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毛泽东札记》呈现的,是毛泽东读书做人的内修之道和治国理政的经验智慧。青年时代的毛泽东是怎样一个人?他是怎样被历史选择为中国共产党的领袖的?他深厚的主观素养和非凡的历史功绩有什么联系?怎样看毛泽东在当代中国的影响和意义? 毛泽东是如何从前人的经历中吸取经验教训的? 他是怎样知人善任、重视人才的? 他怎样评点党内一些重要领导干部? 他为什么重视培养党内领导干部的理论素质和工作方法?
毛泽东的阅读史,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他的精神成长史、认识发展史、思想升华史、知识愉悦和情感表达史。他的阅读和实践,相互守望,相互印证,相互支持,因此,他的阅读史,也是他的读书生活与人生实践的关联史,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互动史。 在不同时期,因背景不同,任务不同,境遇不同,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关注的重点不同,兴趣和精神状态不同,毛泽东重点阅读的内容也有所不同。但也不是无规可循。总体上看,其阅读都或隐或显地是为树信仰、求真知、促实践、达情意。从这几个角度来梳理毛泽东的阅读史,可以更真切地了解他在不同时期为什么读书,重点读什么书,怎样读这些书,如何运用书本知识,这样一些饶有意味的话题,进而了解他的思想探索和内心活动,以及他的某些决策的前因后果。
《辛亥著名人物传记丛书:孙中山》全面介绍了伟大的革命先行者、中国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先生伟大而光辉的一生,以及他在领导推翻清王朝封建统治的辛亥革命、建立民主共和国、捍卫革命成果和推进中国民主革命事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和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孙中山先生具有一种伟大的精神,其伟大之处,首先在于他对真理和光明的不懈追求,和他坚持为谋求中国的民族独立和社会解放而斗争的方向毫不动摇;其次在于他永不被困难与挫折所屈服,反而是愈难愈勇、愈挫愈奋,正是这种坚忍不拔,感动和激励着革命志士与人民大众;其精神的伟大还在于他的无私奉献,不求私利,他把任职或辞职都看做是革命和斗争的需要,而与个人私利无关,因而他可以坦然面对,从容去留 中山精神是孙中山留给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读
本书是日本战后著名中国学家竹内实研究毛泽东主要成果的选译与汇总。 竹内实的《毛泽东的诗词与人生》一书是国外学者研究毛泽东诗词的唯一系统论著,其结合历史实际对毛泽东诗词的理解与阐释别开生面。 竹内实写有多种毛泽东传记,本书所选《毛泽东》一文简洁明快、雅俗共赏。本书选译竹内实研究毛泽东著作与思想的代表性论文,其中既有正面论述和评价,也有对毛泽东错误的质疑与批评。历史证明作者的见解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
内容简介: 从一个普通的农家子弟成长为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领袖、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同志经历了非同寻常的一生。作为叱咤风云的历史巨人,他有很多惊天动地的伟业,无数的书籍书写和记录了这种伟业;同时,作为人民的 平凡 一员,他又始终有一颗 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 的初心。毛泽东一生有许多和人民在一起的故事,虽然细小,但也十分值得打捞和记录。 本书以毛泽东的成长经历和革命经历为主线,牢牢抓住他从 人民中走来 的宝贵品质,讲述他的读书学习、调查研究、日常生活等。通过纪实的笔法,告诉读者那些细小的历史瞬间和感人至深的故事,如:少年时帮助家境贫寒的同学;青年时到安源煤矿和工友一同下井,对工人的境遇进行调查,并开展工人运动;在 三湾改编 时自己吃苦瓜、让战士吃南瓜的故事;长征过程中和战士们一
《再思毛泽东》一书为研究毛泽东 这位1976年辞世的中国革命开拓者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人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通过收集一些新近发现的由毛泽东执笔的著作,尼克?奈特重新审视了毛泽东思想里一些具有争议性的内容,并对毛泽东进行了 再思 。 这本书系统且全面地分析了毛泽东关于农民阶级和工人阶级在中国革命中所起作用的观点,阐释了毛泽东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理论尝试,以及他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解。
