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源自对老清华政治系早期史的研究。作者偶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助理总干事唐虔先生,知道他与庚款留美念政治学的*人唐悦良有祖孙关系,便有了本书口述访谈的初衷。 作者用三年时间来完成一部口述作品,可谓耗费了时日。但对那一代老清华的政法 天纵之才 来说,留住那段日月,记住那些人物,都是难能可贵的。 本书汇集的20篇口述,不仅是前辈学人的生命历程,也是百年现代化进程中政法学者的人生写照。经年的档案、发黄的纸张、照片上的英朗轮廓,在访谈中顷刻间化作如面春风、生动鲜活。 书中附录,收入两篇关于老清华政治学系的研究文章。无论高山仰止,或是感慨既往,每一代学人都有其本代人在历史长河中的责任。唯望无论出发多久,都莫忘初衷。
南非宪法可以说是世界上*的宪法。作为宪法法院法官,萨克斯以其特殊的个人经历与对宪法深刻而又温情的解读,剖析各种跨族群、跨国界的司法争议,确保每一个人,不论善恶,都能享有新宪法保障的基本权利,并获得真正的自由。书中处处可见他对 人性尊严 的坚守。他期盼种族大和解、为弱势族群的权利据理力争、统合法律论辩与人文关怀、笃信 人就应当被当人对待 的理念。几乎对每一个涉及宪法层面的案件,他都给出了更符合宪法价值的论辩意见,他的每一段判词都是他释宪工作折射出来的思考记录。更重要的是,这些意见并未受限于法条规定的形式与逻辑推理,而是着重凸显了他身上浓重的人文主义色彩。正是这些努力,使南非这片被认为不可能孕育宪法正义的土地生发出了 人性尊严、平等、自由等*的思想 ,从而实现了社会转型。
这是一部记录、反映与追怀一个优秀知识分子一生的纪念文集。端木正教授于20世纪40年代毕业于西南联大,获清华研究院国际法硕士学位。1948年负笈法兰西,获巴黎大学国际法博士学位,1951年学成归国,后成为我国著名的国际法学者和历史学学者。端木正一生正处在20世纪中国的大剧变时期,他的经历是现代中国知识分子命运曲折坎坷的缩影。《鸿迹--纪念法学家端木正教授》(主编王振民)分四辑勾勒其不凡的一生与留下的学术财富。《鸿迹--纪念法学家端木正教授》辑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记录端木正六十余年的学术轨迹,大部分照片首次披露。第二辑为端木正学术思想的精选,特别是首次选登新近发现、鲜为人知的他的硕士、博士论文及一篇专业论文。第三辑为端木正生前亲朋好友以及学生门人的追念回忆。第四辑为有关端木正生平的史料汇辑等。
《大法官是这样炼成的:哈里·布莱克门的法院之旅》 哈里·布莱克门——“20世纪为重要,也*争议的大法官之一”,这是《时代》周刊对他的评价。本书作者借助布莱克门去世后留下的50万份个人文献,翔实叙述了他与大法官伯格的决裂经过,生动刻画了布莱克门在堕胎、死刑、女权等重大案件中的内心挣扎与立场变化,揭示了一位伟大法官的内心世界。 《法院的“喜剧之王”:安东宁·斯卡利亚大法官传》 立场保守,却文笔犀利;争强好胜,但逻辑严密;性格狂放,可魅力十足……两百多年来,美国联邦法院出现过诸多富有个性的大法官,但像斯卡利亚这样将司法立场、人格魅力发挥到极致的,却独一无二。 资深记者琼·比斯丘皮克通过扎实采访,以精彩笔触,为我们讲述了这位美国*争议的大法官的成长之路、内心历程、多元个性,揭开
《挑战不可能:李昌钰的鉴识人生》 他是享誉世界的华人神探,美剧CSI多处以他侦破的案例为原型。 他是美国历史上**位华裔刑侦鉴识专家,也是美国警界迄今职位**的华人。 他被称为 当代福尔摩斯 , 现场重建之王 , 他严谨、细致,洞察力惊人,首开以微物证据定罪嫌犯的先河,擅长在蛛丝马迹中发现真相。 他曾经花两秒钟的时间破案,也曾让20年未破的悬案真相大白;他曾经借着一条手帕还肯尼迪家族成员清白,也曾经让背负18条重罪的 凶手 获判无罪。 从警50余年,他参与调查了全球各类案件8000多起,其中许多案件已成为国际法学科学界与警界的教学范例。其参与的经典案件包括:轰动美国的 世纪大审判 辛普森案、克林顿助手自杀案、克林顿性丑闻案、陈水扁319枪击案、前美国中央情报局职员碎木机杀妻案(在没有尸首的情况下,将凶犯抓获,轰动美国
三十而律》记叙了作者余安平的律师职业成长历程。全书分为上(大龄新人)、中(书生律师)、下(辩护尖兵)三部分,内容包括转型艰难、生长野蛮、步履蹒跚、柳暗花明、踏遍青山、勇往直前、阑干拍遍、澄江似练、风正帆悬等,既真实地反映了一位跨专业转型律师野蛮生长的执业道路,又蕴含丰富的律师会见、辩护等办案知识,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和借鉴意义。
本书没有主观去刻意挖掘,而是依据自然的流露与表现,客观地捕捉到了真实与朴素。它紧贴主流又贴近群众,恰如打开了一扇窗户,把这些院长们的世界,真实地展现在您眼前。 它通过大量一手事实,生动地向读者展示了二十多位当代中国基层法院院长的故事。他们胸怀法院事业,施展文韬武略他们不畏艰难困苦,甘愿牺牲奉献,就像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所要求的那样: 把好政治方向、抓好执法为民、守好公正底线、带好法官队伍,努力开创人民法院工作新局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进步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打开它吧,这些跌宕而平静、平常而伟大、简单而隽永、馨香而悠长的故事,会带我们走进院长的世界,与他们的心融通。
......
