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 收录晚清以迄20世纪80年代末,为中华学人所著,成就斐然、泽被学林之学术著作。入选著作以名著为主,酌量选录名篇合集。 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 入选著作内容、编次一仍其旧,唯各书卷首冠以作者照片、手迹等。卷末附作者学术年表和题解文章,诚邀专家学者撰写而成,意在介绍作者学术成就,著作成书背景、学术价值及版本流变等情况。 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 入选著作率以原刊或作者修订、校阅本为底本,参校他本,正其讹误。前人引书,时有省略更改,倘不失原意,则不以原书文字改动引文;如确需校改,则出脚注说明版本依据,以 编者注 或 校者注 形式说明。 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 作者自有其文字风格,各时代均有其语言习惯,故不按现行用法、写法及表现手法改动原文;原书专名(人名、地名、术语
《中国日报》高级记者、 美国小哥 Erik Nilsson(中文名:聂子瑞),来华十余年间,作为一名记者和志愿者,曾经去过中国许多贫困地区,见证了这些地区日新月异的变化。 《太阳升起 美国小哥 见证中国扶贫奇迹》,浓缩作者多年来亲身探索中国的扶贫方案、灾后救援,以及整体发展的报道,他亲历的那些鲜活生动的故事,彰显出在全球背景下中国解决贫困问题的重要性和面临的特殊挑战。 本书从汶川地震讲起,读者可以看到,贫困和地理环境所导致的悲剧终将在救援和重建中被克服,在这片无数生命逝去的地方,人们也将重拾希望;然后作者将去往 地球第三极 青藏高原,在那里,中国克服了*恶劣的自然条件等不利因素,给高原带来了短短几年前还不可想象的富裕;随后作者回顾了过去十多年里采访过的全国各地的扶贫项目,包括贵州乡村的虚拟现实娱乐公
本书从近现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大背景出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优越性、中国步入改革深水区的现状、下一步发展目标等重大问题,做出了精准解读。
本书从近现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大背景出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优越性、中国步入改革深水区的现状、下一步发展目标等重大问题,做出了精准解读。
2013年11月召开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根据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总体布局的要求,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份文件成为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标志着从1978年开始的波澜壮阔的中国改革开放进入新的阶段。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举措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为了让外国读者及时了解全会描绘的中国改革新蓝图和发展前景,五洲传播出版社编辑出版了“图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亮点”系列小册子,以简明通俗、图文并茂的方式生动解读改革亮点。 本系列小册子包括《增进人民福祉 全面深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的力量》、《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建设平安中国》、《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用制度保障生态文明建设》、《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7个分册,采用中英文对照形式,分
中国文明源远流长,延绵千年而未有断绝,本书阐释了造就中国这个超大规模文明型国家的内生动力,从历史脉络着手,提出 中国韧性 作为贯穿中国历代政治格局和思想文化的主线,并认为这一意识亦是维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纽带。本书在对比中西文明不同特征及其成因的基础上,通过考察几个重要的历史节点和时期 殷周之变、周秦之变、唐宋之变,由元而清以及古今之变,来梳理 大一统 国家的历史脉络,进而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深厚的历史底蕴,为坚守 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 的共识底线提供有益支持。
上海工业化研究开始于民国二十年(1931)五月。当时著者因担任太平洋国际学会中国研究干事,向该会募得捐款,委托中国经济学社担任其事。学社及推选九人,成立研究委员会,而使著者为主任委员,与其他五机关合作,将上海华商工厂作一详细调查,曾于二十二(1933)年七月出版初步报告及上海缫丝业特别报告各一册皆英文。嗣欲另捐款,举行第二次调查,适中国统计学社亦愿参加,遂与中国经济学社合设中国经济统计研究所,由统计学社加推研究委员数人,成立两社合组之委员会,而以著者为委员长兼研究所所长。二十二年(1933)乃向中山文化教育馆及政府机关商洽,获得现款之协助,而完成第二次之调查焉。 《上海工业化研究(英文版 120年纪念版)》系根据两次调查,及数年研究之所得,一面由中国经济统计研究所以英文发表,一面则用中山