本书不仅回顾了曼德拉27年的铁窗生涯,更是续写了曼德拉卸任总统职务之后直至2012年期间,其作为 南非国父 及 精神领袖 的精彩生活。全面展示了为全世界人民所景仰的 曼德拉精神 ,不仅讲述了其深陷囹圄27年中,为了自由和正义而表现出的志坚如钢,还展示了其在敌人和政治对手面前表现出的宽容和和解,一种希望所有人,包括白人和黑人、压迫者和被压迫者都得以释放和自由的大爱。
《早年*》由七部有关*的稀见传记资料组成,如斯诺根据采访笔记所著的《*自传》等,大多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前撰写和出版的,在1949年之后则很少流传和再版。这些作品是珍贵的*手资料,以其原始性和真实性,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对于一般读者来说,书中对于*早年经历的记述、回忆,在当时都是以客观的态度、朴实的文笔写成的,读起来亲切、可信。
黄兴(1874 1916),湖南善化(今长沙)人, 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辛亥革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辛亥著名人物传记丛书:黄兴》以翔实的史料介绍了黄兴在辛亥革命时期的主要革命活动和在辛亥革命中建立的丰功伟绩。 1902年,黄兴留学日本;1905年,与孙中山在日本发起创立同盟会;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后,黄兴被推为革命军总司令,后参与南北议和;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任陆军总长兼参谋总长;1913年任讨袁军总司令,讨袁失败后流亡日本;1914年赴美,积极策动讨伐袁世凯,与孙中山呼应。1916年,黄兴病逝于上海。 本书将黄兴的革命踪迹融入中国近代革命大潮中, 再现了一位近代革命家的历史贡献。
小阿瑟?M. 施莱辛格的这本著作深入美国总统安德鲁?杰克逊的时代,探讨了其开端与其对美国历史的影响。从杰弗逊时代进入杰克逊时代,经济和工业的大爆发给美国宪政民主的原则带来了威胁。作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任民主党总统同时也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平民出身的总统,安德鲁?杰克逊面临着一系列挑战,他在任内大力加强总统职权,维护联邦统一,颇有政绩,开创了 杰克逊式民主 。施莱辛格深入剖析了美国当时的历史、文化、经济和政治生活,重新诠释了 杰克逊式 民主,并尖锐地指出进步主义史学所面临的双重危机。值得一提是,该书付梓后第二年便获得了普利策历史类作品奖,至今仍是这一题材的权威史书。
蔡锷(1882--1916),湖南宝庆(今邵阳)人,是辛亥革命时期的风云人物,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爱国主义者。 该书翔实记录蔡锷短暂的一生,重点叙述其两件大事, 是辛亥革命时期,领导了云南反清起义,建立了辛亥云南军都督府,实行了一系列颇有成效的改革;二是在袁世凯复辟封建帝制时期,领导了反袁护国战争(这是辛亥革命的继续),取得了重大胜利,立下了特殊功勋,被称为 讨袁名将 、 护国军神 。这两件大事,奠定_『蔡锷在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地位。 蔡锷的一生勤奋、刻苦,性格沉着、冷静,而为官清廉,生活简朴,更是被人称道的一个重要特点。蔡锷死后,还负债三四千金,不得已靠恤金和友人资助得以偿还。其事迹和精神值得后人永矧不念。
本书中,刘爱琴以充满感情的笔调,从女儿的角度,向读者全面地介绍了这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高贵品格,为共产党员树立了一个学习的楷模。 刘少奇是我国早的党员之一。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他受党的委托,参与领导闻名全国的安源工人大罢工。罢工胜利后,他肩负起领导安源工人运动的全面工作。他同工人打成一片,把党的政治任务同工人群众的切身利益结合起来,制定出适合实际的斗争策略。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时期,他参加领导五卅运动、省港大罢工和武汉工人夺回英租界的斗争。大革命失败后,在白色恐怖*险恶的环境中,刘少奇同志在上海、天津、北平、哈尔滨等地坚持革命活动。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担任北方局书记,深入敌后,坚持执行党中央和*同志提出的开展独立自主的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方针,放手发动群众,卓有成效地领导了华北
