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路德维希 维特根斯坦都被人们想象成现代的苏格拉底、 精通高深逻辑学的大师、极富魅力的现代主义代表人物。在《维特根斯坦》这本书中,我们遇见的是一个奇怪的人:这是一位严格的逻辑学家,却认为诗歌优于哲学 ;他继承了一大笔财产,却又全部捐出 ;他自愿参加 一战 、在前线阵地直面死亡 ;他是一位出色的教师,却建议学生放弃哲学 ;他的内心饱尝痛苦、备受折磨,却对笑 话和犯罪小说极为热衷 ;他是一个孤独的人,却和很多人保持了终生的友谊。 作者还为我们提供了清晰好读的指南,帮助我们理解维特根斯坦的核心著作《逻辑哲学论》(这是一部逻辑学巨著)及其后期作品《哲学研究》(这本稍微好读一点)。
人们通常以为,康德只是个单纯的思想家,终其一生都在普鲁士偏僻一隅过着离群索居、机械一样规律的生活,既没有故事也没有历史。 库恩教授的这部传记则*终打破了这一神话。与以往只着重于康德晚年的传记不同,本书着重于正在构思《纯粹理性批判》的年轻哲学家,再现了一个多面向、真实的康德形象,从而打开了我们了解康德其人及其时代的有趣视野。 这是一部康德的思想传记,旨在呈现康德的思想生活如何扎根于并回应他的时代 西方世界发生*重要变化的18世纪。本书较不着眼于康德的标准哲学作品,而是专注于康德生活里的重要事件,以及它们和当时世界重大事件之间的关联。在不忽略康德生平与著作的代表性细节的前提下,以康德的知性之旅为叙述的轴线,带领读者巡礼康德曾经走过的旅程 从探讨牛顿物理学的形而上学基础的学者,到捍
本书作者迈克?A.辛格是畅销书作家、成功商人,他基于自身经历,在本书中讲述了如何对生命臣服,通过放手,来达到人生之完美。作者回忆了自己的初次觉醒,以及开始在树林中独居,进行冥想修行,并开始臣服实验 对生命的洪流臣服,看看生命可以给自己带来什么。在沉浮的经历中,他始终秉承对生命臣服之理念,却获得了意外的人生完满。
这是关于马基雅维利这位至关重要的意大利哲学家和《君主论》作者的图画通识读本。 马基雅维利是背叛和机会主义的流行代名词。他关于治国的经典著作《君主论》出版于近五百年前,至今仍有争议,因为它作为权力的实用指南,具有惊人的坦率性。它是一本独裁者的操作手册,是一种 目的决定手段 的愤世嫉俗的哲学,还是对成功政府的复杂和微妙的分析? 马基雅维利是佛罗伦萨共和国的忠实仆人,他反对美第奇家族的专制主义,招致酷刑和流放。但是,他后来却选择最臭名昭著的暴君切萨雷 博尔贾作为理想君主的模型。《马基雅维利》追溯了这位矛盾的现实主义者多姿多彩的生活,他清醒的爱国主义精神使他成为第一位真正的现代政治学家,同时,马基雅维利的思想也是后现代公民社会辩论的核心。本书将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创造性动荡带入文本,并
在米歇尔 福柯离世之际,他的著述被认为是20 世纪重要的思想事件。作为一名历史学家、哲学家和社会活动家,在他身后自然留下了一系列持久并有影响的著作,但这样的赞誉是公正的吗? 《福柯》将福柯的写作置于一个动荡的哲学和政治环境下,批评性地审视了他旨在揭示的人文科学中知识与权力的关联,以及他对话语与制度所做的研究。作者解释了福柯是如何颠覆我们对于疯癫、性、犯罪的假定的,以及关于禁闭、忏悔和规训等方面的那些常常是残酷暴虐的社会认知。同时,还描述了福柯在精神病学和临床医学方面的研究、他的政治活动,以及在其写作中所体现的那种快感与欲望层面的超越性。
