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是李宗仁先生不平凡的一生事业的最完备的记录,又是李氏一生各阶段心路历程的最忠实的写照。 这本书也是我个人已出版的著作中,用功最深、费力最大、遭遇困难最多的一部有原始性的史书。 李宗仁先生用了七十多年的岁月,始制造出本书中许多惊人的故事。我则用了将近六年的光阴——平生治学生产力最旺盛的六年光阴——才把它用中、英双记录下来。 本书原只是一部中文“草稿”,借助翻译之用。按照李氏与原资助单位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研究所中国口述历史学部所订的合约和撰述计划,是在本书英文版发行之后,始能加以整理、润色,然后以中文版面世的。 总之,本书自动议磋商到付梓发行历时逾二十年的一系列过程中,它嵌在作者个人生命史上的痕迹,是苦是甜,也是终生不灭的。它今日之终能以现在形式出版,也可说是“执笔人”的
李宗仁(1890年8月13日—1969年1月30日),字德邻。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国民党内桂系之首,曾任中华民国副总统、代总统。 李宗仁早年行伍出生。以实力军人,加入在广州的孙中山阵营。之后与白崇禧、黄绍竑合作,统一广西,使广西成为国民党后方的一部份。北伐时,带领广西军队一路由湖南进攻至山海关。北伐以后十年期间,屡次发动和参与国民党内战,但亦有苦心经营其广西地盘。抗战时,动员广西将士抗日,指挥多次大战,在台儿庄一役名震一时。1948年国民党行宪,当选副总统。蒋介石下野后,一度任代总统,欲以和谈挽救国民党统治而未果。之后出走美国,但最终「落叶归根」,回到中国大陆并死于北京。 以上简历,足以表明李宗仁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个颇为重要的人物。要了解和研究中国近代桂系军阀的形成和演变,要了解和研究国民
韩信,淮职(今江苏淮安)人,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汉初三杰”之一。首先后为齐王、楚王,后被贬为淮阴侯。为汉朝的天下立下了赫赫功劳,但后来却遭到刘邦的疑忌,后被安上谋反的罪名而遭处死。韩信是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被后人奉为“兵仙”、“战神”。“王侯将相”韩信一人全任。“国士无双”、“功高无二,略不世出”是楚汉之时人们对其的评价。
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汉族,沛国谯县(今安徽毫州)人。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三国时代魏国的奠基人和主要缔造者,后为魏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他为魏武帝。曹操一生征战,为了全国尽快统一,在北方广泛屯田,兴修水利,对当时的农业生产恢复有一定的作用;其次,他用人唯才,打破世族门第观念,抑制豪强,所统治的地区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此外,他还精于兵法,著《孙子略解》、《兵书接要》、《孟德新书》等书。
本书是一本传记类图书,一位跟随拿破仑多年的亲信,回忆关于拿破仑的一生,从军事策略、个人生活、政治思想和对外战争等方面,描写了拿破仑不为人知的一面,呈现了拿破仑政治以外的个人生活。
《左传》曰:『夫战,勇气也,』勇气是战斗力。在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历程中,始终有一类人物的光彩形象在熠熠生辉,光照青史。他们就是肩负着文明与开化使命,卧毡饮血,拼杀疆场,用勇气、智慧与生命谱写一幕幕宏大历史壮歌的军事英雄们。本书从孙武讲起,至民族英雄郑成功,涉及中国历代著名战将近二十位。作者将这些将领的成功秘诀与失败的教训用思考抖出来,点评独到,鞭辟入里,不可不读。
本书以丰富的史料和生动的笔触,描写和介绍了*国古代秘密战争中的著名人物。这些人中有为反对侵略,巩固边防,增进民族团结而刺探敌人情报的人员;有出使西域,联络友邦,抵抗侵略,搜集各种战略军事情报的外交家。其中起反面作用的是明代东厂、西厂、锦衣卫,它们是古代著名的特务机构,犯下种种滔天罪行,值得人们人去深思和反省。
王阳明是明朝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哲学家,也是中国历史上极为罕见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伟人。 本书对王阳明的一生进行了梳理,评述了王阳明无忧无虑的少年时代、激情似火的青年时代、壮志筹谋的壮年时代、建功立业的中年时代、顿悟人生的老年时代,打破了以往将王阳明的事迹与思想分开的局限,将他立言、立德、立功的内容穿插到具体的故事当中,并解读了成大事业者的终极智慧。
