,既有资深教授也有青年学者、学生。 本书一方面呈现多学科视角阐释下的口述历史理论,从计量语言学、人类情感研究、女性研究、华侨华人研究等领域探究口述历史;另一方面呈现社会传承与记忆构建中的口述历史应用,既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音乐、少数民族濒危传统技艺等传统文化方面的进展,也有构建历史事件亲历者的个体记忆,以及个人文本记录等方面的成果。
一个出生于红色家庭的“红二代”,其父为原中共中央调查部部长孔原,其母许明为周恩来办公室副主任、国务院副秘书长。 一个“文革”前北京四中的高材生,北京市“优良奖章”的获得者,校团委副书记,北京市第一批入党的中学生党员。 一个首都红卫兵西城纠察队的主要发起人和负责人,连续发布十个“西纠通令”,曾对初期的“文革”运动有过很大影响的红卫兵。 一个因此两度入狱的青年,其父母也因此被江青点名为“西纠黑后台”,直接导致其父被关押多年、其母自杀的家庭惨剧。 一个曾被人称为“当年在陕北窑洞里读过黑格尔”的知青,1978年以同等学力考上吴敬琏开门弟子的硕士研究生。 一个曾任国家经委主任张劲夫的秘书,后任光大集团总经理和中信集团董事长的国企领导者。 他的六十年经历是怎样度过的,充满了什
《林崇德口述历史》主题是展示一个中国心理学界和教育界的知识分子成长生涯,自述爱国、爱党、爱学术、爱教育和爱学生的历程。作者要表现自己一生的追求和理念:把忠心呈于国家,把孝心献于长者,把爱心奉于社会。作者要对心理学界说的话是:越是民族的东西,越具有国际化;要对教育界说的话是:培养出跨越自己、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要对社会说的话是:天生其人必有才,天生其才必有用,只要在人生十字坐标上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都能发光发热。全书以十章展示了作者身为教育学家心理学家的发展历史:家乡,入学,投身基础教育,重回故校,构建思维心理学,构建基础教育观,学术带头人之路,老骥伏枥志千里。作者在口述历史的过程中,始终坚持求实求是的原则,因此对教育工作者和心理学工作者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书以口述实录的形式记录了劳模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以大量的生动鲜活的故事,形象的表述了劳模的精神实质和社会意义。作者以马克思主义的劳动观为指导思想,阐述了劳动创造人本身和人类社会,人正是在日益多样化的劳动中发展自己,实现自身的价值。作者在书中高度概括了劳模的精神实质,即 爱岗敬业、争创一流、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 ,这一精神实质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既是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展示,又是开拓创新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并且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越来越显示出它的社会效应及其影响力。
《孙中山研究口述史 京津卷》是 孙中山研究口述史丛书 中的一种。 孙中山研究口述史丛书 为2016年纪念孙中山诞辰150周年而作,共收录世界范围内孙中山研究的著名学者96人的口述文字,共7卷12册220多万字。 《孙中山研究口述史 京津卷》共收录北京、天津地区孙中山研究及与之相关的中国近代史研究16位专家的访谈,分为上下两卷。上卷包括:尚明轩、胡绳武、魏宏运、金冲及、李文海、杨天石、李玉贞、耿云志等8人; 下卷包括: 张海鹏、虞和平、盛永华、曾业英、王玉璞、王晓秋、王先明、王学庄等8人。通过这16位学者对自己研究历程及各自的研究专长以及相关学科的研究历史、现状及未来可发展的方向等的口述,大体展现了北京和天津地区孙中山研究的整体面貌、整体水平以及其研究所达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