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德全集》第33卷收录了歌德自1805年5月至1811年12月的信件、日记、公文、谈话、回忆等共计595篇。这一时期,年近花甲的歌德经历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席勒的逝世使他失去了 生命的另一半 ,而在1806年的耶拿战役中,由于普鲁士军队惨败,家园遭到战争的毁坏,歌德这个当时已誉满欧洲文坛的大文豪、公国的重臣,居然在家中遭到法国士兵的羞辱,差点儿丧命。而在经历这些伤痛事件之后,他选择与克里斯蒂安娜 武尔皮乌斯结婚,让两人的关系合法化;借助出版商朋友科塔的帮助,竭力将自己未出版的以及未完稿的作品在第一时间得以印刷而留存于世。 这个时期,歌德对拿破仑的看法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1808年,他被拿破仑授予了荣誉军团十字勋章。在此后的各种正式场合,他总是欣然佩戴以示荣耀。
《聊斋志异选》成书于十七至十八世纪的中国清 代,作者蒲松龄。该书在广泛搜集民间传说的基础上 创作而成,在中国小说史上是一部横空出世的惊世奇 书。它的近五百篇作品,构建了一个人鬼狐妖曲折离 奇的艺术世界,用细腻洗练的文笔,塑造了一大批家 喻户晓、鲜明生动的“聊斋人物”,成为中国文学人 物画廊中的一个奇观。全书浪漫恣肆、充满想象,或 把狐鬼花妖现实化,或将现实生活神异化;或美颂人 间真情,或讽喻世态丑恶,亦真亦幻,出神人化,意 象神奇,令人惊叹。《聊斋志异》以其独特而杰出的 艺术成就,成为中国文言小说的*之作。 《聊斋志异》十八世纪末即传播到国外,先后被 译成二十余种文字。本书的译文选自高特弗雷德·罗 泽尔的全译本。
本书为语言学家、翻译家、史学家、教育家季羡林先生的散文《留德十年》的德语版。1935年,青年学子季羡林赴德留学,开始了十年羁旅生涯。耄耋之年,季先生忆及往昔,写下了这部《留德十年》。书中讲述了自己1935-1945年留学德国的经历,描述了在战乱期间的异国他乡,满怀激情孜孜不倦地学习、择定专业方向、获得博士学位,也由此奠定了毕生学术研究根基的情形;此外还描写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阴霾给欧洲人民和旅欧的中国学子带来的戏剧性苦难。学术追求、学长深思、友人情深、青春激情,中外学者和普通人民之间的交流与温情,都在简洁流畅的语言中描述得栩栩如生。德文版由北京外国大学德语教授、翻译家李逵六和德国专家秉玫瑰(Brinkmann)、留法学者刘道前合译。译文忠实于原文,优雅流畅,是佳作佳译;为了方便德国读者阅读,译者在翻译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