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是由外国知名学者迪克?威尔逊撰写的*传记。作为全球*研究领域里畅销的作品之一,《*传》采取以*的政治生涯为主线,兼顾其他领域并穿插个人生活的写法,揭秘了他的那些思想是如何形成的,他如何为此而奋斗。 作者精心研究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完整、准确、生动地再现*这位历史人物的本来面貌,并对其功过是非做出令人信服的评说。《*传》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可读性,对世人重新理解、认识和评价*大有裨益。
《*自传》是*口述并审定的生平事迹的忠实记录,是中国革命史极其珍贵的重要文献,也是仅有的以自传形式出版的中共领袖传记。《*自传》是一部充满传奇的红色畅销书,由*口述自己的童年、少年和青年时代的奋斗人生,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1936年10月在陕北保安笔录,1937年7月至10月以连载形式发表于美国ASIA(亚细亚)月刊。汪衡翻译的中文版也以连载形式于1937年8月至11月发表于上海《文摘》杂志(后改名《文摘战时旬刊》),并于1937年11月1日由上海黎明书局出版了单行本。本书朴实而意味深长,从容又撼人心魄,自上世纪三十年代出版以来,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投身中国革命事业,成为经典人物传记和励志读物。本版将英文版原刊、中译本原刊和中文单行本原版影印,完整呈现尘封80年的《*自传》历史原貌,并配以大量珍贵历史照片,具有相当高的史料价值
本书作者讲述了自己跟随主席27年所见所闻,特别是较全面的反映了1966-1976年*的生活、工作、学习、巡视的工作细节,也披露了 接见红卫兵 、林彪 九 一三事件 等重大鲜为人知的情节和片段,为有志于了解和研究这段历史的读者提供一些重要的史实资料和史实依据,更为全面理解一代伟人的心路历程和思想。
毛泽东的阅读史,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他的精神成长史、认识发展史、思想升华史、知识愉悦和情感表达史。他的阅读和实践,相互守望,相互印证,相互支持,因此,他的阅读史,也是他的读书生活与人生实践的关联史,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互动史。 在不同时期,因背景不同,任务不同,境遇不同,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关注的重点不同,兴趣和精神状态不同,毛泽东重点阅读的内容也有所不同。但也不是无规可循。总体上看,其阅读都或隐或显地是为树信仰、求真知、促实践、达情意。从这几个角度来梳理毛泽东的阅读史,可以更真切地了解他在不同时期为什么读书,重点读什么书,怎样读这些书,如何运用书本知识,这样一些饶有意味的话题,进而了解他的思想探索和内心活动,以及他的某些决策的前因后果。
《读毛泽东札记》呈现的,是毛泽东读书做人的内修之道和治国理政的经验智慧。青年时代的毛泽东是怎样一个人?他是怎样被历史选择为中国共产党的领袖的?他深厚的主观素养和非凡的历史功绩有什么联系?怎样看毛泽东在当代中国的影响和意义? 毛泽东是如何从前人的经历中吸取经验教训的? 他是怎样知人善任、重视人才的? 他怎样评点党内一些重要领导干部? 他为什么重视培养党内领导干部的理论素质和工作方法?
本书选取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一中国历史开天辟地大事变诞生的特殊年份,全方位挖掘日后成为伟大领袖的毛泽东同志在这一年的行迹经历、心路变化与成长历程,探讨这位伟人的人生底色,以及这种底色对他一生抉择的必然影响。为年青一代更真实生动地了解成长中趋于成熟的青年毛泽东提供了确实可依的读物。 本书将叙述历史的故事性与真知灼见的史论分析相结合,以故事吸引读者阅读,以史论表达新意与认知高度,是一本角度、形式都比较新颖,贴近时代的通俗读物。
......
......
......
本书是日本学者冈本隆司为李鸿章和袁世凯所作小传,讲述了这两位清末民初政坛的枢纽人物,其人其事及其所处的时代。 旧式科举官僚出身的李鸿章,历经太平天国运动、平定捻军、洋务运动、中法战争、甲午战争、义和团运动等近代中国重大事件。他是地方武装淮军的创建者和 ,并且为清朝建立了一支西式海军——北洋水师。清末的时代和社会塑造了他,他也造就了那个时代。 无论是日本还是中国,袁世凯都被贬低为不学无术、不仁不义的叛徒,或是“阴险的权术者”。这样的一个人,为何能在激烈动荡的时代里发展个人势力,爬到权力 ,甚至当上皇帝呢?袁世凯的一生是一面“镜子”,折射出一个极其复杂的中国。
历史需要巨人,历史造就巨人。 *和朱德,正是现代中国历史造就的杰出的世界伟人。他们共同指挥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战争,达21年之久;在敌我力量对比十分悬殊的情况下,以弱军战胜强军。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之敌,其困难之多,情况之复杂,作战时间之长,战争规模之大,取得胜利之辉煌,概属中外战争历史所罕见的。
威伯福斯(William Wilberforce,1759–1833)是英国废奴运动先驱、文化改革者、国会议员,是被亚伯拉罕·林肯奉为“英雄”的伟大人物。他经过二十年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取得废除英国奴隶贸易的胜利。此后,他继续争取在英国殖民地 废除奴隶制度,并于去世三天前亲耳听到胜利的消息。本书也讲述了他“重整社会道德”的种种努力和贡献。 本书英文版出版于2007年,是为了纪念英国废除奴隶贸易两百周年,也是为了纪念威伯福斯的贡献。电影《奇异恩典》与这本书互相配合,完整地呈现了威伯福斯充满奇异恩典的一生。本书内容翔实、笔法精湛、文字鲜活,又不乏学术水准,荣登《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
金代(1115-1234年),是中国历 由女真族建立的统治中国北方和东北地区的封建王朝,完颜阿骨打(完颜旻)所建。西与西夏、蒙古等接壤,南与南宋对峙。本书为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金朝进士群体与教育关系考补研究”(19EDE338)重要成果。作者从多角度探究金代社会下进士群体的发展与文化内涵,从金代进士科举制度发展分析金代进士群体形成的制度基础;介绍金代进士称谓、科次、人数考释;整理古籍资料进行金代进士辨正与增补:通过金代进土参与中央官僚机构与地方治理人数统计,探究金代进士群体的政治参与程度;通过金代皇族、官学和私学中儒家文化传承与发展,探究金代进士的文化参与程度;论述金代进士群体间的关系构造。本文展现了金代立国百余年间进士群体的真实面貌,进而在统治阶层与普通民众共同建构社会和共享文化过程中具有的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