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出身平凡,没有显赫家世,却凭借不懈奋斗,从一介书生成长为国之栋梁。他的一生充满传奇,从布衣到直隶总督、两江总督、武英殿大学士,最终成为晚清中兴名臣。他是如何面对困难、咬牙立志,是如何在动荡的时局中赤地立新、运筹帷幄,又是如何在功成名就之时保持清醒、全身而退? 著名清史专家林乾、迟云飞研究曾国藩二十余年,积累深厚,本书基于扎实的史料,以简练而生动的文字,再现了晚清名臣曾国藩起伏跌宕、逆风飞扬的一生;不仅详述了曾国藩的成长轨迹、复杂的社会关系,而且深入解读了他的精神世界与成功秘诀。 本书文风轻松耐读,精彩程度虽非小说却胜似小说,令人爱不释手。这部传记不仅是对一位重要历史人物的生动刻画,更是对普通人如何通过努力奋斗实现自我升级的深刻启示。
本书是艺术史学者孙炜集10年研究积淀创作的关于 江南第一风流才子 唐伯虎的全景式传记。 提到唐伯虎,我们会想到他才华横溢、风流倜傥的形象,也会与电影《唐伯虎点秋香》中的戏说形象联系一处。然而,历史上真实的唐伯虎究竟什么样? 唐伯虎少年得志,却连遭四位至亲离世的打击,悲痛过后府考夺冠,却又因 科场舞弊案 前程尽毁,紧接着又遭继室反目,劳燕分飞 若不深入了解,我们很难将其风流形象与父母早亡、丧妻丧侄、理想覆灭、继室反目、卖画谋生、悲情离世的苦难人生相勾连。 为还原真实的唐伯虎,作者结合百余幅高清古画,以通俗晓畅的叙事对其跌宕短暂的54年故事人生与艺术人生做了详述,并由此为抓手,勾勒出江南文艺界群英雅集、交游唱和、践别往还的生活情景,吴越之地文化兴盛、书画市场蓬勃发展的社会风貌,以及明中期科
今天,如果让我们给苏东坡下结论,那么只需三个字: 扳道工! 一位改变中国历史文化方向的人。 本书从苏东坡的思想智慧、政治生涯、学术造诣、诗文成就、艺术情致、生活细节等方面,以多角度、大跨度、尽深度、有温度的笔触,描述了这位深受人们热爱的 文化英雄 精彩而丰富的逆旅人生。苏东坡的传记,不是对一个人的传记,而是中国文化历史的传记。苏东坡完成的个体生命自我救赎,正宣示了中国诗之精神传统的胜利,也是视自由为故乡的人类共同理想的胜利。 本书内容深刻,饱含情感,渗透了作者对苏东坡、对中国文化发展的人文关怀,具有文学性和历史性。千百年来,再没有像本书传主 苏东坡这样一个将诗思饱满快意人生溶入文明长河血脉的人。而几乎每一个中国人,都能在苏东坡的文字里找到生命的力量。
这是一部人物传记,也是一位历史学家经历的20世纪全景。 艾瑞克 霍布斯鲍姆(1917 2012),拥有犹太血统的英国公民,出生于埃及的亚历山大城,少年失怙,辗转于柏林与维也纳之间,在 二战 前回到英国。他是德国魏玛时期的德共党员,是剑桥大学中激进的学生革命者,是被英国军情五处长年监控的左翼分子,是切 格瓦拉的翻译,是环球旅行者,是关注小人物的历史学家,是知名爵士乐爱好者与乐评人,是现实政治经济秩序的评论家,也是作品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享誉全球的大众历史写作者。 少年时在柏林目睹德共与纳粹斗争的经历,让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在霍布斯鲍姆内心扎根。在他见证了20世纪灾难性大事件 从两次世界大战,希特勒上台,核危机,到9 11恐怖袭击 的漫长人生中,他经历过无数欧洲政治思潮的风云变幻,却始终没有动摇过信念与理想。 专注
本书是杜月笙长女杜美如的回忆录,以杜美如回忆其父的历史往事、家庭故事及其本人经历,为线索串联出全书的内容。全书正文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 悠悠家国事 中,杜美如回忆了她的家族往事,描述了其父母从相识到结婚的经历,家中兄弟姐妹成长的故事,以及杜家人与当时社会各界名流交往的趣事。杜美如的母亲出身京剧世家,在她的回忆中着重讲述了当时一些京剧演员的轶事,颇有趣味。第二部分 闯荡伴戏韵 讲述杜家离开上海赴香港后的一些生活经历,尤其是其父与当时著名的京剧演员孟小冬的感情生活。第三部分 同是曲中人 ,杜美如回忆了自己晚年回到上海的一些经历,从她参观故居的感受出发,以晚年的视角再一次回忆杜氏家族的点滴细节。
本书是陈祖武先生《旷世大儒:顾炎武》《衰世风雷:龚自珍与魏源》两部著作的合编本。本次收入 陈祖武学术文集 再版,基本保持原貌,仅对一些笔误做了修订。 《旷世大儒:顾炎武》:在中国学术 ,明末清初是一个风起云涌、才人辈出的时代。顾炎武就是生活在这一时代的卓然大儒。他一生读万卷书,行奇学博,志在天下,被誉为一代学术的开派宗师。顾炎武是一个成就斐然的学者,承宋明理学衰微之后,深得晚明实学之精神。一生为学,以经世致用为宗旨,广泛涉足经学、史学、方志舆地、音韵文字、金石考古以及诗学等学。顾炎武一生,讲究道德、学问、文章的统一,成为数千年儒林的楷模。缅怀这位旷世大儒,除了从顾炎武的学行和思想中寻求可贵的历史借鉴, 是为了弘扬中华民族的 传统文化,批判继承历史文化遗产,从而推动中华民族新文化
我对短命仅一载的弘光朝感到不能放下, 而想把它重新唤回于人们记忆,于是,钩故索旧、大书特书。《黑洞》把对弘光朝的所感所思,提炼为十个问题。《野哭》则换换方式和角度,借十余位在不同侧面有代表性的人物,来加呈现。被安排于书中露面的,有朱明王朝确切的末代皇帝朱由崧,有弘光枢臣和关键人物史可法,有称为 明代苏武 的左懋第,有以兵变致南明解体的左良玉,有普遍目为南京祸根的阮大铖,有秦淮河畔苦闷的青春叛逆群体,有时代思想高度的体现者黄宗羲,有以十七龄慷慨赴死的少年天才夏完淳,有传奇说书家柳敬亭,有 遗民现象 的典型徐枋等 他们的身份,涉及帝王、武人、士大夫、学生、妓女、艺人、学者、隐士、起义者,还算广泛,覆盖了社会多个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