“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这一被 喻为“中国的世界观”的新理念进入国际社会视野8 年后,中国新一届领导集体以更加具象的话语加以确 认和阐发。中国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主张,回答 了当代世界的突出问题,即我们需要建设一个什么样 的世界以及怎样建设这个世界。周树春著的《中国的 世界梦和人类文明的转型(英文版)》在概括“和谐世 界”的基本内容和核心问题的基础上,从“和谐世界 ”从哪里来、“和谐世界”何以能够实现、“和谐世 界”能给世界带来什么三个方面,对这一理念进行深 入浅出的探讨和阐释,努力揭示“和谐世界”作为一 种新的文明范式对于世界发展趋势的规律性认识,以 及“和谐世界”对于构建一个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 整体性世界的重大意义。
本书从近现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大背景出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优越性、中国步入改革深水区的现状、下一步发展目标等重大问题,做出了精准解读。
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 收录晚清以迄20世纪80年代末,为中华学人所著,成就斐然、泽被学林之学术著作。入选著作以名著为主,酌量选录名篇合集。 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 入选著作内容、编次一仍其旧,唯各书卷首冠以作者照片、手迹等。卷末附作者学术年表和题解文章,诚邀专家学者撰写而成,意在介绍作者学术成就,著作成书背景、学术价值及版本流变等情况。 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 入选著作率以原刊或作者修订、校阅本为底本,参校他本,正其讹误。前人引书,时有省略更改,倘不失原意,则不以原书文字改动引文;如确需校改,则出脚注说明版本依据,以 编者注 或 校者注 形式说明。 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 作者自有其文字风格,各时代均有其语言习惯,故不按现行用法、写法及表现手法改动原文;原书专名(人名、地名、术语
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 收录晚清以迄20世纪80年代末,为中华学人所著,成就斐然、泽被学林之学术著作。入选著作以名著为主,酌量选录名篇合集。 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 入选著作内容、编次一仍其旧,唯各书卷首冠以作者照片、手迹等。卷末附作者学术年表和题解文章,诚邀专家学者撰写而成,意在介绍作者学术成就,著作成书背景、学术价值及版本流变等情况。 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 入选著作率以原刊或作者修订、校阅本为底本,参校他本,正其讹误。前人引书,时有省略更改,倘不失原意,则不以原书文字改动引文;如确需校改,则出脚注说明版本依据,以 编者注 或 校者注 形式说明。 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 作者自有其文字风格,各时代均有其语言习惯,故不按现行用法、写法及表现手法改动原文;原书专名(人名、地名、术语
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 丛书收录上自晚清下至1980年代末中国原创学术名著(包括外文著作),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涵盖文学、历史学、哲学、法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教育学、地理学、心理学、科学史等众多学科。意在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收录各学科学派的名家名作,展现传统文化的新变,追溯现代文化的根基。丛书立足于精选、精编、精校,冀望无论多少年,皆能傲立于书架,更与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共相辉映,昭示中华学术与世界学术于思想性和独创性上皆可等量齐观,为中国乃至东方学术在世界范围内赢得应有的地位。
改革开放,是理解当代中国发展的关键词。 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已走进30多个年头。这是中国发生翻天覆地地变化30多年,也是中国融入世界的 30多年。 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既是中华民族谱写的一曲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史诗,也是人类历史上伟大的社会进程之一。 30多年来,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精神贯彻到中国每一个领域、每一项事业中。《中国改革开放全纪录(1978-2012)》试图呈现在大家面前的,就是30多年中国改革开放的生动记录。 迟福林编著的《中国改革开放全纪录(1978-2012)》采取编年史的形式,以中国改革开放所走过的宏伟而义艰辛的历程为主要线索,真实记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所发生的重大事件,直观地呈现中国社会各个年代、各个领域所发生的巨大变化。
2100多年前,一队队驮着中国丝绸与瓷器的驼队穿越大漠,踏出了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商贸大道与文化交流之路。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在出访期间发表重要演讲,深刻阐述了建设 丝绸之路经济带 的宏伟构想。《新丝绸之路:重新开始的旅程》结合历史讲述当下,通过真实、生动的故事,诠释了 新丝绸之路 将是一条合作共赢、惠及各方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