黑格尔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上重要的哲学家,他的传记难写,因为黑格尔在不同场合、在不同程度上刻意隐藏了其生活、活动和个人思想的某些方面。本书撕掉了黑格尔的单一化标签,揭示出黑格尔思想的丰富性,以活生生的历史重新发现黑格尔。本书最大的特色是将历史人物放到时代背景下分析其思想,并提出了一些颠覆性的观点。不但以尽可能逼真的方式,向读者呈现哲学家的生平及其思想发展过程,而且还以哲学论述的深刻性,展现黑格尔及其同时代人的思想性质和意义。该书是国际黑格尔研究中的一本具有权威性和学术性的著作,对档案、书信、证言等历史文献的分析和阐释堪称学术写作的典范。
索伦 克尔恺郭尔,以第一个现代神学家的身份而著称,也是丹麦 黄 金时代 的一位著述等身的作家。他既是哲学家,也是诗人和社会批评家,他的许多关键概念,例如恐惧、绝望和个体的重要性,影响了许多 20 世纪的哲学家和其后全欧洲的思想与文学。 《图画通识 克尔恺郭尔》解释了这位哲学家使用的 反哲学 一词的含义,讲述了他本人堪称奇特的一生中富于启发性的许多故事,也介绍了他的各种观念。作者还以同情理解的态度,描述了克尔恺郭尔如何因为想要改变西方思想的各项重点而备受折磨。
列维-斯特劳斯是结构主义运动的开创者之一,其方法和思想对他同时代的许多一流思想家,例如雅克 拉康、罗兰 巴特、阿尔都塞、福柯等都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他在人类学领域的研究是所有研究者必须参考的起点,他对文学批评、哲学和许多其他领域,也同样具有巨大的影响力。 本书用简洁的语言陈述了列维-斯特劳斯的主要思想成果,例如对亲属关系的研究、野性的思维、图腾崇拜、分类系统、对面具的分析、对艺术品的见地,以及从神话学研究到对人类思维运作机制的分析,比较全面而准确地呈现出这位结构主义人类学家的世界。
本雅明是现代哲学和现代艺术批评的关键人物,也是较难捉摸的几位思想家之一。 这本小书追溯了本雅明对现代美学和文化史的影响,强调他致力于艺术的政治转型,以此作为实现社会变革的手段。本雅明亲历了现代欧洲历史上许多大灾难,他对马克思主义、犹太复国主义和技术主义等主流意识形态采取了批判的立场。1940年本雅明试图逃离纳粹欧洲,这一事件导致了他自杀身亡,书中对此也有独到评述。 本书图文并茂,是了解思想家本雅明的理想读物。
弗里德里希 荷尔德林(1770 1843),一个哲学、宗教和诗歌力量相互作用下的天才,一个在生活中找不到立足点的孤独者。作为诗人、翻译家、哲学家、家庭教师、革命者,荷尔德林的一生都活在个人的和政治的紧张氛围中。在各种压力下,他最终精神崩溃,在图宾根的一座塔楼里度过了后半生。直到20世纪,经过后世哲学家和诗人对其思想的重新阐发,他的生命和哲学的真正含义才被发现,他也由此成为德国思想界的一个神话。 德国著名传记作家萨弗兰斯基,用细腻的笔触再现了这位孤独诗人的一生。他从大量的历史资料和记录中透视出诗人生命中的困厄,用通俗、晓畅、才华横溢的传记写作手法引领读者接近这个世界文学和哲学经典中的未知之谜。
《当代美国哲学家访谈录》汇集了《哈佛哲学评论》对美国14位哲学家的访谈求。他们都是当今国际哲学界成就斐然的学者。访谈覆盖哲学的多个领域,其中包括政治哲学、心灵哲学、分析哲学、科学哲学、法哲学和逻辑学等,并涉及哲学与文学、哲学与宗教的关系。每篇访谈的前面,还有对这些*有影响的哲学家极具魅力的评介,而哲学家们则以这种轻松的谈话形式深入浅出地阐释自己的观点,让读者能够贴近他们的工作和思想,犹如沐浴在春风中,使心灵得到净化,智慧得到启迪。 《当代美国哲学家访谈录》汇集了《哈佛哲学评论》对约翰 罗尔斯、艾伦 德肖维茨、科内尔 韦斯特、斯坦利 卡维尔、科拉 戴蒙德等美国14位哲学家的访谈求。他们都是当今国际哲学界成就斐然的学者。访谈覆盖哲学的多个领域,其中包括政治哲学、心灵哲学、分析哲学、科
