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本书之前,爱迪生的女儿马德琳曾经抱怨: 我至今没有看到一部令人满意的完整刻画父亲的传记。人们总是过分强调他做过什么事, 却很少有人知道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这本书由普利策奖、美国国家图书奖获奖传记作家埃德蒙 莫里斯基于托马斯 爱迪生国家历史公园中保存的约500万页原始文件,历经长达7年的阅读研究创作而成。他还得到爱迪生被托管的家庭文件访问特权,包括爱迪生曾外孙所藏的家族档案,甚至还有多年来被尘封的爱迪生给第二位妻子的情书。这本书首次详细讲述了爱迪生84年的人生和成就,首次摒弃了认为爱迪生和尼古拉 特斯拉之间存在敌意的阴谋论,并提出了他们互相欣赏的依据。全书既描绘出爱迪生的经典形象,也展现了他较少为人所知的其他面孔。他不仅是专注、勤奋的天才发明家,也是宠爱妻子的丈夫、严厉的父亲、无情的
《钱三强往来书信集注》收录与钱三强有关信件近300封,绝大多数为首次出版,信函往来对象包括小居里夫妇、鲍威尔、李约瑟、梅贻琦、郭沫若、胡适、林家翘、杨振宁、李政道等诸多科学、文化界名人,不少信函见证了中国科技的发展,颇具史料价值。 钱三强(1913-1992)原名钱秉穹,生于浙江绍兴,先后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巴黎大学居里实验室,是中国原子能事业的创始人、"两弹一星"元勋、中国科学院院士。他一生阅历丰富,交往甚广,亲历过许多科学、政治、社会的重要事件,有的还身处一些关键性的历史节点。 钱三强祖父钱振常为清同治进士,曾在绍兴龙山书院教导蔡元培,父亲钱玄同则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锋和健将。 本书编者葛能全曾长期担任钱三强的秘书,业余进行科技史和科技人物研究,与老一辈科学家多有交往,彼
朱伯芳院士是水工结构和固体力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一生从事水电设计、建设、科研工作,参与设计了我国*批三座混凝土坝--佛子岭、梅山、响洪甸拱坝,为我国掌握现代高坝设计技术做出了重要贡献,并有重要创新。朱院士在世界上创立了四个新学科:混凝土坝温度应力理论体系,拱坝优化,混凝土坝仿真分析,混凝土坝数值监控,都已在实际工程中广泛应用。根据国家发表的统计资料,朱院士是中国水利水电方面科技成果*多的一位专家。他在我国水电界有着重要影响。本书为朱院士的传记,通过走访和调研,收集了大量资料,用平实的手法和笔触,总结朱院士的一生。
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丛书 是根据国务院批复,中国科协牵头,联合相关部门共同组织实施,集中展现在我国科技事业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的老科学家的学术脉络和人生经历的人物传记丛书,有助于进一步梳理和丰富新中国科技发展的历史,厘清我国科技界学术传承脉络和学术传统,总结探索我国科技发展规律和科技人才成长规律,为更好地制定科技政策和人才政策、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参考依据。本书为"采集工程丛书"中的一部。 胡思得为我国著名核物理学家,曾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院长。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他亲历了从第一颗原子弹理论设计到最后一次核试验的全程,领导了核武器科研集体在禁核试后的转型,是国内核军备控制科学技术领域的开拓者之一。本书紧密围绕胡思得院士个人成长与学术成
无
1903年的一个冬日,在北卡罗来纳州偏远的外滩群岛上,来自俄亥俄州的名不见经传的兄弟俩,威尔伯 莱特和奥维尔 莱特改变了历史。随着*架比空气重的动力飞行器试飞成功,飞行的时代由此开始了。 当兄弟俩一起工作的时候,似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问题。哥哥威尔伯毫无疑问是个天才,而弟弟奥维尔在机械方面的创造天赋更是世间少有。没有什么能阻止他们完成 使命 ,不管是失败,还是嘲笑,甚至是他们每次驾驶自己的飞行器起飞时,都很有可能就此丧命的残酷现实。 在这本扣人心弦的书中,历史学者戴维 麦卡洛利用莱特家族大量的文献材料,包括个人日记、笔记本和1 000多封私人书信,从人性的角度讲述了一个意义深远的追梦故事,并向读者展现了一个科技不断发展的日新月异的时代。
李敏华院士世杰的固体力学家,我国塑性力学的开拓者。1945年和1948年分别获得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硕士和博士学位;1949~1951年在美国国家航空咨询委员会路易斯飞行推进实验室任研究科学家1952~1954年在美国布鲁克林理工学院任研究教援1954年回到祖国;1955年进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力学研究室;1956年转入新成立的中国科学院力求研究所。她毕生从事塑性力学和应力分析研究,为中国塑性力学和扭转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针对航空事业需求转入疲劳研究后,李敏华得出了应变协调在低周疲劳中起主要作用、超载可增加疲劳寿命以及超载滑移带发展有阻碍作用的结论。
