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中国历史上新朝的建立者。他是西汉外戚王氏家族的重要成员,青年时期,谦恭俭让,礼贤下士,被人们誉为道德的楷模;后来篡夺汉朝政权,又被后世视为伪君子的典范。西汉末年,社会矛盾空前激化,有“周公再世”之誉的王莽被视为能挽救汉王朝的不二人选。公元8年,王莽代汉建新,他试图缓和社会矛盾,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史称“王莽改制”。但是,改革并没有挽救危机,反而激化了社会矛盾,各地起义不断。公元23年,义军攻入长安,王莽在乱军中被杀,享年69岁,而新朝也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短命王朝之一。 中国历史人物系列图书: 《中国历史人物:秦始皇》 《中国历史人物:汉武帝》 《中国历史人物:刘邦》 《中国历史人物:王莽》 《中国历史人物:孙权》 《中国历史人物:唐太宗》 《中国历史人物:萧太后》 《中国历史人物:王安石
曾国藩是中国历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从湖南双峰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以一介书生入京赴考,中进士留京师后十年七迁,连升十级,37岁任礼部侍郎,官至二品。 他因势在家乡拉起了一支特别的民团湘军,历尽艰辛为清王朝平定了天下,被封为一等勇毅侯,成为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侯的人,后历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官居一品,死后被谥“文正”。 清王朝由乾嘉盛世转而为没落、衰败,内忧外患接踵而来的动荡年代,由于曾国藩等人的力挽狂澜,一度出现“同治中兴”的局面,在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各个方面产生了令人注目的影响。 曾国藩,近代中国最显赫和最有争议的历史人物。
他是林则徐的上司,曾国藩的楷模,左宗棠的亲家,胡林翼的岳父,道光皇帝的“干国良臣”。他为官清正廉明,勤政为民。道光皇帝称赞他是“本朝自于成龙以来又一值得为群臣学习的清官”。 陶澍(1779-1839),湖南安化人。字子霖,号云汀。历任翰林院编修,监察御史,山西、福建按察史,安徽、江苏巡抚,两江总督,两淮盐政,兵部尚书,都察院右都御史。谥“文毅”。 他办漕务,创海运;治盐政,行票法;饬吏治,除弊政;修水利,杜河患;禁鸦片、强海防……殚精竭虑,终至积劳成疾,病逝于任上。他是湖湘理学经世派的实干家,清代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理财家、诗人和爱国者。清末的清流家张佩纶评价道:“道光以来人才,当以陶文毅为。”《大清良臣陶澍》以翔实的史料、流畅的笔触,艺术化地再现了晚清风云变幻的政治危局中,大清良臣陶澍忧
全书重点考察翰林学士任职期间的表现,不仅提供了有关唐代翰林学士的丰富史料,而且对翰林学士的政治职能、文学活动等整体状况作了深入的考察与中肯的阐述。
张居正(1525-1582),与商鞅、王安石齐名的一代改革家。他主政10余年,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清查田亩,推行一条鞭法,改革赋税制度,使明朝政府的财政状况大为改善;重用名将戚继光、李成梁等,消除边患,加强北部边防,整饬边镇防务;任用潘季驯主持浚治黄淮水事亦颇有成效。通过一系列改革,使奄奄一息的明王朝重新获得勃勃生机。 《风雨张居正》讲述了这位改革家独特的成长历程和雄才大略,陈表了他在亲情与理想之间痛苦挣扎,在世俗与操守之间艰难取舍,并最终世人的毁誉,世俗的荣辱,为实现国家振兴全力挣搏的
本书是一部人物传记,包含“黎明时”、“京城梦”、“创湘军”、“戎马情”、“进退中”、“督两江”、“荣军威”、“捻军逝”、“残烛照”、“故土殇”十章和“结束语:齐家,治国,平天下”共十一个部分。作品以曾国藩的一生为线索,描写了他的为人处世之道和以理治学之方,包括其心理的变化、精神世界的塑造、行为的现实还原,等等,通过细致入微的诸多描述,突出曾国藩在为人、治家、治学、治军方面的修养和成就,刻画出曾国藩这一平常而不平凡的历史人物形象。
《曾国藩研究》是由湖南省湘学研究基地和湘潭曾国藩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王继平教授主编的以研究曾国藩和近代湖南、近代中国为主要内容的不定期辑刊。本辑收录论文20篇,主要涉及曾国藩研究、太平天国研究、湘系人物研究等领域。这些论文,从不同角度深入研究了如何正确评价曾国藩、曾国藩的科技思想、太平天国的政权建设、政治区划等论题,并对曾国荃、曾纪泽、郭嵩焘、刘坤一等湘系人物的生平思想进行了探讨,进一步揭示了曾国藩、湘军集团和太平天国的诸多面相,对于我们更好地认识晚清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变迁,具有重要价值。
本套书共分四册,书中收录了曾国藩的思想精华“十三经”,其内容包括:“心经”、“挺经”、“官经”、“用人术”、“理财术”等等。书中除收录原文外,还附有较为详尽的注疏。 本套书内容极为丰富,涉及面广,较为全面反映了曾国藩做官、为人、领兵、用人等方面的思想内涵,对于今天的人们具有的启迪作用,颇值得一读。
“戊戌六君子”中的杨锐、刘光第、林旭、谭嗣同,曾经被任为四品军机章京,在军机处“参预新政”。帝后间的矛盾,已裁及将裁衙门官员的担忧,政治谣言的风起云涌,满族官员对“保中国不保大清”的怨恨和惧怕,对罢黜老成和登用新进的腹诽,均交织在一起,使他们举步维艰。在他们内部,又存在着政见的歧异,而举动言语不慎,缺乏实际政治经验,则是他们的致命伤。密诏传出,各方政治力量纷纷活动,四章京接到密诏后的活动至今虽然依旧扑朔迷离,但帝后矛盾,新旧党争,满汉矛盾,外人的营救,袁世凯的告密,朝廷的权力与外人的干涉等等,纠葛在一起,将四章京推向了死路。本书通过考察这四个来自不同地域、性格各异、成长经历迥然不同的人,如何一步步地走进政治斗争旋涡的中心,来展现“自改革”思潮在甲午战争后的发展、影响的层面,
岭南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特色鲜明、灿烂多彩、充满生机活力的地域文化,其开发利用已引起社会的重视。《岭南文化知识书系》采用通俗读物的形式,选题广泛,覆盖面广,力求文字精炼,图文并茂,寓知识性于可读性之中,使之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知识丛书。 本书为岭南文化知识书系之一,介绍了中国清末洋务运动的爱国革新家、又系中国清末藏书家之一、梅州客家八贤之一——丁日昌的生平、他所从事的洋务,以至他的藏书、著述、诗作、书法等。本书借鉴了丁日昌的著作及学术界对丁氏研究的论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