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记录了粟裕以省立师范学生身份投笔从戎,加入北伐军的叶挺铁军,开始其传奇军事生涯,在专门训练军官的铁军教导团中接受系统而严格的军事教育和训练,成为红军中有名的神枪手。南昌起义中,粟裕被任命为起义军前敌委员会警卫队班长,负责周恩来、贺龙和刘伯承等起义领导人和前敌委员会的安全警卫工作,同时负责策应朱德领导的南昌军官教导团的起义。跟随朱德上井冈山后,粟裕虚心学习毛泽东和朱德的军事思想、经验和理论,在战争中学习战争。1928年七溪岭战役中,粟裕带领三人小队俘虏上百名敌军,朱德夸赞粟裕是青年战术家,是未来革命的接班人。在抗日战争爆发后,粟裕指挥的黄桥战役为华中抗战打开了局面。1942年石港之战,粟裕指挥 老虎团 创造出了以零伤亡痛歼日寇600余人的战争奇迹。1944年车桥战役全歼日伪军千余人,自己仅伤亡
张学良, 20 世纪中华民族富有传奇色彩和浪漫色彩的人物之一。他是曾经拥有四省地盘和数十万雄兵的第二代 东北王 ,他是二三十年代中国政局的焦点和中心人物。他与杨虎城将军联合发动西安事变,有力地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也改写了中国现代史进程。 张学良 1920 年毕业于东三省陆军讲武堂,先于奉系军中担任要职, 皇姑屯事件 之后,他继任为东北保安军总司令,拒绝日本人的拉拢,坚持 东北易帜 ,为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做出了贡献。后任中华民国陆海空军副司令,陆军一级上将。西安事变后遭蒋介石父子长期软禁。 1990 年恢复人身自由, 1995 年起离台侨居美国夏威夷, 2001 年 10 月 14 日病逝于檀香山,享年 101 岁。 张学良积极主张抗日,反对内战,曾同杨虎城将军一起发动震惊中外的 西安事变 ,促成国共二次合作,结成
陈立夫是民国时期的重要人物,在100年的漫长生涯中,大体上以50岁为界,正好可以分前后两个50年。 前50年,他因为与蒋介石的家世渊源,受到重用,平步青云,与兄长陈果夫一起成为老牌国民党的掌门人,在政界呼风唤雨,权势熏天。历来有蒋家天下陈家党之说。作为政治人物的陈立夫,其具体的功过是非,还有待历史学家的进一步研究探讨。 后50年,陈立夫脱离政界,定居美国19年,自谋生计,自食其力。与此同时,潜心于研究中国传统文化,著述数十种,成为著作等身的一家。他的文化观及其对某些具体问题的闸述,容或有可以商榷的地方,但有几点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对中国文化的高度自信。他对中华文化十分挚爱,殷切期盼中华文化复兴。第二、陈立夫在美国前后生活了21年,他对资本和商人统治这个世界感到忧心如焚。陈立夫呼吁人类从中国
本书是一部关于古巴革命历史领袖菲德尔 卡斯特罗的传记著作,于2012年底在古巴出版西班牙文版。菲德尔 卡斯特罗详尽讲述了他的家世、童年、青少年及大学的学习生活,个人思想发展轨迹、投身革命斗争的历程,组织攻打蒙卡达兵营、流亡墨西哥、 格拉玛号 登陆、在马埃斯特腊山的武装斗争,直至1959年取得全国胜利。除卡斯特罗本人口述外,作者还以提问、对话的方式,并辅以大量历史档案文献、同亲属和历史人物的访谈、实地考察等内容,以及170余幅珍贵历史图片,多角度地丰富和充实了这部回忆录。 全书内容浩瀚,叙事具体生动,是目前了解和研究菲德尔 卡斯特罗生平思想和古巴革命历史的权威、*代表性的著作。
本书是近20年来关于罗伯特 E.李的部重要传记,向读者再现了美国历伟大、代表性的将领之一。罗伯特 李虽然不赞成奴隶制,也不赞成脱离联邦,但因为不忍心向自己的孩子、邻居和心爱的弗吉尼亚 挥剑 ,而选择为南方出战。本书全面记录了李将军在南北战争期间的军旅生涯,披露了战场上的更多细节,分析了他为战争而制定的战略,以及终失败的原因。如作者迈克尔 科达所说,李将军的自尊、勇气、领导才能和谦逊的性格让他成为 败战名将 。
第一个红色政权诞生,他是三个常委之一。毛泽东笑着说:“陈士榘,你做了县太爷了,你也是个山在工哩”。 邓小平说:“陈士榘,你的名声很响呀,打仗打得好,我们都晓得了!等打败了蒋介石,我再好好犒你!” 建国初期,毛泽东说:工程兵司令非陈士榘莫属! “文革”中,他初林彪秘密召见,他巧妙应对…… 他岌岌可危时,毛泽东说:“要说山头,陈士榘和我是一个山头的,都是井冈山的”。 戒备森林严的军医大院,发生了枪杀他的好友高级将领谭甫仁的惊天大案。得知详情后,他悲痛地说…… 中国原子弹爆炸震惊世界,毛泽东对他和张爱萍说:“你们一个做窝,一个下蛋!”“都立了大功”。 巍巍井冈山,毛泽东主持选举产生了湘赣边界第一个红色政权,陈士榘是三个常委之一。毛泽东笑着对他说:“陈士榘,你做了县太爷了
北洋吴佩孚(1874-1939),以其独具个性的政治表演和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生历程,成为中国近现代史上颇具影响和受中外瞩目的历史人物。这部《吴佩孚传》,分上下册,62章,约70万言,详尽地描述了吴佩孚的一生。作者不惜笔墨,在全面记述吴佩孚一生的生活轨迹和行状思想的同时,重点介绍了吴佩孚的军事、政治、社会活动以及围绕着这些活动的历史背景和人物,因此,本书堪称研究、了解吴佩孚的重要读物,也是研究、了解早期民国历史的珍贵参考资料。 在本书创作过程中,作者以吴佩孚活动的亲历者或当事者的回忆、当时新闻报道以及吴佩孚本人的文字作为基本素材,并采取了的文学笔法,写出了这部立论坚实、资料丰富、内容生动、文风优雅的传记,可以说是历史记录与文字描写的美妙结合。作为历史记录,是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史料;作为文字描写
