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蔡锷的年谱长编性之作。在体例上虽也依年月日纪事,但又异于一般年谱著作。首先,辑录文献不限于蔡锷本人,而力所能及地兼顾了与其史事有关的同代人之作。其次,为便于读者了解局部事件的始末,以及其他互为联系的问题,采用了专题性的时、空相结合的集中反映方式。再次,为免内容失真,所辑文献一律原文照录,并不采用由编著者以现代语言转述的通常做法。至于蔡锷史事,则对包括本书编著者成果在内的以往研究,不论史实性的研判,还是观点的阐释,均从事实出发,提出不少新见,作为后人研究的参考。此外,还新增了一批未刊档案和报刊文献,为人们继续深入了解和研究蔡锷,提供了新的视野和途径。
《李宗仁回忆录(套装上下册)》内容简介:李宗仁(1891—1969),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屈指可数的政治领袖和风云人物,曾为桂系军事首领,国民党中央领导阶层的重要成员。1948年4月任国民政府副总统,1949年1月在蒋介石下野后任代总统,同年12月赴美。1965年叶落归根,并于北京发表声明,决心为祖国统一作出贡献。 李宗仁一生戎马,历经护国、护法、北伐、蒋桂、抗日、国共内战等战争无数,直接影响了中国现代政治与历史的走势。读历史的人,纵使以成败论英雄,对这样一位不平凡的历史制造者,也不能等闲视之。 李宗仁寓居美国期间,应哥伦比亚大学之邀,在“东亚研究所?中国口述历史学部”襄赞下,于1958年开始亲自口述了他三十余年的戎马生涯及所参与的军国大事,由历史学者唐德刚整理撰写,遂成《李宗仁回忆录》。 本书也是唐德刚个人已出版的著作中
张治中(1890—1969),字文白,安徽巢县人。淞沪抗日名将。从1946年3月起任国民党政府西北行营主任兼新疆省主席。1949年春任国民党政府和平谈判代表团首席代表,参加国共和谈。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后,他被挽留在北平。建国后,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西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民革中央副主席。 张治中在早期国民党和共产党组成联合战线、进了黄埔军校时,就被校内学生称之为“红色团长”。1926年3月20日“中山舰事件”发生后,与恽代英、邓演达、高语罕被列为“黄埔四凶”,几乎因此遭受蒋介石的打击。他三次讨逆、二次抗战,战功卓著,成国民党的高级将领。同时也得到蒋介石的信赖。在国共谈判时期,张治中曾三到延安,担当起力促国共两党合作、共挽民族于危亡的重要角色。 张
建兴三年(公元225年)春,诸葛亮亲率大军平定南中叛乱,历史上称为“诸葛亮南征”。其中,西路军由诸葛亮亲自率领,东路军由马忠率领,中路军由李恢率领,主要作战地区和军事行动所及地区大致是今天四川省西南部、贵州省和云南省的大部地区。但因史料记载简略,诸葛亮和他的部队怎样进入南中?又在哪里与叛军进行过战斗?千百年来都是未曾解开的谜!2011年6月~2013年4月,长达三年的时间里,成都武侯祠博物馆与凉山彝族自治州博物馆联合组成“诸葛亮南征路线调查项目”小组,先后四次对现存的大部分南征遗迹进行实地考察,获得大量手资料和珍贵照片。现将这些照片分类整理,配以精炼的说明文字,编成《图说诸葛南征》(谢辉主编)。《图说诸葛南征》分为四川卷、贵州卷、云南卷三部分,使用照片260余张,记录诸葛亮南征相关遗迹多达85
《江西籍开国将军故事(套装上下册)》汇集和选编了江西籍三百多位开国将军的故事,再现了开国将军浴血战斗的战斗场景和无私无畏的革命精神。这不仅是江西革命老区的骄傲,也是一部宝贵的弘扬红色基因的生动教材。《江西籍开国将军故事(套装上下册)》以故事的形式,再现江西籍开国将军的光辉业绩和精神品质,为大家解读、学习、缅怀将军们的丰功伟绩,弘扬将军们的革命精神提供便利。 书中按将军的军衔级别高低进行编排。级别相同的,按姓氏的拼音音节顺序为序。其中*篇即上将篇为3位上将的故事,第二篇即中将篇为35位中将的故事,第三篇即少将篇为234位少将的故事。
