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什么都不做的话,只剩半年的生命了。 这是2020年12月,发现癌细胞转移时,医生的宣告。 然而,在那一天来临之前,有些话必须要说。 关于艺术创作和社会活动背后的哲学,关于坂本家的历史和家人的羁绊,以及关于自己离开后的世界 本书是继回顾幼年至五十七岁人生的《音乐即自由》后,记录坂本龙一暮年足迹并将遗赠给未来的决定性自传。 收录由好友铃木正文亲自撰写的后记,记录作者后的时光。
Array
《悲欣交集:弘一法师李叔同全传》是学界前辈金梅先生研究弘一法师李叔同生平事迹、艺术成就、佛学思想的结晶,是一部史料可靠、重在呈现思想和精神变化的独特传记。全书真实、细致地再现了李叔同从朱门子弟、风流才子、艺术先驱到律宗高僧弘一法师的巨大转变过程,深入剖析和解读了弘一法师李叔同的全部人生历程和思想变化。作者观人入微,挖掘深层隐藏,甚至极具挑战性与独创性地分析了他出家前后的经历和佛学思想的形成与变化。《悲欣交集:弘一法师传》 始于写真,终于传神 ,是一部一丝不苟、视野广阔、学养深厚的集大成之作。
沃尔特 迪士尼是一个真正的梦想家,对逃离童年经历的渴望、对完美主义的极度追求以及钢铁般的意志,让他将卡通片从一种新奇事物转变成一个个艺术形象,创造了从最初的米老鼠到后来剧情片中为人熟知的白雪公主、唐老鸭、小鹿斑比等经典卡通形象。 作为第一位被完全许可查阅迪士尼档案的作家,尼尔 加布勒经过七年的创作和精心的研究,向我们展示了迪士尼是如何在二十年间改变了娱乐行业,使其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创立了一个综合性的娱乐帝国,集电影、电视、主题公园、音乐、图书出版、周边商品于一体。之后,这种娱乐方式被广泛传播和模仿。《迪士尼传》是作品和人的完美结合,是迪士尼非凡成就和隐秘生活的双重启示。
《无尽之河:平克 弗洛伊德传》生动再现了这支无数乐迷顶礼膜拜的乐队横跨半个世纪的音乐历程。 书中描述了乐队五名重要成员席德 巴瑞特、罗杰 沃特斯、大卫 吉尔莫、尼克 梅森、理查德 莱特的隔阂、冲突、分别、重聚,并将这背后种种充满张力而又不为人知的细节串连起来 性格迥异的乐手之间冲突激烈,饱受痛苦纷扰,而灵感和创造力却始终能从中迸发,成就他们音乐中的深刻与复杂。 马克 布莱克历经数年努力,采访了平克 弗洛伊德的成员及其家人、朋友、爱人、大学同学、音乐伙伴,诚实地将他们与平克 弗洛伊德的种种交往轶事记录下来,穿针引线般还原了乐队的传奇故事。
遗忘是人之所以能够活下去的一个原因,但我绝不会向遗忘屈服。 带着电影中同样的真诚与诗意,库斯图里卡向我们讲述了他的一生。 他的一生与南斯拉夫 这个消失的国度、昔日的祖国 的历史交织在一起。在这部回忆录中,他从自己还是个住在萨拉热窝老城区的小孩开始讲起, 1961年,尤里 加加林飞上了太空,而我踏上了去学校的路 。亲人、朋友、街头小人物都成了他少时观察力的来源。青年时代,他喜欢读契诃夫,为其笔下的小人物所吸引;看了费里尼的《阿玛柯德》 头三次都睡过去了 对他来说,这部电影就像是 一场宇宙大爆炸 。与此同时,爱情降临到他身上,就像地震一样撼动了他。他去布拉格学电影,生平第一部剧情长片就在威尼斯电影节获得大奖,此后又陆续斩获众多国际电影节奖项。1992年,他深爱的父亲去世,南斯拉夫解体。
于成龙1638 年出生于辽东盖州,后举家定居直隶京南固安县,康熙三十九年(1700 年)二月二十七日卒于淮安河道总督署,享年六十三岁。于成龙任乐亭县令、署理滦州,后历任通州知州、江宁知府、安徽按察使,两任直隶巡抚,两任河道总督,此外还担任过左都御史、镶红旗汉军都统、兵部尚书等官职。在长达三十三年的宦海生涯中几度沉浮,他心怀黎民,利益百姓始终不渝,世有 廉能天下 本朝贤抚 赞誉。于成龙刚直不阿、疾恶如仇,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深得康熙皇帝叹赏和百姓爱戴。直隶曾经流传着很多与他有关的民间故事,还有一些地方曲艺也以于成龙事略为素材,形成了侠义公案如《于公案》等作品。 《于成龙全传》利用《如山于公年谱》《清实录》和康熙朝人物奏稿、日记、诗集、古地图、各类地方志等上百种史料,务求传主于成龙及相关人物
