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时期的曾国藩无疑是中国历史上极具争议的人物之一。肯定者誉其为 完人 ,谓其 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 ,谓其成就 震古烁今 ;否定者则谓其为 吾祖民贼 , 民族罪人 ,谓其愚诚而不顾 民族大义 。那么,曾国藩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一切尽在书中。
晚清名臣曾国藩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一百余年来影响国人至深至巨。《曾文正公家书》自光绪五年付梓,坊间不知印行凡几,以迄于今日各家刊本遍天下。不过,各家刊本所依据的光绪五年刻本错漏、删节处颇多,因而使读者至今难窥全豹。 本书依据曾氏后人所藏家书手稿、抄录附件,一一比勘、参校刻本所夺、所讹。其中,1)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曾国藩及其家人亲笔家书墨迹1047件,湖南图书馆藏曾国藩亲笔家书墨迹25件,均据摄影或复印件整理。2)抄件 湖南图书馆藏曾国藩家书的 录副抄件 (照手迹誊录)和 发刻抄件 (再次誊录后,拟发刻的书信作出标识,拟删节的文字作了钩乙,并将信末所署月日移至信前题目之下)。手迹已经不存,只能据抄件收入本书者,计673件。3)刻本 光绪己卯(五年即公元1879年)传忠书局刻本《曾文正公家书》和《家训》,共收家
暮气的清朝,为何*终成就了英雄、将军、宰相左宗棠? 以晚年入值军机为例,他负责 神机营 ,直接领导皇家禁卫军,统领各路大内高手,承担起保护大清朝廷的安危。他到底以何取信,凭什么自稳? 1875年起,他占据3倍于法国面积的新疆,完全有能力独立建国,而朝廷始终如一信任,全无隔阂。这与曾国藩1864年打下南京后遭遇极度猜忌,被逼自剪羽翼,构成强烈反差。朝廷对两人态度判若云泥,背后原因难道不值得深探? 左宗棠一生个性彰显,缺点明显,际遇却平步青云、骤然显贵,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 1000年来全世界40位智慧名人 之一。他人格真实,处世智慧,办事风格虽备受传统争议,*终却创下中国1200年内无人能及的大事业。 《左宗棠的正面与背面:为官有术,做人有道》一书,选取左宗棠毕生9个关键面: 选择、交友、修身、创新、识才、用
诸葛多智而近妖 (鲁迅语)。诸葛亮真有那么神奇吗?他真的算无遗策,用兵如神吗?诸葛亮的智慧又是从何处来的呢? 答案尽在书中。
意大利历史学家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读左宗棠,总能让人得到精神激励、文化提升、方法启示。 左宗棠精神,是创新勇气,是民族骨气,是“中国精神”。它不是标签,不是图腾,是特定时代锻造出来的自强不息的精神气质,流淌在每个中国人血液里。 左宗棠文化,儒学为根,中西兼容,博大深沉。他做篆体书法联:“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寻平处住,向宽处行”,被众多领导人和企业家奉作座右铭。 左宗棠方法,从他收复新疆的战略中得到过大启示;王震将楚军路线图当过活教材;抗日战争时期,国民革命军借鉴它来反击日军。 左宗棠半生置身战场、革新官场、开辟商场,风波叠起,总能化险为夷,智慧深不可测,留下太多待解谜团。 正面事迹,背面心迹,一个“看不见的左宗棠”,通过徐志频著的《左
本书着力探求和展现了传主的真实形象。孙权年未弱冠而有江南,封王称帝。他善谋大局,是个很有作为的军事战略家;他善于用人,文武大臣愿为其用,甘为其死;他善于用威,专断大政,在政治、军事思想和用人等诸多方面都留下了令人思考的东西。他拓疆土,开发经济,为江南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他立法严峻,刑杀有点过分,常为后人所非。晚年时“年老志衰”,政有多失,最终留下了一个很不稳定的政治摊子。
晚清重臣:李鸿章(上下两册) 《晚清重臣:李鸿章(上下两册)》介绍了晚清名臣李鸿章的一生,作者只做客观陈述,不做历史判官,客观展现,其功过是非均交由世人评判。李鸿章是晚清权倾一时的人物,他的一生与晚清的命运密切相关。李鸿章*初以科举入仕,几年后弃文从武,组建淮军,一路青云直上。他创办中国近代企业,是洋务运动的先驱;他出访欧美等国,试图以一己之力挽狂澜于既倒,为日渐没落的清政府挣得一点几喘息的空间。《马关条约》《辛丑条约》都是由他代表清政府出面缔结的,他的言行一定程度上关涉到晚清政府的命运。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梁启超曾经这样说: 四十年来,中国大事,几无一不与李鸿章有关系。 从一个人可以看到一个民族的四十年,这样的人物无论如何都应该被重视和铭记。
本书“以发挥荆公政数为义”,详细论述荆公“所创诸新法之内容及其得失”,同时,“往往以今世欧美政治比较之”,“使读者于新旧知识咸得融会”。 《宋史》记熙丰富实者成于南渡以后史官之手,而元人因袭之,皆反对党之言,不可征信。今于其污篾荆公处皆一一详辩之,别为考异若干条。 本书行文,信笔而成,不复覆视,芜衍疏略,自知不免,尚希海内方闻之士有以教之。 作为百年不遇的杰出人士,却生前被世人责难,死后数代都不能洗刷骂名,在西方有英国之克伦威尔,在中国则有宋代王安石。千百年来,王安石被骂做集一切乱臣贼子之大成的元凶。其实,他才真是数千年中华文明史上少见的完人。其德量汪然若千顷之陂,其气节岳然若万仞之壁,其学术集九流之粹,其文章起八代之衰,其所施之事功,适应于时代之要求而救其弊,其良法美意,往
