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阳的《陶行知全集 1-12卷 篇目索引》按照汉语拼音“音节表”的顺序编排,先以每篇文章篇目的首字音序归类,每类中再按照音节的顺序排列。索引中,篇目凡在《全集》中有注释的不再注释;从篇目无法直观理解其内容的,则加以注释说明,并于篇目下以*表示;索引中篇目后的数字为该篇在《全集》中的卷次和页码,如:7,233即表示《全集》第7卷第233页;索引中篇目后括号中的内容,为区分同名篇目的限定词,如:爱(他如果不来),爱(意中之人何处产);《全集》篇目中之附件均在本索引中独立成条目,以“见”所属篇目;凡篇目用小写阿拉伯数字开头的,以数字后首字的音序归类排列,如:《1924年中国教育之回顾》即以“年”的音序归N类进行排列。
阅读此书不亚于进行一次全面的教师职业培训。 本书所提供的108条建议来自美国好的教育行业培训项目之一——FIRST教师培训体系在全国十余年所积累的培训经验。路易斯安那州通过本培训体系成功地在一年内将教师流失率降低了43%,创造了令人称奇的行业纪录。 这些建议给所有的新、老教师及时提供了他们迫切需要也本该得到的帮助和培训: ●为“教”和“学”提供即时而有效的指导; ●为新教师提供各种实用的教学技巧; ●为老教师提供有益的指导方法和案例; ●为任何有意于自身提高的老师提供实用有效的技巧策略。 这些建议在改善学生与老师的关系上所产生迅速而直观的效果,使教学成果“立竿见影”。
《外国教育史》是为我校教育系编写的一部教材。1979年,我系教育史教研室外国教育史组全体同志曾编印了《外国教育史(初稿)》,作为我校自用教材。我们在几年来的教学实践中对该书进行了总结,又学习、吸收了本学科科学研究的新成果和各地专业工作者及广大师生提出的宝贵意见,在此基础上,重新编写了本书,正式出版。 本书共四编,分上、下两册。上册内容包括古代和中古时期的教育(编)、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教育(第二编),共七章;下册内容包括帝国主义时期资产阶级的教育(第三编)、苏联教育的发展(第四编),共五章。本书的章节结构和基本内容均由编著者共同讨论,分头编写。下册编写中,个别同志因故未能参加全过程。下册各章节分工编写情况:第八章第三节,第九章第二节中之第三部分,第十一章第二、三、四节,第十二章、二、三、四节由
本书紧扣《大纲》,全面系统讲解、梳理课程知识点。考点内容详解部分紧扣考研《大纲》,较全面系统地将知识点进行了梳理和讲解,简明扼要地概括了重要的考点。重点阐释必考、常考和新考知识点,帮助考生直击复习盲点,迅速巩固大纲规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并行,习题来源广泛。本书不仅搜集了大量的历年各高校教育学的考研真题,还将《大纲》中可能出题的知识点,以可能的题型编写练习题,全面覆盖考点。在真题测试的基础上,帮助考生梳理考点,查缺补漏,加深对重点知识点的理解和认识,体悟出题热点。 解答点到为止与详细论述互补,风格接近实战。考研真题与典型题答案部分根据不同的题型,详略得当,从头到尾都坚持“各尽其责”,简答题真正“简答”,论述题也绝不偷工减料。所有解答完全参照统考答题方式,帮
本书作者系从教20余年的中学语文教师,对中学教育的了解充分而深刻。全书以 温柔教育 理念贯穿于全书, 教育需要温柔 ,这是作者得之于教育实践的悟道之言,通俗晓畅的校园故事会令所有经历过校园洗礼的人产生共鸣,书中一些看似轻描淡写的文字,折射出来的却是当今的某些教育现象,足以引起人们的深思,这些来自*线的资料,是研究当今教育*实在*可靠的依据。 本书以一所省重点中学 百年老校浙江省衢州*中学为主要写作背景。这是一所国内知名的中学,它所反映出来的教育教学特征具有较典型的代表性,值得热心教育改革及业内人士关注和了解。
本书紧扣《大纲》,全面系统讲解、梳理课程知识点。考点内容详解部分紧扣考研《大纲》,较全面系统地将知识点进行了梳理和讲解,简明扼要地概括了重要的考点。重点阐释必考、常考和新考知识点,帮助考生直击复习盲点,迅速巩固大纲规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并行,习题来源广泛。本书不仅搜集了大量的历年各高校教育学的考研真题,还将《大纲》中可能出题的知识点,以可能的题型编写练习题,全面覆盖考点。在真题测试的基础上,帮助考生梳理考点,查缺补漏,加深对重点知识点的理解和认识,体悟出题热点。 解答点到为止与详细论述互补,风格接近实战。考研真题与典型题答案部分根据不同的题型,详略得当,从头到尾都坚持“各尽其责”,简答题真正“简答”,论述题也绝不偷工减料。所有解答完全参照统考答题方式,帮
