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致力于 打破神话 的拿破仑小传。与市面上占主流的、将拿破仑刻画为 军事巨人 政治天才 欧洲之父 ,甚至 鸡汤式 励志人物的拿破仑圣徒传不同,这部出自英国历史学家保罗 约翰逊之手的拿破仑小传以怀疑和敏锐的态度,回顾了拿破仑波澜壮阔的职业生涯和富于多面性的一生。这部小传既以浅显易懂的语言讲述了拿破仑的一生,又是一部以拿破仑人生经历为线索的欧洲史,还是一部兼具历史知识和故事性的纪实文学,可供读者从多角度品读。
本书比较详细地叙述了战前美国的军备情况以及美、英等国军队在北非、地中海区和欧洲大陆进行的几次重要战役,特别是美、英军队强渡英吉利海峡并在法国北部实行大规模两栖登陆的军事行动。作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作为北非盟军总司令和西欧盟军统帅,同华盛顿盟军联合参谋长会议有着密切的关系,并直接参加了重要战略计划的拟订、战斗部队的组织准备和各次战役的指挥工作,因此,书中所提供的材料,对于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英方面同希特勒德国作战的经过情况以及盟军统帅部的战略计划和战术思想,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书所述表明,美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其目的是为了消除德、意、日的竞争,重新瓜分世界,攫取国外市场和原料产地,争夺世界霸权,书中在叙述一些重大战役时,暴露出作者与英国首相丘吉尔为着各自国家统治
《漫画二战将帅:朱可夫》以漫画加文字的形式,通过二战这一世界大战过程中的各种战役生动展现了苏联名将朱可夫的人格特点和人生轨迹。全书文字通俗易懂、漫画生动活泼,适合青少年阅读。
哪怕命归黄泉,世人对他的关注也丝毫未减。有人把他当做战神来崇拜,也有人指责他助纣为虐。在军事领域对他的评价,也渐起争议。他是20世纪的汉尼拔,还是只是一位成功的战术家,战略失败者? 本书系《二战风云人物》中的一本,是以二战时期德国将领隆美尔为主角的个人传记,全书围绕隆美尔在二战时期的战争经历,记述其戎马的一生以及永远无法被抹去的法西斯恶行。
乔治-马歇尔是美国军事家、政治家、外交家,陆军五星上将。他从1939年至1945年担任美国陆军参谋长,总揽人事和后勤事务,是协助美国总统罗斯福指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军事领导人。 二战 结束后,他历任美国国务卿、美国国防部长,是美国近现代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人物之一。《乔治-马歇尔》为哈珀-柯林斯出版集团2014年版中译本。这本传记追寻马歇尔的人生轨迹,描述了他平实、复杂而又光荣的一生。传记翔实而生动的大量史料,涵盖了他在西部宾夕法尼亚州的童年岁月,在弗吉尼亚军校的受训经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和战后所发挥的作用,直到1959年以78岁高龄谢世为止。传记特别引人注目之处,是它较客观地评介了马歇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赢得的胜利和遭到的失败,以及他在 冷战 初期的所作所为,其中包括他提出的影响深远的 马歇尔计划 。
哥伦布,1451年生于热那亚;1476年由于战争逃到拉各斯;1492年带领船队离开西班牙开始次航行;1493年开始第二次航行;1498年开始第三次航行,发现美洲新大陆;1504年在达加的斯病重;1506年海洋统帅哥伦布去世;1509年哥伦布的儿子迪戈前往印度任总督。
