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水照教授曾于中国社科院跟随钱锺书先生治学与工作多年,二人虽无师生之名,而有师生之实,始终保持密切的来往。王水照对钱锺书的学术、生活有深入的了解,他在宋代文学领域取得的卓越成果,亦曾受钱锺书启发。王水照认为钱锺书手稿中尚有大量相关研究未及整理发表,实为学界之憾。而关于钱氏曾被诬告的经历、学术究竟有无体系、钱锺书与陈寅恪观点碰撞等众说纷纭的问题,亦以亲身见闻,结合自己对学术的理解,给出了答案。本书共分四辑,涉及钱锺书的生平曲折、为人处世、学术成就尤其是宋诗方面的成就、对钱锺书手稿集的解读与探讨等多个领域,既有作为学界同仁对钱锺书学术上的精辟解读与探讨,亦有作为朋友、学生角度的温情缅怀,多有一手材料和d家见解,洵为研究、了解钱锺书不可不读的著作。
《倬彼云汉 许倬云先生学思历程》之上篇《江河万古》,着意于先生学术著作之评述;中篇《雪泥鸿爪》,侧重于先生的学行记录,撰写者有同辈学人、学生、世交晚辈、近年亲近的青年学者等;下篇《水流云起》,收录有关先生的访谈、口述及媒体侧记。 附录则意在从先生自身的视角, 交代 其学术渊源;另附《许倬云先生平生事略》《许倬云先生作品存目》《许倬云先生未刊稿存目》及《相关评论存目》,亦可由此一窥前辈学人风采,及先生平生行履之所及。
作为文物大家王世襄先生得意且认可的*入室弟子,作者从游王世襄先生三十余年,亲炙其深厚学养和大家风范,所记皆为*手材料,文字流畅易读,京腔韵味浓郁,人物刻画灵动,幽默笔触中浸出深厚情意。书中所载三十年来文博收藏界的风云流散,王世襄夫妇不折不从、雍容达观的处世境界,以及日常生活点滴中所流露之美学趣味和独到见解,都让人印象深刻,回味不已。
《院士的中学时代》共分3辑,由《中国青年报》湖北记者站站长雷宇编著。本书通过对杨乐、王元、李德仁、张丽娜、朱英国、欧阳自远等30余位中科院院士面对面的采访,记述了他们中学时代的学习经历、成长过程,着重表现他们的学习态度,总结他们的学习方法,颂扬他们的人生志向。《院士的中学时代》既为学生提供一份独特的精神食粮,也是一本值得家长和学生共读的成长之书,为家长展现多元的教育观 还原院士青葱岁月,追慕往昔教育图景,破解英才成长密码,滋养未来栋梁之心 。
傅斯年是著名的历史学家、教育家、爱国民主人士,是研究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群体不可忽视的人物。《傅斯年评传》作者马亮宽对傅斯年进行专题研究近二十年,曾赴全国各地收集资料,进行实地考察,并多次到中国台湾进行学术访问,与有关学者进行学术交流,掌握了大量的一手资料。 本书是作者多年研究的成果,对傅斯年的教育思想与实践、学术理念与贡献、爱国思想与民族意识、参政议政与政治改革思想等进行了实事求是地论述,改变了长期以来学术界由于资料的缺乏,对其评述的偏颇,试图给读者提供一位接近历史真实的傅斯年。
民国时期,百业凋敝,唯独教育不曾腐败,还算成功,其根源就在于:那个时代是一个人才辈出、大师云集的时代。王开林编著的《大师(精)》讲述了北大校长蔡元培、清华校长梅贻琦,以及蒋梦麟、马寅初、傅斯年 、罗家伦等六位民国教育大家的精神所在。蔡元培主张“兼容并包”,提倡“学术自由”,以其雅量、远志成就了北大之“大”。蒋梦麟、马寅初、罗家伦、傅斯年,这四位大学校长虽然不能与蔡元培、梅贻琦并驾齐驱,但他们对北大、清华、中央大学、台湾大学的贡献均有目共睹,我们称赞蔡校长、梅校长为中国教育的功臣,称赞蒋校长、马校长、罗校长、傅校长为中国教育的功狗,肯定不会有错。
《叶至善集》( 1-6 卷)收录了叶至善先生不同时期创作的作品,以写作时间为序,对叶至善先生的各方面文章按内容进行归类,分为编辑卷、传记卷、科普卷、散文卷、创作卷和书信卷,共计 280 余万字。通过这些文章,充分展现了叶至善先生作为一位优秀的编辑家、出版家、作家各方面的才能,并给后人留下大量足以借鉴的经验,不论是对编辑、出版、创作,都是一份宝贵的财富。 编辑卷分为两部分内容。部分收录 59 篇文章,记述的是叶至善先生在几十年的编辑工作中的一些经验、思考、研究,大到宏观理论,小到编辑技术的细节都有体现。第二部分收录 77 篇文章,是叶至善先生为书作的序和跋,其中有写给自己的、写给父亲的和写给友人的,在这些序和跋中也包含了叶至善先生编辑思想的精华。编辑卷是至善先生六十余年编辑生涯的真实写照,见证并记
