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建川编著的《兵火(1931-1945日本战地记者眼中的抗日战争)(日文版)》以图说史,书中使用的多张图片都是从侵华日军内部发行的画报上节选的,现场感实足,都印有“不许公开”字样。这些日本战地记者拍摄的图片、资料,再现了中华大地遭受涂炭的残酷过程,一方面,揭露了日本对中国进行武装侵略的暴行,另一方面,也揭露了日本对中国各领域先进技术的计划性掠夺。这些侵华“图证”,是对日本右翼分子颠倒历史、混淆视听最有力的回击。
樊建川编著的《兵火(1931-1945日本战地记者眼中的抗日战争)(日文版)》以图说史,书中使用的多张图片都是从侵华日军内部发行的画报上节选的,现场感实足,都印有“不许公开”字样。这些日本战地记者拍摄的图片、资料,再现了中华大地遭受涂炭的残酷过程,一方面,揭露了日本对中国进行武装侵略的暴行,另一方面,也揭露了日本对中国各领域先进技术的计划性掠夺。这些侵华“图证”,是对日本右翼分子颠倒历史、混淆视听最有力的回击。
《现代日语语言学丛书:文化语言学》所论及的文化语言学,也正是在上述研究活动发生变化的背景下诞生的一门交叉性、综合性的语言学分支学科。通常来说,重视本体性研究的内部语言学也称为描写性语言学,而侧重语言和其他学科之间关系研究的外部语言学也称为解释性语言学。文化语言学作为解释性语言学的一种,其研究方法就是要把语言放在更为广阔的文化背景下,挖掘语言特色形成的深层原因及其中蕴藏的文化内涵,探究语言和文化之间存在的各种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