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国那个新旧制度更替、中西文化交融的时代,涌现出众多敢为天下先的狂人名士,他们或曲高和寡,或风流不羁,或桀骜不驯,其中也不乏鲁莽自大者,他们保有狂放的个性、自由的思想、独立的精神,为后世打造了一个诗意的世界。《民国狂诗录:狂诗里的奔放民国》摘选了民国时期三十二位名人所写的极具代表性的诗歌,有狂狷的文人之作,有刚猛的说武之诗,有搞笑唬人的蠢诗,更有奔放的情诗……作者搜集了丰富、精彩的名人轶事段子和好玩且真实的史料,向您另类解读诗歌里的锦绣民国。一部《民国狂诗录:狂诗里的奔放民国》,写活那些已经模糊的身影,写活那段风起云涌的民国史。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26-开元盛世·范阳兵变》,本书讲述了自“贞观之治”之后,武则天南周王朝折腾了四十年之久,终于又出现了“开元盛世”。在这一时期,中国除了政治安定、社会治安良好、人民生活富裕之外,教育也很发达,文学、音乐、绘画等艺术都开始走向。然而创造了这个盛世的李隆基并没能珍惜眼前的美好,反而将出了令人扼腕的范阳兵变。
《中国早期工业化:盛宣怀(1844-1916)和官督商办企业》作者以近代中国绅士资本家盛宣怀创办的轮船招商局、中国电报局、华盛纺织厂、中国通商银行四家官督商办企业为主线,大量使用中文、日文和西文的可靠资料,详细阐述了中国早期工业化的经济成就和问题、人事和政策、社会和制度诸问题,并将中国的经验与日本和西方的经验进行了富有启发性的比较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值得人们深刻反思的问题。《中国早期工业化:盛宣怀(1844-1916)和官督商办企业》所涉及到的经济发展中内在的尚未解决的某些政策问题,为当今工业的现代化计划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战国歧途》作者刘勃,从唐传奇文本入手,借虚虚实实的故事,讲述唐代的政治、社会与人情。 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背后,是唐代的门阀观念、科举制度与风月行业;龙女、狐精等非人物种,却无一不是世情人性的明镜;虬髯客、聂隐娘、昆仑奴等侠客故事当中,则藏着唐太宗的分身,藩镇与藩镇之间、藩镇和朝廷之间的复杂关系,或者对遥远世界的想象。
都说巍巍汉唐,汉朝、唐朝的版图究竟有多大?历史上的中国范围如何划定、依据什么标准?七大古都是哪七个,它们凭什么成为首都?黄河以经常泛滥闻名,为什么在东汉至唐朝会有八百年安流?《楚辞》中浪漫的云梦泽到底在哪里?上海又是怎么从一片滩涂变成坚实陆地并逐渐繁盛的?…… 葛剑雄教授从谭其骧先生的学术成果中,精选出最重要且具代表性的篇章,汇为《谭其骧历史地理十讲》,其中还包括中国历史与文化、中国历代政区、两千多年前的马王堆地图等精彩内容,更有谭先生作为中国历史地理学科奠基人、《中国历史地图集》主编,对这一学科所做的根本性定位与思考。书前设导言“为什么要学习历史地理学”,书后附录“历代疆域政区概述”,各朝代政区一目了然。全书精心编排,充分体现了严谨性、可读性与实用性。
我们的先人何时开始使用筷子?何时开始一日三餐?何时开始伏枕睡觉?何时开始使用耕牛?何时开始饲养猪、狗?何时开始使用毛笔?古代的床是做什么用的?古代的王为什么戴高帽?武士为什么结髻?为什么以鹿皮作为婚嫁的聘礼?…… 作者借中国古代象形文字所描写的静态和动态的图象作引子,配合地下发掘的材料、文物。以及典籍的记载,人类学的诠释,将中华民族形成发展过程中有关古代渔猎农耕、起居饮食、衣服车马、天文地理、乐舞巫术、战争祭祀等问题,以浅易的文字,配合图版一一介绍给读者。
武威市地处甘肃省中部、河西走廊东端,属黄土、青藏、蒙新高原的交会地带,东靠白银市、兰州市,南部隔祁连山与青海省为邻,西与张掖市、金昌市接壤,北与内蒙古自治区相连。东南距省城兰州市276公里,西北距镍都金昌市74公里。总面积3323公里,占全省面积的7.4%。总人口198万,现辖民勤县、古浪县、天祝藏族自治县和凉州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