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元济傅增湘往来信札》一书全面整理收录了现已刊布的所有张元济、傅增湘往来信札资料。全书以时间为序进行编排,张元济致傅增湘信件起于1912年,终于1947年;傅增湘致张元济信件起于1912年,终于1945年,两位先生信件各自成册,便于对照阅读。 本书对二人往来书信中的私事内容,未进行任何删减,对于研究二人的家庭、友情等方面有极大价值。信札中涉及了清末民初藏书家藏书流散资料、民国出版史资料、近代教育史料等诸多内容,不仅有助于拓展、深化张元济傅增湘相关问题研究的内涵,也可为全面、立体地彰显他们的学术贡献以及对保护、传承中华典籍的文化影响提供线索。
《魏尔伦传:一个身体的历史》由法国学者阿兰 比于齐纳撰写,讲述了法国诗人保罗 魏尔伦的一生,包括他的性格、思想、情感以及创作生涯。 魏尔伦是法国象征派诗歌的代表人物之一,与马拉美、兰波齐名,生前被奉为 诗人之王 ,象征派、颓废派都将他视为大师和同道。他的诗歌以表达内心深处的情感和体验著称,其创作与帕尔纳斯等诗歌流派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些流派对法国现代诗歌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魏尔伦生活放荡不羁,极端的性格导致了他悲剧性的一生:他做过阶下囚,当过教书匠,晚年生活在社会的边缘,形同乞丐。他的暴力倾向源于内心的绝望,而这绝望的土壤产生了他生命中最敏感、宝贵的歌唱。在撰写《魏尔伦传》时,作者采用了批判性的视角,不断引用魏尔伦晚年的自传,但保持怀疑的态度。他在书中详细记录了魏尔伦的生活细节
彰显了沈荣骏院士的高度人生观、价值观 展现了胸怀“国之大者”、立志科学报国的科学家群像 唱响了我国科技战线独立自主、砥砺奋进的时代主旋律 【专家推荐语】 孙家栋(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国家zui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高度评价: 我和沈荣骏院士是老同事、老战友,他是我国航天测控技术领域的著名专家,半个多世纪中,我们几乎是一起共同经历了中国航天事业从起步到辉煌的历程。 沈荣骏院士的访谈,从一个不同的角度为我们的事业留下了非常有价值的记录,对于渴望了解航天事业发展的广大读者和从事航天测控技术工作的官兵来说无疑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王永志(中国工程院院士、载人航天功勋科学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高度评价:
大卫·霍克尼就以这般机智、坦率的自我陈述,讲述了自己在布拉德福德的同年,在皇家艺术学院的岁月,以及旅居加州和巴黎的时光。他的讲述接地气、幽默,并以自己丰富的作品为插图。霍克尼的故事充满了有关艺术、他自己、朋友们,还有其他艺术家的趣闻轶事,但归根结底,这是一位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艺术、不断学习用艺术和想象来诠释现实世界的艺术家的故事。
这本浪漫主义诗人拜伦的权威传记旨在探索解密拜伦复杂又具有创造性的生活的方方面面。麦卡锡的视角是比较全面的,尤其重视诗人人生各个阶段中的主观意识,追溯了他在意大利、土耳其、希腊的旅行,以及诗人前往希腊的英雄式之旅。也正是在那里,诗人在三十六岁上就悲剧式地英年早逝。而他去世后,到处渗透着拜伦主义,拜伦主义横扫欧洲。作者阐述了拜伦主义对于文学、建筑、绘画、音乐、风俗、性和心理方面的影响,这也是全书最耀眼之处。
托马斯·哈代是“19世纪的小说家和20世纪的诗人”。1982年,迈克尔·米尔盖特评述这位伟大作家的经典传记首次出版。之后,有关哈代的诸多新信息纷纷问世,其中很多已出现在米尔盖特本人编辑或与他人合编的哈代作品集里;与此同时,一些学术研究也挑战乃至颠覆了许多既定的假设。在这部经过广泛修订、全面重审、细致扩充的新版传记中,这位世界很好的哈代研究学者不仅借鉴了这些新材料,而且充分发挥了他长期研究哈代生平及作品所得的深刻理解力。哈代生活中大大小小诸多方面都在书中得以全新阐释,包括他的家族背景,他作为诗人略显笨拙的摸索自学之路,他与第一任妻子以及她与他家人之间微妙的关系,他的爱欲纠葛,他与那些抱负不凡的女性作者之间隐秘的合作,他参与自己官方传记的秘密写作,以及他如何借助唤醒记忆的技巧将卓越创造力延
米沃什是享誉世界文坛的波兰作家、诗人,198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在这本传记巨作中,作者安杰伊·弗劳瑙塞克为我们提供了关于米沃什本人及其所处时代的生动图景,同时也提供了理解其作品的丰富语境。弗劳瑙塞克追踪了米沃什个人的奥德赛之旅——经由立陶宛、波兰,到法国,再到美国,最后荣归波兰克拉科夫,终老于此。作者花十年时间写就这部米沃什标准传记,无论深入程度还是厚重程度均在目前米沃什生平及作品研究专著中首屈一指。这本传记基于大量的访谈资料而来,同时大量引用米沃什的诗歌和散文作品,收有四十张珍贵资料照片,图文并茂。译者系波兰语译者,直接从波兰语再现了传记风采,也展现了米沃什文学作品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