本书系《二战风云人物》中的一本,以二战时期苏联将领朱可夫为主角的个人传记。 从士兵到元帅,朱可夫凭借赫赫战功,完成了自己人生的飞跃。本书以朱可夫的军事生涯为主线,详细记述了他所参与指挥的重大军事行动,以及他凭借自己的忠诚、勇敢、智慧,还有顽强不屈、无所畏惧的精神,指挥苏联红军为彻底击败纳粹德国作出的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2015年,美国珀修斯集团基础书局首次出版英文版。 2017年,世界知识出版社首次出版中文版。 安德鲁?马歇尔(Andrew Marshall)是五角大楼的一个传奇。他任净评估办公室(五角大楼内部智库)主任一职逾40载,辅佐12任国防部长和8任总统,始终位居美国战略思想前沿。在兰德公司的黄金时代(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初),马歇尔帮助确定了美国核战略的基本理念,这些理念直到今天仍然适用。赴五角大楼任职后,他又率先提出了 净评估 的概念和方法,由此构建了分析美国与苏联之间长期军事竞争的新的理论框架。冷战结束后,马歇尔通过 净评估 成功预测了军事方面新兴的颠覆性转变,包括新军事革命和中国作为美国重大战略竞争对手的崛起。 马歇尔之前的两位部下安德鲁?克雷佩尼维奇(Andrew Krepinevich)和巴里?沃茨(Barry Watts)在写作过程中主要采访了马歇
《漫画二战将帅:蒙哥马利》以漫画加文字的形式,通过二战这一世界大战过程中的各种战役生动展现了英国名将蒙哥马利的人格特点和人生轨迹。全书文字通俗易懂、漫画生动活泼,适合青少年阅读。
伯纳德·劳·蒙哥马利(Montgomery of Alamein,sir Bernard Law 1887.11.17~1976.3.25),英国陆军元帅,战略家,军事家,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杰出的指挥官之一。著名的阿拉曼战役、诺曼底登陆为其军事生涯的两大杰作。 1887年11月17日,蒙哥马利出生于伦敦的一个牧师家庭。1901年14岁时正式入学。1907年考入桑德赫斯特英国皇家军官学校。1908年12月担任英国驻印度的皇家沃里克郡团少尉排长。
奥德 温盖特是 二战 中神秘、反传统和极具争议的军事将领。他将自己视为上帝的工具,对那些命运不济的人和饱受压迫的民族抱有深切的同情,他虔诚的宗教信仰带有强烈的追求正义的色彩。正因如此,作为英军情报官的他敢于违背官方政策,公开支持犹太复国主义运动;他追随埃塞俄比亚流亡皇帝海尔 塞拉西,率领 基甸军 以少胜多击败意大利侵略者;他在英军全面溃败之时来到缅甸,发起了英勇卓绝的第1次 钦迪特 远征,取得了英军在远东战场上的第1个胜利。就在第二次 钦迪特 远征刚刚拉开帷幕之际,温盖特却因飞机失事罹难,在人生(dian feng)像流星一样突然陨落。
这是一部美国前中央司令部中央司令、四星上将汤姆·弗兰克斯的自传。 作为一名职业军人,他亲历了六十年代的越战、九十年代初攻打伊拉克的“沙漠风暴行动”、“9.11”之后的阿富汗战争以及2003年的“伊拉克自由行动”。 1967年10月的某一天,二战老兵的父亲为即将奔赴越南战场的弗兰克斯少尉送行时,说了一句话:“成为一把好手,儿子。”23年后,已经成为美国中央司令部中央司令的弗兰克斯将军,亲自策划、组织和指挥了21世纪美国主导的两次战争,创造性地实施了美国新式联合作战的理念,不触及身体及身体其他部位直刺心脏的精确打击,在现代战争史上留下了堪称经典的战例。作为儿子、丈夫、父亲的弗兰克斯,书中也有不少真性情的描述。军旅和日常生活片段的穿插,使人物立体而可感。 作者的文笔机智、幽默、大气,还涉及到
世界史专业工作者要以艰苦的劳动、用深入浅出、引人入胜的通俗读物,来引起大众的兴趣,使他们通过自己的学习,从实际体验中认识到世界史知识对于现代公民的重要性。当然既有科学真实性,又有可读性的通俗读物的写作,不是每一位专业工作者都能做到的。 一个正在步入现代化的国家,毫无疑问是需要普及世界史知识读物的。普及世界史知识的途径很多,通史性的、断代史性的、专门史性的和地区国别性的读者都需要。但近些年的实践证明,大众更欢迎历史上各方面有代表性的人物传记。因此,我们普及世界史知识工作,便于此入手,并从此侧面深化普及工作。在这套《中外十大系列》丛书的100个世界历史人物选择上,我们一方面尽量考虑到读者可能想要知道的人物,另一方面,我们更多地考虑到读者应该知道的人物。我们之所以看重这一点,是因为
