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的中学时代》共分3辑,由《中国青年报》湖北记者站站长雷宇编著。本书通过对杨乐、王元、李德仁、张丽娜、朱英国、欧阳自远等30余位中科院院士面对面的采访,记述了他们中学时代的学习经历、成长过程,着重表现他们的学习态度,总结他们的学习方法,颂扬他们的人生志向。《院士的中学时代》既为学生提供一份独特的精神食粮,也是一本值得家长和学生共读的成长之书,为家长展现多元的教育观 还原院士青葱岁月,追慕往昔教育图景,破解英才成长密码,滋养未来栋梁之心 。
本书选取我校一级学科中师德高尚、造诣深厚的学术领军大家,如 人民教育家 荣誉称号的获得者高铭暄先生,我国人口学、老年学学科开拓者百岁老人邬沧萍先生,新中国 大金融 学科体系的主要设计者黄达先生,清史编撰工程的主要负责人戴逸先生等,以期以大师为榜样,胸怀 国之大者 ,心存民族大义,树立远大理想,存蓄浩然正气,师生共计,教学相长,努力做精于 传道授业解惑 的 经师 和 人师 的统一者,在 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 中奋楫起航。
傅斯年是著名的历史学家、教育家、爱国民主人士,是研究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群体不可忽视的人物。《傅斯年评传》作者马亮宽对傅斯年进行专题研究近二十年,曾赴全国各地收集资料,进行实地考察,并多次到中国台湾进行学术访问,与有关学者进行学术交流,掌握了大量的一手资料。 本书是作者多年研究的成果,对傅斯年的教育思想与实践、学术理念与贡献、爱国思想与民族意识、参政议政与政治改革思想等进行了实事求是地论述,改变了长期以来学术界由于资料的缺乏,对其评述的偏颇,试图给读者提供一位接近历史真实的傅斯年。
钱穆(1895 1990),字宾四,江苏无锡人,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享誉中外的国学大师。钱穆治学出入经史子集四部,是20世纪中国国学界的一位通儒,其毕生著述、讲学之宗旨,刻刻不离于对国家前途与民族文化之关怀。本书以钱穆的生平阅历为主线,将其思想、学术、人格、才情融入其中叙述,一方面展现了这位来自乡村,完全靠自学成才名家,成为大学教授、名教授,成为一代学术大师的人生历程和学术贡献,另一方面突出他为中国文化而战、为守卫中国文化而战的一生,突出他为中国文化招魂续命的精神志业,激励人们为民族复兴和中国文化承担责任。本书材料翔实,立论有据,分析中肯,行文流畅,是迄今为止*为详细、全面论述钱穆人生经历和学思历程的著作。
本书是笔工李兆志先生向启功先生求教书法而结缘 25 年的回忆录,极具传奇色彩。文章详细记述了每次求教的主 题和启老的讲解,内容涉及启老专用毛笔的特性、 启体 书法艺术、书画鉴赏等诸多知识,颂扬了启老有教无类、提 携晚辈的高山景行。又记述了李先生由于与启老结缘而得以 向启老挚友华君武、王世襄、黄苗子、冯其庸、傅熹年等名 家求教的往事。本书文风纯朴,内容详实,并附启老和各位 名家的多件墨宝、信件、大作等珍贵资料,是学习 启体 书法艺术、欣赏名家墨宝、纪念启老和各位名家的极具珍藏 价值的好书。
《改变日本生活的男人》是日本著名媒体人花森安治的个人传记。花森安治是个传说式人物 堂堂男子,长相粗犷,却烫着娃娃头;行事独特,爱穿奇装异服,甚至有穿女装的传闻;性情严厉却内心细腻,对待社会问题口诛笔伐、不留情面,却画得一手温馨暖人的插画,文笔触及人心;创办杂志《生活手帖》,坚决不刊登广告,完全靠内容支撑,发行量一度突破100万;将改变日本人的家庭生活作为毕生的事业,奠定现代日式生活美学精神基调;开创 商品测评 的先河,以近乎疯狂的操作测试商品,不为读者推荐好物,亦不谄媚商家,只为监督商家提高质量,逼迫 日本制造 走向世界一流 本书作者津野海太郎年轻时曾与花森安治有一面之缘 对于当时的很多人来说,花森安治是一个传说中的人物, 翻开现代日本出版史,这样的杂志主编,在花森安治之前不曾出现过
全书分成上编、中编、下编和附录四个部分。上编取名 传记篇 ,是在南京大学教授朱庆华主持的中国科协 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 项目 闵乃本项目组提交的结项报告基础上完成的。该篇通过对闵乃本的成长经历、学术贡献、国际合作、教书育人、社会影响等多方面的记录、梳理和再现,刻画了闵乃本是如何逐步从一个懵懂少年成长为我国晶体物理一代巨擘的诚朴雄伟的学术生涯。中编取名 述怀篇 ,其中收录了五篇文章。第一篇是时任南京大学物理系党委书记张序余和九三学社纵光为书名《携手》(江苏人民出版社) 一书撰写的 晶体世界的攀越者 一文; 第二篇、三篇则是闵先生自己发表于《人民日报》的两篇文章; 第四篇摘录于祝世宁为闵先生《晶体生长的物理基础》一书再版所写的序言;第五篇摘录于朱永元和祝世宁为《介电体超晶格》一书撰写的第九章
这是一本较全面、系统、准确反映姚莹思想的选集。姚莹是清嘉道时期的经世派、桐城派和睁眼看世界的代表人物,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这本选集主要从思想文化史角度进行选材,凡属思想文化史范围的内容尽可能选入,以全面、系统地反映姚莹的思想;同时酌取与姚莹思想发展有关的生平史料类作品,以便反映其思想产生、发展的背景因素。在编辑方面,考虑到姚莹著作的实际情况,未按时间或分类进行重新编辑,对选取的篇目也未做删节,尽可能地保存了原貌和完整性,目的是提高其可信度,并便于研究者使用。
陈训正是近代甬籍文化名人,集教育家、文学家、报人和学者于一身。通过对陈训正从清末的秀才、留学归国的热血青年、辛亥革命的闯将、报人、教育家、方志学者、政府官员这些不同的身份和角色转换的考证,对陈训正一生进行详细评述,特别对其于清末民初在宁波教育近代化中所起的作用进行详细阐述,进而对其教育实践与与教育思想进行概括。在已有评传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对《天婴室丛稿第二辑》的引用和对传主生前行迹的按年编列,使书稿征引资料 丰富。
《湛湛人生2023》是一部人物故事集,也是一部学生采写老师的成长启示录。该书收录了上海海洋大学部分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学者,通过学生采写的方式记录他们的青春理想、人生故事,展现他们教书育人或科研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