撰写《中国盐业史》,是1987年3月在昆明召开的盐学会第三届代表大会上提出来的。当时大家认为,中国盐业历史非常悠久。由于盐是人类生活的必需品,盐的税利收入是历代官府的重要财源,国家对盐业的控制很严,盐业与国家的经济、政治、军事以至社会、文化的发展都有密切关系。中国制盐技术,特别是井矿盐区的深井钻凿技术,历史上曾居于地位,对世界石油、采矿业有重要影响。国内外史学界长期以来就很重视对中国盐史的研究,并出版了许多重要著作。新中国成立以来,盐业同整个国民经济一样,取得了长足的进展。这是我国盐业史的篇章,也是最辉煌的篇章。因此有必要撰写一部专著,全面地、系统地、实事求是地反映我国盐业从古到今发展的过程,从一个侧面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总结历史经验,特别是近40多年的经验,以促进当代盐业的改革
陆孝彭是著名的飞机设计师,有着波澜壮阔的传奇人生。本书以大量的历史资料、回忆和采访记录为基础,展现了中国工程院院士陆孝彭立志为建设强大的祖国航空工业,壮国胆,扬国威而奋斗的一生。 本书内容丰富,史料翔实。适合于航空从业人员和广大关心中围航空工业历史和发展的社会公众阅读。
本书讲述了寒门学子杨凤田从小聪慧好学、积极进取,由一名普通的技术人员成长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奋斗历程,以及他执着刚毅、爱岗敬业、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高尚品德。介绍了他始终以‘航空报国、追求’’理念为己任,先后参加、组织研制出歼8系列先进战斗机,填补了我国航空史上多项空白,大大增加了空、海军作战能力,为祖国的航空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的事迹。 本书可供航空科研战线上的工程技术人员及广大军事爱好者阅读学习。
《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系列丛书:管德传》内容简介:《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系列丛书:管德传》是作者精心为广大读者朋友们编写而成的此书,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更多的知识。《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系列丛书:管德传》记述了管德的成长经历和为航空事业做出的贡献,可以使青年一代科技工作者更多地了解管德、学习管德。
《列车运行图编制理论与方法》在对列车运行图组成要素进行基本阐述的基础上,对列车运行图结构参数、铁路通过能力计算、列车开行方案及列车运行图编制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提出了列车运行图基本结构单元的概念,并借以研究列车运行图结构理论和列车晚点传播理论、引入列车运行图缓冲时间的概念,给出了实用的计算方法;提出列车运行图平均很小列车间隔时间的概念,给出了实用的计算方法;针对我国铁路以铁路局为单元的行车组织体系特点,立足于铁路网状结构研究,率先将单线铁路、复线铁路和铁路枢纽作为整体,实现复杂列车运行组织模式条件下编制网状线路列车运行图的重大突破;提出对高速铁路和既有单、双线铁路通过能力计算理论和方法;提出了基于网络的、实用的高速铁路旅客列车开行方案和中间站停车方案的分析计算方法,对列
《特高含水期油田采输系统节能技术及应用》分析了油田特高含水期生产能耗的情况,详细论述了机采、集输、注水和供电四大地面系统实际生产中的节能技术,以及与节能技术相关的控制理论、计算机技术和仪表技术等,并提供了相应的应用案例。《特高含水期油田采输系统节能技术及应用》可供从事油田生产节能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也可作为石油工程、油气储运工程及自动化等专业教师和学生的参考用书。
本书以纪传文体记述中国20世纪在各学术专业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数千位华人科学技术和人文社会科学专家学者,展示他们的求学经历、学术成就、治学方略和价值观念,彰显他们为促进中国和世界科技发展、经济和社会进步所做出的贡献。全书按学科分别结集卷册,并于卷首简要回顾学科发展简史,卷末另附学科发展大事记。这与传文两相映照,从而反映出中国各学术专业领域的百年发展脉络。书中着力勾画出这些知名专家学者研究路径的变迁和学术生涯的沉浮,力求对学界同行的学术探索有所镜鉴,对青年学生的学术成长有所启迪。