熊廷弼(15691625),明末经略辽东的肱骨重臣。明朝人说他“在辽而辽存,去辽而辽亡”,乾隆说“明之晓军事者,当以熊廷弼为巨擘”,现在武汉仍有用“熊廷弼”命名的街道和公园。他的著作对明末辽东的政治、经济、文化,对满族早期的社会状况,辽东蒙古各部的驻牧地点、社会经济状况和明、蒙关系等都有翔实的记载。本书在各种熊氏著作单行本和选集本基础上整理而成,可说是一部校勘精密、编次有序、收录完备的“全集”,全书收录诗歌41首、奏疏207篇、书信472篇、揭帖15篇、杂文18篇,按时间先后为序。附录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熊氏传记、佚事和相关的题跋,及作者整理的熊廷弼年谱。
《当代中国人物传记》丛书是一项反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巩固、发展、繁荣做出杰出贡献的历史人物光辉业绩的宏伟工程。 它的主人公包括: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其中*、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云等老一辈革命家的传记,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写、出版),中国人民解放军功勋卓著的元帅、将领,参与新中国创建大业的各民主党派领导人和各个方面的著名爱国人士,贡献突出的著名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劳动模范,以及为中国民主革命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国际主义战士。 这些传记的意义远远超越记述个人生平的范围,它们是新中国开国史、建国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奠基史、创业史的浓缩,是中华民族一份永远值得倍加珍视的宝贵精神财富。 元帅传系列:(包括《彭德怀传》、《贺龙传》、《陈毅传》、《
新疆历史上有三位“新疆王”,其中一位便是盛世才。盛世才一生的传奇性在于与许多现代中国的重大历史事件纠结在一起,并几次参与在中国近、现代中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但几十年来,无论哪一拨政治集团,都很少提起他,这使得盛世才这个历史人物随着他所参与和主导的历史事件的逐渐久远,构成历史的人物将与那段历史湮灭…… 盛世才(1894-1970),东北辽宁开原县人,出身贫寒。早年留学日本陆军大学。1930年抱着建功边疆的“雄心大志”,来到荒漠边城迪化,从一名上校参谋做起,逐步执掌了新疆的军政大权,当了十一年的省主席和边防督办。主政新疆期间,为了保住自己的统治地位,他曾经与蒋介石政府的政策背道而驰,实行反帝、亲苏、民族平等、清廉、和平、建设六大政策,驱走了英、日帝国主义在新疆的势力,依靠苏联和中共的力量,把
本书以史料为依据,以岳飞的一生为主线,浓墨重彩地重现两宋交替之际那段战火纷飞、铁马的岁月。大战小役轮番上演,尔虞我诈矛盾重重:宋高宗赵构、金太宗完颜吴乞买、李纲、完颜挞懒、宗泽、金兀术、韩世忠、秦桧……一张张鲜活的面孔交替出现,每个人都站在各自的立场,为了不同的利益而激烈博弈,倾情演绎宋金之间刀光剑影、官场斗争、内政外交的历史大戏。 《北望河山》带你回首八百年,去了解一个真实的岳飞和他所处的那个时代。
《人鬼之间》 是沈醉回忆录(我的特务生涯、我这三十年、人鬼之间、军统内幕、战犯改造所见闻)中的一本,全套书主要讲述了沈醉作为国民党军统机构人员在其中的沉浮经历以及解放后的经历。本书主要记录了沈醉在军统任职十八年、解放后改造期间及特赦后的三十年,共计四十八年的时间里,与唐生明、杜聿明、溥仪、张国焘、卢汉、徐远举、周佛海等人的交往经历,同一个人,在不同时代的不同经历,对比之下恰似人鬼之间:曾经的帝王将相、助纣为虐,忽而一朝失势、顾影自怜,而有的能春风化雨、重获新生,有的被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真可谓 人间正道是沧桑 。 《我这三十年》 是沈醉回忆录(我的特务生涯、我这三十年、人鬼之间、军统内幕、战犯改造所见闻)中的一本,全套书主要讲述了沈醉作为国民党军统机构人员在其中的沉浮经历以
本书是一部关于古巴革命历史领袖菲德尔 卡斯特罗的传记著作,于2012年底在古巴出版西班牙文版。菲德尔 卡斯特罗详尽讲述了他的家世、童年、青少年及大学的学习生活,个人思想发展轨迹、投身革命斗争的历程,组织攻打蒙卡达兵营、流亡墨西哥、 格拉玛号 登陆、在马埃斯特腊山的武装斗争,直至1959年取得全国胜利。除卡斯特罗本人口述外,作者还以提问、对话的方式,并辅以大量历史档案文献、同亲属和历史人物的访谈、实地考察等内容,以及170余幅珍贵历史图片,多角度地丰富和充实了这部回忆录。 全书内容浩瀚,叙事具体生动,是目前了解和研究菲德尔 卡斯特罗生平思想和古巴革命历史的权威、*代表性的著作。