《缥骑将军霍去病》以屡遭匈奴欺侮的西汉“文景之治”为开端,在“生身奴家”、“少年励志”两大篇章中,以相当大的篇幅描写了汉武帝登基、匈奴伊稚斜单于篡位、汉匈两国国内形势变化以及“马邑之谋”、“铁骑绕龙城”等一系列小规模军事接触。睿智坚强的霍去病、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沉稳持重的卫青、心狠手辣的伊稚斜、老谋深算的章渠等人物相继登场,为日后的汉匈大战做了必要的铺垫。 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燕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 这是我国西汉时期北方匈奴王公贵族遭受沉重军事打击后的哀叹,也是旷日持久的汉匈战争的真实写照。《骠骑将军霍去病》在大量史料依据的基础,描写了西汉青年将领霍去病指挥的这场著名战争。全书共五十章,通过“生身奴家”、“少年砺志”、“弱冠出塞”、“河西大战”及“漠北鏖
伟大的民族英雄岳飞像黑暗中的一颗明星出现在中华大地的上空。他自幼接受母亲爱国主义思想的教育,牢固地树立了精忠报国、誓死抗金的思想。成人的,他苦练杀敌本领,精通兵法;他抢挑小梁王,大破金兀术,南征北战,英勇无敌。后,岳飞遭秦桧诬陷入狱,在忠君思想的驱使下,不仅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同地也让岳云、张宪遭到残害。
本书是曾国藩、胡林翼治军用兵言论的一部语录体兵书,由蔡锷辑录、蒋中正增补。中国十大兵书之一。全书分将材、用人、诚实、勇毅、严明、公明、仁爱、勤劳、和辑、兵机、战守、治心等,系统地反映了曾国藩胡林翼的军事思想。前十章围绕置将、整军、训练等,论述治军中的种种问题;后三章则专门论述战略战术中的重要问题。
岳飞,字鹏举,宋相州汤阴县(今河南安阳汤阴县)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战略家、抗金英雄,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岳飞精忠报国的精神深受中国各族人民的敬佩。其率领的军队被称为“岳家军”,人们流传着“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名句,表示对“岳家军”的赞誉。绍兴十一年,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毒死于临安风波亭。宋孝宗时复官,谶武穆,宁宗时追封为鄂王,改谥忠武。有《岳武穆集》传世。
孙子,名武,字长卿,春秋时期齐国人,著名军事家、政治家。与伍子胥率吴军破楚,五战五捷,攻入楚国郢都。北威齐晋,南服越人,显名诸侯。被后人尊称其为孙子、孙武子、兵圣、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掌的鼻祖。其著有巨作《孙子兵法》十三篇,为后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誉为“兵掌圣典”,置于《武经七书》之首,被译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等,成为国际间著名的兵掌典范之书。
这是一位叱咤风云的老将军感人至深的真实的百年传奇故事。在中国革命的紧要关头,这位雄姿英发的将军义无反顾地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从而深刻地影响了中国革命和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历史进程,伟人*称颂西安事变“在中国革命史上开辟了一个新纪元”,周恩来则赞誉他是名垂青史的“千古功臣”和“民族英雄”。这位爱国将军就是张学良。 为纪念这位伟大的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辽宁电视台推出一部鸿篇巨制——十八集大型历史文献纪录片《张学良》(每集五十分钟)。摄制组历时八年,远赴美国、台湾,并踏遍国内二十余省,追踪历史遗迹,采访大批历史名人和亲历者,瑰集了大量珍贵的鲜为人知的翔实史料。 张学良将军有着怎样的成长经历,他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怎样的作为,他所亲历的“九一八”国难痛史,他所发动的西安事变的真实内幕,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