《现代教学论》是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现代教学论发展的理论与实验研究”的研究成果。这是我国教学论研究工作者的跨世纪著作。这部著作集中反映了教学论研究工作者学术群体对我国教学论学科现代化发展进行的理性思考和实践探索。由于本著作的撰写与问世是处在世纪之交,是在经济全球化、信息时代和中国社会发生深刻变革这一特殊历史时期,因此,对我国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书收录了世界著名教育家、哲学家杜威的主要教育论著以及与教育有密切关系的其他论著,共计五卷。 *卷选编了杜威1897~1915年撰写的《我的教育信条》《学校与社会》《儿童与课程》等六篇教育名著。 第二卷选编了杜威1916年撰写的著名的教育专著《民主主义与教育──教育哲学导论》 第三卷和第四卷选编了杜威1919年4月至1921年8月在华的主要教育讲演。第三卷为著名的《杜威五大讲演》,即在北京的系统讲演;第四卷包括著名的《杜威三大讲演》,即在南京的系统讲演,以及在其他各地的讲演。 第五卷选编了杜威1920~1952年撰写的《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等15篇著名的教育论著。
梁启超的《作文入门》的构思很值得后人继承和发展,在这本书中包含两大部分,一部分是“中学以上作文教学法”,另一部分“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二文题目相关,且一谈散体一谈韵文,珠联璧合,既互补又呼应。 梁启超谈写作文教作文,却皆不依傍这些传统的诗词文话,自具机杼,所以有组织有条理,充满了新意,毫无陈腐气,至今仍不过时,不但不过时,还恰好符合时代之需。“中学以上作文教学法”和“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集中阐述了梁启超的语文教育思想,虽然主要是针对中学而说的,但对小学作文教学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这本书不但是作文教学法,也是中学以上国文研究法。这本书外梁先生还有一篇《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是讲做韵文的方法,登在去年《改造》杂志上,必须参考的。
全书由以下三卷组成。 卷 理论篇:现代教学的基本理论。该卷反映了20世纪,特别是近20年来我国教学论研究的理论成果,全面梳理了近一百年来教学论学科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发展进程。既有对长达两千年的古代、近代到现代教学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历史审视,又有对20世纪中国教学论发展的反思批判。在此基础上,以现代教学论的核心概念、内涵、理论基础的剖析作为起点,重点阐述了现代教学观、现代课程观、现代学习观以及相应的课程与教学论基本原理,分析了现代教学技术带来的深刻影响,探讨了教学论的研究范式,并对教学论的不同流派进行了分析比较。在掌握丰富翔实的资料的基础上,就教学论学科范围内的基础理论问题作了全面深入的阐述,体现了学理性,同时又反映了20世纪教学论研究的新进展和新成就。 第二卷 专题研究篇:现代教学论
本套作品集包括:卷一《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史》、卷二《中国近现代思想史》、卷三《中国当代教育思想史》、卷四《中国本土心理学研究》、卷五《我的教育理想》、卷六《我的阅读观》、卷七《中国新教育》、卷八《新教育讲演录》、卷九《新教育对话录》、卷十《走在新教育路上》、卷十一《写在新教育边上》、卷十二《中国教育观察》、卷十三《外国教育观察观》、卷十四《教育心理学论稿》、卷十五《中国教育评论》、卷十六《中国教育建议》。 卷一《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史》中国古代文化光辉灿烂,这与教育所起到的文化传承作用是分不开的。中华民族作为世界上十分重视教育的一个民族,其教育思想历史悠久、内涵丰厚。本书梳理了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起源和发展轨迹,阐述了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主要特质、理论基础,然后分专题介绍了
