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本书作者每月在德国的日报上发表关于值得瞩目的当代人物的写真文章,这些人物都以特殊的方式承担着一种理念或一个项目的实现,并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着思考。本书所采访的德语国家32位各行各业公认的专家中,约半数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著名人物和新兴应用科学领域的代表,另一半则活跃在全然普通而实用的行当中,也有少数人从事着具有异国情调的职业。在对被访的专业领域进行简介、描述其职业活动之后,在更加私人化的第二次采访中,作者只是偶尔提问或插话,而任被访者自由呈现,甚至会诱导出激烈的抗辩——这些行家不 仅具有非同寻常的渊博知识,谈到自己的工作尤其热情满怀。 作者以对细节训练有素的眼光描写各次访谈的环境,且始终保持着某种距离,从不做出评价,以致读者常常会忘记提问者的存在。无论是管
有人把二十世纪称为“美国世纪”,而万瓦尼儿·布什就是“美国世纪的工程师”。他是一名发明家,发明了当时强大的模拟计算机;他是一名企业家,曾参与建立多个科技企业;他同时又是教育家、科学管理专家…… 布什是原子弹计划“曼哈顿工程”难以替代的推动者,还是个人计算机和因特网的思想先驱。本书以布什丰富的个人经历为主线,以波澜壮阔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不但全面反映了布什独特的个人风格和杰出的科学管理才华,更激发读者去了解和探索现代科学技术领域中“无尽的前沿”。
2004年,为庆祝《中国科学报》创刊45周年,由李浩鸣先生主持组织编出《中国院士治学格言手迹》一书。此书由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后,受到各方好评。有关专家建议出版简装本,以利于普及发行。为此,主编者到湖南大学任教后,和他的学生进一步收集材料,共汇集了800多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的科研体会、治学心得和育人经验条目,还选录了多篇小故事,辑成《院士心语》一书。主编者邀请笔者写一篇序言。笔者感到荣幸而责任重大,从头阅读学习本书原稿,读后受到教益和启发良多。这本《院士心语》由李浩鸣和蒋晶丽主编。
本书以翔实的资料和生动的笔触,介绍了我国当代科技界的航天之父钱学森、力学之父钱伟长、原子弹之父钱三强。周恩来总理称他们为“三钱” 。“三钱”于20世纪50年代共同参与制订了我国个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从而确立了共和国自主创新发展高端科学技术的基础。 钱学林,毕业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从师世界著名空气动力学家冯·卡门教授,参与设计了美国枚“下士导弹”。1955年,他冲破重重阻力回归祖国。他是我国导弹、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他的名字与我国“两弹一星”的宏伟事业联系在一起。 钱伟长,青年时代,他怀着美丽的“文学梦”走进清华园。“九·一八”事变后,他转换到物理系,谋求科学救国。他集力学家、应用数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于一身。他一身中所有重大选择都是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 钱三强,一代国学大师钱玄
格雷斯·霍珀(1906-1992)。她被人们称为“计算机程序之母”,“美国海军计算机化之母”,在媒体评选的“IT界十大有远见的人才”中,她作为的女性赫然在列,与阿兰·图灵、史蒂夫·乔布斯比尔·盖茨等一同入选。 她对计算机领域的贡献不可磨灭:她发现了计算机程序中的个bug,同时也创造了计算机世界*的bug——千年虫(y2k);她实现了个编译语言和编译器;创造了世界上种商业编程语言cobol,并为之后的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定义了模型。 她一生获得无数的荣誉。她是美国海军少将。为表彰她对美国海军的贡献,有一艘驱逐舰命名为“格雷斯号”;加利福尼亚海军数据处理中心也以她的名字而命名。她得到过许多殊荣,如计算机科学年度人物奖、国家技术奖等、海军功勋服务奖、国防部卓越服务奖等等。 1971年,为了纪念现代数字计算机诞生25周年,
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编写的《中国高技能人才楷模事迹读本》内容介绍:当前,我国正处在新的历史机遇期。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不仅需要一大批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同时也需要一大批掌握精湛技能的高技能人才。高技能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兴企强国的“生力军”,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这套数学家传奇丛书是一套以传记文学形式介绍著名数学家生平的丛书,共包括:无穷统帅—康托尔、坎坷奇星—阿贝尔、昔日神童—维纳、电脑先驱—图灵、科学公主—科瓦列夫斯卡娅、数学怪侠—爱尔特希、闪烁奇星—伽罗瓦、数学王子—高斯共八册。 本丛书展现的数学家,有的是开拓者,披荆斩棘,勇往直前;有的是继承发扬者,博采众长,继往开来。他们或少年早慧,头角峥嵘;或中年发奋,大器晚成;或天资聪颖,才华横溢;或天性鲁钝,以勤补拙;或步踏青云,皓首穷研;或屡遭坎坷,英年早逝;或生于名门望族,独树一帜;或出生贫寒,困苦玉成……总之,从不同侧面给我们以启迪、思考和奋发的力量。 本丛书图文并茂,具有较强的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与普及性。它对广大青年读者增长知识、开拓视野、陶冶情操,并立志献身科
