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乐合奏重奏曲精选》乃系列丛书,目前推出三册,分册为传统乐曲专辑,第二分册为创作或改编光曲专辑,第三分册为外国乐曲专辑。每册均有十首乐曲,形式上包括世乐合奏、小合奏及重奏曲等。今后根据需要,还将陆续出版续集。 本册为《民乐合奏·重奏曲精选》系列之三——外国乐曲专辑。收有顾冠仁、周成龙、周仲康、马圣龙、彭正元、许国屏和瞿春泉六位作曲家的十首乐曲。其中有的联奏是一个小型的组曲,分开来则单独成篇,因此本书实际上包含了十二个国家的十五首乐曲。有的深入浅出,便于上手;有的内涵丰富,难度不小;均具有的代表性与实用性。为了便于各种民乐队采用,特选用两种乐队组合与两种重奏组合。
本著精选李白、杜甫、苏轼、李清照等人的诗词作品六十余首,谱上曲子。其曲调或高亢,或低沉,或激越,或缠绵,均与诗词作品密切结合,做到了声情并茂。作者长期从事文学与音乐创作,其中许多作品曾在各种音乐大赛中获奖。 读者对象:广大诗歌爱好者与音乐爱好者。
全书共分12章,内容方面以时间为经,以人物、事实为纬进行叙述。从1711年大提琴传入中国开始写起,一直写到2008年大提琴在我国当下的发展。在讲述大提琴艺术在我国发展的同时,还记录了我国大提琴演奏家和大提琴音乐出版和乐器制作的情况。 《中国大提琴艺术发展史》是刘欣欣、刘学清兄妹二人耗时8年多的时间,在广泛搜集资料、采访当事人的基础上写作而成的。该书史料扎实、叙述完备,丁孚祥、李德伦、廖辅叔等五十余位音乐界及大提琴界专家、学者接受了作者的采访,并为该书写作提供资料。
此书收集了中日两国学者对尺八、古琴这两门乐器的研究成果,其内容涵盖尺八的源流演变、中日尺八的传承关系和比较、尺八与其他同类乐器的比较、日本尺八的现状和将来,中日两国的古琴琴乐、琴谱、琴调、琴徽、古琴流派等。该文集不仅是尺八古琴研究的成果体现,也为学人从事其他乐器研究提供了视角和方法的参照。
《美声歌唱艺术新说》是我国著名男中音歌唱家田玉斌先生的一部全面介绍意大利歌剧艺术大师、声乐专家吉诺·贝基的声乐理论的力作。全书共分三章,作者以学习、研究和探索吉诺·贝基的声乐理论为基点,结合本人的舞台实践和声乐教学,以四十多年美声歌唱的体会和经验,对什么是美声唱法和美声唱法的技术要求,以及如何通过练习以提高技术技巧等问题进行了全面论述。“附录”部分是作者的声乐论文选,这些论文不仅澄清了声乐教学和声乐学习中的某些模糊认识,还对《美声歌唱艺术新说》前三章中的一些学术观点做了进一步的解读。《美声歌唱艺术新说》之所以用《美声歌唱艺术新说》命名,一是为了区别1995年由西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谈美声歌唱艺术》一书;二是书中有些学术观点,不仅比《谈美声歌唱艺术》更全面、更深刻,还有许多与众不同
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中国民俗学会副秘书长郑土有长期以来潜心于民俗文化的研究,经常深入吴语地区乡间田野,足迹遍布江浙沪地区,寻访年逾古稀的乡村歌手,搜集久已失传的吴语山歌,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出了不懈的努力。本书是他对吴语叙事山歌研究成果的总结。本书从介绍吴语叙事山歌的起源入手,循着基发展轨迹、结合已发掘的30多首叙事山歌的介绍,展示了吴语叙事山歌的基本面貌。读者可以从中领略其独特的魅力。值得一提的是,对山歌演唱语境、风格、特点的挖掘是本书的亮点,填补了吴语叙事山歌研究的空白,是作者对民间文学研究的一大贡献。相信本书对民间文学爱好者及海外尤其是东南亚地区中国文化研究者有的影响力。