穆旦被视为中文现代诗歌 人,一生留下的诗作仅不到160首;“他有一种灵魂上的痛苦,而这使他 普通的观念都得了一种深重和庄严”。他翻译的普希金、雪莱、拜伦、奥登等人的作品深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本书借助翔实的文献,记述了诗人穆旦/翻译家查良铮在风云变幻的时代中激荡起伏的一 生。像穆旦这样在不长的一生中留下可纪念的甚至值得自豪的足迹的诗人不会很多——学生时代徒步跨越湘、黔、滇三省,沿途随读随撕读完一部英汉辞典, 到达昆明西南联大;25岁以中国远征军的身份参加滇缅前线的抗日战争,经历了严重的生死考验;1952年欣慰于新中国的成立,在获得美国学位之后毅然回归祖国——何况他还有足够的诗篇呈现着作为中国知识分子对于祖国和民众的赤诚……他的诗歌创作所拥有的创造性,他至少在英文和俄文方面的精湛的修养和实
《张宗宪的收藏江湖》一书,讲述了收藏大家张宗宪先生的传奇故事。这是“嘉德文库”的重要出版项目,我们希望这本书既平实可信,又能生动地再现张宗宪先生跌宕起伏的精彩人生。 从雕刻名匠张楫如,到古董商张仲英,再到中国及世界古董界和拍卖界的 收藏家张宗宪,张宗宪家族的历史与文物艺术品有着深厚的渊源。 而张宗宪所经历的时代,恰逢中国历史急剧动荡变迁。作为一个独特的视角,古玩收藏界的风风雨雨、起起落落,不仅鲜活生动,而且神奇隐秘。 张宗宪驰骋 拍卖场,“ ”的拍卖号牌不是凭空举起来的。无论是香港苏富比、香港佳士得,还是中国嘉德、北京翰海、上海朵云轩,张宗宪先生不仅言传身教、而且大施援手。可以说,没有张宗宪先生的专业 和商业推动,就没有中国文物拍卖市场的 。 成功闯荡海内外收藏江湖数十年,张
在罗洛 梅生命的最后八年里,作者罗伯特 H. 阿布扎格与他相知相伴。他们在周末一起度过许多时光,在散步、用餐时聊天,也在更正式的访谈环境中交谈。梅曾在与阿布扎格的相处中谈起自己早年的人生理想、著作的起源,以及他如何看到欧美泛滥的技术和工业化所带来的文化危机;并敦促阿布扎格在传记中全面地呈现他的生活,不仅限于他的思想、成就,也陈述那些岁月里他的缺点、困扰和脆弱。 基于这些谈话、通信,以及梅遗留的大量信件、日记、作品和收藏品,阿布扎格耗时数十年,将所获得的素材编织成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展现罗洛 梅非凡的一生。这本书将为我们揭示梅的内心世界和公共生活,以及它们与那些侵蚀传统的现代性力量的交汇,并展示自我、治愈和精神生活被赋予的全新定义。
莫斯纳的著作是一项相当瞩目的学术成就,对于休谟研究者来说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工具;对于所有研究18世纪启蒙运动和文学史的学生来说简直就是一个知识宝藏。 Richard H. Popkin,哲学季刊 这部堪称典范的作品已经远远超出一本传记的价值。它是对18世纪的热烈的智识研究的回应;它不仅是关于哲学面向,更是面向众多读者的书。 C.E. Vulliamy, 观察家 这是一部酝酿已久的著作,在经过近20年的准备之后,它于1954年首版付梓,同时也是作者彻底爱上其主题的一部著作。这部传记是漫长而快乐的研究带来的产品。作者兴趣广博、智力超群,本书的篇幅和由此带来的幸福感都构成了智识上的贡献。 时代文学副刊
本书是关于阿尔贝 加缪的传记,也是公认的经典,被誉为 加缪传记中极受欢迎的一部 (《纽约时报》)。法语原著初版于1978年,近四十年来多次再版,已被译成十几种文字。长期旅居巴黎的美国传记作家赫伯特 R. 洛特曼采用英美人撰写传记的严谨方法,努力贴近加缪的生活,向读者揭示了一个在阿尔及利亚贫民区长大,经历长期的贫穷、无尽的苦难,却通过不懈的努力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法国作家的成长历程、创作历程、生活历程和心路历程。
《蛰伏》,三大板块,十大章节,完整阐述库里成长史,剖析每一个时间段不一样的库里,讲述库里早期境遇:他为什么选择控卫?为什么痴迷三分?他的脚踝又为什么频繁受伤? 《弄潮》,三大板块,十大章节,全景回顾库里如何成长为跨时代巨星、NBA弄潮儿,他并不是一帆风顺,潮起潮落,库里的时代到底发生了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信条》,四大板块,百大数据,你可能知道库里是一个三分射手,你可能知道库里是一个超级巨星,那你知道所有有关库里的神迹、纪录和各种疯狂数据吗?这里有你想要的答案。 《格调》,四大板块,百张美图,库里的完美格调、爱情故事、慈善事业、业余爱好,这里讲述了一个完美至极的库里。
