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见时刻》是美国联邦*法院大法官鲁思 巴德 金斯伯格的图文传记。 鲁思 巴德 金斯伯格(Ruth Bader Ginsburg)于1993年由民主党总统比尔 克林顿提名为大法官。是继桑德拉 戴 欧康纳之后美国联邦*法院第二位女性大法官,亦是犹太女性大法官。鲁思 金斯伯格的一生致力于女性权利的争取、维护与保障。 声名狼藉的金斯伯格 (Notorious R.B.G.)是粉丝们对这位女大法官的爱称,模仿的是美国知名说唱歌手克里斯托弗 华莱士(Christopher Wallace)的别称。 书中内容一部分是传记,一部分是画集,还有一部分是金斯伯格的案件记录。通过穿插采访、插图、网络热词等素材,对金斯伯格的一生进行了精彩回溯。 本书获得《纽约时报》《波士顿环球报》《时尚》、美国公民自由联盟(ACLU)书评推荐,获得《九人》作者杰弗里 图宾、知名法政译者何帆推荐。
2020年1月,身陷弹劾危机的美国总统特朗普高调宣布,艾伦 德肖维茨将为他辩护。至此,从克林顿开始,近三十年来历任美国总统均成为艾伦 德肖维茨的客户。这只是德肖维茨辉煌履历的区区一页。 本书是德肖维茨这位当代美国法律界教父在步入古稀之年后给世人交出的一份职业生涯 总结陈词 。这部个人回忆录详尽记叙了他投身法律逾半个世纪的精彩故事。读者随着他的文字,辗转于哈佛法学院讲台、国会听证席与联邦*法院审判庭,遭遇拳王阿里、迈克尔 杰克逊、涉嫌杀妻的辛普森甚至穷途末路的利比亚前领导人卡扎菲。德肖维茨以充沛的情感回顾了自己人生长路上看到的风景,也让读者感慨万分。
2002年9月,下岗失业的作者在司法局拿到了《法律职业资格证书》,进入司法局直属的国办律师事务所实习,开始了律师生涯。 2003年,作者满怀信心从老家来到深圳,希望这个年轻的城市有作者的一席之地,实现自己的律师梦想。但是,在这里作者处处碰壁,内心非常失落。突然爆发的非典疫情,更让作者心灰意冷。来到深圳一个月后,作者决定离开这个伤心的城市返回家乡。 2009年春,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作者再一次出发,寻找自己的梦想。这一次的目标是首都。和当初在深圳一样,和大多数刚刚来到北京的外地人一样,在这个城市,作者举目无亲,一切都需要重新开始。律师这个职业,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就像鱼儿离开了水,几乎是寸步难行。作者终于坚持了下来,找准了自己的位置,一步一步,走到了现在。 这十年中,从国办律师事务所到合伙制律师
崔道植,男,朝鲜族,1934年6月生,1953年12月入党,吉林梅河口人,黑龙江省公安厅刑事技术处原正处级侦查员。我国第一代刑事技术警察、中国首席枪弹痕迹鉴定专家。近70年刑侦生涯,检验鉴定7000余件痕迹物证,参与办理1200余起重特大案件疑难痕迹检验鉴定,无一差错。研发现场痕迹物证图像处理、枪弹痕迹自动识别系统,填补国内多项技术空白。90多岁高龄仍忘我工作,参与破获久侦未破的系列案件。荣获 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 、 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 等称号。 2021年建党百年前夕,崔道植被授予 七一勋章 。 本书共二十一个章节,分四条线索讲述崔道植的传奇刑侦生涯。 第一条线索是崔道植的成长经历,从儿童团长到志愿军战士,再到公安部特邀刑侦专家,崔道植始终保持着对党的忠诚信念,这种信念,是他半个多世纪的刑侦生涯中最重要的精
本书记录了我国著名刑事诉讼法学家陈光中先生九十多年的人生经历,展现了其志业养成经过,潜心学术研究和法学教育的学者风范,以及为时代立德立功立言的家国情怀。 陈光中先生的经历,每20年可以视为一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的相互映衬。历史的原因,让他有春和景明的日子,也有苦雨交加的时刻,这些共同造就他跌宕起伏的人生。其学术研究精神、教育理念和立德立言立功的德行值得后辈学习和借鉴。
三十而律》记叙了作者余安平的律师职业成长历程。全书分为上(大龄新人)、中(书生律师)、下(辩护尖兵)三部分,内容包括转型艰难、生长野蛮、步履蹒跚、柳暗花明、踏遍青山、勇往直前、阑干拍遍、澄江似练、风正帆悬等,既真实地反映了一位跨专业转型律师野蛮生长的执业道路,又蕴含丰富的律师会见、辩护等办案知识,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和借鉴意义。
......