《张学友经典吉他歌曲专辑》是张学友,经典吉他,歌曲专辑。内容包括(一)基础知识部分,1.吉他构造图、2.常用标记简介、3.六线谱简介、4.常用技巧简介、5.C、G调音位图、6.常用和弦图、(二)歌曲伴唱部分,1.吻别、2.祝福、3.我等到花儿也谢了等。
“中国文库”收集百余年来的名著分类出版,便是以新世纪的历史视野和现实视角,对20世纪出版业绩的宏观回顾,对未来出版事业的积极开拓,为中国先进文化的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做出贡献。
美国阿尔弗莱德出版公司出版的“作曲家钢琴作品演奏指导”系列是一套按音乐艺术标准编辑的版本。 “作曲家钢琴作品演奏指导”系列的篇首均有文字介绍,涵盖了作曲家的生平、演奏方式(连断奏方法、乐句划分)、装饰音奏法、踏板运用、速度控制,以及相关推荐读物等丰富的资料。侧重点各不相同,阐述简明扼要。曲谱中的演奏提示和不同版本的比较诠释采用灰版印刷,以区别于作曲家的原作。 本系列图书对钢琴学习者正确掌握作曲家的音乐风格具有指导作用,是钢琴学习者的工具书,是音乐专业师生和爱乐者的理想教材。 J.S.巴赫是德国最的作曲家之一,生于爱森那赫市音乐世家。十八岁起历任多处 教堂和宫廷的乐长及管风琴师。生前仅以管风琴演奏家著名,去世近百年后, 其创作才得到应有的尊重。 本书涵盖了作曲家的生平、演奏方
吉尔?德勒兹作为目前一位全面系统地研究电影的哲学家,其理论中包含着精彩的电影本体论、电影创作论和电影意义论。徐辉编著的《有生命的影像――吉尔?德勒兹电影影像论研究》的主旨在于揭示德勒兹的电影本体论,即以“有生命的影像”为核心的电影影像论。 首先,德勒兹认为电影是一个“有生命的影像”,犹如生命体一般,电影拥有自身的感知、情感、回忆、思考等生命机能。当这些生命机能突出呈现之际,作为电影的“有生命的影像”便会化身为感知―影像、情感―影像、回忆―影像、思考―影像,等等。 其次,“有生命的影像”是一个由运动层面和时间层面构成的“皱褶”。这两个层面的主从关系决定它有两种形态:“运动―影像”和“时间―影像”。当运动凸显使得时间间接呈现时,“有生命的影像”即“运动―影像”,一旦时间直
《口琴大全:复音初级教本》是由口琴教学经验丰富的李孝明老师编著,专为初学者设计的教材。 书中有详尽的教学内容、吹奏技巧解说,并收录多首经典练习曲。李孝明老师亲自示范演奏音乐及影片教学DVD。
古筝是一件有着两千多年悠久历史的中国民族弹拨乐器,其造型独特,音色优美,表现力丰富,受到越来越多音乐爱好者的喜爱,成为民族乐器中的佼佼者。古筝不仅擅长表现富有中国 民族特色的传统音乐,同时也能表现各种富有异域风情的现代音乐。随着我国高等音乐教育的日益繁荣兴盛,每年参加音考的古筝学生人数不断攀升,居民族乐器之首,各类音乐艺术院校对古筝考生的录取人数也呈上升之势。 然而众多的考生在备战高考的过程中往往会碰到许多令自己困惑的问题,如:我目前的水平到底怎样?我应该如何选择考试曲目?我怎样才能较快提高自己的演奏水平?我适合报考哪一类学校?等等。编写这本书的目的,即是试图给考生们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
本著精选李白、杜甫、苏轼、李清照等人的诗词作品六十余首,谱上曲子。其曲调或高亢,或低沉,或激越,或缠绵,均与诗词作品密切结合,做到了声情并茂。作者长期从事文学与音乐创作,其中许多作品曾在各种音乐大赛中获奖。 读者对象:广大诗歌爱好者与音乐爱好者。