著名出版家沈昌文先生于二〇二一年一月十日逝世。虽然出于尊敬,大家都称呼他为 沈公 ,但他性格乐观开朗,豁达诙谐,卑己尊人,令人如沐春风。王蒙先生就曾用 大哉沈公 ,来形容沈昌文先生对出版、对文化、对朋友、对读者的亲近与意义。在沈公离开的日子里,有许多朋友、同事、作者以至读者撰写纪念他的文章。我们特将这些文字结集成书,以表达对这位可亲可敬前辈的怀念。
《跨文化研究丛书·君子之道:辜鸿铭与中德文化交流》既然探讨“辜鸿铭与德国的关系”,从内容上说,就既包括辜鸿铭对德国文化思想的吸收借鉴,也包括辜鸿铭大力宣传中国传统文化、批判西方技术文明在德国所引起的巨大反响。对辜鸿铭研究来说,分析辜鸿铭在德国的接受情况对评价辜鸿铭在中德文化交流史上的意义无疑更为重要。因此,《跨文化研究丛书·君子之道:辜鸿铭与中德文化交流》将重点放在探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文化名人辜鸿铭在德国的接受和对德国知识界的影响。基于这种认识,《跨文化研究丛书·君子之道:辜鸿铭与中德文化交流》写作所用材料,除了迄今为止国内对辜鸿铭的研究成果以及相关的资料外,更重要的是德文资料,主要是德国知识界对辜鸿铭文章著作所做的评论,这些评论多发表于德国的一些报纸杂志上,另外,还有
周立波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也是跨越现、当代两个历史阶段的革命作家。他一生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他的文学创作和文化活动伴随着 20 世纪中国的社会变革。周立波自觉地将个人价值定位于社会实践活动之中,他直面时代和社会,以文学的方式体验、探索和参与不同时期的社会实践。 本书以历史时间为基本脉络,采用传记研究的框架,围绕着周立波的生平道路、思想脉络、创作演变及其生活的革命时代而展开,立足宏观的文化视野,立足于原始材料,从事实出发,进行公正、客观而切实的评述,还原出一个真实而又全面、立体而又富有精神深度的周立波。
本书分十五章,对韬奋先生短暂而光荣的一生,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研究,是国内已知的三本韬奋传记的作品之一(《邹韬奋传记》马克扬/苏克尘著,重庆社1997版;《韬奋评传》陈辉著,上海交大社2009版)。本书是在作者的硕士(1988年 1990年,兰州大学历史学)、博士(1993年 1995年,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论文基础上加以修订,1998年由山东人民社出版(20世纪中国思想史传记丛书)。与上述两本相比,材料详实、评价中肯,积十年之功而完成,是本书的特色。全书340千字,正文前有插图24幅。本书在当年出版后得到了邹嘉骊、邹家华等邹家后人的高度评价和认可;各媒体曾转载相关章节;被评为江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0年)。
巨赞法师以学问僧闻名当代佛教界内外,他曾撰写各种佛学专著、论文和其他著述等近500万字,读经笔记达300万字。这些著述主要包括:印度佛学研究、中国佛学研究、佛教现代化研究、佛学问题争鸣和佛教实践研究等方面,涉及佛学论著、佛教史传、教制改革、法海春秋、时事经纬、读经笔记、书信、诗词、年谱等九大类,熔历史、文学、教义、禅机、修行、证悟、考据于一炉,文辞畅达,理义精深,气韵飘逸,蔚为大观。本书从他的著述中精选出约40万字,以期能够全面、系统地反映巨赞法师一生的佛学研究发展脉络及其成就。