本书是目前国内评述诸葛亮的生平业绩及其思想的部专著。全书十一章,前六章为传略部分,后五章为思想部分。史论结合,多方探讨,传略论述与思想评析融为一体。 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本书根据确凿可靠的史料,实事求是地论述他在干戈扰攘风云变幻的三国时期,辅助刘备、刘禅父子所取得的卓越成就,肯定他的严于律己、鞠躬尽瘁的高贵品质。 诸葛亮的思想很少有人论及。本书则全面地展现他在政治、军事、经济、法制、哲学等思想领域的熠熠光采,揭示其以“拯世济民”、“兴复汉室”为核心的思想特征及对实践所起的指导作用,从而有助于读者对这位古代伟人的进一步了解。
本书是关于研究“曾国藩”的专著,书中具体收录了:《从中国文化及其哲学看曾国藩形而上的“道”》、《论近代长沙城市的兴起发展与社会变迁》、《赈灾程序研究——以湖南为例》等文章。 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隐形天子霍光》这部书由黎隆武先生著,并委托评书家以传统评书的形式,将一代名臣霍光的传奇人生,从忠臣、能臣到功臣,*后堪称 隐形天子 的权臣心路历程完全展现出来。 汉宣帝晚年在评价辅佐汉室的有功之臣时,令人画了十一名功臣的画像于麒麟阁以示纪念和赞扬,即历史上著名的麒麟阁十一功臣,霍光位列*。 一代忠臣、能臣、功臣、权臣 霍光终于退出了大汉的历史舞台,细细咀嚼这段历史和霍光其人,确实令人感慨,发人深思。
王安石是北宋时期卓有成就的政治家和文学家。《政坛大风——王安石传》主要分三个部分来表现其人生。部分写其执政之前的社会局势和王安石的成长过程,为王安石执政以及变法描绘广阔的背景。第二部分写王安石走上政治舞台,和神宗共同开始全面而深刻的变法,前后近八年时间,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教育、文化等领域都进行了深刻的空前的变革。与强大的保守派阵营进行了极其艰苦卓绝的斗争,表现出极大的魄力和智慧。几乎都取得了预想的效果,变法是成功的。第三部分是王安石辞相隐居后的生活状况,“在朝不蓄势,在野不蓄钱”。后还写了王安石在当代经学、易学、诗文等方面的地位和贡献。尤其是与契丹、西夏的斗争中坚决维护国家主权方面的突出贡献,表现出一位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风范。是本书的一个亮点。 王安石是历史
他出身即将没落的中产之家,却富可敌国;他虽然只是皇帝的一个三等侍卫,却精通满、蒙、藏语;他虽然寸功未建,却连连高升;他虽然年纪轻轻,却官至军机大臣;他虽然屡遭弹劾,却始终得到乾隆的宠幸——个中缘由值得玩味。《和珅全传》将为您呈现一个真实的和珅。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如果没有了自己的文化,那么这个民族就难以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更谈不上实现伟大梦想。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实现中国棼,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以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为基础。复兴传统文化,首先要做的事情是重新审视传统文化的精髓,重新认识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在这样的背景下,“传世经典”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装帧精美的书籍,而且是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的升华,是对传统文化核心价值的再体验,是开启实现“中国梦”之门的一把钥匙,是实现中华民蕨伟大复兴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之一。
《曾国藩家书》是一个思想者对世道人心的观察体验,是一个学者对读书治学的经验之谈,是一个成功者对事业的奋斗经历,更是一个胸中有着万千沟壑的大人物心灵世界的袒露,读懂这样一部书,胜过读千百册平庸之作。 评点者在曾氏千余封家书中选取三百多封加以评点,从曾氏的家世学养、人脉关系及时代背景等方面入手,阐发信里信外诸多令人感兴趣的话题,试图与读者一道,深入曾氏的心灵世界,破曾氏家庭崛起的密码,并借此来触摸一下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层积淀。 深入一个人物的心灵,破译一个家族的密码,探求一个民族文化的底蕴。
庞大的文明史对于个体的人生来讲,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宝库,它在为我们讲述人类昨天的同时,也在告诉我们如何去解读今天周围的一切。历来善于从历史中获得经验的人都无一例外地成为他所在的时代中的强者。而这些经验又大多来于名臣之手,因为我们知道,每一位成功的帝王诸侯背后必有一个大智大勇的名臣相助。所以,要想学习他们处世,治国的成功之道,必须要了解各路名臣的用谋之道。本书精选25名名相名臣智谋选粹点评,帮助读者全面了解古代政治家的智谋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