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帅传是根据中共中央书记处、中央军委的决定,由传主生前所在*后单位组成编写组编写,是国家权威版本。传主是彭德怀、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传记编写组,多历经十余年,采访传主生活、战斗和工作过的地方及当事人,搜集综合了无数珍贵的历史档案、文献资料,忠实而完整地再现了共和国开国元勋的光辉一生。 叶剑英(1897 1986) 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军事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广东省梅县人。云南陆军讲武学校毕业,后曾入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特别班学习。早年参加粤军回粤驱逐桂系军阀、讨伐陈炯明、平定广州商团叛乱、北伐之役,参与创建黄埔陆军军官学校、领导广州起义。曾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兼总参谋部部长、中央苏区东南战区总指挥兼政治委员、红军总参谋长、红军前敌总指
这是一部致力于 打破神话 的拿破仑小传。与市面上占主流的、将拿破仑刻画为 军事巨人 政治天才 欧洲之父 ,甚至 鸡汤式 励志人物的拿破仑圣徒传不同,这部出自英国历史学家保罗 约翰逊之手的拿破仑小传以怀疑和敏锐的态度,回顾了拿破仑波澜壮阔的职业生涯和富于多面性的一生。这部小传既以浅显易懂的语言讲述了拿破仑的一生,又是一部以拿破仑人生经历为线索的欧洲史,还是一部兼具历史知识和故事性的纪实文学,可供读者从多角度品读。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中国人民便投身于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中,整整14年,无数的中 华儿女为了民族的独立与自由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据记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抗日将领战死沙场的人数为各参战国之。 本书按照从1931年到1945年的时间顺序,和烈士牺牲的先后,共辑录抗日战争中壮烈殉国的 中国军队将领400余名,其中包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旅职以上烈士110余名,东北抗日联军师职以上烈士近100名。中国国民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少将以上烈士190余名,东北、华北义勇军和察哈尔抗日同盟军牺牲将领20余名。 这仅仅是一个开始。我们能够辑录到的只是抗日战争中为国捐躯的烈士中极少的一部分,那些在战争前线牺牲的千千万万普通士兵。有关他们的文字记载和资料少之又少,甚至许多人都没能留下自己的名字。我们希望烈士
《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帅名录》,辑录了1955年至1964年期间授衔的元帅和将军的简历及照片。 全书分卷出版。元帅、大将按当时公布的名单序列。其他按上将、中将、少将依次排序,同一军衔内以姓氏笔画为序。1955年至1964年授衔、晋升的将军,在1988年(含)以后授衔高于此前的,均在文中介绍,不在名录顺序排列中体现。 收录在卷的有10位元帅、10位大将、57位上将和177位中奖。1360名少将分别收入在第二卷和第三卷。其中个别人物后来走向了反面,为着如实反映历史,完整地保存史料,依然收录在本书中。 2005年8月前,凡能收集到本书所需史料都已补充书内。由于人物所在单位多、变化大,仍有少数人物资料难以收集全,我们将继续收集资料,以便进一步修订。
徐向前是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人之一。他戎马一生走过的道路,和人民解放军的诞生、发展、壮大密切相联。他卓越的军事指挥艺术和创造,是*军事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战功卓著、德高望重、名扬中外,要为这样位元帅立传,我们传记组的主要执笔人员如负千斤重担。10年多以来,编写组成员几经变动,又多是在兼职中写作,大家好象沿着一条光辉而艰险的崎岖山路攀登一样,一步步探索前进。虽然从一开始我们就提出“要尊重历史,实事求是”,“要传如其人”的写作指导思想,然而翻阅了记载历史的一些书籍文本,有的重大事件记述又不能全部令人信服。为着实事求足的探讨历史,理解传主“其人”,我们在广泛调查研究和学习的过程中,请徐向前元帅先后作过几十次谈话。在查阅历史档案的同时,我们沿着传主的足迹,
