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就是不丢分》是作者窦昕继热销图书《乐死人的文学史》之后的又一力作。科学训练学生的采分思维,针对学生答题无方向,答案缺点漏点,读不明白三大障碍,精选近千篇适合小学生阅读的经典文章。囊括4 6年级常考题型,通过180个分解式知识点,手把手教会孩子识别易考题型、牢记知识口诀、掌握答题策略,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进阶式阅读训练!不仅打破了传统的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而且能让孩子利用碎片化时间轻学轻练,精准提高薄弱项,快速提高阅读成绩。
《阅读就是不丢分》是作者窦昕继热销图书《乐死人的文学史》之后的又一力作。科学训练学生的采分思维,针对学生答题无方向,答案缺点漏点,读不明白三大障碍,精选近千篇适合小学生阅读的经典文章。囊括4—6年级常考题型,通过180个分解式知识点,手把手教会孩子识别易考题型、牢记知识口诀、掌握答题策略,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进阶式阅读训练!不仅打破了传统的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而且能让孩子利用碎片化时间轻学轻练,精准提高薄弱项,快速提高阅读成绩。
《三希堂法帖》是中国清代宫廷刻帖。刻于乾隆十二年(1747 )。皇帝弘历敕命吏部尚书梁诗正、户部尚书蒋溥等人,将内府所藏历代书法作品择其精要,由宋璋、扣住、二格、焦林等人镌刻而成。收集自魏 、晋至明代末年共134位书法家的300余件书法作品,因帖中收有被当时乾隆帝视为3件稀世墨宝的东晋书迹, 即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远帖》,而珍藏这3件稀世珍宝的地方又被称为三希堂, 故取名《三希堂法帖》,全名为《御刻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法帖原刻石嵌于北京北海公园阅古楼墙间。本套书采用的法帖底本,乃乾隆初拓本,*限度地保存了原帖的神韵,并且进行了精细的现代处理,使之墨色饱满,赏心悦目,相信能够满足现代读者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