《贺龙传》根据中共中央书记处、中央军委的决定,由总参谋部组织编写,历经十余年,七易其稿,在对全国25个省、11个大军区的数百位当事人和知情者采访的基础上,搜集综合了无数珍贵的历史档案、文献资料,忠实而完整地再现了从两把菜刀闹革命到成为共和国开国元勋的贺龙元帅的一生。邓小平为本书题写了书名。 本套丛书还包括以下:《刘伯承传》、《叶剑英传》、《陈毅传》、《罗荣桓传》、《聂荣臻传》、《徐向前传》、《彭德怀传》。
《岳飞》是一部叙述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壮丽一生的传奇小说,也是古代英雄传奇小说中的经典作品。岳飞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民族英雄,是一位有胆有识、智勇双全的军事统帅。他武艺高强,用兵如神,训练了一支纪律严明、作战勇敢的抗金武装 岳家军,为挽救民族的危亡与敌人作殊死的斗争,屡战屡胜,终却被昏庸的宋高宗和阴险的奸臣秦桧害死。 岳飞气壮山河的爱国情怀和高超的军事才能,至今仍受到人们的敬仰和缅怀。 在中华民族史上,像岳飞这样的名将还很多,本书收录的就有孙子、忽必烈、赵匡胤、康熙、曾国藩、李秀成、李世民等20位。
本画册汇集了200余位志愿军女兵的资料,主体部分收入108位女兵的参军简历、350余张在战地拍摄的照片和70余篇(共十万余字)回忆战争岁月的文章。另一部分收入96位沪籍志愿军女战士的照片、姓名、籍贯、部队及入朝时间。本画册收入的回忆文章均由女兵自诉,无论承担什么样的工作,女兵们都怀着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的崇高理想和高尚的国际主义精神,无怨无悔、坚定不移地完成党和祖国交付的任务。她们为自己曾是一名志愿军战士而骄傲,更为自己是一名志愿军女兵而自豪。本画册文字真实感人,表达了志愿军女兵们对青春岁月的美好追忆,同时也是十分宝贵的关于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资料,这些珍贵的照片时时刻刻都在提醒世人和平环境的来之不易。
李宗仁( 1891 1969 ),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屈指可数的政治领袖和风云人物,曾为桂系军事首领,国民党中央领导阶层的重要成员。 1948 年 4 月任国民政府任副总统, 1949 年 1 月在蒋介石下野后任代总统,同年 12 月赴美。 1965 年叶落归根,并于北京发表声明,决心为祖国统一作出贡献。 李宗仁一生戎马,历经护国、护法、北伐、蒋桂、抗日、国共内战等战争无数,直接影响了中国现代政治与历史的走势。读历史的人,纵使以成败论英雄,对这样一位不平凡的历史制造者,也不能等闲视之。 李宗仁寓居美国期间,应哥伦比亚大学之邀,在 东亚研究所 中国口述历史学部 襄赞下,于 1958 年开始亲自口述了他三十余年的戎马生涯及所参与的军国大事,由历史学者唐德刚整理撰写,遂成《李宗仁回忆录》。 本书也是唐德刚个人已出版的著作中,用功*深、费力*大、遭遇
为纪念陈云同志100周年诞辰,本书以丰富翔实的文献资料,生动细腻地叙述了陈云同志为实现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解放,实现中国的统一、独立、富强,为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的波澜壮阔的一生;全面反映了他在参加领导革命斗争、经济建设和党的建设中所表现出的远见卓识和多谋善断的领导才能,以及他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注重调查研究、关心人民群众的工作作风。 本书的主要依据是,中央档案馆和中央文献研究室保存的陈云文稿、电报、书信和讲话谈话记录;中共中央文件和有关会议记录;与陈云有过直接接触的同志的回忆录或他们的采访记录;当时的报纸、杂志以及有关的资料和书籍。本书力求根据丰富而可靠的手资料,写出比较翔实的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