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叔同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开现代艺术启蒙教育之先河。他在国学、诗词、音乐、美术、戏剧、书法、篆刻等方面都具有极高的造诣,是一位中国20世纪前半叶光耀一时的艺术家和风华才子。后来,他斩断尘缘,又成为一位拔乎其萃的佛门代表人物,被誉为僧德昭昭的云水高僧。 可以说,无论入世还是出世,他都向世人呈现了他凡事认真、勇猛而精进的一生。 作者汪兆骞先生从与李叔同亲友、学生的交往回忆中,从纷繁庞杂诸多史料的考伪辨正中,寻访李叔同鲜为人知的人生踪迹,和隐秘曲折的心路历程,力图还原一个真实、有温度、去神化的弘一大师,呈现了他将丰富、复杂和谐统一于一身的人性特质,摹画出百年中国由传统向现代转型中的生动侧影。
作者沈迦凭一己之力,历时六年,走访苏慧廉生活过的地方,找遍英美各大图书馆,利用口述和各种现存的档案文献资料,完整地书写了作为传教士、学者的苏慧廉精彩纷呈起伏跌宕的一生,还原了近代基督教在华的曲折传布、接受、互动生长的过程,也以苏慧廉一家这个个体的经历牵引出当时的一些重要人物和重要事件,折射出动荡时代教会、士绅、民间等不同权力的颉颃,社会思想的裂变,以及纷繁复杂的中西关系谜局。
由贾来生著的《中国历代张天师评传(卷4)》共 写了元明时期第四十二代至第五十一代张显庸的生平 情况、历史迹遇、嗣统履职及社会影响等,客观公允 地展现张天师各具特色的历史风貌。
本书将弘一大师李叔同的一生按照地理位置分为六个阶段,讲述了他童年在天津的成长、交游;青年在上海、东京求学、生活;壮年回到祖国后做老师、做编辑;*后在虎跑寺出家的人生轨迹。作者由浅入深,通过弘一大师李叔同的各个细节,全景式的展现了他的思想变化和艺术追求。
郭仓日巴编著的《米拉日巴大弟子--热穹巴传记》讲述了:热穹巴(1084一1161),宋代人,藏传佛教噶举派大德米拉日巴的三大弟子之一,被誉为 日月星三徒 中如月般的弟子。 热穹巴诞生在西藏后藏共塘地方,曾受米拉日巴派遣去印度,学回了玛尔巴没有学完的无身空行母密法,传给了米拉日巴等,称为 热穹耳传法 。热穹巴学成后,长期修炼并传法于前藏的雅隆、塔布、聂地、罗若等地,广收门徒,做了许多饶益众生的事业,并讲述道情(一种修行者的歌)多种及米拉日巴的生平事迹。《米拉日巴大弟子--热穹巴传记》为其传记。
苏曼殊,一位近代美术开放转型的先驱画家,一位哀婉的诗人,一位末世逸才和勇往直前的勇士,一位袈裟裹体的大和尚,一位红袖盈前、翩翩多情的佳公子,他的跨国血统也一直笼罩在历史的迷雾中……他多面、分裂的人生镜像,他的文学、绘画和佛学成就,一直备受读者关注,但因历史原因,艺术资料散佚,已有对他的研究多为片断式的。 本书是一部全面系统研究苏曼殊艺术与情感的传记著作,系国家重点课题《20世纪中国绘画发展研究》子课题。 本书厘清了苏曼殊扑朔迷离的一生,配合多达700多幅的图片,以“画传”为载体,以写真的方式,纪录了苏曼殊艺术与情感的心相历程。许多图片、绘画为首次面市,十分珍贵,内容除涉及中国大陆外,更延展至苏蔓殊到过的香港、日本横滨、东京、樱山、印度、泰国、锡兰、越南等地,不但使本书具有很好的
《净宗大德昌臻的一生》是一部佛教人物传记,传主为四川有名的高僧昌臻。 《净宗大德昌臻的一生》叙述昌臻丰富而曲折的一生、艰苦的求法过程,以及他对于佛教尤其是净土宗的贡献。
《教皇往事(波吉亚家族)》(作者克里斯托弗·希伯特)是著名历史学家希伯特着力描写在中世纪末期与文艺复兴时期名闻遐迩的“波吉亚家族”的力作。《教皇往事(波吉亚家族)》中着力描写该家族中通过选举成为罗马教皇亚历山大六世的“阿方索·德·波吉亚”及其两个著名的私生子女“瓦伦迪诺公爵凯撒·波吉亚”和“卢克雷西亚·波吉亚”这3位人物的生平以及他们在政治、军事、经济上的敌人。
译者根据仓央嘉措诗歌内容的暗示性与象征性,经过慎重考虑,心安理 得地将其诗的总体数量框定为70首,分为地、水、火、风四辑。每辑中的每一首诗都有据可查。所谓四大皆空,业已被仓央嘉措的诗歌一句一句地清算完毕。 很多人都翻译过仓央嘉措的诗歌,一览无遗之际,译者从未敞开胸襟妄加臧否,只是在融会贯通之后别开生面。对于读者而言,那就仁者智者各随其便了。 点击免费阅读更多章节:仓央嘉措诗传
大谷哲夫所著的《永平之风(道元的生涯)》内容简介:道元祖师将曹洞禅从中国按引至扶桑,其开悟、开宗和弘法的经历见证了中目佛教交流史的永久佳话。道元禅师的宗教理想是:生死透脱,生命呈现,葛藤斩断,天下永平。《永平之风(道元的生涯)》叙述了一段伟大的宗教源流,一个悠久的传奇故事,一位睿智禅者的心路旅程。
不了解中国古代的宗教,就不可能真正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而中国古代宗教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它形成了并长期保持着儒、佛、道三元一体的复合型宗教体制。陶弘景就是由发展道教而参与缔造这一三元一体宗教体制的重要人物。《陶弘景评传》(作者钟国发)结合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魏晋南北朝的时代特征,钩稽文献,仔细考证了陶弘景的生平事迹,纠正了前人的若干误会误传,并探讨了陶弘景的哲学、宗教、科学、艺术思想及成就,对其在中国文化史上的独特地位作了新的评判。加上《陶弘景评传》附传对缔造道教及三元一体宗教体制的先驱寇谦之、陆修静的生平与思想的重新厘定,就对道教以及三元一体宗教体制在东晋南北朝时期的成型过程作了一个简明扼要的勾画,从而可能使我们对中国古代文化传统产生新的理解。
希特勒上台之后,一步步残害犹太人,蹂躏整个德国,甚至欧洲大陆。面对惨无人道的暴政,身为牧师和神学家的朋霍费尔,起初奋起抗击纳粹政权对于教会的侵入和控制,建立认信教会联盟来对抗帝国教会的妥协。随着纳粹暴政的巨轮碾碎无数人的生命,朋霍费尔和反抗组织的其他成员一道,越过抵抗的边界,采取了刺杀希特勒的密谋行动,试图从内部瓦解第三帝国,力阻狂轮。朋霍费尔倾听良心的声音,寻求上帝的旨意,在纳粹的邪恶面前挺身而出,为了捍卫真理和正义,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本书构思精巧、描写生动、内容详实,既扣人心弦,又发人深省,出版后很快荣登《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并获得多项图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