2007年适逢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2008年是王震同志百年华诞,本书记述了他率领部队三次长征的艰难历程和杰出表现。 次长征,红二、六军团决定先向昆明虚晃一枪,然后急速北进飞渡金沙江,3月31日离开盘县地区,分兵两路向云南中部急进。红二、六军团于4月6日攻占寻甸,8日抢占普渡河;王震和萧克率红六军团则经白岩、羊街、可朗等地向普渡河前进。第二次长征,中原会师意义重大,它为南下支队继续南征创造了有利条件,使全体指战员增强了信心和勇气,也极大地鼓舞了豫鄂皖湘赣边区以及敌后的广大军民。第三次长征,彭德怀从兰州飞抵酒泉,在兵团召开的党委扩大会上,就进军新疆执行各项政策和注意事项讲了话。王震在会上宣读了向新疆进军的命令,同时宣布:10月10日我军开始向新疆大进军。
本书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刘忠将军的回忆录,系统地回顾了他从一个普通的泥水工人成长为我军高级指挥员的经历,尤其是其中对于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回忆和记录,留下了珍贵的一手资料,亦使本书成为上海出版界为数不多的关于长征的亲历回忆作品。
50年峥嵘岁月稠,50年弹指一挥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50年是极其短暂的一瞬,而对于一个人来说,50年却是重要、宝贵、精彩的生命旅程。这50年对我来说,虽然没有“烽火连三月”的战争硝烟,没有“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的壮怀激烈,也没有“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的金戈铁马,是平凡的50年,但又是很不平凡的50年。在这50年里,我紧跟国家和军队建设、改革和发展的铿锵步伐,从农家子弟到解放军战士,从普通士兵到共和国上将,从基层干部到军队高层领导,在每一个岗位上,都为国防和军队建设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本书上起夏代,下迄清末,选收八十二位在我国军事史上有过重要贡献和成就,对军事科学的发展起过一定作用或影响的军事家,分别对其进行介绍和评价。通过各个历史时期的军事人物群像,从一个侧面反映我国军事史上的重要事件及重要学术成就,使读者能大致了解我国军事历史发展的轮廓和脉络。
本书作者熊向晖是参加过一二九运动的老共产党员,长期从事我党地下工作,解放后在外交战线上担任要职。近十年来,作者以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高度负责的工作精神、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写下了大量回忆文章。这些文章叙述真人真事,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史实,如地下十二年的工作、周恩来、李克农与年日内瓦会议、“克什米尔公主号”案件真相、“乒乓外交”等,具有很高的可信度。本书将这些重要文章重新修订,结集出版。
赵荣献同志撰写的《蓝天札记》一书,以亲身经历和对飞行事业无比撏的真情实感,比较翔实地记述了他自己及身边的首长和战友们平凡而感人的事迹。作者作为一名飞行干部,能够在完成繁重飞行任务之余,积累了大量资料,利用业余时间写出这样一本真切反映飞行生涯的书,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这些纪实性的文字,颇表表现力和感染力。它能鲜明地告诉读者,飞行员是一种什么样的职业,飞行员追求的又是些什么。透过这些事例,读者仿佛走近了飞行员的内心世界,近距离地感受到我军飞行员那种不畏艰险、忠于职守、兢兢业业、乐于奉献的高尚品德。
《萧劲光传》由中共中央军委批准立项,海军有关单位成立编写组撰写。编写组数十次赴萧劲光的故乡长沙,他工作过的延安、东北,以及他长期工作的海军机关和部队,采访调查了许多与萧劲光一起工作、战斗过的老同志,并多次到中央档案馆、军委档案馆、海军档案馆、湖南省档案馆、陕西省档案馆查阅了大量历史文献资料,历经十一年,终于写成此书。这部《萧劲光传》展示了萧劲光这位几乎经历了20世纪中国全部战争烽火、政治风雨的杰出人物的一生,再现了他为中华民族独立解放和社会主义中国繁荣富强而奋斗的光辉业绩,以及他不懈奋斗、实事求是、忠于党和人民、勇于坚持真理的高尚风格。书稿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和军事科学院审定。
郭子仪戎马一生,屡建奇功,以84岁的高龄才告别沙场。天下因有他而获得安宁达20多年。他“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举国上下,享有崇高的威望和声誉。本书详尽地、全面地描述了郭子仪辉煌的战绩、杰出的军事才能及高尚的品格。
从1840年鸦片战争起,中国军队屡战屡败,亡国灭种的危机迫在眉睫。晚清时期,各种社会力量激烈交锋,封建专制王朝、外国侵略势力、维新改革派、民主共和派角逐中国大地,军事变革的号角就此吹响。本书介绍了晚清民国期间在军事近代化转型上的八位杰出人物——李鸿章、严复、袁世凯、段祺瑞、蔡锷、张作霖、蒋百里、杨杰。他们的生平、事迹即能折射出风云激荡的历史场景,又对中国当今的改革发展、军事转型具有借鉴意义。
