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提起重要的作曲家时,约翰 塞巴斯蒂安 巴赫(1685 1750)的名字从不会缺席。作为巴洛克音乐的杰出代表,他的作品被视为西方音乐的核心支柱。在1933年4月的一次演讲中,奥地利音乐家安东 韦伯恩激动地宣称 一切尽在巴赫 :巴赫征服了音乐领域,他铺展着循环的旋律,无论横向还是纵向;他创作了最恢宏辽阔的复调。 作为和牛顿、莱布尼茨同时代的人,他的音乐创作于西方观念形态转变的关键时期。他擅长吸收来自理性和心灵方面的资粮,并将其转化为一种不寻常的智力和精神创造。巴赫去世后留下一个有80多本书的藏书室,其中包括神学和哲学方面的书,以及诗歌和乐谱。这些书构成了一个音乐家日常生活和思考的空间,本书由此开始探索巴赫音乐世界背后的时代精神和人文风景。 走近巴赫的乐谱,聆听巴赫的音乐,仿佛在霍尔拜因的画作《死去的基督》
拥有唱遍宇宙的《波西米亚狂想曲》(Bohemian Rhapsody),《我们是冠军》(We Are the Champions),《我们将震撼你》(We Will Rock You)等传世经典歌曲;英国唱片最高纪录保持者,揽获格莱美终身成就奖,入选摇滚名人堂,全员入选词曲作者名人堂 如此辉煌与传奇的缔造者正是英国殿堂级的摇滚乐队 皇后乐队。 乐队主唱弗雷迪 莫库里是非洲出生、印度长大的帕西人,十七岁时随家人移民至伦敦;吉他手布莱恩 梅在帝国理工学院攻读天体物理学博士学位,手里的电吉他由他自制;从牙科学转战生物学的鼓手罗杰 泰勒多才多艺,面容姣好却有着粗犷的嗓音;贝司手约翰 迪肯是本科拿下全A成绩的电子工程学硕士在读生 1971年,当这四位伦敦的大学生最终走到一起,流行音乐史上最华丽高贵的乐队就此诞生。 英国著名文化记者马克 布莱克整理了多年积累的采访资料,
本书是美国著名音乐记者查尔斯 R. 克罗斯写就的权威科特 柯本传记。 作者通过4年的调查、400多次采访以及对柯本未出版的日记、歌词和家庭照片等珍贵资料的抽丝剥茧,生动再现了这个传奇摇滚巨星短暂而炽烈的生命足迹 从悲惨的童年到孤苦的青春期,再到在阿伯丁进行音乐探索的日子,直至最终成名后在公众和媒体的巨大压力下自杀身亡。 《重于天堂》不仅为读者呈现20世纪八九十年代美国地下摇滚乐的辉煌群像,更将其中心人物科特 柯本不为人知的一面重新发掘出来 这不仅是一个充满争议的音乐巨星的故事,更是一个始终渴望爱的、孤独的孩子的故事。
全国钢琴演奏考级作品集(新编第二版)-第六级-第八级 定价 66.00 出版社 人民音乐出版社 版次 1 出版时间 开本 8 作者 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考级委员会 装帧 页数 119 字数 ISBN编码 9787103057391 《全国钢琴演奏考级作品集(新编第二版)》于2017年开始组织筹编,成立了该教材编委会,由钢琴学会会长吴迎主编,教材的具体初编工作由编委会成员分级负责。其中,第一级至第三级由周铭孙负责初选,第四级至第七级由常桦和李昕负责初选,第八级至第十级由李民和王遒负责初选,韦丹文参与了全程的审编工作。经过多轮的研讨和审核,确定了现在的版本。体现了群策群力与集思广益,也是钢琴学会为全国社会音乐考级工作做出的一项重要的贡献。
英国作家菲利普 诺曼经过多年调查,做了大量采访,在本书中为我们生动展现了列侬从草根歌手到杰出音乐人的传奇一生,讲述了披头士乐队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约翰 列侬(John Lennon, 1940.10.9 1980.12.8),英国摇滚音乐家,和平主义者,披头士(甲壳虫,Beatles)乐队的灵魂人物。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风靡世界,至今仍拥有无数歌迷,深刻影响了现代流行文化的发展。其狂放不羁、特立独行的个性让他名满天下,亦谤满天下。1980年,列侬遇刺身亡。
