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章开沅先生的回忆录,也是一部篇幅宏大的百年生命史。全书用60万字,100多个小节,50余幅插图,完整再现了作者从世家少年、流亡学生到民主青年,从出任大学校长而力行改革开放,再到主动辞去荣誉回归布衣学人的人生经历。书中出现的人物多达百位,长辈家人、师长前贤、中外学人,作者以流畅亲切和忠实客观的笔调写下与此有关的回忆,读来令人倍感温情。这些被作者谦称的 凡人琐事 ,不仅折射了百年来的世事风云和几代人的人生际遇,也记录了近百年中国社会世变中不可抹去的亲历者的踪迹。
......
1931年 九一八 事变后,学潮迭起,清华园里派系纷争、驱逐校长风潮不断,梅贻琦临危受命,多方求解,结束了二十年间校长十易的动荡局面。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清华、北大、南开三校南迁,于昆明成立西南联合大学,梅贻琦任常委会主席;在他的主持下,三校于战祸频仍、经费短缺、困窘闭塞中合作无间,学术、科研、教学取得奇迹般的成就。抗战胜利后北归复校,再到梅贻琦于台湾筚路蓝缕创建新竹 清华大学 生斯长斯,吾爱吾庐 ,他的一生与清华紧密联系在一起。 作者以纪实手法生动展现了梅贻琦这位杰出教育家的成长、留学及其在动荡岁月执着教育的艰难历程。他提出并一生奉行 大师论 通才教育 学术自由 教授治校 等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并以忠诚无私、寡言沉稳、刚毅仁爱的人格精神,成就了清华之清、联大之大,感染着一代代学人。 作
本书以亲切自然的对话体,讲述了李泽厚一生之经历、论著、思想、治学、交往等,试图探寻其独特的学思之路,读者从中亦能生动具体地感受李泽厚的人格魅力与鲜明个性。 本书形式虽 虚拟 ,内容却很 实在 :主要源自李泽厚的各类论著、文章、书信等,经作者重组、拼接、整理,并由李泽厚多次修改、增删而成。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书中许多内容是作者与李泽厚在多年交往中独家掌握且首次披露的。此外还配有大量插图,多为首次公开,极具史料价值。
本书是 中研院 院士、秦汉史大家邢义田先生的访谈录,内容包括他的家庭、求学及师友杂忆,学术研究之路,以及他对新时代治学思想、人文知识等挑战的看法。人文社科类的读者都会有兴趣。不仅可加深读者对其学术作品的理解,还可看作史语所那代学人生活、学习经历的缩影。 书名 真种花者 取自周作人语: 有些人种花聊以消遣,有些人种花志在卖钱,真种花者以种花为其生活 而花亦未尝不美,未尝于人无益。 邢先生随兴求做学问的快乐,不为卖钱名利,学问只作 为己之学 。
《倬彼云汉 许倬云先生学思历程》之上篇《江河万古》,着意于先生学术著作之评述;中篇《雪泥鸿爪》,侧重于先生的学行记录,撰写者有同辈学人、学生、世交晚辈、近年亲近的青年学者等;下篇《水流云起》,收录有关先生的访谈、口述及媒体侧记。 附录则意在从先生自身的视角, 交代 其学术渊源;另附《许倬云先生平生事略》《许倬云先生作品存目》《许倬云先生未刊稿存目》及《相关评论存目》,亦可由此一窥前辈学人风采,及先生平生行履之所及。
本书作者杰西 诺曼是英国国会议员,作为一个具有政治经济实践经历和学术训练背景的政治家,本书的内容超越了一般性的学术讨论,基于对亚当 斯密生平细节和思想脉络的剖解与发掘,在一个更广阔的范围内讨论了现代经济学之父的思想。 亚当 斯密荣誉等身,思想体系磅礴且影响力深广,从达尔文、马克思、凯恩斯到哈耶克,在所有今天我们所熟知的、重要的政治、经济理论家的观点中,几乎都能够找到他的印记。但在今天,斯密也饱受争议,不少人抨击他为资本主义和个人自由的倡导者,是 市场原教旨主义 的原动力,是不平等和人类自私的辩护人。围绕现代对亚当 斯密的信仰、偏见与重重迷思,作者从18世纪苏格兰的启蒙运动着笔,追溯了斯密思想的源头和思想体系的构成与发展。如作者所述,斯密并非一个教条式的自由主义思想家,也远非一名经济学家
《院士的中学时代》共分3辑,由《中国青年报》湖北记者站站长雷宇编著。本书通过对杨乐、王元、李德仁、张丽娜、朱英国、欧阳自远等30余位中科院院士面对面的采访,记述了他们中学时代的学习经历、成长过程,着重表现他们的学习态度,总结他们的学习方法,颂扬他们的人生志向。《院士的中学时代》既为学生提供一份独特的精神食粮,也是一本值得家长和学生共读的成长之书,为家长展现多元的教育观 还原院士青葱岁月,追慕往昔教育图景,破解英才成长密码,滋养未来栋梁之心 。
