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皇往事(波吉亚家族)》(作者克里斯托弗·希伯特)是著名历史学家希伯特着力描写在中世纪末期与文艺复兴时期名闻遐迩的“波吉亚家族”的力作。《教皇往事(波吉亚家族)》中着力描写该家族中通过选举成为罗马教皇亚历山大六世的“阿方索·德·波吉亚”及其两个著名的私生子女“瓦伦迪诺公爵凯撒·波吉亚”和“卢克雷西亚·波吉亚”这3位人物的生平以及他们在政治、军事、经济上的敌人。
郭仓日巴编著的《米拉日巴大弟子--热穹巴传记》讲述了:热穹巴(1084一1161),宋代人,藏传佛教噶举派大德米拉日巴的三大弟子之一,被誉为 日月星三徒 中如月般的弟子。 热穹巴诞生在西藏后藏共塘地方,曾受米拉日巴派遣去印度,学回了玛尔巴没有学完的无身空行母密法,传给了米拉日巴等,称为 热穹耳传法 。热穹巴学成后,长期修炼并传法于前藏的雅隆、塔布、聂地、罗若等地,广收门徒,做了许多饶益众生的事业,并讲述道情(一种修行者的歌)多种及米拉日巴的生平事迹。《米拉日巴大弟子--热穹巴传记》为其传记。
希特勒上台之后,一步步残害犹太人,蹂躏整个德国,甚至欧洲大陆。面对惨无人道的暴政,身为牧师和神学家的朋霍费尔,起初奋起抗击纳粹政权对于教会的侵入和控制,建立认信教会联盟来对抗帝国教会的妥协。随着纳粹暴政的巨轮碾碎无数人的生命,朋霍费尔和反抗组织的其他成员一道,越过抵抗的边界,采取了刺杀希特勒的密谋行动,试图从内部瓦解第三帝国,力阻狂轮。朋霍费尔倾听良心的声音,寻求上帝的旨意,在纳粹的邪恶面前挺身而出,为了捍卫真理和正义,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本书构思精巧、描写生动、内容详实,既扣人心弦,又发人深省,出版后很快荣登《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并获得多项图书奖。
《净宗大德昌臻的一生》是一部佛教人物传记,传主为四川有名的高僧昌臻。 《净宗大德昌臻的一生》叙述昌臻丰富而曲折的一生、艰苦的求法过程,以及他对于佛教尤其是净土宗的贡献。
邓子美、毛勤勇编著的《星云大师新传》主要观照两大视角,一是以星云及其一生事业为主线,从这条线看,佛光山上如陈兵教授所说已露出了正法重辉的曙光。二是以中华佛教的现代转型,以东方文化的复兴与重建为辅线,由于中华佛教的重心在大陆,而大陆佛教的复兴与现代转型还要走很长的一段路。从这条线看,星云的伟业则犹如东方地平线上刚升起的一颗晨星,他与提倡人间佛教的其他前辈、同辈,如太虚、印顺、赵朴初、证严、圣严等,使得中华佛教史上空群星荟萃,就他们几乎在同一时代闪现而言,似乎重演了历史上只有魏晋南北朝以及唐代才曾有的辉煌。同时,星云又以他的人格与智慧唤起了佛光山优秀法师们的觉悟,凝聚成一团璀璨的星云,星汉一时为之灿烂。现代科技文明虽然已发展到空前的高度,其实人类面前仍然横亘着无边的无明。三
扣冰藻光禅师(844 928),又称扣冰辟支老佛,京兆翁氏,法号藻光,福建崇安县新丰乡吴屯里翁屯东村人,诞生于唐朝武宗会昌四年(844年)。13岁出家为僧,先后拜谒雪峰义存、鹅湖大义禅师。广明元年(880年)卓锡于崇安瑞岩,创瑞岩寺,徒众云集, 一时瑞岩道场,遂与天台、曹溪并峙千古 。扣冰古佛在世时,民间流传许多有关他驱邪镇妖、捍灾御寇的神话传说。天成三年(928年),他去世后,被闽王谥为 妙觉通圣大师 。朝廷的屡次册封,扩大了扣冰古佛信仰,更使扣冰古佛成为了当地的保护神,得到当地人们的世代膜拜。扣冰古佛所在的时代正是武夷山佛教禅宗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扣冰藻光禅师》旨在揭开扣冰古佛的神秘面纱,试图透过扣冰古佛信仰的形成和发展,对宗教、文化乃至社会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包括历史中的藻光禅师、传说中的扣冰古佛