本书是一部追忆德国法学大师古斯塔夫·拉德布鲁赫的生活历程与学术思想的传记作品,由拉德布鲁赫的亲传弟子、德国当代著名法学家阿图尔·考夫曼教授撰写,中国政法大学舒国滢教授翻译。本书内容主要包括:(1)与古斯塔夫·拉德布鲁赫初遇;(2)人生的困惑;(3)教授和社会主义者;(4)政治活动的时期;(5)魏玛民主立宪国家;(6)重返教职;(7)在精神的流放中;(8)法的革新;(9)文化与宗教;(10)战争与和平;(11)人道主义者、学者、伟人。本书附有拉德布鲁赫年谱、文献和研究拉德布鲁赫的文献。
本书没有主观去刻意挖掘,而是依据自然的流露与表现,客观地捕捉到了真实与朴素。它紧贴主流又贴近群众,恰如打开了一扇窗户,把这些院长们的世界,真实地展现在您眼前。 它通过大量一手事实,生动地向读者展示了二十多位当代中国基层法院院长的故事。他们胸怀法院事业,施展文韬武略他们不畏艰难困苦,甘愿牺牲奉献,就像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所要求的那样: 把好政治方向、抓好执法为民、守好公正底线、带好法官队伍,努力开创人民法院工作新局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进步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打开它吧,这些跌宕而平静、平常而伟大、简单而隽永、馨香而悠长的故事,会带我们走进院长的世界,与他们的心融通。
本书是一部追忆德国法学大师古斯塔夫 拉德布鲁赫的生活历程与学术思想的传记作品,由拉德布鲁赫的亲传弟子、德国当代著名法学家阿图尔 考夫曼教授撰写,中国政法大学舒国滢教授翻译。 古斯塔夫 拉德布鲁赫在中国法学界久享盛名,但是拉德布鲁赫的成长经历、他的法学思想的形成历程以及他曾作为德国两届政府内阁的司法部长对德国立法的直接参与和影响等等,则不为我们所深入了解,这些正是本书的价值所在。作者作为拉德布鲁赫的弟子,在法学思想上脉络相承而又自成一家,因此在本书中既客观地反映了拉德布鲁赫的真实生活和内心世界,又清楚地解析了拉德布鲁赫的法学思想的由来,对其中的许多存疑之处也做出了令人信服的解说。本书内容主要包括:(1)与古斯塔夫 拉德布鲁赫初遇;(2)人生的困惑;(3)教授和社会主义者;(4)政
大卫·博伊斯(David Boies),何许人? 他是: @ 整条华尔街都在追逐的律师,“给我找博伊斯!”(Get meBoies!)在商界大佬中一语风行! @ 他令比尔.盖茨恼羞成怒,被媒体称为“微软杀手”! @他为IBM征战近10年,维护蓝色巨人的霸业,IBM总裁赠与其一顶巴顿将军的钢盔,以示敬意! @2000年《时代周刊》(Time)“年度人物”第二名(仅次于同年当选美国总统的小布什)! 这位华尔街首屈一指的王牌律师,辉煌还在继续;曾经缔造的传奇,我们先来领略……
广大律师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光荣任务就是要用律师的职能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的完整、健全民主和法制。 为了促进经济的发展,广大律师已经并将继续在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中,依法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为社会的经济生活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为国家和企业的经济发展积极提出正确的建议。 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广大律师已经并将继续依法参与化解社会矛盾,消除不稳定因素。 为了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广大律师已经并将继续面向基层,面向社区,面向农村,特别是面向弱势群体,为人民群众提供法律服务。 为了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广大律师已经并将继续满足国家的需要,不惜任何牺牲,为国家出力。 为了健全民主与法制,广大律师已经并将继续依法参与
在法律人的存在模式中,法学和法治才能够得到很有效的主观描写和精神分析。陈夏红君正是从这样一个角度谋略把法学回归于法律人的生命之流中,去观察法律人在现代中国的主体命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个群体的几代人几乎都经历过相似的自主性放弃的屈辱,然而也有着在社会流放状态中不甘沉沦的悲壮。 本书的作者主要辑录张耀曾、沈钧儒、吴经熊、高一涵、杨兆龙、钱端升、谢怀栻、王名扬、周相、江平这些被他称为“法律圣徒”的文字。本书不仅尊重历史,而且图还原历史,将“具体法史”进行到底。这体现了一位学术后的可贵,令人感慨,发人深省。
