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内斯 开普勒(Johannes Kepler,1571-1630),著名的天文学家和数学家; 他的兴趣还包括哲学、历史、物理学、气象学。 在寻找宇宙和谐规律的过程中,借助第谷 布拉赫的观测,他发现了三个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行星规律,他认识到了太阳系的维度。开普勒的工作对于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的创立非常重要。他在科学史具有举重轻重的地位,但是关于他的工作和生活,人们了解得还非常有限,这本书会把他真实地呈现出来。
本书为《张岱全集》之一,是一部百科全书式著作,也是张岱有名的著作之一,其内容从天文地理到经史百家,从三教九流到神仙鬼怪,从政治人事到典章沿革,广采博收,共计二十大类,四千多个条目。此书早年在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具有好的社会反响。此次修订整理,利用新见抄本校核底本,增补校记、纠正了此前版本的诸多错讹。
本书分早岁艰难、寒窗苦读、求学浙大、头角峥嵘航天、倾心教育、社会交往、为人处事、家庭生活、白绢斜封、晚年探索。内括:德清胡氏;1928;父亲胡葆良;辗转求学;初中生活;高中岁月;对大学和专业的选择等。
《刘永才院士传记》采取传记的形式,生动翔实地记录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飞航技术专家,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科技委,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科技委顾问,国家某重点型号系列技术顾问、博士生导师,曾任国内多个型号副总设计师、总设计师、型号总指挥刘永才院士历尽艰辛,攻坚克难,为国家现代化建设,为祖国的和平安全付出了巨大努力,献身祖国航天事业的光辉历程、崇高的精神世界,弘扬刘永才院士孜孜求实的科研精神和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为中国航天珍藏珍贵的文化财产。
本书为《张岱全集》之一,是一部百科全书式著作,也是张岱有名的著作之一,其内容从天文地理到经史百家,从三教九流到神仙鬼怪,从政治人事到典章沿革,广采博收,共计二十大类,四千多个条目。此书早年在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具有好的社会反响。此次修订整理,利用新见抄本校核底本,增补校记、纠正了此前版本的诸多错讹。
本书是第六批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简称采集工程)丛书之一。潘君骅,应用光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科院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研究员,苏州大学现代光学研究所研究员。从事光学仪器领域的科研工作40余年,长期致力于光学非球面的研究,由他主持完成的我国和远东 大的 2.16米光学天文望远镜 获1997年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1998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折轴阶梯光栅分光仪 获1998年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近几年还研制了多种特殊非球面光学仪器和设备,取得显著社会和经济效益。
本书是为纪念“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赵九章院士的纪念文集,包括赵九章院士的数十位弟子、同事、朋友以及家属撰写的纪念文章。这些纪念文章从不同角度回忆和记录了赵九章院士为中国的科学发展特别是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研制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同时缅怀他热爱祖国、献身科学、甘为人梯的高尚情怀,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以及勇于开拓的进取精神。
作者从共和国航空工业60年的历史进程中,按照航空工业领导人、企(事)业家、飞机设计师、试飞员、科技教育家、劳动模范六类,遴选出对航空工业有影响的60位杰出代表人物,编纂成《航空工业六十人传》,以献给共和国航空工业创建60周年。入选的人物,都是竭尽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全部精力,献身航空,报效祖国,在航空工业60年的历史舞台上扮演了重要角色,做出了杰出贡献的佼佼者。他们的航空人生也从不同视角叙写和蕴涵了共和国航空工业的历史风雨和辉煌。“航空工业60年60人传”的立意和实践,也是很有意义的探索和创新。相信与他们风雨同舟、一路走来的航空人,以及广大读者从中可以引发对航空工业历史的回望,受到激励和启迪。
本书为《张岱全集》之一,是一部百科全书式著作,也是张岱有名的著作之一,其内容从天文地理到经史百家,从三教九流到神仙鬼怪,从政治人事到典章沿革,广采博收,共计二十大类,四千多个条目。此书早年在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具有好的社会反响。此次修订整理,利用新见抄本校核底本,增补校记、纠正了此前版本的诸多错讹。
钱宝琮先生是中国现代著名数学教育家、科学史家,世界数学大师陈省身先生的数学启蒙老师,浙江大学首任数学系主任。《一代学人钱宝琮》编收录了钱先生各时期的论文、讲演稿、教学讲义、书信、诗词等文献(其中不少未公开发表或散见于各种报刊杂志中),内容涵盖数学史、天文历法、物理学史、音律、数学教育、数学教育法、科学史理论,是1998年版《李俨钱宝琮科学史全集》的补遗;《一代学人钱宝琮》第二编收录了数学大师、著名学者、教育家和门人弟子回忆钱先生的论文、诗词、书信、读书(听课)笔记和编者整理的《钱宝琮年谱》等内容。全书对专业学者和业余爱好者研读、理解钱宝琮先生学术风格和道德文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书以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成就作为全书各个章节的引言,以地球系统科学(Earth System Sciense)的观点,从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海洋、生物、大气、天文等诸多学科,阐述地球科学的*发展和人类面临的地球环境问题,后以诺贝尔奖获得者克鲁芩(Crutzen)提出的*地质时期“人类世(anthropocene)”作为全书的结尾。虽涉及的知识面广,但通俗易懂,又不乏趣味性,是一本了解地球系统科学的科普读物。在翻译中,译者对自己较熟悉的专业知识而言,是?“温故知新”:对自己不熟悉的学科领域,是重新学习的过程,从互联网上得到了许多资讯,在此,感谢那些网上作者。译文中,经征得原作者金庆烈教授的同意在个别处做了删减或增补;本书版的中译文稿于2008年7月完成,此后,应作者的要求按修订版修改和增补内容。由于译者的水平所限,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