涂光炽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他青少年时代曾就读于南开中学、抗日军政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后留学美国和苏联,分别获得博士和副博士学位。新中国成立后从事地学科研和教学工作,曾任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所长、名誉所长,中国科学院地学部主任。先后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著名高校任教授。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贵州省科学技术奖等20余项重大奖励。 本书记述了涂光炽院士充满传奇、坎坷和奋斗的一生,展示了他超人的智慧、求实创新的科研作风和正直高尚的人格魅力。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可以触摸到共和国地学发展的脉搏,感受到中国科学家为祖国繁荣昌盛所担负的历史使命,重忆起生命和精神力量的感动。
梅文鼎(1633—1721)是清初著名天文学和数学家,被称为“国朝(清)算学人”,已出版的学术著作约30种,还有约60种有记载但未见出版的书,真可谓著作等身。他在学术方面,特别是数学方面成就突出。本书的写法基本上是寓科学成果于思想,或是科学成果与思想相结合,以突出评传的性质。 本书从梅文鼎所处的时代开始,依次论述了他的著作、家族的学术影响和与外界的学术交流,重点在他的宏观学术思想、天文学思想和数学思想三个方面,后讲述了梅氏的学术成就和思想在国内外的广泛影响。
陈一坚是我围著名的飞机设计师、“飞豹”战斗机重大技术方案和关键技术的决策者和总设计师。本书通过陈一坚本人及其50多位同事、亲朋的回忆,以及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种报刊、杂志、电视和网络媒体的宣传报道,生动、真实地再现了一位矢志航空报国,命运坎坷、成就卓著的飞机设计师的成长历程和多彩人生。 本书对于关心中国航空工业历史沿革、关注中国造“冲天飞豹”前世今生的航空从业者以及广大军事爱好者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钱学森的航天岁月》多角度、深层次地记述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钱学森享誉世界的历史性贡献和感人至深的传奇故事。 作者用准确、生动的笔触,叙述了钱学森负笈美国从事空气动力理论研究和火箭工程实践、冲破阻力回归祖国、引领中国航天技术创新发展、为“两弹一星”横空出世作出杰出贡献的故事,真实地还原了钱学森一生中为辉煌的流金岁月。书中首次披露了许多尘封档案和珍贵图片,更加彰显出钱学森伟大的爱国情怀、创新思想和A格魅力。 解读钱学森的航天岁月,方知中国航天走上成功之路的历史真谛。
上海聚集了相当一批在科学技术专业上学有建树且对科普创作情有独钟的科普作家。其中有“中国科普先驱的解剖学家——卢于道”“科普文学与纪实文学齐放光彩的著名科普作家——叶永烈”“用科普语言诠释‘智慧地球’的褚君浩院士” “‘中国的阿西莫夫’——卞毓麟”等。他们多年来孕育出大量科普作品,其中包括许多优秀之作,为繁荣中国科普创作,提高公众的科学文化素质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作者作为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的一名管理工作者,自协会创建三十多年来,经常与这些科普作家们接触,目睹了他们的创作成果,感到有责任把这些科普作家们的科普写作经验、独特风采和奉献精神展现出来与广大公众共享。作者花了近五年的时间,以纪实文学的手法采写了47位上海科普名家,分享了他们走上科普创作道路的人生经历,总结了他们宝贵的科普
这里,我们以缅怀一代宗师的深情,向建筑界后人展示吴景祥先生的为人和他为事业奋斗终生的历程,以及其卓越的贡献……
1990年,在白人惊叹的眼光中,田长霖接任柏克利加大第七任校长,成为该校创校122年来,首位亚裔校长,也缔造了位华裔人士担任美国*大学校长的新记录。当年,21岁的田长霖只身飞往美国南方,在种族歧视、白人占优势的异国,以短的时间攻下硕士、博士学位;26岁成为柏克利加大年轻的“杰出教授奖”得主;在学术专业上,是“热辐射”的权威;在校长任期的7年内,更化阻力为助力,成为柏克利有能力的募款专家,学生心目中亲近的校长,被媒体誉为“现代大学史上学术领导的典范”。本书讲述了田长霖的奋斗故事与治校传奇 。
《维纳布洛格》对维纳、布洛格的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影响的人和事等着墨颇多,尤其探究了本人之所以成功的主客观因素,希望可以对成长中、探索中的青少年会有所裨益。
关洪教授生前对《北京大学物理学丛书·理论物理专辑》给予了很大的支持。他在深入研究原子论和量子力学发展历史的基础上,撰写了一本高水平的物理学史读物《原子论的历史和现状:对物质微观构造认识的发展》。这本同时贯穿物理学史和思想史的著作出版以后,不仅在物理学界受到欢迎,同时在社会科学领域也引起反响,尤其得到科学哲学领域专家的重视。该书的学术意义延伸到物理学之外的哲学,对这两个领域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做了深刻的揭示。这是以关洪教授长期厚实的研究经历为基础的,对于其他研究者有很强的启发和参考意义。 为了纪念导师胡宁先生,关洪教授花费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广泛收集材料,访问有关人员,精心考证,写出了这本《胡宁传》。本书内容翔实,语言生动,深入浅出,既具有科学性和权威性,又是一本对广大青少