弗里德里希 席勒(1759~1805),伟大的德国诗人、戏剧家、美学家,是德语文学中富活力的形象之一,其作品深受中国读者喜爱。本书描绘了席勒的一生,讲述了席勒如何(与歌德一起)在1790~1805年的十多年间成为德意志精神生活中的那颗位居核心的恒星。所有人都登上了舞台:诺瓦利斯、荷尔德林、施莱格尔兄弟、费希特、青年黑格尔、蒂克、布伦塔诺。这部关于一个伟大人物的生平、著作与时代的书,或许正可以开启一场 席勒复兴 。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之文学。《王度庐评传》(增订版)在首版的基础上调整结构,订正错误,新增内容,结合王度庐生平经历和具体作品,对王度庐及其创作的悲情武侠风格进行再评价,考察研究王度庐在中国通俗文学史的地位,全书共分为二十一章,包括早期小说、早期杂文、 鹤 铁五部曲 南京七书 ,以及社会世情、野史稗说,样式学、风格学、历史学和文学史的角度,分析评价王度庐作品叙事艺术的演进、侠情小说的开宗立派、五四新文学人文精神的特质,以及他对新派武侠小说创作所起的作用。
20位北大学者访谈故事集 | 超越自我、改变世界的20个人生指路牌 5h 阅读 = 听 200h北大教授 的讲座 =20 种 人生指南 从青年学子到北大教授,从普通人到引领时代的大家,路到底有多长? 这是一本卓越人生的真情书, 20位北大著名教授的深度访谈合集,细听他们真情讲述人生的起落、治学的心得、教育的理念、情感的际遇等,其中不仅有各学科的前沿知识,更有满满的正能量和奋斗精神。这些值得钦佩的卓越学者,有的张扬进取,有的低调温和,有的只是在幕后做事情,有的则愿意大包大揽。但是,他们在从普通学子锻造为卓越学者的路途上,无一不是孤独又热烈,艰苦却无悔。无论你正在追逐梦想、砥砺前行,还是在迷茫、焦虑中徘徊,本书中北大教授们的回忆与思考都将令你终身受益!
本书是半个世纪以来少见的、全面的约翰 洛克传记。洛克好友众多,其中一位形容洛克 多才多艺,多能善用 ,确为的见。本书作者罗杰 乌尔豪斯以诸多激动人心的历史事件为背景,举凡英国内战、宗教不宽容与偏见、反政府的斗争与阴谋,以及1688年光荣革命,均与洛克丰富多彩的一生行迹交织在一起,同时作者详细论述了洛克在诸多领域的思想发展,包括医学、知识论、科学哲学、政治哲学、宗教哲学和经济学。本书以历史系年为序,描述并解释了洛克的思想及其接受情况,同时旁征博引,涉及洛克与朋友的亲密友谊和热诚交往的私人生活细节,以及他在越来越引发关注的公共生活中参与的角色,包括牛津大学的导师、沙夫茨伯里伯爵的合作者、尽职尽责的公务员。洛克这位多才多艺之士,本以长居牛津大学的宁静居所、从事医学和自然哲学的研究与实践为夙
傅斯年是著名的历史学家、教育家、爱国民主人士,是研究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群体不可忽视的人物。《傅斯年评传》作者马亮宽对傅斯年进行专题研究近二十年,曾赴全国各地收集资料,进行实地考察,并多次到中国台湾进行学术访问,与有关学者进行学术交流,掌握了大量的一手资料。 本书是作者多年研究的成果,对傅斯年的教育思想与实践、学术理念与贡献、爱国思想与民族意识、参政议政与政治改革思想等进行了实事求是地论述,改变了长期以来学术界由于资料的缺乏,对其评述的偏颇,试图给读者提供一位接近历史真实的傅斯年。
《法治:维多利亚时代的法学家戴雪》是关于19世纪英国著名法学家、宪法研究学者阿尔伯特?戴雪一生学术历程的个人传记。作者借助之前尚未有研究者涉猎的*手资料,尤其是戴雪与他人的通信和1891年之后其有关爱尔兰问题的笔记,细致地描述了戴雪并不平凡的一生,并从法学、政治、历史和国际关系等侧面系统地揭示了戴雪的学术思想,为我们了解戴雪的生平、著作及其时代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切入点,同时也为我们揭示了19世纪英国法学家在视角和思维方面的广泛学识和古典修养。