不了解中国古代的宗教,就不可能真正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而中国古代宗教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它形成了并长期保持着儒、佛、道三元一体的复合型宗教体制。陶弘景就是由发展道教而参与缔造这一三元一体宗教体制的重要人物。《陶弘景评传》(作者钟国发)结合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魏晋南北朝的时代特征,钩稽文献,仔细考证了陶弘景的生平事迹,纠正了前人的若干误会误传,并探讨了陶弘景的哲学、宗教、科学、艺术思想及成就,对其在中国文化史上的独特地位作了新的评判。加上《陶弘景评传》附传对缔造道教及三元一体宗教体制的先驱寇谦之、陆修静的生平与思想的重新厘定,就对道教以及三元一体宗教体制在东晋南北朝时期的成型过程作了一个简明扼要的勾画,从而可能使我们对中国古代文化传统产生新的理解。
译者根据仓央嘉措诗歌内容的暗示性与象征性,经过慎重考虑,心安理 得地将其诗的总体数量框定为70首,分为地、水、火、风四辑。每辑中的每一首诗都有据可查。所谓四大皆空,业已被仓央嘉措的诗歌一句一句地清算完毕。 很多人都翻译过仓央嘉措的诗歌,一览无遗之际,译者从未敞开胸襟妄加臧否,只是在融会贯通之后别开生面。对于读者而言,那就仁者智者各随其便了。 点击免费阅读更多章节:仓央嘉措诗传
本书是一部长篇历史传记小说,共分三部,详尽地叙述了玄奘出生、入道、云游、求法、译经、弘法的传奇一生。部共 11 章,写玄奘出生、入道,云游益部、荆吴、相赵,学习佛法及决定西行巡礼求法的过程、行状。第二部共 31 章,写玄奘自长安启程,经河西走廊,出玉门关,涉沙碛,从丝绸之路南路北道至跋禄迦国(今新疆阿克苏)翻越凌山,经今之吉尔吉斯坦、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终到达印度摩羯陀国,先后于佛教学府那烂陀寺钻研佛法,周游五天竺,在曲女城力挫群雄,然后载誉而归的经历。第三部共 25 章,写玄奘求法回至长安后译经弘法的故事。
《水晶明镜 却西仁波切传记》全书共八章。除章介绍至三世活佛外,其余各章详尽记述了第四世活佛的降世、学法、精进、得大成就至圆寂。特别是他担任塔尔寺寺管会主任12年中,为落实党的宗教政策,重建寺庙各项制度,恢复各种佛事活动,维修殿堂文物,重振塔寺道风,以及任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领导1 1年中,严谨治学,培育僧才,广结善缘,弘法利生和国际友好交往的殊胜功德,都有详尽介绍,是我们缅怀这位著名活佛的珍贵读物。 应作者邀请,仅以前述撰文,作为对一贯坚持爱国爱教,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佛学造诣深厚的著名高僧第四世却西活佛表示深切怀念;同时祝贺《水晶明镜》能在他的转世灵童坐床之日面世,更期愿第五世却西活佛继承和光大藏传佛教和先辈活佛爱国爱教的光荣传统,开发灵智,精进学修,续行本愿,弘扬正
大谷哲夫所著的《永平之风(道元的生涯)》内容简介:道元祖师将曹洞禅从中国按引至扶桑,其开悟、开宗和弘法的经历见证了中目佛教交流史的永久佳话。道元禅师的宗教理想是:生死透脱,生命呈现,葛藤斩断,天下永平。《永平之风(道元的生涯)》叙述了一段伟大的宗教源流,一个悠久的传奇故事,一位睿智禅者的心路旅程。
一、《中国佛教典籍选刊:宋高僧传(套装上下册)》以一九三六年上海影印宋版藏经会景印的碛砂藏经本为底本。造是一种现在所知 的宋刻本,基本上完整(仅首卷缺八页,以明永乐藏经本配补),故决采用之。二、参校的本子,我们采用:L江北刻经处刻本(简称扬州本)。此本流传普遍,虽源出明藏,亦有所校订,惟未明言之。么日本印大正藏经本(简称大正本)。此本附有校记,参校二种旧本:(一)宋本,八二)元本。它保存 了宋、元古本的部份异字,迄是很可贵的,虽然印本还存在若干缺点。明清以来其它刻本尚有数 种,其实多辗转翻刻,不外乎上述范围,故从简省。今凭扬州、大正二本及所附宋本、阮本作为参 校,考其异同,择善而从,并注明依据。三、此外,我们还旁搜和《中国佛教典籍选刊:宋高僧传(套装上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