海德格尔被誉为现代*有影响力的两位哲学家之一(另一位是维特根斯坦),他对之前的西方哲学根本思路进行颠覆式的批判,为西方哲学的发展提供了充满源始活力的另一条路径,他的思想同时又对其后的所有原创性的思想产生了深远的、无可回避的影响。 与此相应,直至今日,海德格尔的思想也引发了莫大的争议,尤其是他本人及其思想与纳粹的关系,仍被看作是一个高度敏感的问题。 这本小册子的图文作者,无疑在把握海德格尔这样一位极具独创性的思想家的生平和思想方面,做出了简洁、精准和卓越的贡献,并以平易的语言和图像表达了出来。
本书是英国著名哲学家伯特兰罗素的长篇回忆录,一共三卷。 第二卷从1914年起至1944年止,记叙了罗素这段时间的生活,其中介绍了他在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和平主义立场、第二次婚姻、对苏联的态度、在中国的经历和与中国各界的交往,以及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滞留美国讲学时所发生的一系列事件。
我和整个世界上所有的其他人都不一样。 让-雅克 卢梭那本目中无人的《忏悔录》以如是句子开篇。这部自传充满了令人惊骇的心理学洞见。 卢梭是音乐家、诗人和植物学家,但他首先是一位坚定否认自己是哲学家的哲学家。他*个追问文明的价值是什么,而他的回答是,文明腐蚀了自然的良善,增加了社会的不平等。这个回答震惊了启蒙时代的同时代人,直到今天仍然具有挑战性。真的是卢梭鼓动了法国大革命吗?浪漫主义、心理分析和存在主义,所有这一切都可以追溯到卢梭那里吗? 本书简要介绍了一位如此卓尔不群的思想家,他的观念使我们对于儿童、教育、政府、语言以及其他很多东西的理解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处于现代思想入口处的康德哲学,其标志是怀疑主义与宗教和形而上学的信仰的失落。他的著作,由于系统地反驳任何宣称知道真理是什么以及真理何在的主张而引人注目。 然而,在摧枯拉朽般破除传统信念的表面背后,康德哲学发展了一种新的和深刻的肯认。它肯定人类知识的界限,承认这些界限带来的创造的可能性。取代迷信与教条,康德拥抱变化和人类的可错性,认识到这些是快乐之源。这样的观点超出了现代主义对秩序和进步的欲求,甚至把康德的思想置于后现代的动荡之中。 在这本简明、诙谐的图画指南中,康德作为一个强硬的理性主义者出现,然而他也是一个信仰情感和感受的浪漫主义者。克里斯托弗 库尔-万特解释了康德颇具挑战性的思想,以及他对当代哲学的影响为何仍然如此深远。
亚里士多德对人类的文化、认知和知识具有难以匹敌的影响,通行于西方世界的理性、科学和技术的文化也应归功于他。 本书用密集的知识点引导读者去了解这位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贡献包括建立一个包容度极高的知识体系,堪称西方*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在物理学、形而上学、诗歌和戏剧、音乐、生物学、经济学、动物学、逻辑学、政治学以及伦理学等学科均有系统性的著作。他还创立了形式逻辑学和生物分类学,确立了科学*初的规则。 亚里士多德的权威超越了他本人的一生,从根本上影响了伊斯兰哲学和中世纪经院哲学。十五个世纪以来,他一直是知识典范的象征。然而,亚里士多德的现实主义是否仍然可以用来支撑我们对当今世界的看法呢?