全书共分七章,靠前章对稀土玻璃的基本状况及发展历史作了全面的讲述。第二章至第七章分别论述了玻璃基础知识、无色光学玻璃制备、有色玻璃应用、靠前外研究动态及产业发展趋势等。本书内容全面,深入浅出,理论联系实际,充分论述了稀土玻璃,尤其是稀土光学玻璃的理论知识,详细介绍了稀土玻璃领域的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全面反映了该领域靠前外研究的近期新成果,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王永志是我国著名的航天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俄罗斯宇航科学院外籍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首任总设计师,现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高级顾问。2003年获国家科学技术奖,2005年被中央军委授予“载人航天功勋科学家”荣誉称号,2010年获小行星命名。 本书写作特色鲜明,涉及内容丰富。既是一本科学家的传记,又是一本科普作品。书中以大量手航天史料和航天科技知识为铺垫,在突出反映王永志科学精神、创新思路、人生哲理和高尚情操的同时,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新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壮观历程,是我国航天科技从“两弹一星”起步到载人航天步入世界航天大国的缩影与写照。 本书对于关心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航天从业者以及广大军事爱好者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计量技术机构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的编写符合JJF1069-2012《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规范》、ISO/IEC17025:2017《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及JJF1033-2016《计量标准考核规范》的相关管理规定,不仅从原理上对计量技术机构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进行了全面的介绍,还讲述了如何利用信息管理系统对实验室进行全面的质量、业务、财务、客户关系管理。 《计量技术机构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是计量行业各类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人员,计量、质量、特种设备等技术机构及相关实验室技术、管理人员的书,也是各类认证、认可、许可审核员以及高等院校管理信息专业师生的参考书。对提高全国计量技术机构整体质量管理水平和业务收入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中国科学院院士传记·新青胜蓝惟所盼:陆婉珍传》是中科协“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陆婉珍院士研究成果。在研究报告的形成和结构安排上,我们主要以时间为纵线,以陆婉珍学术成长的重要时间节点和阶段作为章节划分的标准,《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中国科学院院士传记·新青胜蓝惟所盼:陆婉珍传》共分为书香门第,重庆南开中学,中央大学,留学美国,学成回国、投身石油分析,服务军用油品和炼油新技术,文革十年、身处逆境,科学春天、硕果累累,老当益壮、再创辉煌,大师风范等共十章,供读者阅读。
中国摩托车年鉴2022版 是由《摩托车》杂志与中国摩托车商会共同编写的摩托车车型介绍图书。本书收录了百余款目前在中国市场热销的娱乐型摩托车,并附有详细的参数说明。本书旨在展示中国摩托车市场快速发展的时尚化潮流趋势,帮助摩托车爱好者了解各排量级别娱乐型摩托车产品的前沿信息。此外,本书还可以为摩托车爱好者对比摩托车产品配置,选购正规渠道售卖的车型,以及关注中国摩托车行业发展动态提供有益的帮助。 中国摩托车年鉴2022版 可供摩托车爱好者阅读、参考、收藏。
本书以半个世纪以来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为背景,以国际著名焊接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关桥的人生经历、科研发明为主线,记录了,关桥院士从一名莘莘学子成长为一名工程师、科学家的事迹,凸显了关桥院士个人命运与时代的紧密联系,讴歌了关桥院士将自己的光和热融入到祖国的建设之中,为中国航空工业特种焊接技术走向世界付出全部精力的奉献精神。 本书以饱含深情的笔墨,细致入微地刻画了关桥院士严谨、执着的人物形象。用写实与写意的手法,对关桥院士航空报国的伟大情怀做了真实、生动的文学表达。对于我们今天从事和关注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人们来说,无疑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
这是一本全方位讲解自行车维修保养知识、让自行车保持上佳状态不可或缺的自行车全书。本书从自行车的装备、设置、基本工具及维修、刹车、传动、车轮、减震器、中轴和车头碗组、零件等方面系统介绍了自行车维修保养知识,用700多幅图片按步骤细致讲解维修保养全过程。无论你是刚刚接触自行车运动的新人,还是具有一定经验的骑行爱好者,只要想获得一些不同种类自行车的维护建议,本书都能实现你的目标并使你更加享受自行车骑行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