夏丏尊先生是我国现代文学家、出版家、语文教育改革家。其一生致力于教育,矢志不渝,屡受挫折仍痴心不改,难怪著名散文家、教育家朱自清曾经说过,“夏先生才真是一位诲人不倦的教育家”。 夏丏尊先生对教育的忠诚完全可以比得上信徒对宗教的朝圣,在他心中,教育是理想,更是责任,推进中国的语文教育是他毕生的事业。作为教育家,他桃李满天下,出于他门下的著名人士有丰子恺、柔石、冯雪峰、汪静之等等知名作家。而作为教育改革家、教育理论家,他更是著述丰厚,观点独特,主张“爱”的教育,曾与另一位著名教育大师叶圣陶合著过多部理论著作,如《文章作法》、《文心》、《阅读与写作》、《文章讲话》等等,他们共同创立的语文教育思想在新中国建立后得到了充分发展,至今,他的教育理论经久不衰。 本书集夏丏尊关于教育目的、教育内
蔡元培历任民国教育总长、北大校长之职,是我国近现代杰出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在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想发展史上,他是位提出了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的教育思想家。蔡元培进步的教育思想对我国近代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培植了许多优秀的人才,为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蔡元培教育名篇》收录了蔡元培先生从1912年至1937年间重要的有关教育的文章。诸如“以美育代宗教”、“学生的责任和快乐”、“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等文章,都从各个方面阐述了蔡元培先进的教育观点。而他在全国各地的教育演讲尤为精彩,这些精彩的演说均被收录到此书中,一并推荐给读者朋友。
本书是一本关于英国中世纪晚期教育思想的通俗读物。它是一本饱含哲理而又写得深入浅出、生动感人的书。除了时代和阶级所带来的缺点以外,其他主张,如对教育力量的深刻信念、对父母的教育责任和早期教育的策视以及好些具体教育工作的见解,时至今日,还是可以发人深省的。 本书是十七世纪著名的英国资产阶级哲学家、政治思想家和教育家约翰·洛克所著。除了他所处时代和阶级的局限,他的教育思想主流是进步的、深刻的。作者从健康教育、早期教育、德育问题到智育问题都详尽地加以论述,提出了很好的主张,并在具体操作指导方面提出了良好的建议。全书写得深入浅出,生动感人,3百年前的论述,至今对人们还很有启发。
本书是赞科夫创建小学教学新体系的轮实验总结。作者论述了小学教学的性质和任务,结合对传统教学体系的批判性分析,阐述了革新的小学教学体系的基本结构,列举了能表明学生在新体系条件下的发展进程的实验效果。书中分章叙述了改革语文、算术、劳动、历史、自然和地理等课程的要领,部分地介绍了新体系的语文和算术教学大纲。 本书是赞科夫的重要著作之一,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行文通俗易懂,实例丰富,可供中、小学教师、师范院校教育学和心理学专业的师生以及教育科学工作者参考。
课程领导力对教育行政干部、学校校长和教师来说,其含义大体一致,但并不完全相同。对于教育行政干部与学校校长而言,课程领导力意味着他们在改变自身的基础上,引领教师改革课程的能力;对于教师而言,主要地,也是更多地指教师改变与提升自身推动课程发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能力。《培育学友文化锻造专业团队:市北中学课程领导力研究案例》共分三章:课程领导力自选项目;课程领导力大家谈;教育创新N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