康芒斯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本书是其主要著作之一。康从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法学解释出发,得出了法律居先于经济的论断,即作为所有权的转移的“交易关系”先于作为“物质的转移”的交换关系而存在。他认为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应该先于法院,是法院保护了资本主义法制的胜利,破坏了封建主义社会制度,并为资本主义的长期发展廓清了道路。 《资本主义的法律基础》一书中译本的出版,对我们理解制度主义这一西方反正统经济学派的基础理论有极大的帮助。国内学界对制度主义在太多的误解,而且误信了西方正统经济学家对制度主义带有偏见的评价,往往疏于从制度主义者的原著中去寻找对我们有价值的思想。本书的出版对于学界了解西方经济学中的异端思想大有裨益。
本书是一部追忆德国法学大师古斯塔夫 拉德布鲁赫的生活历程与学术思想的传记作品,由拉德布鲁赫的亲传弟子、德国当代著名法学家阿图尔 考夫曼教授撰写,中国政法大学舒国滢教授翻译。 古斯塔夫 拉德布鲁赫在中国法学界久享盛名,但是拉德布鲁赫的成长经历、他的法学思想的形成历程以及他曾作为德国两届政府内阁的司法部长对德国立法的直接参与和影响等等,则不为我们所深入了解,这些正是本书的价值所在。作者作为拉德布鲁赫的弟子,在法学思想上脉络相承而又自成一家,因此在本书中既客观地反映了拉德布鲁赫的真实生活和内心世界,又清楚地解析了拉德布鲁赫的法学思想的由来,对其中的许多存疑之处也做出了令人信服的解说。本书内容主要包括:(1)与古斯塔夫 拉德布鲁赫初遇;(2)人生的困惑;(3)教授和社会主义者;(4)政
《国际法学界之七大家》是由日本中央大学教授、法学博士寺田四郎于一九三六年写成。它的内容是对古往今来七位*著名的国际公法学家进行介绍,这七个人分别是 国际公法之始祖 阿尔柏利克斯 贞提利斯(AlbericusGentilis)、嚣俄 格老秀斯(HugoGrotius)、约翰 塞尔顿(JohnSelden)、理查 苏契(RichardZouche)、撒母耳 封 浦芬多夫(SamuelvonPufendorf)、科尼利阿斯 凡 平刻斯胡克(CorneliusvanBynkershoek)、挨美利治 得 发泰尔(EmerichdeVattel)。
本书旨在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为非法律者及初学法律者介绍德意志法学的历史。本书依据字母顺序描述了近九百年来欧洲及德意志重要法学家们的生平,所选取的法学家基本都是各个法学重要时期的代表人物,并且在描述生平的过程中并不仅仅限于其“狭义”的学术成就,而是注重展示其广泛的法律活动。通过对法学家的介绍,读者即对大致的法学流派有了比较清晰的脉络性了解,同时也从细微处展示了各个法学流派及众法学家们的学术理论、主张,具有很强的学术性、资料性。
《马克昌传:新中国刑法的拓荒者》由彭卫东编著。 《马克昌传:新中国刑法的拓荒者》讲述了:马克昌,著名法学教授、博导,河南西华县红花集镇人,法学家。1950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法律系,后入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研究生班,师从前苏联刑法学家贝斯特洛娃教授专门从事刑法学研究。1952年返回武汉大学任教。 参加过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修订工作。现任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法学会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会副会长、*人民法院特邀咨询员。与人大高铭暄教授合称为我国刑法学界的 北高南马 。2011年6月22日在武汉去世,享年85岁。
本书讲述了:1990年10月1日,许崇德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参观了杰弗逊纪念堂。跨出大门时,他口占七绝四句: 圆厅敞阔立金身,手执宪章瞿有神。我亦草书根本法,从来笔下不输人 。 杰弗逊的塑像很高大,手执一卷,表明他是美国独立宣言的起草人。这位历史著名的政治家,几百年来备受美国人民的顶礼膜拜。但是今天,许崇德作为一名中国的法学家来到杰弗逊像前,却不甘低头示弱。许崇德脱口而出的小诗丝毫没有狂妄之意,只是显露了中华儿女自尊与自豪的胸怀。 诚然,许崇德并未有过英雄般的惊人之举,更没享过高官厚禄。但他孜孜不倦地学习研究,不辞辛劳地联系实际,著作等身,桃李成群,为法制建设和法学繁荣作出贡献,生活无疑是十分充实的。许崇德的传记镌刻着历史的痕迹,反映了许崇德及其同时代的知识分子共同的曲折道路,也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