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书共分为三卷:《会谈卷》记录了从1964年到1986年,邓小平会见外国元首和中外记者时的谈话内容,涉及中国的改革开放、对外交往政策、台湾问题、香港问题、西藏问题、对毛泽dong的评价等问题。《会议卷》记录了从1938年到1987年,邓小平参加的有关会议,并对邓小平在会议中所作的重要讲话、对一些政策问题的阐述、处理民生要务的方法和态度等进行了详细的叙述和评析。《演讲卷》记录了从1943年到1988年邓小平的历次重要演讲。内容涉及国家建设、干部选拔、军队国防、财政、教育、党内思想等诸多方面。
陈长江、赵桂来著的《毛泽东最后十年》中作者讲述了自己跟随毛泽东同志27年所见所闻,特别是较全面的反映了“文革”十年毛泽东主席的生活、工作、学习、巡视的工作细节,也披露了“接见红卫兵”、林彪“九一三事件”等重大鲜为人知的情节和片段,为有志于了解和研究这段历史的读者提供一些重要的史实资料和史实依据,更为全面理解一代伟人的心路历程和思想。
本书是半个世纪以来 部全面的约翰·洛克传记。本书以历史系年为序,描述并解释了洛克的思想及其接受情况,同时旁征博引,涉及洛克与朋友的亲密友谊和热诚交往的私人生活细节,以及他在越来越引发关注的公共生活中参与的角色,包括牛津大学的导师、沙夫茨伯里伯爵的合作者、尽职尽责的公务员。全书以十章的篇幅结构系统地论述了洛克的方方面面。包括洛克在法国、荷兰等地的生活学术经历。全书详略得当,脉络清晰,是一部人们期盼已久的洛克传记。
暂无内容简介。。。。。。
梅岭2号距毛泽东生前下榻的梅岭1号仅一箭之地。新中国成立后,从1953年毛泽东首次南巡湖北起,以后每年都要莅临湖北。有时一年少则一次,多则数次,一次中少则数天,多则数月。1956年6月至1974年9月,美丽的东湖客舍就成为毛泽东南巡进的工作、读书、休憩之所。从而,在这里发生了一些在党史、国史上鲜为人知的有影响的大事和重大活动。 作者尽可能弄清毛泽东在东湖客舍发生的每一件大事,每一项活动以及它的来龙去脉。将毛泽东民主革命时,在东湖客舍建成前在武汉的活动,也恰如其分地穿插进去,构成毛泽东在武汉革命史的立体感。使本书史料翔实,丰富。在文笔上,笔者力图实事求是,朴实无华。
对于当今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毛泽东始终是他们心目中伟大的领袖,他们生活的欢乐和痛苦、事业的荣辱与成败,大都直接或间接9地与这位历史伟人的思想和行动联系在一起。一个民族需要有凝聚力,而一个有凝聚力的民族需要一个能统领全民族的伟人,这个伟人就是这个民族的脊梁。毛泽东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脊梁。小平同志喜欢说:天塌下来有长汉顶着。在20世纪,毛泽东这个长汉,为中华民族撑起了腰杆,为全世界受到不公平对待的被压迫民族和人民撑起了一片蓝天。 1976年9月9日零时10分,敬爱的毛泽东同志与世长辞,如今已是31年。毛泽东同志革命的一生,光照千秋。作为毛泽东的嫡孙,毛岸青和邵华的儿子毛新宇同志,特此写了本书作为缅怀毛泽东同志的丰功
*与蒋介石之间的交手、和谈、角逐与对决,构成了波澜壮阔、影响深远的国共之争,也牵动了半上世纪以来两岸政治舞台上一幕又一幕惊心动魄的历史大戏……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蒋介石和中共互为头号对手和敌人。不同的是,蒋介石眼里的中共始终是“匪”;而精通辩证法和富于幽默感的*则认为,蒋介石除了是顽固的“反动派”,还是中共一位孜孜不倦的“反面教员”和称职的“运输大队长”。
本书既是一部关于美国情报之父范德曼(Ralph H. Van Deman,1865—1952)少将的传记,还是一部讲述美国军事情报在美西战争、美菲战争、 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发展历史的作品。范德曼是美国前国务卿约翰·杜勒斯、中情局局长艾伦·杜勒斯兄弟的老师,还是美国密码破译专家、黑室(密码局)创始人赫伯特·雅德利的老板,他重建的情报机构集中了美国情报界许多成员机构——中央情报局(CIA)、 安全局(NSA)、陆军情报与安全司令部(INSCOM)的前身。
......
*时代,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异常险峻。面对强大的敌对势力和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面对苏联的大国沙文主义、赫鲁晓夫“落井下石”,面对美国入侵朝鲜、越南在中国的大门口燃起战火,面对杜勒斯的和平演变战略,*以“不怕鬼、不信邪”的大无畏精神,高瞻远瞩、纵横捭阖的雄才大略,做出了一系列对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的睿智决策。
中国的命运是与毛泽东思想紧密相连的。没有毛泽东思想就没有新中国的诞生,也就没中国的今天和明天。 延安,中国革命的圣地,党中央毛主席在这里战斗和生活过十三个春秋。延安时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