本卷所选是冯友兰先生自1921年至1948年间发表的部分文章和两卷本《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及“贞元六书”所包含的《新理学》、《新事论》、《新世训》、《新原人》、《新原道》、《新知言》等六部哲学专著。这些单篇文章和专著,是冯友兰整个思想体系中*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的核心著述,也是他作为一位具有划时代特点的哲学家和哲学史家的代表作。所选的23篇文章和《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可反映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方面的研究成果及其价值意义;节选收录的六部哲学专著,构成了冯友兰新理学哲学体系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反映了冯友兰哲学体系的概念、范畴、特点、方法、哲学思考的主要方向以及由此产生的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
?本雅明(1892—1940)是20世纪上半叶至为重要的思想家,其观点与思想异常迷人,却也捉摸不定,对整个20世纪的人文学术产生了重大影响;本雅明学术兴趣广泛,横跨哲学、文学、艺术、摄影、电影、建筑、翻译等,却从未被限定在某个现代学术领域、某种写作文体和某类思想范式之中。正如本书作者所说,“本雅明的天才就在于,他能发现某种形式,在其中,一种可与同时代的海德格尔和维特根斯坦媲美的深刻性和复杂性,能够通过直接动人心魄且让人过目难忘的文采,发出回响”。 本书是一部杰出的、里程碑式的本雅明传记。两位 的本雅明研究者兼本雅明文集编者、英译者艾兰和詹宁斯以900页之巨的篇幅,全景地描绘了本雅明的一生,以及20世纪初那个从昨日世界走向两次大战间的恢弘的时代背景和文化版图。同时,本传记并非简单的生平编年,还梳
《叶至善集》( 1-6 卷)收录了叶至善先生不同时期创作的作品,以写作时间为序,对叶至善先生的各方面文章按内容进行归类,分为编辑卷、传记卷、科普卷、散文卷、创作卷和书信卷,共计 280 余万字。通过这些文章,充分展现了叶至善先生作为一位优秀的编辑家、出版家、作家各方面的才能,并给后人留下大量足以借鉴的经验,不论是对编辑、出版、创作,都是一份宝贵的财富。 编辑卷分为两部分内容。部分收录 59 篇文章,记述的是叶至善先生在几十年的编辑工作中的一些经验、思考、研究,大到宏观理论,小到编辑技术的细节都有体现。第二部分收录 77 篇文章,是叶至善先生为书作的序和跋,其中有写给自己的、写给父亲的和写给友人的,在这些序和跋中也包含了叶至善先生编辑思想的精华。编辑卷是至善先生六十余年编辑生涯的真实写照,见证并记
周立波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也是跨越现、当代两个历史阶段的革命作家。他一生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他的文学创作和文化活动伴随着 20 世纪中国的社会变革。周立波自觉地将个人价值定位于社会实践活动之中,他直面时代和社会,以文学的方式体验、探索和参与不同时期的社会实践。 本书以历史时间为基本脉络,采用传记研究的框架,围绕着周立波的生平道路、思想脉络、创作演变及其生活的革命时代而展开,立足宏观的文化视野,立足于原始材料,从事实出发,进行公正、客观而切实的评述,还原出一个真实而又全面、立体而又富有精神深度的周立波。
本书是国学大师罗振玉的传记。全书以严谨细致的笔调,深度还原了罗振玉的一生。本书的描摹围绕三条线展开,一是历史线,以个人的经历展现晚清至民国年间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揭示深受传统儒家观念熏陶的罗振玉在时代剧变的大潮中如何立身谋国,如何按照自己的人设走完一生;二是学问线,罗振玉是中国近代学术史上的一座高峰,在金石学、甲骨学、敦煌学、农学、校勘学等领域卓尔大家,本书全面展示罗氏的学术发展历程和成就,用力极深,也是本书精华所在;三是交际线,罗振玉一生交结的重要人物极多,皇帝如溥仪,官员如张之洞、张謇,学者如王国维、俞樾、刘鹗、梁启超、伯希和、内藤湖南,本书勾稽史料,将错综复杂的人物交往穿插在学问探究之中。对了解学林往事,具有重要意义。全书从资料搜集至成书出版,耗时近30年,是当今罗振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