在中国,美国将军纪念馆仅有一座,那就是位于重庆的史迪威纪念馆。抗日战争期问,美军“中国通”史迪威将军毅然放弃美军驻欧洲部队总司令职位(艾森豪威尔后来所得到的英雄“光环”,原本是属于他的),单枪匹马来到中国,出任中国战区参谋长,在开拓驼峰航线,建设史迪威公路,提供军事物资,协调盟军关系,支持中国共产党作战等方面,作出历史性贡献。 此外,在中缅印战场上,史迪威将军曾指挥中国远征军取得同古防御战的胜利和仁安羌大捷,他也曾出师不利,遭受重挫。后来,老将军运筹帷幄,雄姿英发,指挥数十万中国X部队(中国驻印军)和中国Y部队(中国远征军)以及数万美军,并肩作战,先后消灭十万日军,以显赫战功,晋升四星上将。他的丰功伟绩将永远为中美两国人民所纪念! 本书展现了抗日战争期间的悲壮历史,讲述了
克劳塞维茨被西方誉为“兵圣”。他用12年岁月写成的《战争论》,是军事思想史上部划时代的战争理论经典。美国军事学界称克劳塞维茨是现代战略学研究的“鼻祖”,其《战争论》是战略学的“圣经”。苏联军事学界认为,在当代,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一直是各国军事学家和将军们的书。德国军事学界把克劳塞维茨看做是他们的“开山祖师”,认为《战争论》是世所仅见的深入、渊博、有系统的战争研究著作。本书较系统和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克劳塞维茨有关“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等一系列在战争理论中引起一场革命的主要思想,其中不少论述至今对我们研究现代战争或未来战争仍有重要的启迪借鉴作用。
本书原名《一个军人的回忆》,作者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1888.6-1954.5)是纳粹德国陆军大将,第二次世界大战战犯。德国装甲兵的创始人,他的建军思想、作战理论是德国法西斯“闪击战”理论的主要组成部分。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曾任德国陆军运输兵监察部和装甲兵司令部参谋长;装甲师师长和快速部队司令。1938年率部参加吞并奥地利和捷克苏台德区的行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历任军长,装甲集团军和装甲集团军群司令,装甲兵总监、陆军总参谋长等职。 他提出装甲兵是陆军中的“决定性角色”,其他兵种处于辅助地位,以及成建制地集中使用装甲部队的全新思想,从而构成了“闪击战”思想的核心。1945年5月德国无条件投降后,被美军俘瞄;1948年获释。思想的核心。1945年5月德国无条件投降后,被美军俘虏;1948年获释。 在书中,他以
这是安吉丽娜·朱莉、科恩兄弟主创冲奥大片《坚不可摧》(Unbroken)的主人公——二战传奇英雄路易斯·赞佩里尼的自传,记录了他感动整个美国的励志人生! 共和党“大佬”、美国参议员约翰·麦凯恩称其为“幸运的路易”,欣然为本书作序。赞佩里尼的人生轨迹堪称不凡:叛逆少年、奥运新星、二战空军飞行员。他曾代表美国参赛柏林奥运会,让戈培尔帮忙拍照,希特勒主动要求接见他;战争爆发后他成为B-24投弹手,在执行一次任务时坠机太平洋,漂流47天,横跨2000英里,与饥渴、疾病、鲨鱼、风暴和绝望作伴。上岸却撞上日军枪口,2年辗转4座战俘营,饱受疾病、暴力、虐待折磨。回国后,他面对身心创伤,寻找信仰与宽恕,终于获得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