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食障碍咨询与治疗》是一本针对进食障碍这一疾病进行全面而系统介绍的专业书籍。内容包括该病的诊疗发展史,病因学研究(尤其是社会文化在发病中的重要作用),临床特征,诊疗原则与方法,治疗方案的实施与护理技巧,尤其详细介绍了以本病的心理学机制为基础进行的全方位心理咨询及以系统的心理治疗为重点的治疗策略和实施方法。《进食障碍咨询与治疗》适合于精神科、营养科、口腔科、消化科、心内科、内分泌科、妇科等多种学科医师阅读,旨在为他们提供早期识别、准确诊断、有效治疗的方法学指导。
徐恕甫(1884-1964),字道忠,安徽省巢县人。一生钻研医学,行医50多年,名震江淮,曾任安徽省中医研究院研究员。临证时注意细考病机,详审脉理,辩证用药,丝丝入扣,尤其擅长对内科脾胃病的治疗,总结出很多具有较高临床实用价值的经验。晚年诊余之际,曾自选医案百余则,编为《徐恕甫医案》。本书为其孙徐经世(国家500名老中医、安徽中医学院属医院主任医师)据其医案整理而成,不论是在语言文采方面,还是在辩证施治方面,都充分体现了徐老的临证特点和学识水平,不少验案脍炙人口,对临床具有较高参考价值。
《〈医界春秋〉1926-1937--民国中医变局中的人和事》全面整理研究了民国时期影响的中医期刊《医界春秋》的办刊情况,涉及民国中医重大历史事件,披露了民国中医鲜为人知的行业内幕。以《医界春秋》作为个案研究,展示民国时期民办中医期刊的特点,探讨中医期刊在读者与作者、编辑模式与经营手段等内容。本书从微观上分析期刊出版与社会政治关系,研究行业出版史,并从而探讨出版与学术文化、社会发展的关系,反映了民国时期尤其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民间中医期刊出版的特点,同时也反映出行业内期刊出版对中医行业发展的影响和推动作用,本书对民国中医史研究及民国出版史研究具有重要史料价值。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①新生儿生长发育及影响因素,正常新生儿特点及保健;②高危新生儿和早产儿特点及保健;③新生儿喂养和营养支持;④新生儿主要疾病的病因及预防;⑤新生儿疾病筛查和预防接种;⑥新生儿意外伤害及安全管理,新生儿临床药理及用药安全;⑦新生儿健康管理及护理;⑧新生儿随访和出院后管理等。
唐代孙思邈为中国历代名医之一,他在中医事业上作出无与伦比的承上启下的贡献。而且善于吸收外来医学的营养充实、发展中医本身,使中医继后汉之后的唐代又一个新的高峰。 两部《千金方》中留下了丰富的宝贵遗产,他提倡的综合疗法、重视的卫生保健等等,对后世中医学甚至在国际上影响很大。 缘于他的思想的准确、医德的高尚、贡献巨大,于是敬仰、崇拜过了头而予以“神化”了。本书实事求是地介绍他、分析他,又把他从“神仙”、“真人”席上,拉回到“名医”的位置上。
孙思邈,是京兆东原人(今陕西省耀县孙家塬)人,出生于隋开皇元年,卒于唐永淳元年。活了102岁(也有说他活了141岁),他是我国乃至世界历史上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历史上,被人们尊为“药王”。信史所载孙思邈事迹虽少,各种奇传却多。本传作者从“孙思邈是人不是神”这一基本观点出发,努力还原先贤真实面貌,既不取野史的荒诞之说,亦剔除“信史”中夸张之辞。只将孙思邈两部巨著视作记传手资料,透过字里行间,探寻著者行踪。再剔出书里透露的点滴行踪,反复甄别,形成缜密完整的一部传记。
徐恕甫(1884-1964),字道忠,安徽省巢县人。一生钻研医学,行医50多年,名震江淮,曾任安徽省中医研究院研究员。临证时注意细考病机,详审脉理,辩证用药,丝丝入扣,尤其擅长对内科脾胃病的治疗,总结出很多具有较高临床实用价值的经验。晚年诊余之际,曾自选医案百余则,编为《徐恕甫医案》。本书为其孙徐经世(国家500名老中医、安徽中医学院属医院主任医师)据其医案整理而成,不论是在语言文采方面,还是在辩证施治方面,都充分体现了徐老的临证特点和学识水平,不少验案脍炙人口,对临床具有较高参考价值。
本书共分24个章节,分别从减重外科的基础、术前准备、手术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方面对减重手术进行了详尽的描述。为方便读者更好的理解手术过程,手术章节均配有大量的文字以及相应的手术图谱。术后还附有中国肥胖和2型糖尿病外科治疗指南2014版。每个章节的编著的人员均为目前代谢与减重外科领域经验最丰富的人士。本书不仅适用于年轻的减重外科医师,而且适用于医疗行业内所有从事肥胖研究的相关人士。我们尤其希望所有外科住院医师、主治医师以及全科医师能从中获益,我们还希望本书能推广和普及当前主流的腔镜减重手术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