斐洛是古代地中海世界最重要的犹太思想家、神学家、哲学家。在一个民族多样、文化多元的古代世界里,他将犹太教的教义与古希腊哲学学说融为一体,开辟了一条犹太教与希腊哲学相结合的道路,其思想在本质上是一种将哲学包容于神学的宗教思想,是一种高度哲学化的神学。斐洛是一位多产的作家。尽管他生活的年代距今已有2000多年,但他的著述基本完整地保留下来。他现存于世的著述有36种。系统研究斐洛的著作和思想,有助于我们了解古代希伯来文化的发展,把握“两希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厘清西方文化发展的源流。 翻译和出版《斐洛全集》,对于推进西方学术的中国化和时代化具有重要的思想意义和学术价值。全集由王晓朝教授翻译,以“娄卜丛书”中的《斐洛文集》为翻译蓝本、并参考荣格英译本《斐洛著作集》;为了便于读者使用,
“诺斯替”、“诺斯替主义”是我国翻译西方哲学、宗教和思想史文献时经常遇到的术语,反映出“诺斯替主义”在西方思想史上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现有的西方文献表明,“诺斯替主义”作为一种精神类型迄今仍然活跃。 西方学界翻译了几乎所有已经发现的诺斯替经书,但尚未按照诺斯替主义的类型学、谱系和文体,系统地整理成一部比较完整的、包含了所有重要经文的诺斯替经书。这本诺斯替经书中译本拟采纳和综合西方学界已有的经书收集、翻译、诠释成果,按照诺斯替主义教派的历史谱系、思想类型、和文体这三个层面进行整理和翻译,力争成为一部把全部狭义的诺斯替经书全部收录在内的系统全面的诺斯替经书注释校订版。 本书采纳和综合国际学界已有的经书收集、翻译、诠释成果,每个文本都依据原文和多种语言译本对照翻译,对其
纵观其一生,为顺应现代文化、政治与社会发展轨迹的变化,马尔库塞将黑格尔、马克思及其他哲学思潮与力图重建马克思理论的现代哲学整合了起来。马尔库塞始终坚持一种批判的、非教条式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方法,视马克思的历史与社会理论为发展一种关切当代运动的批判理论的不可或缺的方法。他将马克思的范畴解释为社会性的、历史性的,他认为,为满足新的历史和理论发展,马克思的理论必须不断修订和更新。第六卷收集了大量赫伯特?马尔库塞最为关键的著述,第一次向我们展示了他对马克思主义的经典革命和乌托邦理论的回应,及其自身的理论与政治视角。 本卷,马尔库塞文集的最后一卷,揭示了马尔库塞对20世纪主流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拒绝——他认为,一种对西方和苏联官僚主义的彻底批判是不够的——及其对自身革命思想的讨论
第一卷包含了一些极具吸引力的、完成于上世纪40年代的材料。期间,马尔库塞参加过社会研究所的工作,此后还效力过美国政府。本卷首先是几篇关于现代技术、国家社会主义和社会变革理论的文章,它们是马尔库塞在参与社会研究所期间完成的。接着是马尔库塞供职于美国政府期间或之前完成的对德国法西斯主义的讨论。然后是几篇未曾发表的、却已预示马尔库塞后期观点的、战后40年代的文章。此外,这一卷还包括与霍克海默、海德格尔的多封往来书信,这些信件很有历史理论价值,并且能够解释在这一塑造20世纪后半段轮廓的重要历史时期中马尔库塞的生活及思想。 第一卷能够使我们清楚认识到马尔库塞思想与当代热点问题的持续关联。第一卷发表的文本既向我们展示了其极富洞察的技术批判,还展示了其对现代技术不断产生社会、文化新形式这种
哲学、精神分析与解放,马尔库塞文集的第五卷向现代读者呈现的是旨在实现人类解放与社会变革的、对哲学、精神分析和批判社会理论的独特综合。在这些学科领域内,马尔库塞批判性地将从海德格尔与现象学到黑格尔、马克思、杜威以及弗洛伊德的一系列异质性的思潮结合了起来,创立了无与伦比的哲学视角和分析,而这一视角和分析对马尔库塞社会理论及其对新左派政治干预等前几卷主题上的有力支撑却经常被忽视。 第五卷收集了大量意义重大、鲜为人知、来自法兰克福马尔库塞档案馆的文本,这些文本十分重要,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少有人知,其中有对实证主义和观念论的批判、杜威的实用主义、以及德国的哲学传统,有20世纪30、40年代力图在唯物主义地基上重建哲学的哲学论稿,有马尔库塞将弗洛伊德、哲学与批判社会理论结合起来的独特尝试
柏拉图是古希腊最有代表性的大思想家、大哲学家、大文学家、大教育家。他的思想与著作对西方哲学理念与整个文化的发展发挥过重要作用,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是希腊文化宝库中最有代表性的宝藏。 本书除了对原译文进行逐字逐句的修改,还做了较大改动有:(1)原版中各篇对话的提要译自伊迪丝.汉密尔顿所撰写的各篇对话短序。本次修订,所有提要均由译者根据本人的研究心得亲自撰写。(2)对柏拉图的疑伪之作16篇做了补译并全部收录。(3)专有名词(人名、地名、族名、神名)有少量改动和增添;哲学概念和术语的译名结合近年来的研究动态有改动,并以注释的方式说明旧译和新译的基本情况。(4)参照已有各种版本的柏拉图著作,重新修改了书中所有注释。(5)参考英文版柏拉图全集索引,重编修订版索引,增加希腊文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