当萨特谈论 他人即地狱 时,他在谈论什么。存在先于本质,萨特的这句名言人人耳熟能详,但他究竟是什么意思?萨特和波伏瓦的爱情为什么被无数现代人推崇?《图画通识丛书 萨特》简约地回答了以上所有的问题。 从1945年 二战 结束到1980年萨特逝世,他一直是法国著名的作家,也是当时在世的著名的哲学家之一。这个小册子阐述了组成萨特世界观的基本脉络,特别是他关于自由、文学、马克思主义和不平等等方面的思想。
本书主要聚焦如何理解千年思想家、如何拧紧人生 总开关 、如何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如何占据真理和道义两个制高点、如何奏响理想与友谊交响曲、如何实现事业和爱情双丰收、如何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七个如何 ,呈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革命观、爱情观、幸福观、求学观、金钱观、择友观、择业观 十观 。本书期待通过形象化、立体化的方式,展现作为顶天立地伟人和有血有肉常人的马克思,展现跨越历史长河、具有永恒魅力的马克思主义,让读者在潜移默化中走近马克思,与马克思心灵相通、情感共鸣,从而更好地读懂马克思、追随马克思,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帕斯卡尔,是法国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神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音乐家、教育家、气象学家。本书依据帕斯卡尔研究中重要的三个方面 身体的秩序、精神的秩序、心灵的秩序 架构了本书的主体,借由法国国家图书馆馆藏帕斯卡尔作品数量为全世界之的优势,通过帕斯卡尔尊贵的手稿、论文、手写本、古老的印刷本、物件、绘画和版画、图片以及他本人大量的论述,也包括许多对他的评论与分析,全面的地介绍了帕斯卡尔伟大卓越的一生,展示了其精神的力量、思想的广度,以及含括他探索过的所有领域:数学、物理和发明,以及哲学、道德和神学的成就。
福柯是一名 戴面具 的哲学家。他早年求学巴黎,学习心理学、哲学。之后,工作、讲学于瑞典、波兰、德国、突尼斯、巴西、日本、美国。1950年代后期,福柯成为一个崭露头角的年轻知识分子,与戴高乐派交好。1960年代中期,他成为结构主义化身,将自己定位为法国思想时尚界的新星。1968年五月风暴之后,他又成为一名左派和社会活动家。 然而,就在同一时期,他 悄悄地 获得了法兰西学院这个法国学术至高荣誉殿堂的讲席。1984年,因感染艾滋病去世。 本书以简洁、清晰可读的叙述,有条不紊地追溯了米歇尔?福柯的生命足迹,揭开了围绕这位辉煌哲学家的许多神话和谣言,促使我们认真思考福柯的每一部著作及其观点,并重新构建了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今天的法国的文化、政治和思想生活。
卡尔 雅斯贝尔斯是德国二十世纪的著名哲学家,在哲学、哲学史、心理学、精神病理学方面都有重大影响。《雅斯贝尔斯传》是他的学生汉斯 萨尼尔撰写。萨尼尔不仅极为熟悉雅斯贝尔斯的生活,而且也非常了解雅斯贝尔斯的思想,是雅斯贝尔斯哲学的研究专家。他为雅斯贝尔斯撰写的这本传记出版于1970年,出版后在德国一直是常销的图书品种。在这本传记中,作者依据翔实的材料,讨论了雅斯贝尔斯与胡塞尔、海德格尔李凯尔特、阿伦特等同时代人的关系,以及雅斯贝尔斯在哲学和精神病学方面的成就。
福柯是一名 戴面具 的哲学家。他早年求学巴黎,学习心理学、哲学。之后,工作、讲学于瑞典、波兰、德国、突尼斯、巴西、日本、美国。1950年代后期,福柯成为一个崭露头角的年轻知识分子,与戴高乐派交好。1960年代中期,他成为结构主义化身,将自己定位为法国思想时尚界的新星。1968年五月风暴之后,他又成为一名左派和社会活动家。 然而,就在同一时期,他 悄悄地 获得了法兰西学院这个法国学术至高荣誉殿堂的讲席。1984年,因感染艾滋病去世。 本书以简洁、清晰可读的叙述,有条不紊地追溯了米歇尔 福柯的生命足迹,揭开了围绕这位辉煌哲学家的许多神话和谣言,促使我们认真思考福柯的每一部著作及其观点,并重新构建了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今天的法国的文化、政治和思想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