玻恩的科学思想是20世纪科学思想史宝贵财富的重要内容、重要环节,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玻恩在从事科学研究过程中,选择研究课题的视角以及其独特的攻克难题的方法等,对今天中国的教育界、科学界都有很好的启发作用与借鉴意义,也都应该予以充分的关注。玻恩一生对于政治十分敏感,尤其晚年投入大量精力关注、探讨并呼吁科学家负起自己的历史使命、关注人类的现状和未来。他这方面的思考也构成了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厚宇德编写的《玻恩研究》的目标是对玻恩的物理贡献、科学思想等进行比较详尽的分析研究,以期对玻恩的科学贡献以及其科学思想得到全面、客观而深刻的认识;而探讨玻恩为什么在物理界、在学术界会受到严重的不公平待遇,也是本书竭力要解决的发生在科学共同体内部的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
本书对非标准分析创始人亚伯拉罕·鲁滨逊的生平、学术活动、学术思想及贡献作了全面、系统、生动的描述和评价,用大量手资料再现了鲁滨逊与 时代数学家的学术思想交流,从侧面反映了现代数学发展的思想历程和文化特征。
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科学家承担着分外沉重的担子,这使得他们在科学研究中付出比国外科学家更多的情感和精力。但是中国科学家所表现出的顽强不屈的精神,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科学家很少能与之比拟。了解这些感人至深的故事,可以使我们更加了解中国科学家无与伦比的高贵人格。这是无比珍贵的精神财富。本书可供中学生、大学生和科学史研究者或爱好者阅读参考。
本传共分20章,介绍了丁甘仁先生的生命轨迹。他一生坎坷跌宕,荣辱不惊。从孟河学医到苏州悬壶,再到上海开业,一步步从逆境申走来,终成为一名名声显赫的医生。中年以后,他面对“欧风美雨”以及北洋政府歧视中医的不艮困境,顶住压力,倾其所有,与上海中医界有识之士一道,创办了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培养了大批中医药人才,也为新中国中医教育事业奠定了基础,无疑是我国中医教育的先驱。 本《传》向读者展示丁甘仁先生的人物特征,还着重介绍了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清未民初)中医生存面临的危机,亦揭示了社会各界为保存中医国粹的抗争历程。 作者独辟蹊径,文笔独到,手法新颖,怀着敬畏之情解读丁氏的内心世界。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又兼顾创作的艺术规律,再现并激活了一代宗师丁甘仁的歧黄人生。 本文是迄今面世的以文学体
世界上有两种天才,一种是“普通的”天才,一种是如魔术师般“神奇的”天才。只要你我再聪明几倍的话,就可以比得上普通的天才,而如魔术师般神奇的天才就不一样了,他们的心思到底怎样在运作,我们是无论如何也无法理解的,分析他们的思想就像要看穿魔术师怎样变戏法一样困难。所以,在外人看来,神奇的天才都是一些语言荒诞、行为古怪、智慧超凡的“鬼才”。而理查德·费曼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千年才难得出一个的科学鬼才。 费曼被很多物理学家誉为上个世纪承爱因斯坦之后伟大的实证物理学家,在他研究生刚毕业时,就参与了美国制造枚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后来,他又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任教约40年,并在1965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不过,令这位物理学家声名远扬的远远不止这些,他的邦戈鼓艺高超,甚至能顶替职业鼓手上场表演,
《国器》是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航空工业英模罗阳同志先进事迹的报告文学作品。罗阳是中国国防科技工业战线的一面旗帜,他树立了当代军工人献身国防建设事业的榜样.罗阳的一生是航空报国的一生,他将自己30多年的全部精力和智慧都奉献给祖国的航空事业,践行了航空报国的伟大宗旨,直至生命后一刻.本书以翔实的史料、感人肺腑的情感描绘了罗阳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矢志不渝、航空报国,攻坚克难、勇攀高峰,恪尽职守、忘我奉献,严于律己、淡泊名利的事迹。是广大党员干部学习罗阳同志先进事迹的一本难得的读物。
在郑延慧先生看来,一个国家的发展需要科学,而少年儿童正是祖国的未来、科学的希望。郑先生从小就产生了长大后从事少年儿童方面工作的梦想,希望能为祖国培养热爱科学、正直、善良的接班人,让他们将来能用科学使我们的国家变得富强。郑先生的一生,都与青少年儿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及至今天,她仍然热切地关注着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对于青少年儿童及祖国的拳拳之爱,益于言表。即使到了老年,郑先生仍渴望能继续工作、生活、创作、研究,希望把握住退休带给她的充裕的时间和空间,出现生命旅途中的第四次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