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记载了一位大学校长、教师与他一生所追求的科学事业的动人故事。他聪慧内敛,受中西方文化润泽,成长于一个忠公体国的大家族;他倾心教研,热爱学术,投身于诲人不倦的三尺讲台;他抛家舍子,在抗战爆发的连天烽火中临危受命,兢兢业业于战火中复兴大学;他寄情学术,甘作人梯,任劳任怨为科学进步偿尽甘苦;他壮志未酬,年仅47岁,累死在工作台上,临终惦念着未及整理的学术著作......他就是抗战时期厦门大学的校长——萨本栋。
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感到民国山东四大教育家教育思想的开放性、超前性、实践性和全面性。 本书共四章节,内容包括民国山东四大教育家产生的时代背景、民国山东四大教育家的生平、民国山东四大教育家的教育思想、民国山东四大教育家的历史贡献。本书给供相关学者参考阅读。
校长的智慧从哪里来,是天上掉下来的吗?还是拍拍脑袋想出来的呢?恐怕都不是。只有从学习和实践中来。学习,要向书本学,学理论、学思维方式。这很重要,有了正确理论和思维方式,才能把事办好。但更重要的要向实际学、在实践中学,不断总结、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不断求真、创新,就能产生智慧。学习,当然也要向先进学校的经验学,但先进学校的经验只能给你以启发,不能复制,不能照搬,还需结合自己学校的实际来求真、创新。 《境界与智慧》汇集了北京市近三十所中小学校长的境界与智慧,读者可以从他们的境界与智慧中找到你所想达到的境界,取得更高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