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 巴兰钦传》是知名舞蹈家乔治 巴兰钦的传记。乔治 巴兰钦(George Balanchine,1904 1983)是20世纪杰出、具有影响力的编舞家之一。他生于俄罗斯圣彼得堡,原名乔治 巴兰钦瓦德兹,后在欧洲巡回演出,1933年定居美国,与人合作创办了美国芭蕾舞学校、纽约城市芭蕾舞团等机构,并长期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与舞团艺术指导,直至逝世前夕。他被誉为 美国和现代芭蕾之父 ,一生创作编排了400多部作品,执导多部歌剧、音乐剧、电影的芭蕾布景。世界舞蹈专业刊物《舞蹈杂志》(美国)评选出来的 20世纪全球具有影响力的十大舞蹈 中有五部是他的作品。
邓肯,一位举世闻名的舞蹈天才,她摒弃古典芭蕾的严苛性,主张以自由流畅的方式呈现舞蹈,据此创立了自成一格的全新的舞蹈模式,从而成为现代舞的先驱。 邓肯,一位浪漫又多情的现代女性,她藐视婚姻,特立独行,曾与多位世界著名的艺术家相知相恋,谱下一曲曲令人荡气回肠的情爱之歌。 双肯,一位历经创痛的坚强母亲,先后遭受一双活泼可爱的儿女和刚刚出生的儿子三个孩子离她而去的重创,饱受思念骨肉亲情之苦,几度绝望又几度重生。 邓肯,一位才华横溢的女民生,一位历尽风霜的女性,一位20世纪杰出的女性。
本书记录了中国著名的舞蹈编导家王举先生六十年的艺术生涯。讲述了王举如何从艰苦年代里的一个孤儿成长为一名推动中国舞蹈事业发展的艺术家的辉煌历程。王举,男,中国舞协荣誉理事、黑龙江省舞协副主席、黑龙江省人大代表,民盟大庆市委副主委。荣获黑龙江省第三届德艺双馨文艺家、全国首届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代表。1954年1月出生于吉林省桦甸县。提出了现代中国舞的艺术主张,40年创作出了270多件舞蹈作品、12部舞剧和舞蹈诗剧,其作品从讲诉故事到抒发浪漫主义情怀,从关注释放人性到书写科学的时代内涵。他为舞蹈在中国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本书共20万字,从不同的视角展示了王举舞蹈艺术理念的特质,生动阐释了舞蹈与存活、生长、情感、人性、精神、自然、民族、生态、国家、时代等方面的关系。每一章都配有一张黑白版画,如
在人类尚没有“文化遗产”的概念之时,广大民间各种世代相传的文化中,唱主角也是这些传承人。他们就是数千年来一直活跃在民间的歌手、乐师、画工、舞者、戏人、武师、绣娘、说书人、各类高明的工匠以及各种民俗的主持者与祭师。这是一种智慧超群者,才华在身,技艺高超。担负着民间众生的文化生活和生活文化。黄土地上灿烂的文明集苹般地表现在他们身上,并靠着他们代代相传。有的一传数百年,有的衍续上千年。 这样,他们的身上就承载着大量的历史讯息。特别是这些传承人自觉而严格地恪守着文化传统的种种规范与程式,所以往往他们的一个姿态、一种腔调、一些手法直通着远古。常常使我们穿越时光,置身于这一文化古朴的源头里。所以我们称民间文化为历史的“活化石”。
她,聪明、热情,对祖国充满热爱。她开辟了中国现代舞之先河,被后人尊称为 中国现代舞之母 。她一生跌宕起伏,却像火光一样坚韧不屈,跳出了宏伟的人生之舞。
李仲林,1933年3月11日出生于江苏邳县,中国著名舞蹈家,国家一级舞蹈编导。11岁参加新四军拂晓剧团,13岁加入抗日少年文艺团体新安旅行团,从此走上舞蹈之路。在新安旅行团,先后参演过《海军舞》《儿童解放舞》《春的消息》等。 《鼓乐激荡舞华夏(李仲林)》以时间脉络为主线,通过宏大叙事与生动故事相结合的方式,展现了我国著名舞蹈家、国家一级舞蹈编导李仲林赫赫有名的艺术人生。 《鼓乐激荡舞华夏(李仲林)》由夏瑜编著。
《伊萨多拉 邓肯的后岁月》讲述的是现代舞创始人邓肯人生的后七年与刚刚成立的苏维埃俄国的故事。邓肯曾创作自传,产生广泛影响,但时间节点为1920年年底。到1927年9月邓肯去世前的这段经历人们知之甚少,更多关注的是邓肯与小她17岁的苏联诗人叶赛宁那段短暂的婚姻。其实邓肯人生的后七年,正是她思想趋于成熟的重要阶段,她对人生、对教育都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悟。七年间,她入苏俄、在莫斯科办学、重新认识现代舞、重返西欧、美国演出,一路走来充满传奇。这期间,她的养女及嫡传弟子艾尔玛 邓肯一直跟随左右,记录了恩师的全部历程,为我们全面了解邓肯完整而传奇的人生提供了弥足珍贵的手资料。2022年9月是邓肯逝世95周年,本书的出版是向这位伟大舞者献上的诚挚敬意。
《叶赛宁与邓肯:激情的悲剧》集结了俄罗斯诗人谢尔盖 叶赛宁与美国舞蹈家伊莎多拉 邓肯的来往书信,记录了两人相识与相爱的整个过程。他们的爱情并不是一场美好的罗曼史,而是一场悲剧,*终导致了两人的死亡。叶赛宁与邓肯 再也找不到比他们两个更不适合的一对了。年龄差距,没有翻译就无法交流 邓肯不会俄语,而叶赛宁不想学习其他任何语言,以及不同的教育背景、交往圈子、社会经历 但他们仍是彼此命中注定的一对。他们都是人类中的天才和唯物主义世界的理性化诗人。他们用爱的语言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