萧向荣(1910-1976),广东省梅县人,1926年加入共青团,1930年转为共产党。历任中共东江特委秘书长、中共闽粤赣省委秘书长、中共永定县委书记、红军总政治部秘书长、红一军团宣传部长,参加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宣传部长兼任《八路军军政杂志》主编,参加平型关战役。解放战争时期,历任东北民主联军宣传部长、第四野战军宣传部长、第十五兵团政治部主任,参加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和广东等战役。建国后,历任十五兵团政委、华南军区政治部主任、中央军委办公厅主任、国防部办公厅主任、中央军委副秘书长、国防科委副政委,是中共七大、八大代表,第三届人大代表。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文化大革命”被迫害致死。本书讲述的就是他波澜起伏的一生。
北京军区总医院原外一_科主任、主任医师华益慰同志,湖北浠水人,一九三三年三月生于天津,一九五三年三月入伍,一九五六年十月入党,一九九八年一月退休后返聘为医院专家组成员。二○○六年八月十二日因积劳成疾在北京病逝。 华益慰同志从医五十多年来,忠诚实践党和人民军队的根本宗旨,坚持为广大官兵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曾被北京军区评为“育才有功专家”,先后荣立三等功两次,并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学雷锋标兵”和“医德医风先进个人”等。在身患胃癌生命垂危之际,他毅然立下“自愿捐献遗体”的遗嘱,为祖国的医学事业作后的贡献。华益慰同志把毕生的智慧和精力都奉献给党和军队建设事业,用实际行动履行了医务工 作者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神圣职责。 二○
本书是二战风云人物传记系列之一,德国“装甲兵之父”古德里安的传记。他1888年生于东普鲁士的一个军人家庭。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曾任德国陆军运输兵监察部和装甲兵司令部参谋长;装甲师师长和快速部队司令。 1938年率部参加了奥地利和捷克苏台德区的行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历任军长,装甲集团军和装甲集团军群司令,装甲兵总监、陆军总参谋长等职。古德里安的闪电战和装甲集群,仅用近一个月的时间便占领波兰全境,更在一个月余令法国战败。敦刻尔克大撤退使希特勒吃惊闪电战的速度,以为有诈,不允许进攻,命令休整。若非如此,33万英法联军也许会被他完全消灭。 进攻法国时,他曾说“我没有时间俘虏你们。放下武器从道路上让开,免得挡路”。 1945年5月德国无条件投降后,被美军俘获;1948年获释。对于古德里安来说,他作为一名将领的
《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帅名录》,辑录了1955年至1964年期间授衔的元帅和将军的简历及照片。全书分卷出版。元帅、大将按当时公布的名单序列。其他按上将、中将、少将依次排序,同一军衔内以姓氏笔画为序。1955年至1964年授衔、晋升的将军,在1988年(含)以后授衔高于此前的,均在文中介绍,不在名录顺序排列中体现。收录在卷的有10位元帅、10位大将、57位上将和177位中奖。1360名少将分别收入在第二卷和第三卷。
这是一部系统评述文开祥生平思想的专著。本书把文开祥置于宋末元初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中予以审视,着重考察文天祥德祐元年勤王前后两个时期的思想及诗歌作品的变化,揭示了德祐以前作为普通封建官吏的文天祥,其诗歌作品只是一般封建士子的吟唱;德祐以后文天祥转而成为誓死不屈的抗元战士,他的诗歌也成为仁人志士的泣血篇。试图说明文天祥精神的实质是理想人格支撑下的气节,而气节的背后则是深层次的道德问题。 本书采取人物传记的写法,把文天祥的生平与思想糅为一体,夹述夹议,评传结合,以保持传主形象的完整性。摒弃公式化、概念化,追求真实性、可信性。
这是一部美国前中央司令部中央司令、四星上将汤姆·弗兰克斯的自传。 作为一名职业军人,他亲历了六十年代的越战、九十年代初攻打伊拉克的“沙漠风暴行动”、“9.11”之后的阿富汗战争以及2003年的“伊拉克自由行动”。 1967年10月的某一天,二战老兵的父亲为即将奔赴越南战场的弗兰克斯少尉送行时,说了一句话:“成为一把好手,儿子。”23年后,已经成为美国中央司令部中央司令的弗兰克斯将军,亲自策划、组织和指挥了21世纪美国主导的两次战争,创造性地实施了美国新式联合作战的理念,不触及身体及身体其他部位直刺心脏的精确打击,在现代战争史上留下了堪称经典的战例。作为儿子、丈夫、父亲的弗兰克斯,书中也有不少真性情的描述。军旅和日常生活片段的穿插,使人物立体而可感。 作者的文笔机智、幽默、大气,还涉及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