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词典》自1998年出版以来,深受读者欢迎。至今已经过去了15年,有必要进行一次系统的修订,把质量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此次修订,在释义和书证以及书写体例等方面做了大量查漏补缺的工作,从实际需要为出发点,收集了古代正统书面语写作中的大量单字与词汇。 第2版收录单字约14200个(包括繁体字和异体字),复音词约28000条。第1版收单字10000个,复音词24000条。
《新华大字典》第3版是《通用规范汉字表》发布后的*修订之作。它是一部严格执行国家语言文字规范、全面体现国家汉字使用标准的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品牌畅销图书。该书收列单字14587个,包括《通用规范汉字表》中的8105字。共设7大板块,14个功能项。包括(1)汉字属性:列出字形、字级、结构、笔画数、部首、五笔。(2)注音释义:更出汉字现代的音和义,释义准确,例证恰切。(3)文字源流:列出造字法,分析字形、字义和用法的源流演变。(4)四体书法:列出行、草、隶、篆四种字体,提供书法知识。(5)字的故事:提供与字头相关的历史典故,介绍相关的文化知识。(6)辨析:对意义相近或相关的字词进行辨析。(7)插图:配置精美插图1500余幅,形象直观地图解字义、词义。适合广大师生及中等以上文化程度的读者使用。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6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
此次修订,在释义和书证以及书写体例等方面做了大量查漏补缺的工作,从实际需要为出发点,收集了古代正统书面语写作中的大量单字与词汇。 第2版收录单字约14200个(包括繁体字和异体字),复音词约28000条。
《现代汉语词典》是我国部规范型现代汉语词典,是现代各类汉语词典的母典,其权威性、科学性至今无出其右。《现代汉语词典》像一位“无声的老师”,引导亿万读者识字,学习文化。它在我国的全民教育和文化普及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老师们常用的工具书,它经常被当作判定规范性的标准;作为学生学习时不可或缺的好老师,它一直就是学生手头必须备有、随时查阅的工具书。自出版以来,《现代汉语词典》先后获得首届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届国家图书奖、第二届国家辞书奖一等奖、第四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奖一等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等奖项。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的修订坚持以学术研究为先导,注重修订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从收字、收词、释义、配例等各个环节设立了相关的十几个专题,并逐一进行调查研究。修订时充
俄藏黑水城文献刊布以来,西夏文文献大量刊布,西夏学进入大发展时期。编纂解形、注音、释义、举证兼具的西夏文词典成为西夏学界的迫切需求。 韩小忙研究员编著的《西夏文词典(世俗文献部分)》正是可以满足学界这一需求的大型工具书。该词典是根据韩小忙研究员自己建立的西夏文世俗文献语料库编纂而成,约800万字。该词典征引资料繁富,囊括了目前可见的 大部分西夏文世俗文献,占有语料远远超过前人。在体例方面,该书参照《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辞典》等 辞书,体例规范。字头按照左偏旁部首编排,首列西夏文原始辞书的解形,并标注字头在前人著作中的编号,以便核对;次列拟音和原始注音资料;再列释义和例证,进而列出词语和句例。引用的每一个文献都括注原始出处,极便于检核。另外,作者还编制了左偏旁索引、右偏旁索引、声
该系列工具书在编撰及修订过程中,凝结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和商务印书馆等权威研究机构的语言、文字领域的专家、学者的心血、智慧,特别是得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有关知名学者、专家的热情指导和帮助。该系列工具书严格遵循*、国家语委、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等机构颁布的各项语言文字规范,如严格按照汉字规范标准审定字形,严格按照《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标注读音,在科技术语方面遵循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订的规范名称,吸收了语言文字研究的*成果。该系列工具书自出版以来,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深受广大读者喜爱,被誉为中国畅销辞书。
初版名为《实用汉英翻译词典》,曾荣获第五届国家辞书奖。现经十五年不断扩容、反复修订,更名为《汉英翻译大词典》,既突出汉英翻译实践之重点,又兼顾第二汉语教学之刚需。收词以译法多变的普通词语为主,广收习语、成语及新词,兼收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用语,共约7万条。译释以助升汉译英实际效果为导向,融语法学、语义学、语用学、翻译学知识于一体,力求更为适用。所有词目均先标明词性,再给出相应译法。同一词目若有多种词性,则逐一列出,分别加以译释。精心选配实际译例,并专备不含对应词的活译、巧译,置于◇之后,以利拓宽译路,达意传神。增设“用法与辨析”栏目,简要介绍英语词语之细微区别及用法要点,以便译者正确选用。配有多种特色附录,与词典正文相辅相成,便于领略中国历史、民俗、文化等方面重要信息。词典
古代汉语是现代汉语的源头,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的继承和发展。古今汉语,一脉相承。鉴古可以知今,察今可以溯古。在一部词典中汇通古今,这不仅为读者解疑释难提供方便,而且又可以开阔视野和思路,加深对词义的理解,提高文化素养。有鉴于此,我们编写了这部中型的语词性的《古今汉语词典》。 本词典编写的指导思想是,立足现代,贯通古今,古为今用。字形、字音的确定,异形词的筛选等,主要依据现代的规范和习惯;字目、词目的选择,义项的建立等,古今兼顾,而又以今为重点。同时又特别注意把古今两者沟通起来,揭示古今的联系、区别和变化。 本词典兼有现代汉语词典和古代汉语词典的双重功能,供中等以上文化水平的读者使用,特别适用于文字工作者,语文教学工作者;对语言研究也有参考价值。 现将本词典的特点及相关问题
......
共收词目17000余条。除常用成语外,酌收少量熟语和部分出之经典、语义丰富的较冷僻的成语。 对每条成语均进行全方位的解释和说明。包括:注音、感情色彩、释义、出处、例句、近义、反义、辨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