章士钊(1881--1973),著名爱国人士,辛亥革命重要活动家之一。字行严,号秋桐,湖南善化(今长沙)人。清宋任上海《苏报》主笔,积极鼓吹反满革命,协同黄兴筹建华兴会,早编译出版专著宣传孙中山先生的革命事迹,颇具影响。辛亥革命后,先后任《民立报》主笔,南北议和南方代表,段祺瑞执政府司法总长,教育总长。曾主编《甲寅》周刊,在学术界引起极大反响。章士钊先生在辛亥革命时期积极著文立说,为现代中国早期的政治理论和司法制度建设做出了贡献,影响深远。 本书详细描写了章士钊辛亥革命及以后各个时期的重要活动,阐述了他对现代中国政治学术的巨大影响,是认识和汲取章士钊思想遗产的较好读本。
梁启超(1873 1929),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的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和泰山北斗式的国学大师。 梁启超是中国现代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其一生的学术成就涉猎诸多学科,均有经典著述传世,也被公认为中国现代启蒙思想家,和中国现代学术的开拓者。 他曾胸怀一腔政治抱负,追随康有为,成为 戊戌变法 的主将,后流亡日本十数年,得以用世界的眼光审视中国与中国传统文化。 他一生只有56岁,短暂而光芒四射;存世数以千万字的著述,经典而历久弥新。回顾这样一个伟人,激励后人,意义重大。 本书参详尽描述了梁启超的一生,在推进近代中国的政治和经济,尤其是社会和思想文化向现代化转型的艰难而曲折的征途上所建立的卓越的历史功勋。
《读毛泽东札记》呈现的,是毛泽东读书做人的内修之道和治国理政的经验智慧。青年时代的毛泽东是怎样一个人?他是怎样被历史选择为中国共产党的领袖的?他深厚的主观素养和非凡的历史功绩有什么联系?怎样看毛泽东在当代中国的影响和意义? 毛泽东是如何从前人的经历中吸取经验教训的? 他是怎样知人善任、重视人才的? 他怎样评点党内一些重要领导干部? 他为什么重视培养党内领导干部的理论素质和工作方法?
民国初政坛上的一系列重大事件,黎元洪几乎都参与其中:从武昌首义到南北议和,从民国成立到与南京临时政府分庭抗礼,从 二次革命 到袁世凯帝制自为,从民初政争到张勋复辟,从法统重光到小站夺印,从废督裁兵到外交争强等,无不见其政治身影。在民国的政治逻辑下,他拥袁又倒袁,但却位尊而言轻;他从政三起两落,却职高而权弱。他既是封建的卫道士又是民主革命的领导者,处于政治的旋涡而又时常游离其外寄情于商。历史的风云际会,当人们问及 孰知黎公何许人也 之时,他却对民国政治的演进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陈其美》是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辛亥著名人物传记丛书 的其中之一,对辛亥革命和重要人物的了解与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书依托丰富史料记载,多方位展现陈其美的传奇一生,介绍了他与孙中山、蒋介石等人的传奇交谊,对学界不同的评价进行的叙述和讨论。
被称为 国民党左派的旗帜 的廖仲恺先生,是我国近代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之一。 本书侧重介绍了廖仲恺在辛亥革命前后参加革命斗争和所做出的杰出贡献:辛亥革命爆发前,他积极宣传革命、发展组织;辛亥革命高潮阶段,他在广东军政府担任要职,在治理财政方面贡献卓著;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他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全力协助孙中山制定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三大政策,改组国民党,筹建黄埔军校,促成*次国共合作。在廖仲恺身上,充分体现出 适潮流发展、与时代共进 的鲜明特色。 廖仲恺与何香凝的姻缘,因其 天作 巧合而成历史佳话。这对革命伴侣的感人事迹,也成为本书的亮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