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德诗选(德汉对照)》这是一本德国伟大诗人歌德(Ja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1749-1832)的诗歌精粹选集,欧凡的译笔生动地再现原诗的节奏、语气和感情色彩,使读者可以更从容地感受歌德诗篇的魅力。 对于双语读者,本书也是诗歌翻译的一个值得推荐的参照。
《海涅诗选》的作品都选自海涅生前亲自审定出版的四本诗集中的三本:《歌吟集》(1827)、《新咏集》(1844)和《1853和1854年诗作》(1854)。这三本诗集大抵呼应着诗人早年在柏林崭露头角活跃一时、中年卜居巴黎度其流亡生涯和晚年缠绵病榻但创作力不稍减退这三个时期。集中选译的诗兼顾到各种体裁和题材,对诗人的诗歌艺术作了近乎完整的介绍。
"德语长篇文学阅读"为北京大学德语专业高年级的基础课程,代替了传统的"德语精读课"。本书旨在继续提高和深化学生的外语能力,通过课外查阅、课堂报告、课堂讨论和家庭作业的形式,强化学生的主动性和互动性,培养他们的个人能力。选择的课文是德语当代文学名家名篇中的有特色的章节,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作品全篇,进一步拓展学生学识,增强本学科的专业内涵。另外在这层意义上,选材不会很快就因事过境迁而"过时"。
《现代德语戏剧赏析》将七部现代德文戏剧杰作作为德文语言文化的教学工具。教程包括对布莱希特《三分钱歌剧》及《高加索灰阑记》、楚克迈耶《魔鬼的将军》、弗里施《中国长城》、迪伦马特《老妇还乡》、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耶利内克《一部体育剧》、洛兒《无辜》的引介、分析、讨论题、作业。本教材涉及的七部剧作是以首演年的时间顺序排列的。每章处理一剧本,包括入门部分、适用于中级水平以上德文阅读、写作、文化、文学、戏剧课的练习题和课上活动。本教程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德语阅读和口语技能。因此,在教学法上,教程的设计及课上活动使用了互动式沟通教学方式及读前、读中、读后三阶段阅读策略引导学生完成阅读作业,课上讨论等活动。三阶段阅读过程帮助学生泛读、深读、理解各剧的情节和探索情节中的语言、艺术和文化内容。而各章
《阴谋与爱情》是德国十八世纪杰出戏剧家席勒的著名中篇小说。 故事讲述平民琴师的女儿露伊丝和宰相的儿子深深相爱,然而,这段爱情在等级森严的社会和勾心斗角的宫廷阴谋下,*终以二人死去的悲剧告终。这部戏剧结构紧凑,情节生动,冲突激烈,揭露了社会的不平等以及宫廷内部争权夺利的种种阴谋与恶行,反映了十八世纪德国社会宫廷贵族阶级和小市民阶级的尖锐冲突。
艾特尔编的《当代大学德语(2听说训练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是高等学校德语专业本科一、二年级的听力教材,是《当代大学德语(2)(学生用书)》的辅助用书,它在词汇和语法上完全与学生用书挂钩,是对学生用书题材和内容的扩充。本书取材贴近生活,语言规范现代。本书共由1课预备课程和12课课文组成,包括听力练习、听力原文和练习答案三大部分。其中每一课的主题都指向学生用书中的内容,对所学知识进行了很好的复习。
吴江编著的《德语中级阅读教程》是为高等学校德语专业基础阶段学生编写的一本阅读教程,同时也可供具备中级德语水平的读者使用。 本书所收录的文章取材于德国的报章杂志,体裁多样,有小说,散文,诗歌,寓言,采访录等。文章内容涵盖经济,政治,教育,科技,饮食,体育,娱乐,外国人在德国等诸多领域,难度适中。另外编者对课文中的重点词汇以脚注的形式给出了详细解释,以帮助读者理解学习。 全书由20个单元组成,每个单元各围绕一个主题选取4篇文章。课文前设有引导问题,以便激活读者的相关知识,发挥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课后安排适量练习来检验读者对文章理解的正确程度,另外设有引申问题,启发读者的发散性思维,培养读者举一反三的能力。部分课文后附有精选的背景材料,以扩大读者的知识面,开阔视野。书后
在塞德维地区的一个乡村里,两个原先相处得十分和睦的农夫,因为一块田地的均分问题而产生了纠纷。在旁人的煽风点火之下,纠纷越闹越大,仇恨越积越深。而这两家人的仇恨将他们分开了。尽管如此,两个孩子之间纯洁的童年友情随着岁月,渐渐成了爱情,他们相爱了。然而,家庭的贫困、上代人的仇怨、社会的歧视,使他们的爱情无望。后,在一个欢乐的乡村舞会后,这对年轻人终于双双走进了黑夜冰冷的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