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1929-2021)江西九江人,生于北平。1953年于西南农学院毕业后,到安江农校任教。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不畏艰辛、执着追求,建立和完善了一整套杂交水稻理论和应用技术体系,创建了一门系统的新兴学科 杂交水稻学,发明 三系法 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 两系法 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曾获国家最高科技奖,被授予 共和国勋章 ,被誉为 杂交水稻之父 。 本书全面深度追述 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近百年的浩荡人生。一面叙写袁隆平的家庭生活、求学过程、专业选择等,一面则以袁隆平取得的研究成果为节点,步步推进,详细介绍袁隆平如何攻克一道道世界性难题,成长为世界顶级科学家的艰辛经历。从小我的追求到大我的实现,从吃饱饭到以农报国,最终走出中国独创之路,让中国人把饭碗牢牢地端在自
袁隆平(1929-2021)江西九江人,生于北平。1953年于西南农学院毕业后,到安江农校任教。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不畏艰辛、执着追求,建立和完善了一整套杂交水稻理论和应用技术体系,创建了一门系统的新兴学科——杂交水稻学,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曾获国家科技奖,被授予“共和国勋章”,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本书全面深度追述“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近百年的浩荡人生。一面叙写袁隆平的家庭生活、求学过程、专业选择等,一面则以袁隆平取得的研究成果为节点,步步推进,详细介绍袁隆平如何攻克一道道世界性难题,成长为世界科学家的艰辛经历。从小我的追求到大我的实现,从吃饱饭到以农报国,最终走出中国独创之路,让中国人把饭碗牢牢地端
从“向科学进军”到“建设创新型国家”,从“创新驱动发展”到“建设科技强国”,党领导我国科技事业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自主创新、自立自强之路。一代代科技工作者不畏艰难,敢为人先,勇攀高峰,“上天、人地、下海”,基础研究、关键技术、大国重器……一项项“国内 ”打破国外封锁、夯实自主创新之基,一个个“国际 次”突破科技前沿、彰显中国创新贡献。如今,这些成果有的仍在开枝散叶,有的早巳尘封于世,但那些攻坚克难、追求 的创新故事,那些矢志不渝、科技报国的科学家们,以及他们在我国科技自立自强之路上留下的闪光足迹, 将永远镌刻在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
本书选择若干苏联科学史上颇有影响力的科学家,通过他们的生平、科学活动以及不同命运挖掘他们的科学奉献精神、求真求实精神、勇于创新精神,协同奋进精神、不计名利精神。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信念:忠实于科学、忠实于祖国,在逆境中为国家的科学事业贡献力量。在21世纪20年代的今天,重新审视苏联科学界的精英群体及其科学精神,吸取苏联科学家的成功经验与失误教训,对我国建设高质量的科学家队伍、弘扬科学家精神、建成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是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的平台,旨在探索青少年科技教育的新方法与新途径, 青少年把书本知识转变为科技创新能力。本书集中展示了2023年4月举办的第42届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 成果,包括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项目、科技辅导员科技教育创新成果项目、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少年儿童科学幻想绘画项目的一等奖,将请相关领域专家进行了作品点评和规则解读,是北京市学生校外科技教育的 手资料。
剑指苍穹——钱学森的航天传奇 定价 138.00 出版社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4年03月 开本 16开 作者 石磊等 页数 596 ISBN编码 9787313301031 内容介绍 本书多角度、深层次地记述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一钱学森享誉世界的历史性贡献和感人至深的传奇故事。作者用准确、生动的笔触,叙述了钱学森负笈美国从事空气动力理论研究和火箭工程实践、冲破阻力回归祖国、 中国航天技术创新发展、为“两弹一星”横空出世作出杰出贡献的故事,真实地还原了钱学森一生中 为辉煌的流金岁月。本书作者团队采访了钱学森身边的100多位工作人员,调阅了一两百万字的档案,书中披露了许多尘封档案和珍
达氏鳇(HusodauricusGeorgi)隶属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硬骨鱼纲辐鳍亚纲软骨硬鳞总目鲟形目鲟科鳇属,是一种营养价值、经济价值和科研价值都很高的大型淡水鱼类。本书介绍了达氏鳇的生物学及养殖技术。全书共分8章,重点介绍了达氏鳇的分类地位及自然分布、基础生物学研究、分子生物学研究、人工繁殖技术、营养与能量学、人工养殖技术、病害及防治技术、自然资源及保护策略等内容。