本书是英国著名传记作家汉弗莱·卡彭特撰写的权威奥登传记,在奥登研究目前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书中首次披露了大量珍贵材料,包括奥登的信件、日记、笔记以及青年时代的未刊诗作。通过对这些材料的细致研究与平实严谨的记述,作者完整展现了奥登作为一个诗人和一个时代见证者的传奇经历,打开了一个隐秘的文学和心灵世界:诗人对生活与爱的巨大热忱,对艺术的诚与真的执着坚守,以及穿越整个时代的对信仰的精神探索。
本书是20世纪著名诗人伊丽莎白·毕肖普的近期新传记。伊丽莎白·毕肖普的朋友詹姆斯·梅里尔曾经说过:“伊丽莎白在生活和诗歌方面比我认识的任何人都有天赋。”这本新的传记揭示了她是如何将自己的生活天赋与写作天赋结合起来,创作出一系列辉煌的诗歌、散文和信件——这些非凡的作品使她成为美国乃至世界上广受欢迎的诗人。本书作者为伊丽莎白·毕肖普协会的创始主席托马斯·特拉维萨诺。毕肖普在20世纪中期的不同世界中穿梭,与国际文人、视觉艺术家、音乐家、学者和政治家建立了广泛的联系。根据近期新的采访和新发现的手稿材料,特拉维萨诺阐明了毕肖普在她的诗“一种艺术”中以何种尖锐的讽刺来庆祝“失去的艺术”,在同等程度上与“发现的艺术”联系在一起,细腻地描绘了这位女诗人的一生。
本书全面、详尽地讲述了赵朴初先生从四代翰林之家出生到为弘扬佛法、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鞠躬尽瘁的一生。他有着渊博的知识,极深的佛学造诣,出色的领导才能;他爱国爱教,行菩萨道,庄严国土,利乐有情;他与众多高僧大德有着深厚的佛缘,并致力于与世界各国佛教界友好交往的伟大事业;他提出 人间佛教 的思想,将佛教的教义圆融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之中 全书内容详实、独特,文字流畅,配有百余幅珍贵历史照片及书法墨宝,并由一诚法师、传印法师倾情作序,堪称*真实、*完整、*感染力的关于赵朴初先生的人生传记。
在好莱坞梦工厂,大卫·林奇始终是一个独特的“造梦人”。 他34岁即凭借《象人》入围奥斯卡很好导演奖提名,而后的《蓝丝绒》《穆赫兰道》,亦入围奥斯卡。1990年,《我心狂野》获第43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同年,悬疑犯罪电视剧《双峰》在美国广播公司(ABC)播出,狂热席卷全国,他才华横溢的艺术家形象也由此为世人所熟知。称他为“鬼才导演”,一点也不为过。他屹立影坛半世纪,当回顾20世纪的电影史时,我们已经无法绕过林奇。 从绘画开启艺术生涯,再由画布走向银幕,身兼导演、编剧、制作人、画家、音乐人、摄影师等多重身份,大卫·林奇的人生经历可谓嘈杂,每个领域都像梦境中的蒙太奇。 恐怕,世界上只有一个人能写大卫·林奇传记,那就是大卫·林奇。 《梦室:大卫·林奇传》是一部回忆录与自传“合璧”的传记,由克里斯汀·麦肯纳
目前学术界公认最权威详实的狄金森传记·艾米莉·狄金森——美国现代诗先驱者、西方最重要的女性作家之一、博尔赫斯的偶像,她是一个谜,而本书试图揭开她传奇人生的谜底·兼具严谨的历史考据和可读性,《出版人周刊》称其达到了文学传记的优选水准作为美国现代诗的先驱者,艾米莉·狄金森大概是最受人喜爱的、伟大的诗人,同时也是最难以索解的一个谜。她是博尔赫斯专享公开表达欣赏的女作家,诗坛地位可与惠特曼比肩,却在25岁之后逃避公众生活,只留下千余份书信。这个留下了近2000首诗作的奇特女人究竟有怎样的一生?生活中发生的种种事件、她不同寻常的个性以及她遇到的麻烦、挫折、失望和冲突如何走进了她的艺术世界?它们真的走进了她的艺术世界吗?当代学者阿尔弗雷德·哈贝格努力追随着狄金森的脚印,《我的战争都埋在书里》显示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