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1918年3月18日-2012年9月29日),浙江 温州 乐清市 人,中国当代文学家、教育家、国学大师、武术家。南怀瑾生平致力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并主张东西精华文化融合,造福人类未来。他精研儒、释、道,将中国文化各种思想融会贯通;除此之外,对于医学、卜算、天文、拳术、剑道、诗词等皆有专精。南怀瑾著述丰富,多以演讲整理为主。有《 论语别裁 》《 孟子旁通 》《 原本大学微言 》《 老子他说 》等三十多种著作,曾被译成八种语言,影响中外。 《父亲南怀瑾》是迄今为止,完整翔实还原南怀瑾一生的传记作品。作者南一鹏是南师第三子,曾长期亲炙南怀瑾先生教导。本书从 继志述事 的立场,详尽述说了南怀瑾先生少时在家乡开蒙立志、青年离乡拜师访道、而立去台湾弘文励教、花甲至美国传道授业、古稀回香港广行善业、晚年归根定居太湖
钱穆(1895 1990),字宾四,江苏无锡人,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享誉中外的国学大师。钱穆治学出入经史子集四部,是20世纪中国国学界的一位通儒,其毕生著述、讲学之宗旨,刻刻不离于对国家前途与民族文化之关怀。本书以钱穆的生平阅历为主线,将其思想、学术、人格、才情融入其中叙述,一方面展现了这位来自乡村,完全靠自学成才名家,成为大学教授、名教授,成为一代学术大师的人生历程和学术贡献,另一方面突出他为中国文化而战、为守卫中国文化而战的一生,突出他为中国文化招魂续命的精神志业,激励人们为民族复兴和中国文化承担责任。本书材料翔实,立论有据,分析中肯,行文流畅,是迄今为止*为详细、全面论述钱穆人生经历和学思历程的著作。
《狂人刘文典:远去的国学大师及其时代》为国内第一本关于刘文典的传记。刘文典是一位长期被历史忽略的国学大师,他“二十岁就名满大江南北”,极具传统士大夫的傲骨,呈现在世人面前的总是一副“狂生”模样。他师承刘师培、章太炎,结交胡适、陈寅格,瞧不起闻一多、沈从有感于,追随过孙中山,营救过陈独秀,驱赶过章士钊,痛斥过蒋介石。刘文典曾为学人气节而坚守,也曾因时代弄人而无奈妥协,在他坚守与妥协的背后,正潜藏着对于整个社会命运的痉思考与深切悲鸣。 作为五四时期追逐的永远是独立与尊严。
《素书楼馀渖(新校本)》为钱宾四先生全集正文之最后一册,主要以不易归类之零篇或前此成书失收及新得之短文,汇编而成。全书分序跋、杂文、书札、诗联辑存、晚学拾零五部分。 第一部分序跋类。共四十三篇。最前两文为先生早年任教小学时之作,特具纪念性。盖先生笃于友于,长兄声一先生于民阁十八年辞世后,为表追思,曾编钱声一先生纪念文集,当年曾寄送各图书馆收藏。先生辞世后,编者为整理全集文稿,曾数赴上海、无锡、苏州、北京访寻,未有所获。陆在无锡寻得民国九年县立第四高等小学校校所载先生跋吾兄声一诗选一短文,及在北京意外寻得民国九年先生纪念好友朱怀天先生,为其整编遣稿时所写之序文。一序一跋,皆见真情,得之匪易,弥足珍贵。第三文为民国三十年之作,其余大都为一九四九年流亡海外后所作。其中与新亚书院有
本书是一本新型的人物传记,旨在以画传这一新颖生动、直观可见的形式对中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胡适做全面介绍,配以大量的珍贵图片,夹叙夹议,并以故事情节贯之,既生动有趣,又丰富感人。
叶适(1150-1223)是南宋永嘉学派的集大成者和主要代表,是与朱熹(道学代表)、陆九渊(心学代表)“鼎足而三”的思想家。《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叶适评传》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系统、全面地介绍和评述了叶适务实的唯物主义思想、功利主义的伦理思想,主张改革政治、经济、军事上的积弊,以求裕民强国,实现抗金、恢复故土的深刻思想和宏图大略,以及在危难之际守土抗战的杰出功绩,如实地再现了这位南宋的改革思想家和爱国主义者的形象。《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叶适评传》从横向比较和纵向联系中肯定了叶适在我国古代思想发展史上应有的地位。
本书以春秋笔法对近代闻名遐尔的大史学家陈寅恪的家世、生平、人品风骨、为学风范和学术成就,以及陈寅恪与胡适等学者名流的交往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述和入情入理的评介。“治学为人”与“精诚为国”两条基线贯穿全书,读来使人感奋不已。
《20世纪中国学术文存:屈原研究》是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导论、文选、目录索引,三者互为呼应。《20世纪中国学术文存:屈原研究》中的“导论”和“目录索引”部分,均按现行的出版标准和规范进行排印。 《20世纪中国学术文存:屈原研究》由于入选文章时间跨度大,地域范围广,语言规范不一致,故对其原载文字不进行整体上的统一,也不一一校勘;这样既可以反映学术史的真实,同时也尊重了原文,保持了原貌,从而给读者以的历史感。
《胡适年谱(1891-1962 修订本)》可以反映出胡适一生的全貌。书中对胡适思想的形成、活动的主要线索、个人与家庭、与朋友、与社会的关系和他的影响,以及别人对他的评论,都有比较全面的反映和相当连贯的记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