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荣臻( 1899 — 1992 ) 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军事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四川省江津县人。早年在莫斯科先后入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苏联红军学校中国班学习。参加北伐、筹划南昌起义、参与领导广州起义。曾任中央军委参谋长、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红一军团政治委员、陕甘支队纵队政治委员、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八路军一五师副师长、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央晋察冀分局书记;晋察冀中央局书记、华北军区司令员、平津卫戍司令员、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北平市市长兼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开国大典阅兵总指挥、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代理总参谋长、中央兵工委员会副主任、 “全国军衔实施委员会” 主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国务院航空工业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副
在波澜壮阔的中国近现代史背景上,全面再现了柳亚子丰富多彩、极富传奇的一生,充分展现其南社盟主、爱国志士、激情诗人、睿智学者的四重角色,深入揭示其社会活动历程和独特而鲜明的个性特征,科学评价其政治影响、文学地位和学术贡献,从而把一个至情至性的文化名人呈现在广大读者面前。在充分汲取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认真考订诸多细节,澄清和纠正了不少纷纭难定的分歧和错谬之处,同时还具体考察和深入分析一些前人有意回避或未注意到的重要问题,并对一些重大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因而在学术上具有较大的创新性。
陈翰笙(1897—2004)是著名社会学家与国际问题专家,中国共产党的资深党员,也是宋庆龄十分信赖的朋友,他们的友谊长达半个多世纪。《宋庆龄致陈翰笙书信(1971-1981)》由中国福利会编著,本书共收录宋庆龄于1971-1981年十年问写给陈翰笙的信函159封,信件涉及的内容丰富,反映了宋庆龄与陈翰笙之间深厚的友谊,以及宋庆龄生前最后十年对诸多人物和问题的看法。所有书信均以中译文与原件影印对照的形式编排,书末并附上英文原信的录入件,以方便读者参阅使用。为帮助读者理解,编译者还作了较为详细的注释。本书所有译稿均由中国福利会副主席鲁平亲自校订,因此更具权威性和准确性。宋庆龄致陈翰笙的书信长期受到学界关注,本书的编辑出版填补了宋庆龄研究中的空白,是研究宋庆龄生平和晚期思想的重要文献资料,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史料文献价值。
谷牧(1914-2009)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经济建设战线的杰出领导人。 山东荣成县人。1931年加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次年转为中共党员,并任山东省立第七(文登)乡村师范学校党支部书记。曾为北平左翼文化运动领导人。1936年到东北军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后在山东根据地滨海地区领导武装斗争。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共济南市委书记、市长,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国家建委副主任,国务院第三办公室副主任,国家经委副主任,国家建委主任兼国家计委副主任,国家进出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国投资管理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他是中共第十届、十一届、十二届中央委员,中共第十一届、十二届中央书记处书记,政协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谷牧曾于1978年6月率中国政府代表团
暂无内容简介。。。。。。
《间谍王》以国民党军统特务为研究对象,采用大量相关回忆录和档案资料,是海外学者最早研究民国特务系统的代表性学术著作。此书以“间谍王”戴笠的生平全貌及政治经历为线索,主要研究其庞大神秘的间谍王国的发展历程。作者讲述了黄埔军校时期蓝衣社、立行社等组织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抗战爆发以后"军统"的迅速扩张;同时通过丰富的材料还原了特务培养及行动的历史细节,暴露了这段阴暗血腥的历史。由此,此书也详尽展现了1930至1940年代民国特务制度的发展历程,能够极大地丰富并启发我们对这一时期的民国史的认识。
《卢作孚集》为“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文库”中的一本,由凌耀伦、熊甫编著。卢作孚是在辛亥革命影响下成长起来的民主主义者,特别推崇孙中山的民生主义与建国思想,主张“实业救国”,以创办“民生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和“北碚乡村建设”而闻名于世,成为旧中国一位著名的爱国实业家,他与张之洞、张謇、范旭东曾被*誉为旧中国实业界“四个不能忘记”的人物,他的业绩至今为人们所称许,其成功之道对今天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仍具有借鉴意义,他发表的大量著述至今仍有一定价值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