《先生》的内容提要如下:1925年初成立的清华国学院,活力充沛,四大导师冠绝一时。然王国维投湖自尽,身后留下无数猜想,梁启超身上附丽的色彩驳杂,一生充满矛盾,陈寅恪为全中国博学之人却终遭奇祸,赵元任少年丧家却天生快活,通晓十余种外国语言和三十多种中国方言,被国际同行誉为“赵先生永远不会错”……《先生》由王开林编著。
编写出版三卷本《新中国 大学校长评传》是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学 结中国共产党大学教育思想,特别是新中国社会主义大学教育发展的规律和大学行政管理经验,深切缅怀新中国 大学校长的丰功伟绩,发扬光大新中国 大学校长的精神财富。 本书收录了近50位已故的新中国 大学校长,他们为新中国现代大学教育体系的建立和改革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是现代中国大学教育的一代宗师,是新中国大学教育事业的开拓者、 、亲历者和见证者,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教育体系的奠基、开拓、创建和完善倾注了毕生心血。 创建中国特色、世界 大学,不仅需要研究外国大学教育的历史和现状,吸取外国大学教育的经验, 需要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大学教育自信,全面探讨我国特别是新中国大学教育的历史和现状,系统总结我国大学教育的思想和智慧,全
编写出版三卷本《新中国 大学校长评传》是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学 结中国共产党大学教育思想,特别是新中国社会主义大学教育发展的规律和大学行政管理经验,深切缅怀新中国 大学校长的丰功伟绩,发扬光大新中国 大学校长的精神财富。 本书收录了近50位已故的新中国 大学校长,他们为新中国现代大学教育体系的建立和改革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是现代中国大学教育的一代宗师,是新中国大学教育事业的开拓者、 、亲历者和见证者,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教育体系的奠基、开拓、创建和完善倾注了毕生心血。 创建中国特色、世界 大学,不仅需要研究外国大学教育的历史和现状,吸取外国大学教育的经验, 需要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大学教育自信,全面探讨我国特别是新中国大学教育的历史和现状,系统总结我国大学教育的思想和智慧,全
? 冯契(1915--1995),二十世纪下半叶中国*创造了哲学体系的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曾为上海哲学界公认的学术领袖。2018年被评为建国后上海68位 社科大师 之一。 本书以充实的史料和生动的笔触,完整地再现了冯契学生时代参加 一二 九 运动、去延安寻求真理、两次入党、三次受处分和迫害的曲折经历;在逆境中仍坚持理想和信念、*终洗尽铅华、顽强崛起的精彩人生。详细勾画了他为创建融合"中西马"的哲学体系而锲而不舍的学术生涯:从1935年以高考榜眼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哲学系,到师从金岳霖、冯友兰、汤用彤三位著名哲学大师九年;1957年后卧薪尝胆,默默创作20年;及至 文革 受难,几百万字手稿被洗劫;晚年又焕发青春,于64岁 79岁的15年中,给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开设7门新课,培养5名博士、35名硕士,复活了专著5部、主编2部、《论文集》2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