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数学家陈景润1949年至1953年就读于厦门大学数学系,1953年9月分配到北京四中任教。1955年2月由当时厦门大学的校长王亚南先生举荐,回母校厦门大学数学系任助教。本书讲述这位在厦大校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伟大学者勇攀科学高峰的故事。该书*版于1994年出版,引起轰动,后数次重版重印,这次增补了至2020年十月前为止的相关信息,对一些事实进行了修订,使其更符合传记求真求新求全的内在规律。
本书为菲尔兹奖、日本学士院奖、日本文化勋章得主,日本数学家广中平祐先生的思想文集。书中以广中平祐先生与“奇点解消问题”的故事为线索,讲述了广中平祐在挑战“奇点消解问题”的过程中,对“数学学习”“数学教育”以及“创造性思维”的独到感悟,以及对数学证明与发现的深入思考。另外,本书还收录了广中平祐先生研究生涯中的珍贵访谈、笔记、照片资料,是了解广中平祐先生数学思想以及创造性思维的佳作。
在《铸梦:追忆舅舅陈景润》一书中,宋力以一个外甥的独特视角,近距离的密切接触,细致入微的观察,细腻传神的描摹刻画,生动地呈现了一个血肉丰满、真实立体、可亲可敬可爱的陈景润。向读者全景式披露陈景润生前的珍稀资料,展现这位数学奇人为梦想不懈攻坚的科学人生。 在很多人眼中,陈景润被形容为科学 怪人 ,认为他除了数学之外,其它的什么都不会,不会生活、不会工作、甚至不会做人等等。不过,在外甥宋力的眼中,这位科学 怪人 在婚姻爱情上,和普通人没有太多区别,比如追女朋友的方式。陈景润的爱人由昆是一名医生,陈景润在一次生病住院期间和她相识。当时,由昆正在学英语,经常到病房楼顶朗读。 为了制造机会接近心上人,陈景润常常故意上楼晾晒衣服。接着,他又热情地提出教由昆英语 于是,成就了这桩美满姻缘
《星系我心:著名航天工程技术专家孙家栋》以著名航天工程技术专家孙家栋80岁的人生旅途为主线,揭秘了中国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升空到“嫦娥一号”月球卫星成功探月的历史。孙家栋是中国航天发展的见证者,是为数不多的参加了中国星至百颗星研制发射的资深造星人。在他半个多世纪的职业生涯中,他亲自参加了33颗卫星的研制,并在其中担任卫星技术负责人、总设计师或工程总设计师,亲身经历了从地球卫星到月球卫星的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里程碑。可以说,孙家栋的传奇人生和成功经历,浓缩了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闪光轨迹,体现了老一代航天人无私奉献、勇于拼搏的精神。阅读孙家栋的人生经历,就如同阅读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史。 《星系我心:著名航天工程技术专家孙家栋》以翔实的语言,披露了导弹、火箭、卫星研制中大量
爱多士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无疑也是最古怪独特的一位。他从小就有神童之称,为数学而生,为数学而死,为数学一生奔走,飘泊天涯。他那奇特的大脑始终是敞开的,装满了数学命题、定理、猜想与证明。 布鲁斯·谢克特以爱多士关注的世界著名难题与数学史上的许多轶闻趣事为线索,《我的大脑敞开了(爱多士的数学之旅)(精)》讲述了爱多士的传奇一生。阅读此书,令人重新记起对数学这门学问最原初的热情,重温大脑思考疑难问题时的兴奋心情,并在笑与泪中向往一生坚持理想与追求的美妙境界。
如果20世纪有哪位数学家的生涯堪称他那个时代的数学史,那只能是希尔伯特。对于那些在二战之前和期间走火入魔般聚集在格丁根跟随他学习的年轻数学家和物理学家来说,希尔伯特就是数学的化身。他在1900年为新世纪提出的极为高瞻远瞩的23个问题,描绘了大部分未来数学的蓝图,是至今任何领域都无人能够重演的壮举。希尔伯特逝世后,《自然》杂志评论道:“在这个世界上很少有数学家能说其工作与希尔伯特没有干系。” 从早年做出曾被讥为“神学”的革命性工作的柯尼斯堡时期,到希特勒攫取权力并在几个月内摧毁了希尔伯特学派之前的黄金年代,康斯坦丝·瑞德著的《希尔伯特》这本经典传记是对这位在数学领地处处留芳的大师生平的精彩动人和通俗可读的描述。
如果20世纪有哪位数学家的生涯堪称他那个时代的数学史,那只能是希尔伯特。对于那些在二战之前和期间走火入魔般聚集在格丁根跟随他学习的年轻数学家和物理学家来说,希尔伯特就是数学的化身。他在1900年为新世纪提出的极为高瞻远瞩的23个问题,描绘了大部分未来数学的蓝图,是至今任何领域都无人能够重演的壮举。希尔伯特逝世后,《自然》杂志评论道:“在这个世界上很少有数学家能说其工作与希尔伯特没有干系。” 从早年做出曾被讥为“神学”的革命性工作的柯尼斯堡时期,到希特勒攫取权力并在几个月内摧毁了希尔伯特学派之前的黄金年代,康斯坦丝·瑞德著的《希尔伯特》这本经典传记是对这位在数学领地处处留芳的大师生平的精彩动人和通俗可读的描述。
古希腊的神话与宗教,ISBN:9787108015693,作者:韦尔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