叶剑英(1897—1986)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军事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广东省梅县人。云南陆军讲武学校毕业,后曾入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特别班学习。早年参加粤军回粤驱逐桂系军阀、讨伐陈炯明、平定广州商团叛乱、北伐之役,参与创建黄埔陆军军官学校、领导广州起义。曾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兼总参谋部部长、中央苏区东南战区总指挥兼政治委员、红军总参谋长、红军前敌总指挥部参谋长、红军陕甘支队参谋长、红一方面军参谋长、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参谋部参谋长;八路军参谋长、中共中央南方局常委、中央军委参谋长、军事学院副院长;军事调处部中共代表、中共中央后方委员会书记、华北军政大学校长兼政治委员、北平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兼市长、中共中央华南分局第一书记;广东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广东省人民政府
《王耀南回忆录》是王耀南将军晚年付出巨大心血撰写的力作,以平实质朴的文字回顾了他从矿工到将军的独特经历,严谨真实地记述了红军、八路军、解放军众多的战役、战斗和重大行动的决策实施过程,传神生动地追忆了他们亲见的老一辈革命家、军事家在战争年代的生涯行止。 《王耀南回忆录》是一部有分量的书,全书洋溢着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辉耀着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奋斗不息的理想色彩。这部书不仅为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党史、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史提供了宝贵的史料,还为在新的历史时期施政、治军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并且可以作为传统教育的好教材。 相信各界读者都能从这部书中获得教益和启迪。
吴佩孚(1874—1939)是*史上北洋系政治军事集团统治时期的佼佼者。他于维新运动走向高潮时以秀才的英姿投入沙场军界,并渐由偏稗荐跻将帅,位极人臣。 1918年8月2日,吴佩孚首次从湖南衡阳前敌通电“罢战主和”、“撤防北归”,返旆北指,责师抗上,兴兵问罪,提倡全国一体罢战,反对分裂,实现和平统一,是其次义举和政治亮相,影响巨大,意义深远,从而获得全国赞誉。1920年7月17日,倒皖取得大胜,重创日寇,收外交奇功,虎踞中州而威震中原。1924年9月18日,吴佩孚“四照堂点将”如日中天,而战张失败,度过了鼎盛时代。 1927年5月16日北伐战争中一败涂地,其政治上和军事上的生命遂告终,且贫困潦倒,狼狈入川,过寄人篱下的生活,再衰三竭。 至1937年九一八国难起后,吴氏蛰居首都,作燕山寓公,研究孔孟、佛道之学,著述《春秋》之
夏尔·戴高乐(Charles de Gaulle),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的创建者、法国政治家、外交家、作家。 于1913年从军参加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创建并领导自由法国政府(法兰西民族委员会) 抗击德国的侵略;在战后成立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并担任任共和总统。在他总统任期间,提倡东西方“ 缓和与合作”,主张与苏联以及东欧国家进行贸易和文化交流。1964年他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他还主张美军退出越南,并周游许多国家以加强法国国际地位。并且戴高乐支持发展核武器、制定泛欧洲外交政策、努力减少美国和英国的影响。这一系列思想政策被称为“戴高乐主义”。2005年,法国国家二台举行的 “法国十大伟人榜”评选,电视观众评选戴高乐为法国历*伟大的人。 章正余编著的《戴高乐(上下)》以戴高乐将军奇峰迭起的一生传奇为主轴,通过对他在第
张学良,20世纪中华民族富有传奇色彩和浪漫色彩的人物之一。他是曾经拥有四省地盘和数十万雄兵的第二代“东北王”,他是二三十年代中国政局的焦点和中心人物。他与杨虎城将军联合发动西安事变,有力地促成了第二次
......
《叶飞回忆录(套装上下册)》初版于1988年。此次再版,叶飞的亲属及当年帮助叶飞整理文稿的王昊同志审校了全书,并依据当年叶飞看后提出的意见作了少量的修改和调整。对书中尚存的个别记述有遗漏、细节有出入或与其他出版物有差异的地方,叶飞亲属表示,回忆录反映的是作者当时的认识和记忆,应本着尊重历史、尊重作者的唯物主义态度,保持原书的面貌,不必为作者做修改和完善。以此为共识,此次再版所作的修订主要是: 1、全面校阅了全书,纠正了上一版中明显的笔误和编校印制中的差错; 2、对书中的人名、地名、专有名词等进一步核查和规范; 3、重新绘制了作战示意图,使之更为清晰准确; 4、增加了若干重要的照片,重新撰写了照片说明; 5、在书末增加了叶飞生平大事年表,方便读者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