本书是中国声乐学派奠基者之一、杰出的女高音歌唱家和音乐教育家蒋英的个人传记。“爱”是蒋英一生的主旋律:她用热爱成就了闪亮的歌唱事业,并培育了一批走向国际的中国声乐人才;她在漫长岁月中为家人筑造爱的港湾,与科学家钱学森伉俪情深的爱情故事为人称道,为子女遮风挡雨的坚韧和柔情让人动容;她历经时代的沧桑巨变,面对纷繁世事始终以爱意面对,展现了一个智慧美丽、独立坚强的现代女性形象。本书作者将长期整理、研究相关档案和珍贵文物的成果融合于叙述中,尝试为大众读者还原蒋英绚烂而纯粹的一生。
本书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作者,著名诗人公木的传记,以生动的笔墨,讲述了公木的一生,及其艺术创作的经历和特点。全书总体格调积极向上,催人奋进。本书此前曾由长春出版社出版,此次作者对内容作了修订,推出新版本。 公木(1910年-1998年10月30日),原名张永年,又名张松甫、张松如,笔名有公木、木农等,是中国著名诗人、学者、教育家。青年时投身革命,创作了长篇叙事诗《岢岚谣》,与郑律成先生合作完成了《八路军大合唱》 为革命而写诗,这是他走上文学道路一开始就十分明确的。抗战胜利后,他投身于教育事业,进行学术研究。1998年10月30日病逝于吉林长春。
扬琴考级曲集(上下) 定价 86.00 出版社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版次 出版时间 开本 大16开 作者 成海华 装帧 平装 页数 0 字数 0 ISBN编码 9787806927250 《上海音乐学院社会艺术水平考级曲集系列 扬琴考级曲集》是根据广大专业、业余扬琴爱好者的学习进程编定的。此书的编排有一定的科学性、广泛性与普遍性,对于推动扬琴演奏艺术的普及与发展有积极的意义。 根据几年来扬琴考级活动的发展变化,为了适应扬琴艺术新的发展需要,现在,我们对这本考级教材作了较大的增补修订,目的是让广大考生能接触更多的优秀曲目,在演奏艺术上获得全面发展。当然演奏艺术是一门综合学科,学习者的情况错综复杂,千变万化,因此,仍希望研习者在使用过程中不断为我们提出意见,提供新曲目,以便我们在今后能再
陈钧德在高中时代就举办了绘画“个展”,大学期间认准了探索西方现代派艺术的创作道路,从此开始了半个多世纪的艰苦跋涉。在苏俄写实主义一统中国画坛的“红光亮”年代,以及在“反右”、“文革”等历次政治运动中,他经历了部队、工厂、研究所、高校等职业变化,艺术信仰也一次又一次受到冲击,但他始终不攀附权势、不谄媚资本、不畏孤独探索,坚持约翰·克利斯朵夫式的个人奋斗和对现代派绘画与民族文化的融合探索,取得了卓著成就。
作为艺术家的肖斯塔科维奇与作为普通人的肖斯塔科维奇是分不开的,凡是有幸见过德米特里·德米特里耶维奇的人,都会对他那罕见的很好品格给予优选的评价,对于他的很好品格,有时甚至难以找到准确而恰当的言辞来表述。在《肖斯塔科维奇传——生平与创作》这本关于肖斯塔科维奇的新书撰写过程中,作者Л.В.丹尼列维奇利用了其编著的关于肖斯塔科维奇的前两本书中的相关资料,同时还增加了新的内容,其中许多内容都是在他与肖斯塔科维奇的个人接触后得到的。
在当今教育朝着多元化、综合化方向发展的背景下,音乐实践教育与跨学科融合的研究日益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书通过系统深入的研究,揭示了音乐实践教育与跨学科融合的内在联系和规律,为音乐教育工作者开展音乐实践教育和跨学科融合教学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本书共分为八章,分别阐述了音乐实践教育活动的核心要素、跨学科融合教育的理念与基础、音乐实践与跨学科融合的*要性、音乐实践与人文科学融合的路径、音乐实践与自然科学融合的策略、音乐实践与艺术设计融合的探索、音乐实践与跨学科融合教学模式的构建、音乐实践与跨学科融合评价体系的设计等内容。 本书既适合音乐教育工作者阅读使用,也可作为相关领域学者的参考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