为了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广大律师已经并将继续面向基层,面向社区,面向农村,特别是面向弱势群体,为人民群众提供法律服务。 为了维护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广大律师已经并将继续满足国家的需要,不惜任何牺牲,为国家出力。 为了健全民主与法制、广大律师已经并将继续依法参与立法工作,发挥律师在推进司法改革、完善司法保障、强化司法监督,维护司法公正中的作用。 形势的发展,我国律师面临着重大的机遇与严重的挑战,为了更好地完成上述时代的使命和艰巨的任务,广大律师要更加自觉积极地提高自身的素质。首先是要有坚定的理想和信念,为实现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直至共产主义的理想,任何时候都必须坚定不移,必须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够使自己具有崇高的职业道德;其次律师必须精通法
《大法官是这样炼成的:哈里·布莱克门的法院之旅》 哈里·布莱克门——“20世纪为重要,也*争议的大法官之一”,这是《时代》周刊对他的评价。本书作者借助布莱克门去世后留下的50万份个人文献,翔实叙述了他与大法官伯格的决裂经过,生动刻画了布莱克门在堕胎、死刑、女权等重大案件中的内心挣扎与立场变化,揭示了一位伟大法官的内心世界。 《法院的“喜剧之王”:安东宁·斯卡利亚大法官传》 立场保守,却文笔犀利;争强好胜,但逻辑严密;性格狂放,可魅力十足……两百多年来,美国联邦法院出现过诸多富有个性的大法官,但像斯卡利亚这样将司法立场、人格魅力发挥到极致的,却独一无二。 资深记者琼·比斯丘皮克通过扎实采访,以精彩笔触,为我们讲述了这位美国*争议的大法官的成长之路、内心历程、多元个性,揭开
《杰出大律师--记者眼中的徐家力律师》(作者隆安律师事务所)汇集了近十多年记者对徐家力律师的采访记录,从中可以了解一个杰出律师的职业生涯发展和法治追求。《杰出大律师--记者眼中的徐家力律师》适合律师、法律工作者以及法律专业师生参考阅读。
《马克昌传:新中国刑法的拓荒者》由彭卫东编著。 《马克昌传:新中国刑法的拓荒者》讲述了:马克昌,著名法学教授、博导,河南西华县红花集镇人,法学家。1950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法律系,后入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研究生班,师从前苏联刑法学家贝斯特洛娃教授专门从事刑法学研究。1952年返回武汉大学任教。 参加过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修订工作。现任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法学会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会副会长、*人民法院特邀咨询员。与人大高铭暄教授合称为我国刑法学界的 北高南马 。2011年6月22日在武汉去世,享年85岁。
本书讲述了:1990年10月1日,许崇德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参观了杰弗逊纪念堂。跨出大门时,他口占七绝四句: 圆厅敞阔立金身,手执宪章瞿有神。我亦草书根本法,从来笔下不输人 。 杰弗逊的塑像很高大,手执一卷,表明他是美国独立宣言的起草人。这位历史著名的政治家,几百年来备受美国人民的顶礼膜拜。但是今天,许崇德作为一名中国的法学家来到杰弗逊像前,却不甘低头示弱。许崇德脱口而出的小诗丝毫没有狂妄之意,只是显露了中华儿女自尊与自豪的胸怀。 诚然,许崇德并未有过英雄般的惊人之举,更没享过高官厚禄。但他孜孜不倦地学习研究,不辞辛劳地联系实际,著作等身,桃李成群,为法制建设和法学繁荣作出贡献,生活无疑是十分充实的。许崇德的传记镌刻着历史的痕迹,反映了许崇德及其同时代的知识分子共同的曲折道路,也体
南非宪法可以说是世界上*的宪法。作为宪法法院法官,萨克斯以其特殊的个人经历与对宪法深刻而又温情的解读,剖析各种跨族群、跨国界的司法争议,确保每一个人,不论善恶,都能享有新宪法保障的基本权利,并获得真正的自由。书中处处可见他对 人性尊严 的坚守。他期盼种族大和解、为弱势族群的权利据理力争、统合法律论辩与人文关怀、笃信 人就应当被当人对待 的理念。几乎对每一个涉及宪法层面的案件,他都给出了更符合宪法价值的论辩意见,他的每一段判词都是他释宪工作折射出来的思考记录。更重要的是,这些意见并未受限于法条规定的形式与逻辑推理,而是着重凸显了他身上浓重的人文主义色彩。正是这些努力,使南非这片被认为不可能孕育宪法正义的土地生发出了 人性尊严、平等、自由等*的思想 ,从而实现了社会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