《冯宗炜文集(上下)(精)》由冯宗炜文集编辑组编著,冯宗炜,男,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生态环境领域著名的科学家和学术带头人。l954年林学专业毕业分配到东北中国科学院林业土壤研究所(今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工作。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l项(排名l),部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5项。发表专著8部,论文l30余篇。曾连续当选为中国林学会和中目生态学会副理事长,现任国际科联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中国委员会副主席。
《农科英才(2012版)》中共收录了农科院多位位优秀个人和先进集体的事迹,其中,有厚德博学的两院院士,有辛勤耕耘的科技专家,有无私奉献的劳动模范,有服务“三农”的功勋集体。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对于进一步锻炼和弘扬中国农业科学院精神,进一步营造求实创新、奋发有为的良好风尚,激励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团结协作、勇攀高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羊产业是草食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发展羊产业,对于满足肉、皮、绒、毛的消费需求,优化畜牧业结构,增加农牧民收入,推进产业扶贫和乡村振兴计划等都具有重要作用;而通过饲料营养调控手段降低饲养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是促进羊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羊提质增效营养调控技术研究与应用》内容分为 5 章,介绍了国内外养羊业的发展现状,重点阐述了羊常用粗饲料的种类、加工方法、营养价值的评定、科学搭配的理论基础及饲喂模式的建立,介绍了精料种类及不同类型淀粉对羔羊生产性能的影响和作用机制,阐述了新型*的特性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效果。《羊提质增效营养调控技术研究与应用》的内容紧紧围绕着通过营养调控手段对羊生产的提质增效展开,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等特色。
《团头鲂种质资源与育种》是本研究团队十年来开展团头鲂研究的总结,是一部遗传理论与育种实践相结合的专著,涵盖了团头鲂种质资源、遗传选育、基因组学及功能基因等方面的内容。具体内容包括:团头鲂形态学特征及群体遗传结构、野生群体的种质资源、分子标记的开发与应用、经济性状遗传参数的评估和性状关联分子标记的筛选、新品种团头鲂华海1号选育过程、三倍体和雌核发育的诱导及鉴定、全基因组与功能基因组及团头鲂性状相关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分析。
罗非鱼、鮰、黄颡鱼、鳢、鳗、淡水鲈、鳜、黄鳝、泥鳅、鲟、鲑鳟是我国的主要特色淡水鱼品种,具有营养价值高、产品附加值高、品质优良等特点,在消费者群体中具有较高的认可度。特色淡水鱼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形成了集生产、加工、流通、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2018年特色淡水鱼产业现状分析》以特色淡水鱼产业为研究对象,围绕产业发展现状开展相关研究,重点分析了全国和各省(区、市)范围内特色淡水鱼苗种、生产、加工、流通、国内外市场等产业链各环节的发展情况及主要养殖模式的经济效益,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探究产业发展规律、预测未来发展趋势,对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卢良恕(1924年11月3日-2017年1月4日),浙江湖州人,出生于上海,小麦育种栽培、农业与科技发展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原院长, 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名誉主任。《卢良恕画传》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集中展现卢良恕院士在不同时期对中国农业科学技术事业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是学习他农学大家崇高风范,教育引导全院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进一步践行科学家精神和农科精神的重要体现。《卢良恕画传》以展现卢良恕院士的学术人生与成就贡献为主线,通过将记录卢良恕院士从事的重要任务和参加的重要活动的照片与其主要学术思想相结合的形式编撰呈现。
本书详细介绍了进鸡场前必需的知识和技术储备、发现鸡场影响鸡健康的因素、鸡常见症状的鉴别诊断与防控策略、鸡病毒性疾病的类症鉴别、鸡细菌性疾病的类症鉴别、鸡真菌性疾病的类症鉴别、鸡寄生虫性疾病的类症鉴别、鸡营养代谢性疾病的类症鉴别、鸡中毒性疾病的类症鉴别、鸡其他疾病的类症鉴别,书中不但介绍了各种疾病的定义、病原或病因、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变化、诊断和防制方法,而且一个突出特点是对该病的类似疾病也重点介绍了鉴别技术,以避免误诊和误治。全书彩色印刷,图文并茂,含超过1000幅彩色图片并配以63个二维码视频,以便使读者更加方便、直观、准确和快速地掌握鸡病的诊疗技术。本书是鸡场兽医、基层兽医服务机构兽医,以及养鸡专业大户的良好工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